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新能源(01811)

搜索文档
中广核新能源上半年收入8.565亿美元,同比减少12.8%,韩国项目电价下降拖累业绩
金融界· 2025-08-20 01: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565亿美元 同比减少12.8% [2] - 净利润1.635亿美元 同比下降10.9% [2] - 权益装机容量达10,501.4兆瓦 其中中国市场占比79.4% 韩国市场占比20.6% [2] 业务结构分析 - 清洁及可再生能源项目占总装机容量85.7% 传统能源项目占14.3% [2] - 业务分布覆盖中国19个省份 两个自治区及两个直辖市 [2] - 韩国项目因电价及发电量双重下降成为业绩主要拖累因素 [3] 市场环境挑战 - 韩国电力市场政策调整与竞争加剧导致海外业务承压 [3] - 中国太阳能项目电价下跌反映光伏市场竞争激烈与平价上网加速 [4] - 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促使企业需提升无补贴环境下的竞争力 [4] 战略调整举措 - 制定七个重点发力方向包括党建引领 安全管理 深化改革等领域 [6] - 中广核集团为内蒙古公司引入118亿元权益资金 用于清洁能源项目开发 [6] - 出售南通美亚股权获4.75亿元 聚焦清洁能源核心业务 [6]
TCL与中广核新能源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1:44
合作主体与性质 - TCL与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1] - 合作聚焦新能源赛道 [1] 合作领域 - 覆盖产业合作开发、电站资产交易、绿电合作、科技创新、氢氨醇合作和设备保障六大领域 [1] - 双方将通过资源及优势互补强化全球竞争力 [1]
中广核新能源:上半年收入8.565亿美元,同比降12.8%
搜狐财经· 2025-08-19 09:47
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8.565亿美元,同比下降12.8% [1] - 净利润1.635亿美元,同比下降10.9% [1] 财务数据 - 收入与净利润呈现双降趋势 [1] - 业绩报告于8月19日在港交所披露 [1]
中广核新能源(01811.HK)中期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10.9%至1.64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9 09:18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8.57亿美元 同比减少12.8% [1] -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1.64亿美元 同比减少10.9% [1] - 每股基本盈利3.81美仙 不派中期股息 [1] 收入下降原因 - 韩国项目电价及发电量下降导致收入减少 [1] - 2025年3月出售中国热电联产项目后发电量及蒸汽销售下降 [1]
中广核新能源(01811)发布中期业绩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64亿美元 同比减少10.86%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08:44
中期业绩表现 - 收入8.57亿美元 同比减少12.8% [1] -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64亿美元 同比减少10.86% [1] - 每股基本盈利3.81美仙 [1] 收入下降原因 - 韩国项目电价及发电量下降 [1] - 2025年3月出售中国热电联产项目导致发电量及蒸汽销售下降 [1]
中广核新能源发布中期业绩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64亿美元 同比减少10.86%
智通财经· 2025-08-19 08:41
业绩表现 - 收入8.57亿美元 同比减少12.8% [1] -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64亿美元 同比减少10.86% [1] - 每股基本盈利3.81美仙 [1] 收入下降原因 - 韩国项目电价及发电量下降 [1] - 2025年3月出售中国热电联产项目导致发电量及蒸汽销售下降 [1]
中广核新能源(01811.HK)上半年纯利跌10.9%至1.635亿美元
格隆汇· 2025-08-19 08:39
财务表现 - 收入8.565亿美元 同比减少12.8% [1] - 股东应占溢利1.635亿美元 同比减少10.9% [1] - 每股盈利3.81美仙 不派息 [1] 业绩变动原因 - 韩国项目电价及发电量减少 [1] - 中国太阳能项目电价下跌 [1] 资产结构 - 权益装机容量10,501.4兆瓦 中国占比79.4% 韩国占比20.6% [1] - 清洁及可再生能源项目占比85.7% 包括风电/太阳能/燃气/水电/生物质 [1] - 传统能源项目占比14.3% 包括燃煤和燃油项目 [1] 业务分布 - 业务覆盖中国19个省份、两个自治区及两个直辖市 [1] - 资产组合包含储能项目及多元电力项目 [1]
