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广核新能源(01811)
icon
搜索文档
中广核新能源:限电拖累业绩 期待新能源机制理顺
华源证券· 2024-08-22 15: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8][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业绩略好于市场预期,营收同比下滑18.7%,净利润同比下滑7.3% [9] - 风电限电拖累业绩,但燃料成本下降抵消部分影响 [10] - 公司装机小幅增长,电价保持稳健 [11] - 公司可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和集团的项目获取能力,实现高回报率与高增长 [12] - 新能源行业长期需求值得期待,相关政策性利好有望成为公司趋势性行情的催化剂 [13]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7149/15562/13720百万元,同比变动为55.88%/-9.25%/-11.84% [15]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9/1896/1947百万元,同比变动为15.37%/39.51%/2.67% [15] - 2024-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2/0.44/0.45元 [15] - 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5.3%/25.3%/28.5% [15] - 2024-2026年ROE分别为14.3%/17.2%/15.5% [15] - 2024-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4.8/4.5/4.3倍 [14][15]
中广核新能源(0181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0 08:3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982.3百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1,223.8百万美元减少19.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东应占溢利为183.5百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197.8百万美元减少7.3%[3] - 每股盈利为4.28美仙,较2023年同期的4.61美仙减少7.3%[3] - 经营开支总额为678,408千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879,225千美元减少22.8%[5] - 经营溢利为303,865千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344,580千美元减少11.8%[5] - 期内溢利为190,757千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206,944千美元减少7.8%[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982.3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9.7%[1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开支为678.4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2.8%[1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303.9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1.8%[17]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20.1百万美元,同比增加11.7百万美元[18]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91.6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7.4%[19] - 2024年上半年摊占联营公司溢利为4.6百万美元,同比增加0.4百万美元[20]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42.1百万美元,同比增加4.0百万美元[21]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982.3百万美元,经营溢利为303.9百万美元[52] 资产与负债 - 非流动资产为6,733,319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582,167千美元增加2.3%[7] - 流动资产为1,668,412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67,975千美元减少5.6%[7] - 流动负债净额为-353,813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4,651千美元增加50.8%[8] - 净资产为1,783,089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88,559千美元增加5.6%[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1.9百万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65.6百万美元[22] - 公司淨債務╱權益比率從2023年12月31日的3.30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3.23,主要由於權益增加[23] - 2024年6月30日的貿易應收賬款為855,643千美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766,028千美元增加[25] - 2024年6月30日的貿易應收賬款中,180日以上的應收賬款為581,079千美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477,491千美元增加[26] - 2024年6月30日的應收電價補貼收入為716.6百萬美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591.1百萬美元增加[27] - 2024年6月30日的合同資產為417,806千美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368,146千美元增加[28] - 2024年6月30日的貿易應付賬款為96,792千美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108,671千美元減少[29] - 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動資產為6,733.3百萬美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6,582.2百萬美元增加[30] - 