Workflow
融创中国(01918)
icon
搜索文档
融创中国(0191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09: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199.9亿元,同比减少41.7%[17][20] - 2025年上半年毛亏约人民币20.8亿元,同比扩大14.9%[17][2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128.1亿元,同比缩窄14.4%[17] - 公司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42.80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99.88亿元人民币,降幅达41.7%[97] - 公司净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166.65亿元人民币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128.78亿元人民币,改善22.7%[97] - 公司毛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18.09亿元人民币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20.84亿元人民币,增长15.2%[97] - 净亏损约人民币128.8亿元[87] - 净亏损约人民币128.8亿元[10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128.7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66.65亿元人民币亏损收窄37.87亿元人民币或22.7%[14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人民币128.09亿元,每股基本亏损按10.15亿股加权平均数计算[19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由人民币11.1亿元减少0.2亿元至10.9亿元[26] - 行政开支由人民币17.8亿元减少0.9亿元至16.9亿元[26]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人民币30.8亿元至56.1亿元,主要因债务重组收益40.2亿元[27] - 其他开支及亏损增加人民币11.4亿元至75.4亿元,主要因出售附属公司亏损29.9亿元[28] - 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减值亏损净额增加人民币1.4亿元至12.5亿元[29] - 经营亏损减少人民币16.4亿元至80.4亿元[30] - 财务成本减少人民币12.0亿元至52.9亿元,财务收入减少0.5亿元至0.5亿元[3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减少人民币21.5亿元至128.1亿元[33] - 公司财务成本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63.84亿元人民币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52.45亿元人民币,减少17.8%[97] - 已售物业成本同比下降47.7%,从人民币267.67亿元降至人民币139.97亿元[181] - 发展中物业和持作出售的竣工物业减值减少32.9%,从人民币41.07亿元降至人民币27.56亿元[181] - 境内债务重组收益达人民币40.15亿元,显著提升其他收入[182] - 诉讼及其他或有负债拨备减少38.4%,从人民币32.51亿元降至人民币20.02亿元[183] - 利息开支减少14.9%,从人民币158.38亿元降至人民币134.83亿元,资本化财务成本占比60.7%[184] - 企业所得税抵免人民币14.24亿元,土地增值税开支人民币7.35亿元,综合所得税抵免人民币6.89亿元[18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减值亏损净额为11.11亿元人民币,其中文旅城建设及物业开发分部占9.43亿元[142] - 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计提减值损失12.49亿元,其中物业开发分部占9.83亿元[141]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下降7.85亿元人民币(4.08%),期末价值184.52亿元人民币[149] - 集团员工总数33,755名,期内员工成本约人民币27.3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27.0亿元)[8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折旧费用为11.83亿元人民币,其中10.27亿元计入销售成本,1.54亿元计入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1.40亿元计入行政开支[14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物业销售收入人民币140.0亿元,同比减少50.1%[22][23] - 融创服务收入约人民币35.