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保险(01508)

搜索文档
我国首家国际活跃保险集团诞生 中国再保全球化战略布局提速
金融时报· 2025-07-02 03:23
公司国际化战略 - 中国再保被金融监管总局认定为首家国际活跃保险集团,国际化战略成为重要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1] - 再保险行业天然具有国际化属性,公司境外机构覆盖11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财产险、寿险再保险、保险资管三大板块[2] - 公司通过设立海外代表处(伦敦、香港、纽约)、上市(2015年港交所)、收购(2018年英国桥社保险集团)等方式推进全球化,国际业务年保费超300亿元占比17%,海外资产占比超25%[3] 全球业务布局与创新 - 公司在百慕大和香港发行以中国地震台风为标的的巨灾债券,实现保险风险证券化突破,累计服务超200个国家和地区[4] - 中国再保占我国境外分入保费规模(年均250亿元)的40%,并参与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平台建设,推动行业规范形成[4] - 通过收购英国桥社保险集团引入政治暴力险、恐怖主义保险等特殊产品,首创中国视角境外恐怖主义风险评估体系[6] "一带一路"服务成果 - 牵头成立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覆盖136个国家地区,为高铁、风电等项目提供超2200亿元风险保额[5] - 近3年累计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1.5万亿元综合风险保障,服务中老铁路、瓜达尔港等标志性项目[6] - 在新加坡、英国等地搭建行业平台,构建三地协同的"一带一路"服务体系[5] 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规划 - 提出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再保险集团目标,分蓄势发力期、发展突破期、跃升赶超期三步推进[7] - 2025年进入发展突破期后,将加强全球风险治理参与度,优化境外机构网络布局,提升极端气候和地缘政治风险应对能力[7] - 聚焦科技赋能与全球管控,深化主责主业创新,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8]
港股保险股回调,众安在线(06060.HK)跌超8%,云锋金融(00376.HK)跌超7%,中国再保险(01508.HK)、中国人寿(02628.HK)、中国平安(02318.HK)等多股下挫。
快讯· 2025-06-26 01:56
港股保险股回调 - 众安在线(06060 HK)股价下跌超过8% [1] - 云锋金融(00376 HK)股价下跌超过7% [1] - 中国再保险(01508 HK)、中国人寿(02628 HK)、中国平安(02318 HK)等多只保险股出现下跌 [1]
摩根大通:中国再保险集团
摩根· 2025-06-25 13: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中国再保险集团,给予“增持”评级 [1][9][14][9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再保险集团在中国再保险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市场份额接近50%,具有稀缺性价值,包括独特产品供应、经济周期中增速高于直保公司、境外业务分散风险和外汇对冲收益等优势,预计再保险需求增加,采用5倍2025财年预期市盈率得出目标价1.4港元 [1][9][14][9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中再源于中国人保再保险业务,1998年成独立法人,2003年更名,主要子公司同年成立,2007年改制,2015年在港上市,2018年收购英国桥社,2019年全球排名第七 [81] - 董事长和春雷、总裁庄乾志等高管经验丰富 [83] - 截至2024年,内资股占比84.28%,H股占比15.72%,中再寿险和中再产险100%全资,中国大地保险和中再资产管理分别持股64.3%和70% [85] - 作为国有再保险公司,与主要公司合作,积累经验,收购桥社拓展境外业务,国内市场地位突出,2023年全球排名第八 [88] 投资理据 - 近年来中国大陆再保险行业保费增长强劲,2024年原保费收入达2280亿元,中再市场份额约50%,五年期年复合增长率4.2%,商业模式独特,承保业绩波动性低或反周期 [13] - 以当前水平看,该股近期下行空间有限,包括择机择优承保、独特境外业务/资产敞口、精准定价和风险管理等因素,预计2025财年净资产收益率10%左右,股息收益率6%,给予5倍2025财年预期市盈率,目标价1.4港元 [14] 估值 - 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市场采用市盈率估值法,H股保险公司和全球再保险公司2025财年预期市盈率分别为7倍/10倍,考虑中再业务增长潜力,给予5倍2025财年预期市盈率,得出目标价1.4港元 [23] 投资利好 - 截至2025年6月10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7%,国债收益率下降影响直保公司偿付能力,预计再保险需求增加,中再择机择优承保,扩大盈利业务,收缩直保业务,境外业务盈利能力强,桥社业务有望成新盈利增长点 [29][31] - 2024年公司净利润增长87%,直保业务盈利贡献下降,财产再保险业务上升,战略向盈利业务倾斜,境外业务占2024年整体盈利15% [38] 独特的境外业务布局 - 中再境外业务布局独特,2018年收购英国桥社,截至2024年境外财产再保险承保业务占总原保费收入15%,桥社业务贡献提升,综合成本率管理优,销量将增长 [46] - 中再成立子公司配置境外资产,集团约25%的AUM用于境外投资,境外业务/资产配置敞口大的好处包括业务风险分散、资产负债匹配、外汇对冲和投资组合风险分散等 [47] 核心竞争力 – 精准定价和风险管理 - 精准定价和风险管理是中再关键差异化因素,中国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上升,凸显再保险需求,中再开发升级灾害模型系统,采用汽车定价风险模型,具有竞争优势,预计25/26/27年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18亿元和122亿元 [58][59] 投资风险 - 中再直保业务表现不佳,市场份额下降,资本利用和运营管理效率低,承保业绩接近盈亏平衡,且难以分割剥离,可能拖累集团估值 [67][70] - 政府支持再保险市场发展,竞争加剧,中再面临内地市场开放、外国和国内再保险公司增加的竞争,可能失去市场份额,需评估监管影响,加强核心竞争力 [72] 概要:财产保险与再保险业务简介 - 再保险是将承保业务风险和责任部分转移的保险,合同包括合约再保险和临时再保险,分保形式有比例和非比例再保险 [89][90]