2024年6月30日的流動資產為1,668.4百萬美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1,768.0百萬美元減少[30] - 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動負債為4,596.4百萬美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4,659.0百萬美元減少[30] - 公司总银行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的4,448.2百万美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4,397.1百万美元[35] - 公司未动用的银行信贷额度从2023年12月31日的1,410.9百万美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2,117.2百万美元[36] - 公司抵押资产的账面总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1,845.2百万美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1,679.3百万美元[38] 业务表现 - 中国电厂收入为357.2百万美元,同比下降7.3%[15] - 韩国电厂收入为461.3百万美元,同比下降31.9%[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风电权益装机容量为4,436.4兆瓦,同比增长0.4%;太阳能权益装机容量为1,759.4兆瓦,同比增长49.3%[5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增风电权益装机容量6.6兆瓦,主要分布在江西省[5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风电项目经营溢利为203.7百万美元,同比减少[5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太阳能项目经营溢利为36.9百万美元,保持稳定[5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韩国项目期内溢利为53.5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8.9%[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中国燃煤、热电联产及燃气项目期内溢利为11.0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5.8%[53] - 公司清洁及可再生能源项目占权益装机容量的83.9%,传统能源项目占16.1%[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增太阳能权益装机容量581.1兆瓦[55] - 2023年下半年新增太阳能权益装机容量581.1兆瓦,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海南等地[58]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太阳能项目发电量为1,035.3吉瓦时,同比增长22.1%[63] - 2024年上半年中国风电项目发电量为5,288.9吉瓦时,同比减少5.6%[63]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水电项目发电量为117.4吉瓦时,同比增长24.5%[63] - 2024年上半年韩国项目发电量为3,038.3吉瓦时,同比减少11.8%[63] - 2024年上半年中国风电项目平均利用小时为1,161小时,同比减少2.0%[64]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太阳能项目平均利用小时为575小时,同比减少13.3%[64]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水电项目平均利用小时为1,701小时,同比增长23.2%[64]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太阳能项目加权平均电价为每千瓦时0.58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66] - 2024年上半年韩国燃气项目加权平均电价为每千瓦时190.01韩元,同比下降26.9%[66] - 中国风电项目的加权平均电价在2024年上半年保持稳定[67] - 中国太阳能项目的加权平均电价在2024年上半年下降,主要由于电量竞价交易的竞争激烈及新增太阳能项目的电价较低[67] - 韩国燃气项目的加权平均电价在2024年上半年下降,与同期内韩国天然气价格下降相符[67] - 中国加权平均标准煤价格在2024年上半年为每吨人民币1,099.47元,较2023年同期的1,282.40元下降[68] - 韩国加权平均天然气价格在2024年上半年为每标准立方米906.15韩元,较2023年同期的1,256.48韩元下降[68] 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4年1月至6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4,657.5太瓦时,同比增长8.1%[41] - 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66.7吉瓦,同比增长19.9%;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713.5吉瓦,同比增长51.6%[41] - 2024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强调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42] - 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43]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提出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推动储能技术协调发展[44]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补齐电网短板和提升承载能力[44]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新能源利用率目标原则上不低于90%[44] - 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首批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文件,鼓励清洁低碳能源替代[45]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修订《供电营业规则》,强调供用电双方平等关系和供电服务责任范围[45] - 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市场监管办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监管电力市场成员行为[45] -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6个省(区、市)作为试点地区[46] - 