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1.2亿元[18] - 文旅板块收入约人民币21.7亿元,客流量与销售数据同比上涨[18] - 物业销售毛利率为负,整体毛利率-10.4%较去年同期-5.3%恶化[25] - 上海壹号院项目四次开盘全部售罄,累计销售额登顶全国单盘销冠[16] - 分部总收入200.64亿元,其中物业开发贡献139.96亿元占比69.8%[141] - 分部业绩总体亏损105.26亿元,物业开发分部亏损104.17亿元[141] - 投资物业产生公允价值亏损7.85亿元,文旅城运营分部占7.79亿元[141] - 资本开支总额1.59亿元,文旅城建设及运营分部占6877万元[1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5.50亿元人民币,其中文旅城建设及物业开发分部占1.94亿元,运营分部占3.10亿元[142] 各地区表现 - 权益土地储备约8,624万平方米,总土地储备1.24亿平方米[17] - 总土地储备面积1.24亿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面积8623.9万平方米[47][49] - 长三角区域权益土地储备面积1340.5万平方米,占权益总面积的15.5%[47] - 西部区域权益土地储备面积2996.6万平方米,占权益总面积的34.8%[49] - 环渤海区域权益土地储备面积2240.4万平方米,占权益总面积的26.0%[47] 债务重组与融资活动 - 境外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超75%的债权人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15] - 境内公开市场债务重组方案于2025年1月获债券持有人会议通过[14] - 目标2025年底前完成境内公开市场债务重组方案执行[14] - 目标2025年底前完成境外债务重组所有法庭程序[15] - 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获得现有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超过75%的持有人签署支持协议[112] - 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聆讯定于2025年9月15日举行[112] - 境内债务重组涉及本金总额约人民币154.1亿元(含已购回人民币40亿元及以股抵债人民币55.9亿元)[111] - 已达成贷款展期约人民币365.8亿元[112] - 境内债务重组产生收益40.2亿元,公司以8.0亿元现金购回40.0亿元本金债券[176] - 境内公司债券利率统一降至1.0%,期限延长至9年,涉及债券面值25.2亿元[174] - 公司参与重庆湾项目债务重组,新增融资不超过人民币24.76亿元[69] - 其中人民币13.26亿元用于项目开发建设,人民币11.5亿元用于收购有限合伙份额[69] - 获得保交楼专项借款审批金额合计约人民币228.0亿元[115] - 获得银行配套融资审批金额合计约人民币110.8亿元[115] - 获得"白名单项目"融资审批金额约人民币46.8亿元[115] - 通过引入资产管理公司合作获得资金审批金额约人民币52.0亿元[115] 交付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在23个城市完成约1.49万套房屋交付任务[14] - 近三年累计交付达68.3万套房屋[14] - 2025年下半年预计交付3.91万套房屋[14] - 期内交付总建筑面积169.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9.1%[22][23] 现金流与流动性 - 现金余额由人民币197.5亿元减少至186.3亿元,非受限制现金由77.3亿元减少至44.0亿元[37]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达人民币17.62亿元,同比由正转负(2024年同期为所得现金净额人民币1.32亿元)[101]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89亿元,同比下降83%(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109.01亿元)[101]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7.58亿元,同比减少39%(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28.93亿元)[10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人民币33.30亿元,同比增加99%(2024年同期减少人民币16.71亿元)[10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4.04亿元,同比下降18%(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53.89亿元)[103] - 现金余额(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受限制现金)约人民币186.3亿元[10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部分达14,230.359百万人民币,占银行及手头现金的76.4%[164] - 受限制现金主要为预售物业所得款项及银行贷款担保按金,金额达14,230.359百万人民币[164] - 支付予合营及联营公司现金77.83亿元,来自其收款53.04亿元,净流出24.79亿元[200] 债务与资本结构 - 借贷总额减少人民币48.5亿元至2548.2亿元,资本负债比率上升2.8%至84.1%[38][39] - 公司总负债为2548.2亿元人民币,其中浮息负债507.3亿元,定息负债2040.9亿元[41] - 浮息负债中不足12个月到期的金额为449.5亿元人民币,占浮息负债总额的88.6%[41] - 定息负债中不足12个月到期的金额为1721.5亿元人民币,占定息负债总额的84.4%[41]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8277.3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8059.42亿元人民币,减少2.6%[93] - 