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维集团(00751)
icon
搜索文档
创维集团(0075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08:4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650.13亿元,较2023年的690.31亿元下降5.8%[6] - 2024年经营溢利(未扣除利息及税项)22.18亿元,较2023年的28.45亿元下降22.0%[6] - 2024年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5.68亿元,较2023年的10.69亿元下降46.9%[6] - 2024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 -5.06亿元,较2023年的24.76亿元下降120.4%[6] - 2024年借款163.05亿元,较2023年的153.15亿元增长6.5%[6] - 2024年毛利率为13.5%,较2023年的13.6%下降0.1个百分点[6] - 2024年每股盈利(基本)为24.59分,较2023年的43.15分下降43.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创维集团整体营业额为人民币65,013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69,031百万元,同比下降5.8%[48][50][52] - 2024年公司利润为人民币1,160百万元,同比下降34.3%,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13.5%[52] - 2024年其他业务税为人民币162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49百万元[53]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人民币243百万元已重新分类至销售成本[53] - 公司整体营业额为650.13亿元,较上年度减少5.8%,本年度溢利为11.6亿元,按年下降34.3%,整体毛利率为13.5%,较上年度下降0.1个百分点[54] - 报告年度其他营业税为1.62亿元,上年度为1.49亿元[5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销售及分销开支2.43亿元已重新分类至销售成本[54] - 2024年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为494.13亿元,较上年度减少44.13亿元或8.2%[57][61] - 2024年海外市场营业额为157.62亿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24.2%,较上年度增加4.08亿元或2.7%[59][62] - 2024年集团整体毛利率为13.5%,较上年度的13.6%下降0.1个百分点[134][139] - 2024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为37.49亿人民币,较上年度增加2.97亿人民币或8.6%,与营业额比率为5.8%,较上年度上升0.8个百分点[136][140] - 2024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8.07亿人民币,较上年度减少1.14亿人民币或5.9%,与营业额比率为2.8%,与上年度持平[137][140] - 2024年研发费用为20.86亿人民币,较上年度减少0.41亿人民币或1.9%,与营业额比率为3.2%,较上年度上升0.1个百分点[138][140] - 2024年12月31日净流动资产为123.8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11.39亿元或10.1%[142][145]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83.4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7.66亿元或8.4%[142][145] - 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及受限银行存款为34.3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0.24亿元或0.7%[142][145]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总额及整体有息负债总额为163.0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3.15亿元[144][14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82.3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1.39亿元[144][146]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与股权比率为70.5%,2023年12月31日为67.3%[144][146] - 2024年一般运营兑换产生的净汇兑收益为1400万元,2023年为9700万元[147][14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69家未上市公司投资,总价值为25.61亿元[148][14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9项上市股权证券投资,2023年12月31日为10项[151] - 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及受限资产中,银行存款34.3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61亿元)、应收贸易款项及应收票据1.4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3亿元)等[143][1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甘肃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比例0.66%,投资价值2310万元,2023年为3170万元[1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比例0.08%,投资价值2290万元,2023年为2090万元[152] 