港股保险股震荡走强,中国太平(00966.HK)涨超6%,新华保险(01336.HK)涨超5%,中国再保险(01508.HK)涨超4.5%,中国人寿(02628.HK)涨超4%,中国太保(02601.HK)、中国平安(02318.HK)、众安在线(06060.HK)均涨2.8%。
快讯· 2025-06-11 02:22
港股保险股表现 - 中国太平(00966HK)股价上涨超过6% [1] - 新华保险(01336HK)股价上涨超过5% [1] - 中国再保险(01508HK)股价上涨超过45% [1] - 中国人寿(02628HK)股价上涨超过4% [1] - 中国太保(02601HK)和中国平安(02318HK)股价均上涨28% [1] - 众安在线(06060HK)股价上涨28% [1] 行业整体趋势 - 港股保险板块呈现震荡走强态势 [1] - 多家主要保险公司股价显著上涨 [1]
从政策红利与亮眼业绩,透视中国再保险(1508.HK)的增长逻辑
格隆汇· 2025-05-16 02:02
货币政策调整 - 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并同步下调政策利率,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人民币,标志着货币政策进一步向"适度宽松"倾斜 [1] - 政策利率下降0.1个百分点,公开市场七天逆回购利率从1.5%降低至1.4%,旨在引导融资成本降低 [3]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支持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科技领域 [6] 行业影响 - 低利率环境加速风险定价体系重构,倒逼行业深化风险管理能力与产品创新效率,具备全周期风险分散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优势的头部企业迎来结构性机遇 [1] - 负债端成本压力缓解为险企创造有利经营环境,传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调降有助于提升产品价格优势,推动直保公司业务扩张 [5] - 资产端险企可通过拉长固收久期捕捉利率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同时依托权益资产打开收益上限,提升综合收益率 [6] 公司表现 - 中国再保一季度合并承保业绩净利润同比激增155.3%至35.08亿元,其中中再产险净利润同比增长21.3%至6.26亿元,中再寿险净利润同比增长537.2%至11.47亿元,中国大地保险净利润扭亏为盈增长至6.14亿元 [2] - 截至2024年年末,中国再保管理资产余额为8271.11亿元,在流动性宽松环境下战术操作更灵活 [3] - 2024年实现总投资收益率4.83%,同比提升2.06个百分点,当前1.62%的国债收益率环境凸显其储备的高票息资产优势 [8] 公司战略 - 构建"风险管理+科技赋能+国际化布局"的三维战略体系,依托自主研发的中再巨灾模型体系深度参与全国21个省市巨灾保险项目试点,并在近八成项目中担任首席再保人 [8] - 数字化转型方面推出"天玑"智能保险云平台,独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台风和洪涝模型以及国际巨灾组合风险管理平台(CREST) [9] - 国际化布局方面,截至2024年底国际业务占比近20%,海外资产占比近25%,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境外机构,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合作伙伴超过1000家 [10] 未来发展 - 短期内政策红利与市场扩容双重驱动下,行业贝塔效应加速释放,中国再保可通过"低成本融资+高收益资产"组合策略进一步释放投资端动能 [11] - 中长期行业价值成长逻辑将深植于技术、全球化布局、绿色金融三大核心壁垒,中国再保能够有效对冲区域风险并捕捉新兴市场机遇 [11] - 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是头部机构穿越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12]
港股保险股走高,中国太平(00966.HK)涨超6%,中国太保(02601.HK)、友邦保险(01299.HK)、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中国再保险(01508.HK)均涨超4%,中国人寿(02628.HK)涨近3%,中国平安(02318.HK)涨1.75%。
快讯· 2025-05-14 03:56
港股保险股表现 - 中国太平(00966HK)股价上涨超过6% [1] - 中国太保(02601HK)、友邦保险(01299HK)、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中国再保险(01508HK)股价均上涨超过4% [1] - 中国人寿(02628HK)股价上涨近3% [1] - 中国平安(02318HK)股价上涨175% [1]
从净利润大增91.3%,看中国再保险(1508.HK)高质量增长底色
格隆汇· 2025-04-14 01:18