公司流动负债为7590.4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7429.87亿元人民币增长2.2%[93] - 公司非流动负债从2024年末的847.50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中的468.94亿元人民币,减少44.7%[93] - 公司借贷总额(流动+非流动)从2024年末的2596.6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2548.20亿元人民币,减少1.9%[93] - 流动负债净额约人民币941.0亿元[87] - 流动负债净额约人民币941.0亿元[109] - 流动借贷约人民币2,171.0亿元[87] - 非流动借贷约人民币377.2亿元[87] - 到期未偿付借贷本金约人民币1,124.9亿元[87] - 可能被要求提前还款借贷本金约人民币853.8亿元[87] - 到期未偿付借贷本金合共约人民币1,124.9亿元[109] - 到期未偿付借贷本金1124.9亿元,导致675.8亿元非流动借贷可能被要求提前偿还[177] - 成功重续借贷365.8亿元,但未偿付本金增至1178.6亿元,可能导致853.0亿元借贷被要求提前偿还[177] - 借贷总额2548.2亿元,较2024年底2596.7亿元下降1.9%,其中即期借贷占比85.2%达2171.0亿元[170] - 优先票据及利息63.0亿美元,较2024年底60.7亿美元增长3.8%[171] - 约人民币1808.7亿元借贷由集团资产抵押[112] - 2508.6亿元借贷由3544.0亿元资产抵押,抵押资产较2024年底3738.5亿元下降5.2%[177]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末的551.46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448.76亿元人民币,减少18.6%[98] - 权益总额人民币448.8亿元[92] - 累计亏损人民币197.3亿元[92] - 资产总额人民币8,508.2亿元[92] - 公司股本因强制可转换债券转换增加130.027百万人民币,总股本达947.517百万人民币[165] - 股份溢价储备因债券转换增加2,831.861百万人民币,总额达20,379.013百万人民币[166] 股份激励计划 - 股份激励计划受托人累计购买9465.3万股股份,总代价约25.7亿港元[56] - 股份激励计划剩余可购买股份数量为1.2546亿股,占已发行股份1.09%[56] - 累计授予激励股份5750.5万股,实际授予5030.5万股[56] - 2025年上半年未授予任何激励股份[56] - 股份激励计划剩余期限约三年[55] - 可供授出的激励股份约1.698亿股,占已发行股份1.48%[57] - 激励股份分三年按30%、30%、40%比例归属[59] - 董事会决议暂停2019-2021年授予股份的归属[59] - 股份激励计划在当期确认雇员服务价值8.419百万人民币[166]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孙宏斌持有27.218亿股公司股份,权益占比25.40%[61] - 汪孟德持有1717.7万股股份,权益占比0.16%[61] - 公司董事孙宏斌持有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为30,833,517股股份,占公司权益0.29%[62][70]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715,374,600股[62][70] - 融创国际持有公司股份2,673,120,987股,占公司权益24.95%[65] - South Dakota Trust Company LLC通过信托持有公司股份2,721,826,987股,占公司权益25.40%[65] - 孙宏斌在关联公司融创服务持有权益67,288,606股,占其权益2.20%[63] - 融创服务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056,844,000股[66] - 公司因强制可转换债券转换发行新股1,409,125,021股,其中强制可转换债券本金6.21亿美元转换1,210,966,673股,股东强制可转换债券本金1.016亿美元转换198,158,348股[75] - 假设未偿还强制可转换债券本金9,663万美元及股东强制可转换债券本金1,581万美元按每股4港元转换,合计发行219,260,418股,占现有股本2.05%及扩大后股本2.01%[76] - 若全额转换未偿还债券,主要股东融创国际持股比例从24.95%稀释至24.73%,South Dakota Trust Company LLC从25.40%稀释至25.17%[77] - 强制可转换债券未偿还本金约9663万美元,股东强制可转换债券约1581万美元[180] 资产与投资 - 公司分部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8280.2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980.56亿元人民币,减少299.67亿元人民币或3.6%[142][143] - 公司分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7410.21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238.36亿元人民币,减少171.85亿元人民币或2.3%[142][143] - 公司合同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72.0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499.94亿元人民币,减少72.14亿元人民币或4.6%[145] - 