各业务线市场分布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智能家电业务、智能系统技术业务、新能源业务、现代服务业业务及其他在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占比分别为43.7%、10.0%、41.1%、5.2%,上年度分别为37.1%、11.2%、43.4%、8.3%[58][61] - 2024年海外市场营业额地区分布中,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占比分别为51%、21%、15%、11%、2%,上年度分别为57%、17%、14%、11%、1%[65] 智能家电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智能家电业务营业额为334.69亿元,较上年度增加28.32亿元或9.2%[69][70] - 2024年智能电视产品在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为127.29亿元,较上年度增加16.7亿元或15.1%[73][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智能电视产品海外市场营业额为81.15亿元,较上年度增加1.66亿元,增幅2.1%[86][88] - 2024年集团智能电器业务营收88.86亿元,较上年度增加17.98亿元,增幅25.4%[94] - 2024年集团智能电器业务中国大陆市场营收61.38亿元,较上年度增加9.93亿元,增幅19.3%[94] - 2024年集团智能电器业务海外市场营收27.48亿元,较上年度增加8.05亿元,增幅41.4%[94] - 2024年集团智能电器业务营业额88.86亿元,较上年度70.88亿元增加17.98亿元或25.4%[97] - 2024年智能电器业务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61.38亿元,较上年度51.45亿元增加9.93亿元或19.3%[97] - 2024年智能电器业务海外市场营业额27.48亿元,较上年度19.43亿元增加8.05亿元或41.4%[97] - 集团推出Q9E、Q8E等多款电视及电竞显示器等产品,获市场认可[80][81] - 集团在海外市场推出Lifestyle和Magic Sound系列产品[90][93] - 集团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市场采取不同策略提升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91][93] - 集团积极运用数字化工具,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优化营销策略[83][85] - 集团推出超薄零嵌入冰箱等新产品,核心产品销售表现强劲[95] 智能系统技术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智能系统技术业务营业额85.11亿元,较上年度104.13亿元减少19.02亿元或18.3%[106][107] - 2024年智能系统技术业务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49.18亿元,较上年度60.03亿元减少10.85亿元或18.1%[106][107] - 2024年智能系统技术业务海外市场营业额35.93亿元,较上年度44.10亿元减少8.17亿元或18.5%[106][107] - 集团智能机顶盒和宽带连接设备中标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多个项目,高端产品市场份额提升[109][111] - 集团新兴海外市场如拉丁美洲、澳洲、东南亚和中东订单增加[109][111] - 集团车载显示业务产品获国内多间一线汽车厂商采用,赢得核心客户多个重点项目定点[109][111] - 集团手机显示模组业务大幅缩减,转向拓展工控显示模组领域并积极发展物联网业务[109][111] 新能源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新能源业务收入203.34亿元,较上年度减少30.62亿元或13.1%,累计建成并网运营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超19.5GW[113][115] - 新能源业务凭借“光伏 + 普惠 + 数字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开创行业先河,户用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小阳楼”实现用户需求与产品功能结合[114][115] - 户用光伏业务推出“合作共建”和“经营性租赁”模式,升级“六大产品”;工商业光伏发布“四大模式、四大产品”[117] - 公司将BIPV产品场景延伸到乡村公共建筑,推出“彩虹长廊”“阳光球场”等助农产品[117] - 创维光伏与天津大学联合设立“光储 + 联合研究中心”,形成“产 + 学 + 研”创新模式[118][119] - 公司拓展光伏支架、组件、逆变器和储能业务,推出三款自研自产组件系列,积极部署海外市场[121] - 集团拓展至光伏支架、组件、逆变器和储能业务等研发与生产制造,推出三大组件系列新品[124] 现代服务业务及其他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现代服务业务及其他收入28.61亿元,较上年度减少18.73亿元或39.6%[123] - 中国大陆市场现代服务业务及其他收入25.53亿元,较上年度减少19.18亿元或42.9%,主要因房地产市场低迷[123] - 海外市场现代服务业务及其他收入3.08亿元,较上年度增加0.45亿元或17.1%[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代服务业业务及其他营业额为28.61亿人民币,较上年度减少18.73亿人民币或39.6%[125] - 2024年中国大陆市场现代服务业营业额为25.53亿人民币,较上年度减少19.18亿人民币或42.9%[125] - 2024年海外市场现代服务业营业额为3.08亿人民币,较上年度增加0.45亿人民币或17.1%[125] - 现代服务业务涵盖家电维修、宏观物流服务、国际贸易等[122] - 