全球保险行业背景 - 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损失3200亿美元 远高于过去十年及三十年平均水平 [1] - 地缘政治冲突推升特殊风险溢价 主要经济体利率政策转向加剧资产估值波动 [1] - 再保险公司作为风险管理者的战略价值凸显 [1] 中国保险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原保险保费收入约5.7万亿元 同比增长11.15% [1] - 直保公司逐步走出转型阵痛 保费收入呈上行趋势 [1] 中国再保财务业绩 - 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013.63亿元 同比增长1.6% [1] - 净利润110.80亿元 同比增长91.3%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5.57亿元 同比增长86.8%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74% 同比上升4.52个百分点 [1] - 每股分红0.050元 同比增长19.0% [1] - 总投资收益173.89亿元 同比增长86.9% 总投资收益率4.83% 同比提升2.06个百分点 [4] 承保业务表现 - 集团合并承保业绩同比增长超过170% [3] - 境内财产再保险业务综合成本率99.86% 同比上升0.33个百分点 [3] - 境外业务综合成本率89.38% 同比提升3.64个百分点 [3] - 财产险直保业务综合成本率99.66% 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 承保效益扭亏为盈 [3] 投资策略与布局 - 固定收益类资产占主要地位 以储备高票息资产和防范信用风险为核心策略 [4] - 加强长久期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配置 优化信用持仓结构 [4] - 权益投资以高股息红利资产为核心底仓 适度超配人工智能/智能汽车/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 [4]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与境内84家财产保险公司保持业务往来 客户覆盖率98% [6] - 担任首席再保人的合约数量占比超过40% 稳居境内市场第一 [6] - 人身再保险业务作为首席再保险人订立的合同数量占比亦居市场第一 [6] - 国际业务占比近20% 海外资产占比近25% [6] - 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境外机构 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合作伙伴超过1000家 [6] 产品创新与市场开发 - 首创"零免赔"百万医疗险 通过前置风控和成本测算管理风险敞口 [7] - 开发蚂蚁保"青山在"失能险 填补国内失能保障空白 [7] - 推出惠军保/惠船保等特定人群普惠医疗险产品 针对特殊群体定制化设计 [7] 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治理 - 参与全国21个省市巨灾保险项目试点 在近八成项目中担任首席再保人 [8] - 在河北和湖北落地全灾种/广覆盖/长周期的综合巨灾保险项目 [8] - 创立中再巨灾风险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台风/洪涝等巨灾模型 [8] - 率先入驻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 参与交易平台建设和业务规则制定 [8] 机构认可与投资价值 - 华泰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3港元 较当前市场价格存在较大涨幅 [2] - 公司展示出独特的投资价值 在全球风险治理中彰显独特价值 [9]
中国再保险2024年合并承保同比增长超170% 将大力突破发展瓶颈
中国经营报· 2025-04-06 01:55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再保险2024年业绩表现良好,承保和投资两端发力实现盈利增长,各业务板块均实现承保盈利,2025 - 2027年进入“发展突破期”,将着力创新转型并推进国际化发展 [1][2][5] 2024年整体业绩情况 - 合并总保费收入1784.83亿元,同比增长0.9%;合并保险服务收入1013.63亿元,同比增长1.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5.57亿元,同比增长86.8% [1] - 总投资收益173.89亿元,同比增长86.9%;总投资收益率4.83%,同比增加2.06个百分点 [1] - 境内7家子公司和海外6家经营平台全部实现盈利,财产再保险业务贡献近一半净利润 [1] 各业务板块业绩情况 财产再保险业务 - 保险服务收入460.42亿元,同比增长6.3%;净利润51.77亿元,同比增长68.91% [2] - 境内业务保险服务收入225.57亿元,同比增长1.6% [2] - 境外及桥社业务保险服务收入233.58亿元,同比增长11.5%;总保费收入265.60亿元,同比增长14.1%;综合成本率89.38%,同比上升3.64个百分点 [2] 人身再保险业务 - 境内分保费收入609.01亿元,同比增长2.6%,境内储蓄型再保险业务分保费收入229.06亿元,同比增长50.7% [2] 财险直保业务(大地保险) - 净利润14.75亿元,同比增长292.72%;原保费收入507.74亿元,同比增长2.9%;机动车辆险原保费收入258.51亿元,同比增长4.1% [3] 盈利增长原因 - 承保、投资两端均衡发力,实现承保业绩持续改善、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1] - 大地保险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投资收益同比显著增加 [3] 行业情况 - 2024年财险行业新能源车险规模持续上升,但综合成本率仍较高,各险企对新能源车险市场持积极态度 [3] - 2024年全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49.4%,行业新能源车保费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新车销量占比将达50%以上,新能源车险保费占比将提升至车险总保费的20%左右 [3] 国际化发展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国际业务占比近20%,海外资产占比近25%,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境外机构,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合作伙伴超1000家 [4] 未来发展目标及举措 国际化发展 - 战略上以建设世界一流再保险集团为目标,提高国际化经营管理和中国海外利益服务保障能力 [5] - 战术上稳慎推进全球机构布局和业务发展,优化境外机构网络 [5] - 完善境外机构管控机制,加强国际业务周期管理,加快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5] - 加强国际业务风险监测,优化极端情景应急预案,完善地缘政治和巨灾风险管控机制 [5] 整体发展 - 落实深化改革十大关键举措,在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5] - 2025年进入“发展突破期”,抓深化改革推进“中再改革十条”落地,抓创新转型推进集团高质量发展 [5]
