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再保险(0150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再保险(01508) - 公告 - 中再產险和中再寿险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计...
2025-08-29 08:30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508)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 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 何責任。 公 告 中再產險和中再壽險截至 2025 年 6 月 3 0 日 止六個月之未經審計半年度報告及償付能力報表 本公告乃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香港 法例第571章)第XIVA部之內幕消息條文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 則第13.09(2)條而發出。 China Reinsurance (Group) Corporation 茲提述本公司2020年12月9日、2023年5月2日和2023年9月4日刊發的關於本公司 附屬公司中國財產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中再產險」)、中國人壽再保險有限責任公 司(「中再壽險」)資本補充債券發行完畢的自願性公告。中再產險已在全國銀行間 債券市場分別成功公開發行本金總額為人民幣40億元和人民幣40億元的資本補充債 券,中再壽險已在全 ...
中国再保险(01508.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4 08:49
公司公告 - 中国再保险董事会会议定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会议同时处理其他事宜 [1]
中国再保险(01508)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4 08:32
公司信息 - 公司为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508[2] 会议安排 - 董事会会议定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3] - 会议将审议及批准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3]
举牌潮再起险企双面红利属性凸显 港股保险股短线拉升阳光保险涨超7%
新浪财经· 2025-08-14 07:45
港股保险股行情表现 - 截至发稿阳光保险涨超7%至4.190港元 中国太保和中国财险双双涨超5%至36.120港元和18.330港元 中国人寿涨3.60%至23.620港元 [2] - 中国再保险涨7.14%至1.650港元 新华保险涨4.31%至51.300港元 中国太平涨3.69%至18.820港元 众安在线涨3.39%至18.590港元 [3] 险资举牌动态 - 中国人寿连续举牌中国太保和万达信息 年内险资举牌总次数达27次 其中25次为主动买入触发举牌 [3]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万股 总金额近5600万港元 时隔六年再现险企相互举牌现象 [4] 保险资金配置趋势 - 截至2025Q1末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合计2.82万亿元 同比增长44.5% 较2024年末提升19.5个百分点 [5] - 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同比增长45.30% 权重环比上升0.86个百分点至8.43% 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同比增长33.38% 权重环比上升0.35个百分点至7.56% [5] 市场环境与业绩展望 - A股及港股二季度大幅走强并创年内新高 利好险企投资收益增长 [6] - 二季度利率回调叠加权益市场向好 预计中报业绩增速季度环比改善 [6] - 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提振市场情绪 政策鼓励险资作为中长期资金入市 [6] 行业属性分析 - 保险股具备双面红利股属性 上市险企自身有股息优势 头部险企布局境内外高股息标的 红利资产股价对业绩产生间接影响 [4]
港股保险股拉升,阳光保险涨近8%
新浪财经· 2025-08-14 03:22
港股保险股表现 - 阳光保险股价上涨近8% [1] - 中国再保险、中国太保、新华保险股价跟随上涨 [1]
支持实体经济,金融业晒出成绩单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1] - 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1] 金融机构信贷投放 - 工商银行2021年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2.12万亿元 同比多增2433亿元 增量创同期新高[2] - 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 较上年增加3197亿元 高新技术领域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2] - 交通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6.16%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90.90% 普惠小微贷款增长49.23%[2] - 邮储银行公司贷款余额2.2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3.96%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42.72%[2] - 邮储银行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1000家 民营企业贷款新发放占比提高4.70个百分点[2]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邮储银行在零售信贷领域加大三农涉农和普惠小微贷款投放 同时增加信用卡和消费贷投放[3] - 交通银行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5.30%[6] - 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6.2万亿元 新增9130亿元 增速17.2% 余额占全行贷款比例达36%[7] - 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3722.9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2.52% 增速超上年度的30.20%[7] 风险防范与化解 - 中国信达累计收购金融不良资产本息7400多亿元 公开批量转让市场份额超30%[4] - 中国信达累计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业务260亿元 将业务拓展向各类企业[4] - 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有23家保险公司加入 保障境外项目总规模超160亿元[4] - 上海证券交易所免收上市公司2022年上市初费和年费 减免数据中心专线及机柜费[5] 战略项目投资与服务 - 中国人寿服务雄安新区投资存量规模近280亿元 为安置房提供风险保障超200亿元[7] - 中国人寿累计为雄安新区企事业单位工程险项目提供风险保障近800亿元[7] - 中信证券联合推出中债中信证券ESG优选信用债指数 并推出挂钩该指数的收益凭证产品[7]
保险业深度服务“一带一路”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成立背景与定位 - 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于2020年11月正式运营 由银保监会指导成立 定位为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组织 [1] - 业务范围聚焦中资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及相关中国海外利益保险业务 弥补了中资机构在特殊风险保险产品的空白 [1] - 中再集团旗下中再产险担任共同体主席机构和管理机构 目前有23家保险公司加入 [1] 共同体运营成果与项目覆盖 - 运营一年多来已为13个国家的19个重大项目提供保险保障 [1] - 中华保险作为成员单位 累计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300亿元 覆盖58个国家和地区 [2] - 具体案例包括首席承保中色镍业(缅甸)公司政治暴力保险 提供风险保障11亿美元 [2] 特殊风险承保能力与市场影响力 - 在政治暴力险等4个先行先试险种领域专业实力持续提升 开始发挥市场引领作用 [3] - 成功应对突发政治风险案例:某国政变期间独家提供再保险保障 确保中资企业燃气电站项目顺利开工 [2] - 形成撬动国际承保能力机制 带动国际市场保障中国海外利益项目 [3] 行业技术能力与发展前景 - 共同体支持成员公司参与中资海外重大项目招投标 在特殊险种承保报价中发挥关键作用 [3] - 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技术能力和承保能力逐步提升 [3] - 增强中国保险业在特殊风险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3]