集团园区物业经营、家电保养维修业务、物流业务等产业在报告年度营收表现平稳[126][127]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规划 - 2024年公司成立多个专项工作机构,强化业务板块协同合作[12][13] - 2024年公司推出基于AI大模型技术的智能电视系统Coocaa AIOS[17] - 公司推出基于AI大模型技术的最新智能电视系统酷开AIOS[18] - 2024年中国彩电市场全渠道百吋及以上尺寸段液晶电视销量超10万台,公司稳居全国第一[19][20] - 2024年公司新能源品牌“Solavita启明光伏”业务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22][23] - 2024年公司汽车智能车载显示业务获18个核心客户重点项目定点,装车总量突破100万台[22][24] - 2024年公司推动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深圳市“20 + 8”产业子基金[27][29] - 2024年公司参与设立总规模3亿元的浙江创维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27][29] - 2024年公司在深圳宝安区创维创新谷园区启用15.6兆瓦时(MWh)工商业储能电站[27][29] - 公司新一代Pancake MR及XR系列产品成功推出,AI游戏机顶盒在北美实现大批量出货销售[22][24] - 定位“口袋影院”的首款AR眼镜创维A1已获美国客户订单[22][24] - 2025年是创维集团深度变革、全面突破的关键节点,公司将通过AI赋能家电产品智能升级,构建家居生态[33] - 公司将坚定不移推进和深化国际化战略,聚焦产品、市场、供应链和品牌四个方面[35][37] - 2025年是创维集团在香港上市25周年,公司将继续努力迎接下一个25年[36][38] - 公司从电视领域扩展到智能家电、智能终端,再跨界进入新能源领域,走出“从智能家电到双碳生态”之路[49][50] - 公司将全力通过AI赋能全品类家电产品智能升级,推动从“智能单品”迈向“智慧家庭中枢”[33] - 公司因应市场变化调整营运策略,包括优化资源配置及加快调整库存结构等[54] - 2024年创维百吋液晶电视荣登中国彩电市场全渠道销量第一[82][85] - 集团以财务公司为主体,以创投基金、小额贷款为辅助的金融业务平台,拓宽融资渠道[131][133] - 报告年度,公司为扩产在宁波、武汉等地扩建厂房等工程项目耗资6.37亿元,投资7.57亿元添置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155][158] - 公司为发挥智能系统技术产品与创新内容服务优势,投资智能家居平台相关伙伴建设新生态[153][157] - 公司保持稳定上市股权投资组合,主要为中长期投资,集中于半导体等新兴产业[154][157] - 公司个别法务纠纷正在处理,董事认为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构成重大不利影响[156][159] - 公司薪酬政策参考个人表现、职能和人力资源市场情况制定[162] - 2024年全球经济环境仍具挑战,公司以“5G + AI + 设备”理念开发产品[163] - 2025年公司将探索多元化业务模式,增加投资和研发,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164] - 2025年公司将推出嵌入DeepSeek
创维集团(00751) - 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代表创维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有条件现金要约按每股股份港币...
2025-04-16 08:51
回购股份 - 创维集团按每股3.11港元回购最多3.5亿股股份[2] - 要约文件寄发时间延至2025年4月30日[3] 公司治理 - 截至2025年4月16日董事会有五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董[6]
四大电视厂商业绩“冰火两重天”:技术红利哪家享,出口博弈谁承压
华夏时报· 2025-04-15 23:20
电视厂商2024年业绩表现 - 康佳集团2024年营收约111亿元,同比下降37.73%,归母净利润约为-33亿元,同比下降52.31%,扣非后净亏损32.05亿元,同比下降约10% [2] - 康佳彩电业务收入50.28亿元,同比增长6.78%,占总收入的45%左右,PCB业务同比增幅不足1% [3] - TCL电子大尺寸显示业务收入601.08亿港元(约566.4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3.6% [4] - 创维智能电视产品营业额约208亿元,同比增长近10% [4] - 海信视像智慧显示终端业务收入466.3亿元,同比上涨14%,占总收入的86%左右,毛利率14.45%,同比减少0.73个百分点 [4] 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884万台,同比增长4.7% [4] - TCL、海信、创维三大品牌(含子品牌)合计出货量535万台,同比增长约12%,合并市场份额达60.5%,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 [4] - 康佳出货量同比下滑20%以上 [4] 技术发展趋势 - Mini LED电视成为高端市场重要赛点,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Mini LED电视销量同比增长520.4%,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超过900万台 [5] - 75英寸以21.5%的市占率成为中国电视市场第一尺寸 [5] - 海信发布小墨E5Q Pro电视,搭载1248个Mini LED背光分区,峰值亮度2800nits,零售价3699元-14999元不等 [5] - 康佳推出110英寸8K Mini AI-LED电视,搭载23万级分区背光技术,峰值亮度10000nits,首发价格29.99万元 [5] 海外市场表现 - 海信视像境外收入280亿元,占总收入一半以上,同比增长13%,毛利率11%左右,同比减少1.77个百分点 [7] - TCL电视国际市场收入410亿港元(约386.6亿元人民币),是国内市场的2.15倍,同比增速26%,比国内市场高出7个百分点 [7] - 创维电视海外市场营业额81.15亿元,同比增长2.1%,占其整个电视销量的40%左右 [7] 关税影响及应对 - 2024年中国大陆电视机出口量11054万台,同比增长11.4%,出口额1130亿元,同比增长15% [8] - 北美地区为液晶电视出口量最大市场,中东非地区为第二大市场 [8] - 海信墨西哥工厂产能达1000万台,覆盖北美市场需求,享有美墨加协定零关税优势 [8] - TCL位于越南和墨西哥的工厂可向美国市场出口产品,墨西哥两家工厂合并年产能约500万台 [8] - 2024年大陆向北美地区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26.7%,预计今年将大幅下降 [9]