中国再保险(0150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2:2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18,132,916千元,2023年为109,394,871千元,同比增长约7.99%[3]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11,080,440千元,2023年为5,790,593千元,同比增长约91.35%[3]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0.25元,2023年为0.13元,同比增长约92.31%[3] - 2024年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2,472,343千元,2023年为5,408,554千元,同比增长约130.60%[4] - 2024年末公司资产合计为508,347,105千元,2023年末为459,727,587千元,同比增长约10.58%[5] - 2024年末公司负债合计为395,682,308千元,2023年末为357,548,670千元,同比增长约10.67%[6] - 2024年末公司权益合计为112,664,797千元,2023年末为102,178,917千元,同比增长约10.26%[6]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10,556,993千元,较2023年的5,652,446千元增长86.77%[8][9] - 2024年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2,472,343千元,较2023年的5,408,554千元增长130.60%[8][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0,347,473千元,较2023年的16,293,405千元下降36.49%[10] - 2024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 - 18,557,895千元,较2023年的 - 14,827,839千元增加25.16%[10] - 2024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615,765千元,较2023年的999,200千元增长361.94%[11]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118,645千元,较2023年末的17,803,419千元下降20.69%[11] - 2024年提取盈余储备294,253千元,提取一般风险储备537,912千元,提取巨灾损失储备72,945千元[8] - 2024年向母公司股东分配股息1,784,152千元,较2023年的594,717千元增长199.99%[8][9] - 2024年支付少数股东股息202,790千元,较2023年的414千元增长48992.75%[8][9]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为1,391,903千元,较2023年的 - 382,039千元增长464.84%[8][9] - 2024年公司集团收入合计118,132,916千元[24] - 2023年公司保险服务收入合计99,755,335,2024年为101,363,282,同比增长约1.61%[25][27] - 2023年公司利息收入合计9,129,703,2024年为9,234,723,同比增长约1.15%[25][28] - 2023年公司投资收益(损失)合计为 - 1,280,368,2024年为6,831,989,扭亏为盈[25][28] - 2023年公司税前利润合计6,325,278,净利润合计5,790,593[25] - 2023年公司分部资产合计459,727,587,2024年为508,347,105,同比增长约10.57%[26] - 2023年公司分部负债合计 - 357,548,670,2024年为 - 395,682,308,同比增长约10.67%[26] - 2024年利息、股息及租金收入合计4379684千元,2023年为4666964千元[29] - 2024年已实现收益/(亏损)为-2883373千元,2023年为-4263295千元[29] - 2024年未实现收益/(亏损)为5335678千元,2023年为-1027510千元[29] - 2024年所得税费用合计2717526千元,2023年为534685千元[30] - 2024年宣派的2023年末期股利为1784152千元,2023年宣派的2022年末期股利为594717千元[30] - 2024年基本及稀释每股盈利均为0.25元,2023年为0.13元[30] - 2024年12月31日股份账面价值为25285234千元,2023年为23523867千元[31] - 2024年保险服务收入为101363百万元,2023年为99755百万元,变动1.6%[36] - 2024年总投资收益为17389百万元,2023年为9304百万元,变动86.9%[36] - 旧准则下,集团报告期内总保费收入1784.83亿元,同比增长0.9%[3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4%;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55%和192%[39] - 2024年公司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013.63亿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110.80亿元,同比增长91.3%[40] - 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1181.33亿元,同比增长8.0%;税前利润137.98亿元,同比增长118.2%[43] - 