中广核新能源(0181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9 08: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856.5百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2.8%[2]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63.5百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0.9%[2] - 每股盈利为3.81美仙,较2024年同期的4.28美仙减少10.9%[2] - 经营溢利为254.0百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03.9百万美元减少16.4%[4] - 期内溢利为168.9百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90.8百万美元减少11.5%[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856.5百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982.3百万美元下降12.8%[26][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63.5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0.9%,期内溢利为168.9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1.5%[26]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8.56513亿美元,其中中国电厂收入4.6934亿美元,韩国电厂收入3.78193亿美元[14] - 2025年上半年分部业绩为2.17682亿美元,中国电厂贡献1.88102亿美元[14]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3.81美仙[1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8.565亿美元,经营溢利为2.540亿美元[58] - 2025年上半年风电项目收入为3.513亿美元,经营溢利为1.968亿美元[58] - 2025年上半年太阳能项目收入为7040万美元,经营溢利为2920万美元[5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中国加权重平均标准煤价格为每吨人民币915.65元,同比下降16.7%[71] - 公司资本开支同比增加3.1%至398.5百万美元,主要因韩国燃气项目投入增加[3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风电项目收入为3.513亿美元,经营溢利为1.968亿美元[58] - 2025年上半年太阳能项目收入为7040万美元,经营溢利为2920万美元[58] - 2024年下半年新增太阳能权益装机容量786.0兆瓦,2025年上半年新增112.0兆瓦[62][63] - 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为9,575.5吉瓦时,同比减少0.9%[67] - 风电项目发电量为5,506.7吉瓦时,同比增长4.1%[67] - 太阳能项目发电量为1,154.5吉瓦时,同比增长11.5%[67] - 中国风电项目发电量为5,506.7吉瓦时,同比增长4.1%[68] - 中国太阳能项目发电量为1,154.5吉瓦时,同比增长11.5%[68] - 中国热电联产及燃气项目发电量为78.9吉瓦时,同比减少56.3%[68] - 中国水电项目发电量为84.0吉瓦时,同比减少28.4%[68] - 韩国项目发电量为2,751.4吉瓦时,同比减少9.4%[68] - 中国风电项目平均利用小时为1,209小时,同比增长4.1%[69] - 中国太阳能项目平均利用小时为572小时,同比减少0.5%[69] - 中国风电项目加权平均电价为每千瓦时人民币0.55元,同比下降3.5%[70] - 中国太阳能项目加权平均电价为每千瓦时人民币0.52元,同比下降10.3%[70]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8.56513亿美元,其中中国电厂收入4.6934亿美元,韩国电厂收入3.78193亿美元[14] - 2025年上半年分部业绩为2.17682亿美元,中国电厂贡献1.88102亿美元[14] - 中国风电项目发电量为5,506.7吉瓦时,同比增长4.1%[68] - 中国太阳能项目发电量为1,154.5吉瓦时,同比增长11.5%[68] - 中国热电联产及燃气项目发电量为78.9吉瓦时,同比减少56.3%[68] - 中国水电项目发电量为84.0吉瓦时,同比减少28.4%[68] - 韩国项目发电量为2,751.4吉瓦时,同比减少9.4%[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经营溢利同比下降16.4%至254.0百万美元,主要受韩国项目电价下跌及中国太阳能项目电价下滑影响[29] - 2025年下半年为完成年度经营业绩关键时期,公司将从党建、安全、改革等七方向重点发力[86] 其他财务数据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154.2百万美元,较2024年底增加3.3%[6] - 流动负债净额为-966.0百万美元,较2024年底的-636.7百万美元恶化51.7%[7] - 净资产为1,908.8百万美元,较2024年底增加8.5%[7] - 银行借贷总额(包括流动和非流动)为5,108.5百万美元,较2024年底减少7.3%[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额约为9.66亿美元[11] - 公司拥有未动用一般信贷额度13.408亿美元[11]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净额为9.86997亿美元,其中180日以上账龄占比72.8%[18] - 应收电价补贴收入为8.827亿美元,占贸易应收账款总额的89.4%[19] - 