24款新品!2025年Mini LED电视阵营火力全开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4-14 09:33
市场表现与增长 - 2024年Mini LED电视市场表现突出,中国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推动大尺寸Mini LED电视销售,品牌出货量达675万台,同比增长65%,较先前预估增加5.4% [1] - 2025年Mini LED电视市场热度持续,已有近24款新品上市,涵盖海信、TCL、雷鸟、创维、康佳、Vidda、华为、三星、松下、索尼、东芝等众多品牌 [1] 产品趋势与规格 - 大尺寸化趋势明显,百寸电视成为竞争焦点,海信、TCL、创维、华为、索尼等品牌纷纷推出超大尺寸Mini LED电视 [5] - 海信推出多款100英寸Mini LED电视,UX系列最大尺寸达116英寸,拥有4万个独立背光分区 [5] - TCL推出多款98英寸Mini LED电视型号,如Q9L Pro、Q10L和Q10L Pro,雷鸟品牌也提供98英寸选项 [7] - Vidda发布全球最大116英寸QD-Mini LED电视,创维与京东方联合发布100英寸Mini LED电视A5F Pro [7] - 华为和索尼等品牌推出98英寸Mini LED电视产品,进一步丰富市场选择 [7] 技术创新 - RGB Mini LED技术崭露头角,海信、TCL、三星和索尼纷纷展示或推出采用该技术的电视机型 [8] - 海信全球首款RGB-Mini LED电视116英寸UX型号售价99999元,搭载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和RGB光色同控画质芯片 [8] - 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实现背光从黑白到RGB多基色转变,光色同步控制使色彩更真实细腻,细节更丰富清晰 [9] - TCL展示RGB Mini LED原型电视产品,可能结合万象分区技术和RGB-Mini LED技术 [9] - 三星展示RGB Micro LED电视原型产品,计划推出75、85、98英寸8K RGB Micro LED电视 [9] - 索尼发布新一代系统可实现4000尼特峰值亮度,计划2025年量产,首款商用产品预计2026年亮相 [9] 市场展望 - 2025年Mini LED电视市场预计维持增长,技术进步和生产成本降低增强竞争力,国家产业补贴政策有望进一步刺激需求 [11] - Mini LED在显示器、笔记本和车载等领域的应用拓展有助于增强产业链规模效应,但需关注技术演进、竞争态势与应用扩展等因素 [11]
整理:每日港股市场要闻速递(4月14日 周一)
快讯· 2025-04-14 01:04
保险行业 - 友邦保险计划回购最高16亿美元股份[1] - 中国人寿获花旗集团增持514.5万股 每股作价12.83港元[5] - 众安在线首季原保险保费收入79.57亿元 同比增长12.29%[7] - 中国太保旗下太平洋人寿首季原保险保费收入1002.15亿元 同比增长9.3%[11] 房地产行业 - 世茂集团首季累计合约销售总额70.7亿元[2] - 富力地产3月总销售收入11.9亿元 同比增长10.2%[3] 能源与资源行业 - 紫金矿业首季归母净利润101.67亿元 同比增长62.39%[4] - 中广核新能源3月发电量1765.1吉瓦时 同比减少4.7%[6] - 创维集团旗下深圳创维光伏与浙江爱旭太阳能及百色市政府达成光伏项目投资协议[12] 生物医药行业 - 君实生物主席拟增持不低于1亿元股份[8] - 昭衍新药可能因美国FDA拟取消单克隆抗体药物动物试验导致股价波动[10] - 药明生物斥资1.98亿港元回购990万股 回购价19.58-20.25港元[13] 科技创新领域 - 如祺出行与高域科技战略合作 探索"飞行汽车+Robotaxi"智慧交通新场景[9]
创维集团(00751) - 须予披露交易投资协议
2025-04-11 09:3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4月11日深圳创维光伏、浙江爱旭太阳能与百色市政府签订光伏项目投资协议[1] - 项目公司初始注册资本9亿元,深圳创维光伏出资5.5亿,浙江爱旭太阳能出资2.5亿,百色市政府出资1亿[2] - 项目公司成立1个月后百色市政府追加投资,注册资本达10亿[9][10] 未来展望 - 投资光伏项目可使集团快速布局生产能力,提升产品技术壁垒及市场溢价能力[15] 其他新策略 - 各订约方按比例分阶段缴纳出资,5个工作日内缴40%,5个月内缴40%,13个月内缴20%[10][11] - 公司拟以内部资源为项目公司投资提供资金[13] - 项目公司业绩将计入集团账目[16]
创维集团(00751) - 海外监管公告 - 创维数字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2025-04-09 10:31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9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24%[7]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7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4.98%[7]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9.6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7.85%[7]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5.73%[7]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0047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94.95%[7] - 2025年第一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08%,较上年同期减少1.57%[7] - 