2024年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5.57亿元,同比增长86.8%[4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5083.47亿元,同比增长10.6%;总负债3956.82亿元,同比增长10.7%[45] - 2024年集团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74%,较2023年上升4.52个百分点[43] - 2024年公司总投资收益173.89亿元,同比增长86.9%,总投资收益率4.83%,同比上升2.06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142.46亿元,同比下降0.9%,净投资收益率3.96%,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148] - 2024年保险中介业务收入4.58亿元,同比下降25.3%,其中互联网平台及车险业务收入0.97亿元,同比下降65.1%,其他业务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7.7%;利润总额452.22万元,同比增长30.3%[150] - 2024年末本集团核心资本109,205百万元,同比增长11.8%,实际资本133,115百万元,同比增长9.6%,最低资本68,706百万元,同比增长8.8%,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59%,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4%,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152] - 2024年末集团公司核心资本92,335百万元,同比增长11.5%,实际资本92,335百万元,同比增长11.5%,最低资本28,098百万元,同比增长38.9%,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329%,同比下降80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329%,同比下降80个百分点[152] - 2024年末中再产险核心资本21,687百万元,同比增长20.7%,实际资本32,542百万元,同比增长10.4%,最低资本14,440百万元,同比增长21.9%,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50%,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25%,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152] - 2024年末中再寿险核心资本37,069百万元,同比增长17.4%,实际资本50,154百万元,同比增长16.3%,最低资本24,139百万元,同比增长20.7%,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54%,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8%,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152] - 2024年末中国大地保险核心资本22,643百万元,同比增长8.2%,实际资本24,712百万元,同比增长6.2%,最低资本8,667百万元,同比下降2.6%,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61%,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85%,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15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外汇衍生工具为-2.73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40亿元人民币[15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银行间市场债券正回购交易对应质押债券账面价值为192.07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80.17亿元人民币[15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证券交易所质押库债券账面价值为718.31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600.95亿元人民币[15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为国内外船舶互保协会或海外保险机构提供13.93亿元人民币海事担保,2023年12月31日为13.59亿元人民币[159] - 2024年12月31日桥社英国主体为辛迪加向英国劳合社出具6亿英镑信用证担保,2023年12月31日为4.2亿英镑[1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调整净资产为113,150百万元,2023年为101,571百万元;内含价值为120,445百万元,2023年为108,843百万元[168] - 2024年人身再保险业务扣除要求资本成本前的一年新业务价值为2,309百万元,2023年为2,102百万元;扣除要求资本成本后为1,645百万元,2023年为1,303百万元[168] - 本集团2024年12月31日的内含价值为1204.45亿元[185] - 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50元(含税),合共约21.24亿元,预计2025年8月22日派付[191] - 2024年度末期股息占中国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的30.24%[194] - 基于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24年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分别为70.23亿元和105.57亿元[194] - 