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统筹优化海上风电布局,推动海上风电基地建设[47] - 自然资源部启动海上光伏项目用海管理摸排,确定四类用海类型,限制海上光伏项目用海范围[48] 技术创新与项目进展 - 公司开发智能化运维装备,推进陆上风电场、海上风机设备数字孪生体、无人值守光伏电站等示范项目[71] - 公司推动国内首个大规模桩基固定式深水海上光伏项目,形成成套工艺体系[71] - 公司构建国内首台面向风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预测预警平台,实现实时数据监测、分析处理、故障预警诊断[71] - 公司2024年4月入选“2024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71] - 公司2024年4月浙江省嵊泗56海上风电项目获两项质量管理优秀成果优胜奖[73] 风险管理与未来规划 - 燃料成本占公司经营开支及联营公司经营开支的一大部分,公司目前无对冲燃料价格波动风险的措施[76] - 公司以浮动利率计息的债务面临利率波动产生的利率风险,定期检讨浮息债务与定息债务之比率[77] - 公司功能货币为美元,可呈报利润受外币汇率波动影响,主要以人民币及韩元收取大部分收入[78] - 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锚定年度经营发展目标,推进价值创造和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79] - 公司将把安全生产、安全经营作为发展第一要事,加强双重预防机制,提升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效性[80] - 公司将做好现货和跨区外送等多品种交易组合,深化产销协同,精益限电管理,全力做好保收益、控风险工作[81] - 公司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双碳”目标,采取差异化布局策略,持续推动新能源装机规模再上新台阶[82] - 公司将创新作为发展核心驱动力,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加大力度组织重大科技攻关[84] - 公司将深入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构建新型高效组织体系,赋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85]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89] - 控股装机容量包括悉数综合至综合财务报表的项目公司的100%装机容量,不包括联营公司的容量[90] - 大山一期电力项目位于韩国,装机容量为507.0兆瓦[90] - 栗村一期电力项目位于韩国,装机容量为592.8兆瓦[91] - 栗村二期电力项目位于韩国,装机容量为946.3兆瓦[92]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93] 资本开支与项目投资 - 公司资本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184.0百万美元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的386.4百万美元,主要由于风电和太阳能项目[37] 员工与组织 - 公司全职雇员人数约为2,127人,大部分驻于中国[39]
拼爹上杠杆,风电干进全国前五,中广核新能源:度电利润行业领先,股东回报差点意思
市值风云· 2024-07-03 11: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中广核新能源(01811.HK)是一家业务多元化的独立发电商,其资产组合涵盖中国和韩国的风能、太阳能、燃气等多种清洁能源发电项目。[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倚靠集团资源,装机量快速增长 [2][4][5] - 公司从中广核集团收购了大量清洁能源发电项目,使得装机容量在2019-2021年期间大幅增长 - 2023年,公司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权益装机量分别为4,438兆瓦和1,759兆瓦,在港A股上市公司中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六 2. 近两年新增优质项目偏少,杠杆率高于同行 [8][9][17] - 随着风电抢装潮结束,公司新增的优质新能源发电项目较少 - 公司的有息负债率和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3.3%和79.8%,明显高于同行 - 高杠杆背后是公司在2019-2021年抢装潮期间激进加杠杆扩大装机布局造成的 3. 度电利润行业领先,但股东回报差点意思 [6][16][18] - 得益于集团资源,公司积累了一定的优质新能源项目,2023年度电利润为0.23元/千瓦时,在行业中属于第一梯队 - 公司的ROE很高,2023年达到17.8%,但股东回报不够大方,分红率仅为25%,在港股同行中处于排名末位 总结 总的来说,中广核新能源依靠集团资源实现了快速装机增长,但近两年新增优质项目偏少,杠杆率高于同行。公司的度电利润行业领先,但股东回报相对较低。[19]
中广核新能源:稳健增长,估值修复行情持续
国信证券香港· 2024-05-24 03:02
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目标价3.8港元,对应2024年PE 7.0倍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广核新能源(1811.HK)稳健增长,估值修复行情持续 [1] - 派息比例提升+拟回购,推动公司估值修复 [2]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摘要 - 2023年实现收入21.93亿美元,同比下滑9.8%,归母净利润2.68亿美元,同比增长37.2% [1] - 2023年净利润增长主要受益于火电业绩的改善 [1] - 2023年拟派末期股息1.54美仙,派息率由上一年度的20%提升至25%,当前股价对应股息率约4.65% [2] - 预计24-26年营收分别为24.19/24.93/25.69亿美元,归母净利润3.01/3.3/3.44亿美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07/0.08/0.08美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4.7/4.3/4.1倍 [2] 发电量及装机规模 - 2023年风电业务表现相对稳定,收入下滑主要由于韩国项目发电量及平均电价下降,韩国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6.4% [1] - 截至2024年4月30日,前4个月累计完成发电量6544.3 GWh,较2023年同比小幅下滑3.6% [1] - 中国风电项目下滑4.3%,中国太阳能项目增长19.5%,中国热电联产及燃气项目增加9.4%,中国水电项目增加19.2%及韩国项目减少9.1% [1] - 截至2023年末,总权益装机容量为9.62 GW,较上年同期增644.8 MW,权益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保持稳健增长 [1] - 清洁及可再生能源项目权益装机占比为83.8%,传统能源项目权益装机占比为12.2%,中国及韩国项目权益装机占比分别为77.5%、22.5% [1] - 预计风电、太阳能的年新增装机容量将保持以500—1000 MW左右的规模稳步增长 [1]