2025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106.41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16%[7] - 2025年第一季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3.60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28%[7] - 2025年第一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23.14万元[9] - 净利润为2,089,969.18元,较上期减少97.96%[1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5,309,563.55元,较上期增加45.77%[1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02,734,214.56元,较上期减少147.14%[11] - 营业总收入本期发生额为17.99亿元,上期发生额为22.84亿元,同比下降21.24%[22] - 营业总成本本期发生额为18.12亿元,上期发生额为22.30亿元,同比下降18.74%[22] - 投资收益本期为 - 334.75万元,上期为 - 888.01万元,亏损有所减少[22] - 公司营业利润为-5,998,300.78元,上期为107,388,783.03元[23] - 公司净利润为2,089,969.18元,上期为102,396,413.86元[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327,426.85元,上期为106,194,152.75元[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47元,上期为0.0930元[2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163,223,762.41元,上期为2,905,455,105.12元[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419,366.52元,上期为-306,241,411.51元[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309,563.55元,上期为-175,766,686.69元[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734,214.56元,上期为217,939,119.55元[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86,120,567.77元,上期为-264,308,812.37元[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060,149,014.07元,上期为3,206,997,541.75元[26] 资产情况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29,938,137.16元,较期初增加84.42%[11] - 长期应收款期末余额为0,较期初减少100%[11]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48,939,824.33元,较期初减少78.74%[11]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06.41亿元,期初余额为106.58亿元,略有下降[17][1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2.41亿元,期初余额为33.22亿元,略有减少[17] - 存货期末余额为18.31亿元,期初余额为15.21亿元,增长20.49%[17]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13.94亿元,期初余额为12.13亿元,增长14.94%[17]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8.51亿元,期初余额为8.48亿元,略有增加[18]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9.47亿元,期初余额为17.52亿元,增长11.12%[18] 用户数据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7,534[13] 股权结构 - 深圳创维 - RGB电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0.83%,持股数量584,631,166股[13]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报告期末持股8,620,493股,持股比例0.75%[14] 会计政策变更 - 2024年1季度会计政策变更,调增营业成本1091.50万元,调减销售费用1091.50万元[7]
创维集团2024年归母净利下滑近5成,新能源业务营业额跌13%,金融资产减值7400万
搜狐财经· 2025-03-28 09:36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7日夜间创维集团发布2024年报 营收和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双跌 各业务板块表现不一 智能家电业务增长 其余业务下滑 集团发起股份回购 [2][3][9] 整体业绩情况 - 2024年总营业额650.13亿元 同比下滑5.8% [2]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5.68亿元 同比下滑46.9% [2] - 2024年整体毛利率13.5% 较上年度下降0.1个百分点 [3] 三费情况 - 2024年销售及分销费用37.49亿元 同比增长8.6% [2] - 2024年一般及行政费用18.07亿元 同比下滑5.93% [2] - 2024年研发费用20.86亿元 同比下滑1.93% [2] 分业务情况 智能家电业务 - 营收334.69亿元 同比增长9.24% [3] - 智能电视国内营业额127.29亿元 同比增长15.1% 推出Q9E等系列产品 [4] - 智能电视海外营业额81.15亿元 同比增长2.1% 推出P2E等系列产品 [4] - 智能电器业务营业额88.86亿元 同比增长25.4% 大陆增长19.3% 海外增长41.4% 推出超薄零嵌冰箱等产品 [5] 