公司合同成本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26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4.87亿元人民币,减少5.39亿元人民币或13.4%[146]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528.62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06.77亿元人民币,减少21.85亿元人民币或4.1%[147] - 使用权资产总额减少65.56亿元人民币(5.35%),期末为116.07亿元人民币[150] - 租赁负债总额减少2.05亿元人民币(4.61%),期末为4.25亿元人民币[150]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减少1.06亿元人民币(3.43%),期末为29.79亿元人民币[151] - 按权益法入账的投资总额减少18.04亿元人民币(2.87%),期末为610.44亿元人民币[155] - 合营公司投资减少20.34亿元人民币(4.30%),应占亏损1.65亿元人民币[156] - 联营公司投资增加2.30亿元人民币(1.48%),应占亏损1.20亿元人民币[157] - 发展中物业总额减少198.52亿元人民币(4.87%),期末为3875.41亿元人民币[159] - 持作出售的竣工物业减少41.02亿元人民币(3.78%),期末为1043.12亿元人民币[160]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少4.12亿元人民币(0.38%),期末为106.70亿元人民币[158]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61,381.545百万人民币,其中亏损拨备为8,558.278百万人民币,净额为52,823.267百万人民币[161] - 客户合同贸易应收款项从4,645.881百万人民币增至5,244.262百万人民币,增长12.9%[161][162] - 应收非控股权益及其关联方款项为22,976.328百万人民币,较期初23,006.992百万人民币基本持平[161]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分析显示365天以上逾期金额达2,429.743百万人民币,占总额46.3%[162] - 预付款项总额从13,102.047百万人民币降至12,324.170百万人民币,减少5.9%[163] - 贸易应付款项为991.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1041.7亿元下降4.8%,其中365天以上账期占比86.4%达856.3亿元[167] - 应付票据224.6亿元,较2024年底229.9亿元下降2.3%,其中已逾期未支付金额达224.6亿元[169] - 其他应付款项包含物业预售相关增值税77.5
内房股集体拉升 北上深此前优化地产政策 多个新一线城市正谋划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新政
智通财经· 2025-09-26 02:58
股价表现 - 龙湖集团涨6.14%至12.1港元 [1] - 万科企业涨4.09%至5.6港元 [1] - 碧桂园涨5.26%至0.6港元 [1] - 融创中国涨3.16%至1.63港元 [1] 政策动向 - 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强调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1] - 北上深相继出台楼市新政多维度惠及购房者 [1] - 多个新一线城市正研究最新政策举措以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并加大购房支持 [1] 行业分析 - 一线城市优化限购政策落地叠加需求旺季带动基本面修复 [1] - 8月地产数据显示仍需更多政策带动止跌回稳 [1] - 地产板块估值偏低建议逢低配置 [1]
港股异动 | 内房股集体拉升 北上深此前优化地产政策 多个新一线城市正谋划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新政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2:51
股价表现 - 龙湖集团股价上涨6.14%至12.1港元 [1] - 万科企业股价上涨4.09%至5.6港元 [1] - 碧桂园股价上涨5.26%至0.6港元 [1] - 融创中国股价上涨3.16%至1.63港元 [1] 政策动向 - 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8月强调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1] - 北上深三大一线城市相继出台多维度惠及购房者的楼市新政 [1] - 多个新一线城市正研究进一步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和支持购房的最新政策举措 [1] 行业基本面与机构观点 - 北上深等一线城市优化限购政策落地叠加需求旺季带动基本面有望修复 [1] - 8月地产数据显示仍需更多政策出台以实现行业止跌回稳 [1] - 地产板块估值处于低位 建议逢低配置地产股 [1]
港股内房股多数上涨,融创中国、碧桂园涨超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2:19
港股内房股市场表现 - 港股内房股多数上涨 融创中国和碧桂园涨幅超过3% [1] - 新城发展 中国海外发展 万科企业和绿城中国涨幅超过2% [1]
港股异动 | 内房股集体回落 地产数据止跌回稳仍需发力 机构称政策预期持续处于加码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2:47