业绩符合预期,分红率提升更凸显高股息价值
华源证券· 2024-04-25 10:02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1.9亿美元,同比下降9.8%[1] - 中国煤电项目盈利扭亏转盈,归母净利润2.68亿美元,其中韩国火电项目实现0.72亿美元,同比增长14%[2] - 公司风电项目电价为0.56元/千瓦时,中国光伏项目电价为0.64元/千瓦时,保持稳定[3] - 公司度电利润持续高于大多数新能源公司,仅略低于华润电力,处于行业第一梯队[4] 投资评级 - 证券的投资评级标准包括买入、增持、中性和减持四个等级[15] - 行业的投资评级标准包括看好、中性和看淡三个等级[16] - 公司采用相对评级体系,投资者应该综合考虑个人情况和整篇报告内容做出投资决策[17]
业绩稳定增长,提升派息率
国元国际控股· 2024-04-25 01:32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1.93亿美元,同比下降9.8%[6] - 公司2023年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0.6%,中国风电业务收入增长1.4%[7] - 公司目标价为2.80港元,较现价有24%上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10]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在2024年新增风光装机500-1000MW,业绩有望稳步增长[8] 数据分析 - 报告中提供了2023年和2024年的行业估值数据,包括市值、股价、市盈率和市净率等指标[12] - 2023年和2024年的市值数据分别为1361亿港元和2023亿港元[12] - 2023年和2024年的市盈率数据分别为4.0和5.6[12] - 2023年和2024年的市净率数据分别为1.2和0.5[12] 财务分析 - 报告中提到的财务分析数据显示,公司在2022年A财年实现了较高的EBITDA利润率和净利润率[13] - 公司在2023年A财年的营运表现和实际税率均有所提升[13] - 财务状况方面,公司总资产负债率和净负债股本比率均呈现稳定状态[13] 投资评级 - 本报告提供的投资评级定义包括买入、持有、卖出和未评级四种分类[14] 风险提示 - 报告中明确声明投资者应独立评估投资风险并做出独立决策[15] 潜在利益冲突 - 国元证券经纪(香港)可能存在与报告中提及公司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的潜在利益冲突[16]
中广核新能源(0181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7 08:42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项目荣誉称号 - 山东省慶雲尚堂風電項目、山东省安丘黃皿山風電項目、山东省臨朐風電項目荣获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2022年度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优秀企业”荣誉称号[6] - 公司获评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2022年全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創新成果”一等項目[6] 海上风电项目发展趋势 - 2023年,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海上风电领域持续呈现快速发展趋势[76] - 2023年,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海上风电项目的指标规模持续扩大,海域开发空间逐渐向远海、深海发展[77] -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研制出全球最大的18吉瓦海上风电机组,降低项目成本,提升经济性[79] 可归属装机容量及发电量情况 - 公司的可归属装机容量达到9,622.8兆瓦,同比增长7.1%[95] - 公司的发电量总计为19,076.6吉瓦时,与去年基本持平[1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电项目和太阳能项目的发电量分别为10,367.7吉瓦时和1,733.5吉瓦时,增长率分别为10.6%和2.4%[122] 加权平均电价及能源项目情况 - 公司在2023年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实现了重难点项目的投运任务,新增装机容量稳健增长[116] - 公司2023年的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组合中,风电占83.8%,太阳能占16.2%;传统能源组合中,燃煤占50.37%,燃油占16.45%[104]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电项目的平均利用小时为2,285小时,太阳能项目为1,407小时[128] - 2023年,中国风电项目的加权平均电价保持稳定[137] 公司社会责任及公益项目 - 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鄉村振兴事业,开展教育幫扶、民生改善、扶危济困等公益项目,持续推动脱贫攻坚工作[170] - 公司在浙江省嵊泗海上风电项目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促进了漁业增效、漁民增收、漁区鄉村振兴[171] - 公司在江苏省如东海上风电项目设置应急救助点,为周边養殖漁民和附近遇險人员提供紧急救助[172]
中广核新能源(0181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08:30
公司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全年收入为2,193.0百万美元,较上一年同期下降9.8%[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267.7百万美元,较上一年同期上升37.2%[2] - 公司2023年每股盈利为6.24美仙,较上一年同期上升37.2%[5]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全年业绩表现令董事会满意,与去年同期进行了比较[7] - 公司2023年全年业绩表现稳健,非流动资产和流动资产均有所增长,展现出良好的财务状况[10] - 公司2023年每股盈利为6.24美仙,基本每股盈利和稀释每股盈利均为6.24美仙[9] - 公司2023年的经营利润为552.5百万美元,较上年度下降6.3%[24] - 公司2023年的净利润为267.7百万美元,较上年度上升72.6%[25] - 公司2023年的经营开支为1,640.5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减少10.9%[29] - 公司2023年的经营利润为552.5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减少6.3%[30] - 公司2023年的其他收入为19.8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减少53.7%[31] - 