智能系统技术业务 - 营收85.11亿元 同比下滑18.27% 大陆下滑18.1% 海外下滑18.5% [3][5] 新能源业务 - 营收203.34亿元 同比下滑13.09% 受光伏装机量下滑影响 [3][6] - 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布局“零碳吧”等产品 户用光伏业务升级为“六大产品” [6] 现代服务业业务及其他 - 营收28.61亿元 同比下滑39.56% 大陆下滑42.9% 海外增长17.1% 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 [3][7] 分地区情况 - 2024年大陆市场营收494.13亿元 同比下滑8.2% [4] - 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157.62亿元 同比增长2.7% 占营业额比重24.2% [4] 金融资产减值情况 - 2024年已确认金融资产减值亏损7400万元 同比增长54.17% [8] 股份回购情况 - 以每股3.11港币回购最多3.5亿股股份 合计支出约10.88亿港元 截止3月28日收盘 回购溢价约8.74% [9]
创维集团(00751) - 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代表创维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有条件现金要约按每股股份港币...
2025-03-27 11:49
股份回购 - 公司将按每股3.11港元价格回购最多3.5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15.67%,要约代价约10.885亿港元[3][9] - 要约价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2.7港元溢价约15.19%,较多时段平均收市价溢价14.89%-15.97%,较每股资产净值8.8187港元折让约64.73%[5][16][17] - 若要约全面接纳,公司需支付现金约10.885亿港元,资金来自集团内部资源[18] - 要约须获股东在特别大会上超50%票数批准方可作实,且该条件不可豁免[19][20] 股权结构 - 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2.3326742亿股[4] - 控股股东黄先生拥有12.47419181亿股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55.86%[4][25] - 承诺董事等拥有5738.4719万股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2.57%[6][25] - 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持有3,556,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0.16%[27] 要约前后持股变化 - 要约前Target Success持股1,200,958,799股,占比53.78%,要约后占比63.77%[32] - 要约前黄先生持股37,300,000股,占比1.67%,要约后占比1.98%[32] - 要约前林女士持股9,160,382股,占比0.41%,要约后占比0.49%[32] 其他要点 - 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3月27日[51] - 股份面值为每股港币0.10元[52]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由五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4] - 中信证券(香港)是公司要约财务顾问,中信里昂证券是提出要约的代理人,独立财务顾问是新百利融资有限公司[50][51]
创维集团(0075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0:3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总营业额650.13亿元,较2023年的690.31亿元下降5.8%[4] - 2024年毛利88.08亿元,较2023年的94.02亿元下降6.3%[4] - 2024年本年度溢利11.6亿元,较2023年的17.66亿元下降34.3%[4] - 2024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5.68亿元,较2023年的10.69亿元下降46.9%[4]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24.59人民币仙,2023年为43.15人民币仙[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202.86亿元,2023年为204.84亿元[7] - 2024年流动资产497.22亿元,2023年为466.77亿元[7] - 2024年流动负债373.34亿元,2023年为354.28亿元[8] - 2024年流动净资产123.88亿元,2023年为112.49亿元[8] - 2024年资产净值231.38亿元,2023年为227.57亿元[8] - 2024年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17.38亿元,2023年为23.23亿元[9] - 2024年营运资金变动前之经营业务现金流量为34.49亿元,2023年为37.04亿元[9] - 2024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为0.93亿元,2023年为28.34亿元[9] - 2024年经营业务(所用)所得现金净额为 -5.06亿元,2023年为24.76亿元[9] - 2024年投资业务所得(所用)现金净额为2.85亿元,2023年为 -3.52亿元[10] - 2024年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 -2.63亿元,2023年为 -22.13亿元[10]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值之减少净额为 -7.52亿元,2023年为 -0.89亿元[10]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值总额为83.48亿元,2023年末为91.14亿元[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营业额为650.13亿元,较2023年的690.31亿元下降约5.82%[19][20][25] - 