合同资产净额为4.4232亿美元,主要为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收入[21]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总额为8058.7万美元,其中0-60日账龄占比85.9%[22] - 2025年上半年购买货品的平均信贷期为27日[22] - 公司银行借贷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926.0百万美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108.5百万美元,其中无抵押借贷占比从44.7%提升至48.6%[24] - 公司来自同系附属公司的短期贷款总额从2024年的1,245.5百万美元增至2025年的1,355.7百万美元,其中中广核风电贷款增长16.8%至780.1百万美元[23][25] -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从2024年底的158.4百万美元增至2025年中的197.1百万美元,主要因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增加[35] - 公司净债务/权益比率从3.49降至3.35,反映权益增加带来的财务结构改善[36] - 公司抵押资产账面总值从1,983.1百万美元增至2,192.2百万美元,增幅10.5%[41] - 公司未动用银行信贷额度从1,655.1百万美元扩大至2,036.5百万美元,流动性储备增强[24] 权益装机容量 - 公司权益装机容量达10,501.4兆瓦,同比增长8.6%,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占比67.6%[61] - 太阳能权益装机容量达2,657.4兆瓦,同比增长51.0%(898.0兆瓦)[61] - 清洁及可再生能源项目占权益装机容量的85.7%,传统能源项目占14.3%[57] 行业政策与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51.4吉瓦(同比增长98.9%),光伏新增装机211.6吉瓦(同比增长106.5%)[45]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发电装机总容量达3,648吉瓦,清洁能源占比约60%,风电和光伏合计突破1,600吉瓦(风电573吉瓦,光伏1,100吉瓦)[45] - 2025年新能源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46] - 2025年底前湖北、浙江电力现货市场分别于6月底和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48] - 2025-2027年计划年均新增200吉瓦以上新能源,全国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49] - 2025年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探索碳排放权有偿分配,推动跨省排污权交易[50] - 到2027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目标达到20吉瓦以上,2030年进一步提升至50吉瓦以上[52] - 2027年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目标为10%,交通基础设施沿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低于5吉瓦[53] - 制氢电解槽装机规模试点要求不低于100兆瓦(或气化产能不低于20,000标方/时),运行负荷调节能力不低于50%-100%[55] - 液氢工厂单套设备液化能力试点要求不低于5吨/天,管道输送长度不少于100公里[55] - 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炼油及煤制油气规模试点要求不低于1,000吨/年[55] - 氢氨燃料供电供能试点要求燃机类项目规模不低于10兆瓦,掺氢/掺氨比例不低于15%[55] - 氢储能项目试点要求发电侧容量不低于1兆瓦,满功率连续发电时长不低于4小时[55] - 能源领域综合应用试点要求燃料电池装机不低于0.5兆瓦[55]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首批试点涵盖构网型技术、虚拟电厂等7个方向[54] - 韩国开放氢能发电招标市场,燃气发电厂可通过氢气共烧转换参与[56] 风险管理 - 公司电力项目面临监管制度变动风险,包括电价设定、调度政策及环境合规政策变动[82] - 燃料成本占公司经营开支及联营公司经营开支的一大部分,公司目前无对冲燃料价格波动风险举措[83] - 中国电价规定限制公司转嫁燃料成本变动能力,韩国栗村一期项目可通过电价方案转嫁燃料价格波动风险[83] - 韩国栗村一期电力项目于2025年7月1日起转为与栗村二期及大山一期项目相同商业模式[83] - 韩国可再生能源投资组合标准制度下,生物质能发电厂可通过系统边际价格及绿证销售收入应对燃料成本变化[83] - 公司以浮动利率计息的债务面临利率波动风险,定期检讨浮息与定息债务比率[84] - 公司功能货币为美元,收入主要以人民币及韩元收取,需兑换外币用于设备采购、投资及债务偿还[85] 公司治理与人事 - 公司全职雇员人数约1,998人,大部分驻于中国[42] - 香港雇员向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供款5.0%,公司按雇员基本月薪的10.0%供款[43] - 韩国公司向国民年金供款雇员平均月薪的4.5%,国民健康保险供款3.545%(含长期护理保险12.95%),失业保险0.9%,工业意外赔偿保险0.86%(首尔)[43] - 公司董事會由7名董事組成,包括2名執行董事、2名非執行董事和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103] 