公司2023年其他收益减少至10.0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减少59.0百万美元,主要由于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虧損减少[32] - 公司2023年财务费用减少至212.8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减少14.3百万美元,主要是由于银行借贷利息支出减少[33] - 公司2023年攤佔联营公司溢利增加至3.0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增加63.3百万美元,主要受市场煤价下跌影响[34]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增加至72.9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增加14.3百万美元,主要由于中国若干附属公司的优惠税率期限届满[35] - 公司2023年净债务/权益比率下降至3.30,主要由于来自同系附属公司的贷款减少[37] - 公司2023年股东会建议派发每股股息1.56美仙,按522.0百万美元计算,派息比率为25%[38] - 公司2023年每股盈利增加至6.24美仙,基本及稀释盈利均有所增加,主要受本公司普通股权益股东应占年内溢利影响[39]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账款减少至766,028千美元,主要受电力销售及其他服务影响[40]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流动负债在2023年达到了108,671千美元,较2022年的223,028千美元有所下降[11] - 公司总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净资产为6,347,516千美元[11] - 公司股本及储备在2023年达到了1,544,536千美元,较2022年的1,362,170千美元有所增长[12] - 公司分部收入中,中国电厂的收入为1,012,714千美元,韩国电厂的收入为1,151,008千美元,管理公司的收入为29,255千美元[14] - 公司分部资产中,中国电厂的资产为1,335,257千美元,韩国电厂的资产为954千美元,管理公司的资产为8,231,130千美元[15] - 公司分部负债中,中国电厂的负债为647,951千美元,韩国电厂的负债为573千美元,管理公司的负债为5,850,011千美元[15] - 公司采用历史成本基准计量,流动负债净额约为2,400.0百万美元[17] - 公司未来十二个月内有1,136百万美元的未分配权益[16] - 公司有893.2百万美元的未动用一般融资,可在报告期末后十二个月内提取[17] - 2023年贸易应付账款减少至108,671千美元,购买货品的平均信贷期为48日,公司已制定财务风险管理政策[4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贷到期情况如下:一年内494,635千美元,一年以上但不超过两年1,995,158千美元,两年以上但不超过五年1,564,390千美元,五年以上3,953,520千美元[46] 公司战略发展 - 2023年,新能源行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公司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撑[60] - 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併网投产,建设海上风电基地,推进分散式陆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62] - 支持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加快可再生能源部署[63] -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碳市场、电力市场,推动煤电向调节能源转型[64] -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推动碳市场擴容增量[65] - 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核发绿证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产生的全部电量[66] - 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包括新型高效光伏电池技术示范、光热发电低成本技术示范等[68] - 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具备结算试运行条件[69] - 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调整为两部制电价,推动煤电行业持续健康运行[71] - 加快光热发电项目规划建设,力争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到3吉瓦左右[74] - 制定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推动新能
中广核新能源(0181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1 08:4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点在百慕达,股份代号为1811.HK[1] - 公司总部和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灣仔港灣道25號海港中心15樓[1] - 公司网址为www.cgnne.com[3] 董事会变动 - 2023年中期报告中,非执行董事王宏新先生、陈新国先生和卞书明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王民浩先生、杨校生先生和梁子正先生,以及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成员名单[5] - 2023年中期报告中,张志武先生不再同时兼任总裁,李光明先生已獲委任为執行董事及總裁[3] - 2023年中期报告中,卞书明先生辞任非执行董事[6] 公司委员会成员 - 公司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张志武先生(主席)、王民浩先生和楊校生先生[7] - 公司投资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王宏新先生(主席)、楊校生先生和梁子正先生[7] 公司财务数据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达到了1,400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9] - 2023年上半年的經營溢利加折與攤銷(EBITDA)为600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9%[9] - 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EPS)为5.00美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9] 