内房股市场表现 - 内房股集体回落 新城发展跌5.64%至2.51港元 融创中国跌4.76%至1.6港元 融信中国跌4.15%至0.23港元 富力地产跌2.94%至0.66港元[1] 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 - 2025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12.9% 降幅扩大0.9个百分点[1] - 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19.5% 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1] - 竣工面积同比下滑17.0% 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1] - 销售面积同比下滑4.7% 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1] - 销售金额同比下滑7.3% 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1] - 全国房价环比维持下滑趋势[1] 政策与行业展望 - 北上深等一线城市已落地优化限购政策[1] - 需求旺季带动基本面有望修复[1] - 8月地产数据显示需要更多政策带动止跌回稳[1] - 政策预期持续处于加码期[1] - 地产板块估值偏低 建议逢低配置地产股[1]
内房股集体回落 地产数据止跌回稳仍需发力 机构称政策预期持续处于加码期
智通财经· 2025-09-23 02:46
行业表现 - 内房股集体回落 新城发展跌5.64%报2.51港元 融创中国跌4.76%报1.6港元 融信中国跌4.15%报0.23港元 富力地产跌2.94%报0.66港元 [1] 行业数据 - 2025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12.9% 降幅扩大0.9个百分点 [1] - 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19.5% 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 [1] - 竣工面积同比下滑17.0% 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 [1] - 销售面积同比下滑4.7% 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 [1] - 销售金额同比下滑7.3% 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 [1] - 全国房价环比维持下滑趋势 [1] 政策与市场预期 - 北上深等一线城市已落地优化限购政策 [1] - 需求旺季带动基本面有望修复 [1] - 8月地产数据显示需要更多政策带动止跌回稳 [1] - 政策预期持续处于加码期 [1] 投资观点 - 地产板块估值偏低 [1] - 建议逢低配置地产股 [1]
一周债市看点 | 蓝光发展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融创中国获批举行重组计划表决会议
新浪财经· 2025-09-21 11:15
公司诉讼与债务风险 - 杭州市城建发展集团作为连带责任保证人涉及两起重大诉讼 主债务本金合计4000万元 案件涉及借款本金各2000万元及罚息律师费 合计金额分别为2026.517万元和2036.833万元[1] - 信达投资子公司成都盛臻被判对鼎晖合伙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涉及债务本金5894.24万元 预计减少信达地产2025年税前利润9115.69万元[5] 债务重组进展 - 融创中国获香港法院批准召开债权人会议表决96亿美元离岸债务重组计划 约75%未偿还本金债权人已加入支持协议 清盘聆讯延期至2026年1月5日[3] - 佳兆业集团境外债务重组全面生效 发行新票据与可换股债券总额133.72亿美元 实现削债86亿美元 债务期限平均展期5年 票面利率降至5%-6.25%[4] 经营亏损与财务压力 - 蓝光发展2025年上半年合并报表净利润亏损25.52亿元 其中经营亏损约18.8亿元 减值计提1.94亿元 非经营性损益影响4.8亿元 总资产937.32亿元 总负债1442.70亿元 净资产-505.38亿元[2] - 佳兆业集团2025年上半年亏损约100.97亿元 公司计划通过盘活资产和引入战略投资者提升运营效率[4] 监管合规问题 - 融信集团因未按时披露2024年年报遭深交所公开谴责 公司已于2025年7月29日完成整改并披露相关报告[6] - 蓝光发展在2025年6月17日至9月16日期间新增25项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记录[2]
融创中国(01918) - 境外债务重组更新情况-计划会议通告
2025-09-19 14:33
会议安排 - 计划会议于2025年10月14日上午11时(香港时间)在香港中环金融街8号国际金融中心二期39楼盛德律师事务所举行[3][9][20][35] - 视频会议详情及密码将在计划会议指定日期前至少两个工作日提供[10][22][36] 投票及选择截止时间 - 计划债权人投票表格须于2025年10月9日晚上11时正(香港时间)前通过计划平台网站提交给信息代理[3][10][12][23][36] - 计划债权人选择收取新强制可转换债券1及/或新强制可转换债券2的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9日晚上11时正(香港时间),未选择将自动分配新强制可转换债券1[4][12][29][37] 法院相关 - 香港法院于2025年9月15日发出指令指示召开计划会议[9][19][35] - 计划需经香港法院后续批准及裁决,重组受计划第7条条件满足或豁免的限制[12][27][28][37] 其他 - 会议主席由温晓阳先生或庄日杰先生担任,需向香港法院汇报结果,结果将在计划网站公布[12][26][37] - 公司执行董事有孙宏斌等6人,非执行董事为林怀汉,独立非执行董事有潘昭国等4人[6] - 计划、说明函件等文件副本可于计划网站查阅[2][25][37] - 信息代理为Sodali & Co Ltd,受阻计划债权人计票代理为GLAS Agency (Hong Kong) Limited[13][14][30][31][38][39]