2024年实际投资收益与投资收益评估假设之间的差异为18.18亿元[186] - 2024年实际运营经验与运营评估假设之间的差异为 - 5.35亿元[186] - 2024年12月31日内含价值计算假设的调整为 - 7.10亿元[18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财产再保险分部 - 2024年财产再保险分部保险服务收入46,042,242千元,人身再保险分部9,845,927千元,财产险直保分部46,914,129千元[24] - 2024年财产再保险分部利息收入2,999,154千元,人身再保险分部4,663,637千元,财产险直保分部1,119,348千元[24] - 2024年财产再保险分部投资收益2,385,982千元,人身再保险分部3,159,243千元,财产险直保分部1,049,187千元[24] - 2023年财产再保险保险服务收入为43,308,562,2024年为33,278,549,同比下降约23.16%[25][27] - 2024年财产再保险分部保险服务收入460.42亿元,同比增长6.3%,占集团保险服务收入的44.8%[47] - 2024年财产再保险分部境内业务保险服务收入225.57亿元,同比增长1.6%;境外业务保险服务收入233.58亿元,同比增长11.5%[47] - 2024年财产再保险分部净利润51.77亿元,同比增长68.9%[47] - 财产再保险分部保险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433.09亿元增长6.3%至2024年的460.42亿元[50] - 财产再保险分部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27.61亿元增长8.6%至2024年的29.99亿元[51] - 财产再保险分部投资收益从2023年的 - 1.73亿元增加25.59亿元至2024年的23.86亿元[52] - 财产再保险分部保险服务费用从2023年的355.86亿元增长11.8%至2024年的397.92亿元[53] - 财产再保险分部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从2023年的2.39亿元下降17.2%至2024年的1.98亿元[54] - 财产再保险分部净利润从2023年的30.65亿元增长68.9%至2024年的51.77亿元[55] - 2024年境内财产再保险业务分保保费收入387.50亿元,同比下降12.0%,综合成本率99.86%,同比上升0.33个百分点[57] - 2024年境内财产再保险业务合约再保险分保保费收入36
中国再保险(0150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08:42
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4744.65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3.2%;总负债3669.72亿元,增长2.6%;总权益1074.93亿元,增长5.2%;归属母公司股东每股净资产2.31元,增长5.4%[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保险服务收入517.84亿元,同比增长6.8%;净利润59.22亿元,同比增长186.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7.27亿元,同比增长184.6%;每股盈利0.13元,同比增长184.6%;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85%,上升7.39个百分点[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606.86亿元,同比增长11.3%;利润总额74.14亿元,同比增长214.0%;净利润59.22亿元,同比增长186.5%[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7.27亿元,同比增长184.6%[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4744.65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3.2%;总负债3669.72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6%;总权益1074.9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5.2%[1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保险服务收入517.84亿元,同比增长6.8%[12] - 旧准则下,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保费收入1004.12亿元,同比下降2.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益总额70.98亿元,2023年同期为34.84亿元[13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606.86亿元,2023年同期为545.01亿元;净利润59.22亿元,2023年同期为20.67亿元;基本每股盈利0.13元,2023年同期为0.05元[13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合计474,465,230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9,727,587千元有所增长[13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366,972,32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7,548,670千元有所增长[13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合计107,492,90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2,178,917千元有所增长[1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净利润为5,726,787千元[1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6,819,528千元[137] - 