我国首家国际活跃保险集团诞生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1
公司国际化战略与成就 - 公司被金融监管总局认定为中国首家国际活跃保险集团 国际化战略成为重要发展动力和独有竞争优势 [1] - 境外机构覆盖11个国家和地区 分布在财产险 寿险再保险 保险资管三大业务板块 [2] - 国际业务年保费规模超过300亿元 国际业务占比约17% 海外资产占比超25% 成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资保险集团之一 [3] 全球化发展历程 - 1999年起在伦敦 香港 纽约设立代表处 2015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并设立中再资产(香港) 2016年设立新加坡分公司拓展亚太市场 [3] - 2018年成功收购英国桥社保险集团 全球网络 经营能力和人才实力得到提升 [3] - 2019年在香港设立中再寿险(香港)子公司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人身再保险业务中心 [3] 风险分散与创新实践 - 2015年和2021年发行以中国地震和台风巨灾风险为标的的巨灾债券 实现中国保险风险证券化从理论到实践突破 [4] - 累计向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客户提供风险保障 中国每年从境外分入保费规模约250亿元 公司约占其中四成 [4] - 参与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平台建设 成为首批在临港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的专业机构 [4] 一带一路服务体系建设 - 牵头24家保险机构成立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 在新加坡 英国三地组建行业平台 覆盖136个国家和地区 [5] - 为高铁 轻轨 风电 光伏等项目提供风险保额超过2200亿元 近3年累计提供综合风险保障近1.5万亿元 [6] - 引进政治暴力险 恐怖主义保险等特殊风险产品 首创中国视角境外国家恐怖主义风险评估体系 [6] 未来战略规划 - 明确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再保险集团目标 实施"三步走"战略安排 [7] - 2025年进入发展突破期 将加强全球风险治理 优化境外机构网络 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 [7] - 聚焦主责主业 加强科技赋能 深化全球管控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8]
更好发挥险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作用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1
核心观点 - 财政部印发通知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机制 将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方式从"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改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 权重分别为30%、50%、20% 同时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也同步调整为相同周期和权重 [1][2] - 新考核机制旨在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破解"长钱短投"问题 增强投资管理能力 发挥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压舱石"作用 [1][3] - 政策有利于提升保险资金对投资收益短期波动的包容性 推动保险公司基于中长期视角筛选优质个股 提升深度研究水平和个股定价能力 [3][4] 考核机制改革 - 考核周期从单一年度扩展到多周期组合 2023年10月首次将净资产收益率考核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 本次进一步增加5年周期指标 [2] - 权重分配为当年度指标30%、3年周期指标50%、5年周期指标20% 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同步调整相同周期和权重 [2] - 长周期考核能有效熨平短期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 降低短期经营波动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影响 [2][3] 行业影响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4.93万亿元 其中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占比8.43% 财产险公司7.56% 距离25%的政策上限还有较大空间 [6] - 新政策将推动国有险企延长对投资经理的考核时间 从被动维持市场稳定变为主动发现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更多投资于权益类资产 [3] - 保险资金增配1%的股票资产将为市场带来约3500亿元的增量资金 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预计带来3000亿元以上增量资金 [7] 投资策略调整 - 要求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强化资产与负债在期限结构、成本收益、现金流等方面的匹配管理 改善"长钱短投"问题 [8] - 强调通过完善内部中长期考核机制 挖掘收益稳健、风险可控且具有升值潜力和稳定现金流回报的优质投资标的 [8] - 促进通过基础设施REITs、绿色债券、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领域 [8] 公司回应 - 中国人保将构建以资负匹配为基点、动态平衡为手段、绝对收益为指引的投资管理体系 [9] - 中国人寿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长期稳健投资要求 发挥头雁引领作用 [9] - 中国太平将持续优化以长期价值投资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提升专业能力和风控水平 [9] - 中国再保将逐步加大长期性、战略性的权益资产配置力度 拓展投资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9] 政策背景 - 险资入市面临三大堵点:长周期投资与短周期考核错配、偿付能力压力抑制权益投资积极性、股票投资导致利润和净资产波动性提升 [6] - 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将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风险因子从0.35调整为0.3 投资科创板股票风险因子从0.45调整为0.4 [6] - 2024年5月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 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6]
金融监管总局认定中国再保为“国际活跃保险集团”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7
公司资质认定 - 中国再保险集团被金融监管总局认定为国际活跃保险集团(IAIG)[1] - 国际活跃保险集团需满足资产规模和国际业务占比的特定标准[1] - 全球目前共有59个IAIG成员单位[1] 公司战略发展 - 公司近年来稳健推进国际化发展 国际业务占比持续提升[1] - 公司强化再保险风险分散功能 积极参与全球风险治理[1] - 公司聚焦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再保险集团的战略目标[1] 行业监管框架 - 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提出IAIG监管共同框架以增强全球监管一致性[1] - 该框架旨在监测市场趋势并保持全球保险市场稳定[1] - 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公司对照框架完善风险管理制度[1] 公司运营方向 - 公司加强科技赋能并深化全球管控[1] - 公司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并致力于金融强国建设[1] - 公司通过融入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