出险房企债务重组加速
北京商报· 2025-09-18 16:40
核心观点 - 出险房企债务重组进程加速 多家企业取得关键性突破 化债总规模超过1.2万亿元 行业风险化解进入新阶段 [1][3][6] - 债转股成为主流化债方式 现金回购 债务展期 资产处置等多元化策略并行 有效缓解短期偿债压力 [5][6] - 金融端多渠道支撑化债 资管机构推动3220亿元资产盘活 REITs助力资产证券化转型 白名单贷款规模达5.6万亿元 [8] - 债务重组改善企业经营能力 促进市场供需关系优化 1-8月商品房销售指标降幅显著收窄 [9][10] 企业化债进展 - 旭辉控股7笔境内债重组方案通过 涉及100.6亿元 现金兑付比例提升至20% 以资抵债兑付率提高至40% 展期缩短至7-8年 [1][3] - 佳兆业境外债务重组生效 发行133.72亿美元新票据与可换股债券 削减债务86亿美元 平均展期五年 2027年前无刚性还本压力 [1][3] - 富力地产推出境内债券重组方案 包含现金购回 以物抵债 应收账款信托抵债等多重方式 [3] - 融创中国完成境内债二次重组 境外债获83%债权人同意 累计化解境内债务314亿元 境外债务约186亿美元 [7] - 金科股份通过司法重整实现1470亿元债务清零 成为全国首例千亿级房企司法重整案例 [7] 行业化债规模 - 截至2025年8月 20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获批 化债总规模超1.2万亿元 [1][6] - 全国77家房企发生债务违约 约60家公布重组进展 [6] - 完成境内外债重组企业包括融创 富力 奥园等6家 仅完成境外债重组企业含中梁 当代等 [7] 金融支持措施 - 资管机构2022-2024年推动152个房地产纾困项目 带动3220亿元资产盘活 信达收购融创海南项目51%股权提供9.75亿元资金 [8] - 公募REITs助力资产证券化 实现真实出售 推动行业向轻资产运营转型 [8] - 商业银行房地产白名单贷款规模持续扩容 2024年底达5.03万亿元 2025年1月增至5.6万亿元 [8] 市场影响 - 债务重组减少市场不确定性 稳定购房者预期 促进交易活跃度提升 [4][10] - 1-8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73亿平方米 同比下降4.7% 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13.3个百分点 [9] - 1-8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额5.5万亿元 同比下降7.3% 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16.3个百分点 [9] - 政策放宽限购及首付比例 激发置业热情 房企经营状况改善 [9]
9.18犀牛财经晚报:生猪产能调控超预期 DeepSeek首次回应蒸馏OpenAI质疑
犀牛财经· 2025-09-18 10:30
银行业务动态 - 华瑞银行与苏商银行逆势推出年利率超2%的大额存单产品 其中18个月期利率2.15% 2年期利率2.35% 起购门槛均为20万元 [1] - 华瑞银行两款存单产品仅限上海地区购买 其中18个月期产品已售罄 2年期产品剩余额度仅7820万元 [1] - 业内分析认为高利率存单属于阶段性获客手段 旨在提升零售端市场竞争力 不具备长期可持续性 [1] 科技创新进展 - 科技部确认人形机器人已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场景加速落地 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1] - 脑机接口技术取得临床进展 国产脑起搏器实现全面商用 在8个国家400家医院开展植入 累计帮助3万名帕金森病患者 [1] 生猪产能调控 - 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改委召开产能调控座谈会 要求头部企业带头减产 包括调减能繁母猪存栏量及控制出栏体重在120公斤左右 [2] - 调控措施超出市场预期 配套出台严控信贷投放和减少补贴等财政金融措施 [2] 医药领域突破 - 润生药业丙酸氟替卡松吸入粉雾剂获批上市 成为国内首款高端吸入粉雾剂产品 [2] 人工智能技术 - DeepSeek在《Nature》发表论文 披露R1模型训练成本仅29.4万美元 并回应训练数据仅来自普通网页和电子书 未使用OpenAI合成数据 [3] 企业债务动态 - 锤子科技内部人士回应1500万元债务问题 称罗永浩愿以个人名义偿还但将紫辉创投债务置于最后处理 [4][5] - 融创房地产新增三则被执行人信息 执行标的合计9.2亿元 公司现存被执行人信息280余条 被执行总金额超454亿元 [6] 监管合规事项 - 和顺科技因信息披露问题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涉及275.50万元政府补助未及时披露及超募资金投资进展未披露 [7] 重大合同中标 - 蜀道装备控股子公司签署2468.38万元氢燃料电池生产线技术改造施工合同 [8] - 棕榈股份全资子公司中标4.33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占公司2023年营收14.12% [9] - 三维股份子公司中标1.58亿元铁路轨枕采购项目 [12] - 富临精工控股子公司获宁德时代15亿元预付款 用于锁定磷酸铁锂材料供应 [11] 土地资产获取 - 天地源子公司以20.15亿元竞得西安高新区住宅用地 [10] 资本市场动态 - 紫金黄金国际香港IPO预计融资超30亿美元 吸引GIC、Millennium、高瓴、贝莱德等机构认购半数股份 [5] 市场表现数据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创业板指跌1.64% 沪深两市成交额3.135万亿元创年内第三 超4300只个股下跌 [13] - 机器人板块延续强势 芯片产业链逆势上涨 中芯国际创历史新高 有色金属板块大幅下跌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