中国能源市场 - 中国全社会用电量从去年同期增长了5.0%,达到4,307.6太瓦时[10] - 中国截至2023年6月底的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了10.8%,达到2,707.7吉瓦[10] 新能源政策 - 202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提出了2030年、2045年和2060年作为新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时间节点[18] - 202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1.9%左右,风电、光伏装机增加约160吉瓦[16]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改进风机控制系统应用技术,提升风机运行的稳定性,并获得了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颁发的“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奖”[95] - 公司在2023年2月被评为“新财富奖”第五届“最佳香港上市公司”[107]
中广核新能源(01811)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2 09:08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收入为1,223.8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97.8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溢利增加主要由韩国项目燃料毛利上升、新增风电项目贡献以及摊占联营公司业绩扭亏为盈所致[3] - 公司經營開支为879.2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3%[2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溢利为344.6百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4.5%[22] - 公司其他收入为8.4百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9.3百万美元,主要来源于出售发电容量收入[23] - 公司财务费用为110.9百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7.8%,主要由于银行借贷余额减少[24] - 公司攤佔联营公司溢利为4.2百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7.8百万美元,主要受市场煤价下降影响[25] - 公司于2022年6月出售中广核湖北的全部股权,导致出售虧損为200.5百万美元[26] - 本集团的总银行借贷在2023年6月30日降至4,169.9百万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64.5百万美元减少[36] - 来自同系附属公司的贷款中,中广核财务和中广核风电的贷款分别为516,464千美元和700,521千美元,2023年6月30日到期[37] 业务发展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风电、太阳能、燃气、水电、燃料电池和生物质发电项目占据了资产组合的82.6%[66] - 公司在中国燃煤、热电联产、燃气、水电、风电和太阳能项目的收入在2023年6月30日达到1,223.8百万美元[67] - 公司在韩国电力市场预计未来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发电站将增加,导致燃气发电商盈利空间受压[64] - 公司太阳能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新增50兆瓦装机容量,主要分布在安徽省[72] - 公司水电的權益裝機容量在2022年下半年减少37.8兆瓦[73]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的发电量达到10,140.6吉瓦时,同比增加6.6%[77] - 公司的发电量增加主要来自新增风电项目的贡献,其中中国风电项目和中国太阳能项目的发电量分别为5,601.1吉瓦时和848.1吉瓦时[78] - 公司出售的蒸汽总量为1,534,000吨,较上一期减少5.8%[79] - 公司各电力项目的平均利用小时有所变化,主要受当地资源和需求情况影响[82][83][84][85][86][87] - 2023年上半年,中国風電項目的加權平均電價下降,主要由於新增風電項目的電價較低所致[89]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太陽能項目的加權平均電價下降,主要由於新增太陽能項目的電價較低所致[90] - 2023年上半年,韓國燃氣項目的加權平均電價上升,與同期內韓國天然氣價格上升相符[92] - 2023年上半年,蒸汽的加權平均價格下降,與中國的煤價下降一致[93]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加權平均標準煤價格較2022年上半年下降,市場煤價下降所致[9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1.9%左右[51] - 推动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并网投产[51] - 加快建设特高压工程,推进跨省区输电通道前期工作,增强跨省区电力互济支援能力[51] - 202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52] - 推进新能源与调节性电源的多能互补,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储能”电站建设等[53] -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显著提升,出台政策引导行业发展方向[54] - 规范风光项目用地,强调在守住永久基本农田和各类特殊用地的基础上发展新能源[55] - 合理配置调节资源,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电站等调节资源的配置[56] - 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各类能源主体均衡发展,协同新能源发展[57] - 擴大綠電綠證交易市場,推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完善绿电绿证交易机制[60] 公司荣誉与发展战略 - 公司获得香港投资者关系协会第九届投资者关系大奖,共获得11项奖项,包括最佳投资者关系公司、最佳环境、社会、企业管治三个奖项、最佳年报大奖等[110] - 公司在山东省、甘肃省等地的风电项目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如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的年度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优秀企业称号、甘肃省红沙岗风电项目获得安全管理优秀奖和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