项目与资产 - 大山一期電力項目裝機容量為507.0兆瓦[100] - 栗村一期電力項目裝機容量為602.8兆瓦[101] - 栗村二期電力項目裝機容量為946.3兆瓦[102] 企业社会责任与荣誉 - 公司科技成果《云南高原特性下的风光电站无人化运营关键技术研究与规模化应用》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高原电站高时空分辨率极端天气预警与无人化智能运维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75] - 公司2025年1月海南省文昌翁田农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员工成功救助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白鹭[76] - 公司2025年1月湖北省钟祥朝阳山风电项目周边森林发生火情,风电场与森林防火队共同扑灭火灾[76] - 公司2025年4月安徽省当涂渔光互补光伏项目电站开展双潭湖湖面垃圾清理活动[76] - 公司2025年5月湖北省枣阳农光互补光伏项目组织清理光伏区内灌溉水渠垃圾[76] - 公司2025年6月荣获香港投资者关系协会(HKIRA)第十一届投资者关系大奖六大奖项,包括最佳投资者关系公司、最佳ESG(环境)等[79] - 公司2025年5月湖北省钟祥朝阳山风电场荣获2024年全年无故障风电场管理成果[80] - 公司2025年5月青海省海晏分散式风电项目获得2024年无故障风电场管理卓越成果和贰佰日无故障风电场管理成果奖项[80] - 公司2025年5月青海省海北州海晏集中式风电项目获得2024年无故障风电场管理卓越成果和壹佰日无故障风电场管理成果奖项[80] 其他重要事项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4]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98]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标准守则关于董事证券交易的规定[95][96]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8月1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23:32
南向资金净流入 - 盈富基金净流入11.84亿港元位列市场第一 收盘价25.38港元下跌0.7% [1][2] - 阿里巴巴-W净流入7.30亿港元位列市场第二 收盘价116.3港元下跌2.43% [1][2] - 恒生中国企业净流入5.56亿港元位列市场第三 收盘价91.16港元下跌0.83% [1][2] - 小米集团净流入4.73亿港元 净流入比6.69% 收盘价51.25港元下跌1.16% [2] - 再鼎医药净流入4.29亿港元 净流入比26.73% 收盘价27.2港元下跌10.47% [2] - 百济神州净流入3.70亿港元 净流入比22.63% 收盘价171.3港元下跌6.14% [2] 南向资金净流出 - 药明生物净流出5.39亿港元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出比33.02% 收盘价29.36港元下跌2.2% [1][2] - 华虹半导体净流出5.09亿港元位列市场第二 净流出比21.78% 收盘价44港元下跌1.74% [1][2] - 中芯国际净流出4.32亿港元位列市场第三 净流出比3.98% 收盘价48.66港元下跌8.19% [1][2] - 快手-W净流出2.92亿港元 净流出比14.76% 收盘价79.15港元下跌1.06% [2] - 巨子生物净流出2.20亿港元 净流出比24.75% 收盘价59港元上涨3.87% [2] 高净流入比个股 - 上海实业控股净流入比63.56%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入1136.17万港元 收盘价14.87港元上涨0.34% [1][2][3] - 中银航空租赁净流入比60.26%位列市场第二 净流入3563.87万港元 收盘价73.5港元上涨1.31% [1][2][3] - 阳光保险净流入比55.37%位列市场第三 净流入2483.02万港元 收盘价3.79港元下跌1.81% [1][2][3] - 保利物业净流入比52.6% 净流入1143.12万港元 收盘价34.88港元下跌1.91% [2][3] - 中石化炼化工程净流入比51.21% 净流入764.98万港元 收盘价6.31港元持平 [3] 高净流出比个股 - GX中国净流出比100%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出7100港元 收盘价35.46港元下跌0.78% [1][3] - 南方恒指ETF净流出比65.52%位列市场第二 净流出72.49万港元 收盘价25.4港元下跌0.94% [1][3] - 四川成渝高速公路净流出比49.23%位列市场第三 净流出380.74万港元 收盘价4.92港元下跌0.4% [1][3] - 雅迪控股净流出比41.83% 净流出4063.12万港元 收盘价12.62港元上涨0.24% [3] - 达势股份净流出比40.77% 净流出1423.65万港元 收盘价83.3港元下跌1.83% [3]
中广核新能源:7月发电量同比减少1.7%
贝壳财经· 2025-08-12 07:58
发电量总体表现 - 2025年7月单月发电量1731.3吉瓦时 同比减少1.7% [1] - 2025年前7个月累计发电量11306.8吉瓦时 同比减少1.0% [1] 分能源类型发电量变化 - 中国风电项目发电量同比减少8.1% [1] - 中国太阳能项目发电量同比显著增长60.3% [1] - 中国燃气项目发电量同比大幅增加51.6% [1] - 中国水电项目发电量同比增长12.5% [1] - 韩国项目发电量同比减少15.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