2024年公司各业务对外分部收入总额为650.13亿元[25] - 2024年公司各业务分部业绩总额为25.83亿元[25] - 2024年公司利息收入为1.87亿元,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1.60亿元,未分配企业收入/费用为 - 3.69亿元,融资成本为 - 4.80亿元,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之业绩为 - 0.23亿元[25] - 2024年公司税前综合溢利为17.38亿元[25] - 2023年对外分部收入总计690.31亿元[26] - 2023年集团税前综合溢利23.23亿元[26] - 2024年和2023年中国大陸对外营业收入分别为492.51亿元和536.77亿元,非流动资分别为154.03亿元和150.70亿元[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名客户占集团总收入超10%,相当于96.27亿元(2023年为207.96亿元)[29] - 2024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8亿元(2023年亏损7.6亿元),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8亿元(2023年亏损12.7亿元)[31]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65.4亿元、中国土地增值税7亿元、中国预扣税1.5亿元、香港利得税0.2亿元、其他主权国家发生的税项2.4亿元,递延税项 -18.7亿元,总计57.8亿元[32] - 2024年确认支出之存货成本549.21亿元(含存货撇减20.2亿元),2023年为572.57亿元(含存货撇减6.1亿元)[34] - 2024年确认支出之物业存货成本11.05亿元(含物业存货撇减43.3亿元),2023年为21.96亿元(含物业存货撇减1.4亿元)[34]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6.2亿元、投资物业折旧5.7亿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51.3亿元,2023年分别为6.2亿元、6.9亿元、47.2亿元[34] - 2024年员工成本为54.14亿元,2023年为52.96亿元[35] - 2024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为5.68亿元,2023年为10.69亿元[38]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3.09586352亿股,2023年为24.77189606亿股[38] - 2024年应收贸易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33.34亿元,2023年为114.67亿元[40] - 2024年应付贸易款项为128.83亿元,2023年为115.31亿元[45]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为200万元,2023年无此项[35] - 2024年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酬金为7500万元,2023年为1.31亿元[35] - 2024年研发活动相关人员成本为12.37亿元,2023年为12.53亿元[35] - 2023年末期股息总计约1.11亿元,2024年不宣派末期股息[35] - 2024年无中期股息,2023年中期股息为6500万元[35][36] - 2024年整体营业额为650.13亿元,较上年度690.31亿元减少5.8%[49][50] - 2024年溢利为11.6亿元,按年下降34.3%;整体毛利率为13.5%,较上年度下降0.1个百分点[50] - 2024年其他营业税为1.62亿元,上年度为1.49亿元[50] - 2024年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为494.13亿元,较上年度减少44.13亿元或8.2%[52] - 2024年海外市场营业额为157.62亿元,占总营业额24.2%,较上年度增加4.08亿元或2.7%[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整体毛利率为13.5%,较上年度的13.6%下降0.1个百分点[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销售及分销费用为人民币3749百万元,较上年度增加人民币297百万元或8.6%,与营业额比率为5.8%,较上年度上升0.8个百分点[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一般及行政费用为人民币1807百万元,较上年度减少人民币114百万元或5.9%,与营业额比率为2.8%,较上年度维持不变[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研发费用为人民币2086百万元,较上年度减少人民币41百万元或1.9%,与营业额比率为3.2%,较上年度上升0.1个百分点[78][7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2388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人民币1139百万元或10.1%;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8348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人民币766百万元或8.4%;已抵押及受限银行存款合共为人民币3437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人民币24百万元或0.7%[8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总额及整体有息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6305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15315百万元);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之权益为人民币18238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18139百万元);负债与股权比率为70.5%(2023年:67.3%)[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一般运营兑换所产生的净汇兑收益为人民币14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97百万元)[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69家未上市公司之投资,总价值(按公允价值计算)为人民币2561百万元[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九项(2023年:十项)上市股权证券投资[84] - 