2024年向母公司股东分配股息1,784,152千元[137] - 2024年支付少数股东股息381千元[137] - 2024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17,898,475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596,526千元增加[134] - 2024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17,226,82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4,382,718千元增加[134] - 2024年6月30日保险合同负债为31,467,090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129,136千元增加[135]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011676千元,综合收益总额为3391654千元,向母公司股东分配股息594717千元[13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1402678千元,2023年同期产生现金净额为15156597千元[140]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1585031千元,2023年同期使用现金净额为9742612千元[140]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827547千元,2023年同期使用现金净额为5146084千元[141] - 2024年上半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209350千元,2023年同期为15748263千元[1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保险服务收入为51,783,901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48,465,956千元有所增长[154]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4,544,007千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4,418,717千元[15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收益为3,820,875千元,而2023年同期为 - 455,053千元[15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合计资产为474,465,230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9,727,587千元有所增加[151][15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合计负债为 - 366,972,32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 - 357,548,670千元有所减少[152][153] - 2024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2,361,073千元,净利润为2,067,047千元[150] - 2024年上半年未采用保费分配法的保险合同服务收入为17,568,671千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17,139,684千元[154] - 2024年上半年按保费分配法计量的合同服务收入为34,215,230千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31,326,272千元[154] - 2024年上半年活期及定期存款利息收入为1,032,646千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965,537千元[155] - 2024年上半年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1,678,916千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1,544,501千元[1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固定到期日投资合计为-1920860千元,2023年同期为-1451318千元[1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实现损益合计为3683345千元,2023年同期为-387691千元[1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合计为563450千元,2023年同期为564611千元[1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金融投资合计为80596千元,2023年同期为261274千元[1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营业及管理费用合计为1853968千元,2023年同期为1672884千元[1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合计为1492193千元,2023年同期为294026千元[1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726787千元,2023年同期为2011676千元[1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货币资金合计为1789847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596526千元[17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受限货币资金为535106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00366千元[1