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及受限资产包括银行存款人民币3437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3461百万元)、应收贸易款项及应收票据人民币149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213百万元)等[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甘肃银行、晶晨半导体等多家上市公司有股权投资,如甘肃银行股权比例0.66%,投资价值2310万元(2023年为3170万元)[85] - 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236,699,420股[10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智能家电业务营业额为334.07亿元,较2023年的305.92亿元增长约9.19%[19][20][25] - 2024年智能系统技术业务营业额为84.95亿元,较2023年的103.91亿元下降约18.25%[19][20][25] - 2024年新能源业务营业额为202.70亿元,较2023年的233.40亿元下降约13.15%[19][20][25] - 2024年现代服务业业务及其他营业额为28.41亿元,较2023年的47.08亿元下降约39.65%[19][20][25] - 2024年公司各业务对外分部收入中智能家电、智能系统技术、新能源业务和现代服务业业务及其他分别为334.07亿元、84.95亿元、202.70亿元和28.41亿元[25] - 2024年公司各业务分部业绩中智能家电、智能系统技术、新能源业务和现代服务业业务及其他分别为9.95亿元、1.70亿元、11.13亿元和3.05亿元[25] - 2023年对外分部收入中智能家电业务305.92亿元、智能系统技术业务103.91亿元、新能源业务233.40亿元,现代服务业业务及其他47.08亿元[26] - 2023年各业务分部业绩分别为智能家电业务4.78亿元、智能系统技术业务5.11亿元、新能源业务11.81亿元、现代服务业业务及其他8.73亿元[26] - 2024年智能家电业务营业额为334.69亿元,较上年度增加28.32亿元或9.2%[56] - 2024年智能电视产品在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为127.29亿元,较上年度增加16.7亿元或15.1%[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智能电视产品海外市场营业额为81.15亿元,较上年度增加1.66亿元或2.1%[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智能电器业务营业额为88.86亿元,较上年度增加17.98亿元或25.4%[63] - 2024年公司智能电器业务中,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为61.38亿元,较上年度增加9930万元或19.3%;海外市场营业额为27.48亿元,较上年度增加8.05亿元或41.4%[63] - 2024年智能系统技术业务营业额为85.11亿元,较上年度减少19.02亿元或18.3%,其中中国大陆市场减少10.85亿元或18.1%,海外市场减少8.17亿元或18.5%[66] - 2024年新能源业务收入为203.34亿元,较上年度减少30.62亿元或13.1%,累计建成并网运营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超19.5吉瓦[69] - 2024年现代服务业业务营业额为28.61亿元,较上年度减少18.73亿元或39.6%,中国大陆市场减少19.18亿元或42.9%,海外市场增加4500万元或17.1%[73][74] 财务准则相关 - 2024年公司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公司正评估其影响[17] - 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本年度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高新企业享15%优惠税率,中国土地增值税按累进税率30%至60%征税[32] 业务运营与发展 - 公司根据货品销售或提供服务的性质分类出营运业务单位,包括智能家电、智能系统技术、新能源业务和现代服务业业务及其他[22] - 2024年公司重点开发和应用壁纸设计方案、Mini LED控光系统等相关技术,高端电视领域取得进展,Q9E和Q8E新品上市巩固艺术电视品类市场领先地位[58] - 2024年公司推出适老化电视N6E、红光护眼电视A7E和A7E Pro系列等产品,拓展电竞产品,获市场认可[59] - 2024年公司在大屏领域表现卓越,创维百寸液晶电视荣登中国彩电市场全渠道销量第一[59] - 2024年公司在海外市场推出Lifestyle品类系列产品P2E和P6E、Magic Sound系列产品G7E Pro和G6E Pro[61] - 公司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市场采取不同策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62] - 2024年公司加大智能产品研发力度,推出众多新品,滚筒洗衣机及空调等主力产品销售表现强劲[64] - 酷开科技凭借酷开系统可靠安全的连接服务及成熟稳定的技术在互联网增值服务市场稳步发展,获爱奇艺、腾讯、百度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