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股东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13元,2023年同期为0.05元[1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投资合计117,226,82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4,382,718千元增长约12.30%[174]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账面净额为84,368,385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4,093,352千元增长约0.33%[17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合计110,131,187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8,546,085千元增长约1.46%[17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合计7,865,42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278,023千元下降约30.26%[179] - 定期存款合计29,478,35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758,604千元增长约6.20%[180] 业务板块财务情况 财产再保险业务 - 按业务分部,2024年上半年财产再保险业务保险服务收入234.74亿元,同比增长17.5%;人身再保险业务58.61亿元,同比下降16.4%;财产险直保业务231.57亿元,同比增长2.6%[8] - 2024年上半年财产再保险分部保险服务收入234.74亿元,同比增长17.5%,占集团保险服务收入的44.7%[16] - 2024年上半年财产再保险分部境内业务保险服务收入124.77亿元,同比增长24.9%;境外业务保险服务收入109.42亿元,同比增长10.2%[16] - 2024年上半年财产再保险分部净利润25.79亿元,同比增长246.6%[16] - 2024年上半年财产再保险分部利息收入14.65亿元,同比增长18.1%[17][19] - 2024年上半年财产再保险分部投资收益12.86亿元,同比增长698.8%[17][20] - 2024年上半年财产再保险分部保险服务费用210.31亿元,同比增长18.7%[17][21] - 财产再保险分部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1.80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1.13亿元,降幅37.2%[22] - 财产再保险分部净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7.44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25.79亿元,增幅246.6%[23] - 2024年上半年境内财产再保险业务分保保费收入211.92亿元,同比降12.8%,综合成本率99.64%,同比降0.01个百分点[24] - 境内财产再保险业务赔付率从2023年的65.01%升至2024年的68.24%,上升3.23个百分点;费用率从34.64%降至31.40%,下降3.24个百分点[25] - 新兴业务领域合计实现分保保费收入17.09亿元[29] - 2024年上半年企业财产险、责任险分保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7%、19.0%,农业险、工程险同比分别下降59.0%、20.6%[30][31] - 截至2024年报告期末,公司与境内87家财产保险公司有业务往来,客户覆盖率达97.8%,担任首席再保人的合约数量占比超40%[32] - 2024年上半年境外财产再保险及桥社业务总保费收入163.31亿元,同比增长17.3%,综合成本率89.09%,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33] - 2024年上半年境外财产再保险业务分保保费收入28.05亿元,同比增长2.0%,综合成本率显著下降[35] - 2024年上半年境外财产再保险业务赔付率68.08%,较2023年下降11.82个百分点;费用率28.24%,上升3.61个百分点;综合成本率96.32%,下降8.21个百分点[36] - 2024年上半年境外财产再保险业务中合约再保险保费收入26.96亿元,占比96.1%;临时再保险保费收入1.09亿元,占比3.9%[37] - 2024年上半年境外财产再保险业务非水险保费收入19.8亿元,占比70.6%,同比增长6.8%;特殊风险保险保费收入3.73亿元,占比13.3%,同比下降4.4%;责任险保费收入1.59亿元,占比5.7%,同比下降8.6%;其他险种保费收入2.93亿元,占比10.4%,同比下降12.0%[38] - 2024年上半年桥社业务总保费收入135.26亿元,同比增长21.1%;综合成本率87.22%,同比上升4.56个百分点;经济资本回报率11.9%[40] - 2024年上半年桥社业务赔付率46.36%,较2023年上升6.41个百分点;费用率40.86%,下降1.85个百分点;综合成本率87.22%,上升4.56个百分点[41] - 2024年上半年桥社业务合约再保险保费收入68.56亿元,占比50.7%;临时再保险保费收入17.74亿元,占比13.1%;直接保险保费收入48.96亿元,占比36.2%[4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各险种保险金额合计135.26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责任险和信用险17.74亿元,同比增长17.0%;水险等险种21.30亿元,同比下降0.9%;财产险和政治暴力险23.52亿元;其他险种72.70亿元,同比增长26.0%或28.9%[4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核共体平台获取分保保费收入0.96亿元[45] 人身再保险业务 - 2024年上半年人身再保险分部保险服务收入58.61亿元,同比下降16.4%,占集团总保险服务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