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方教育(00667)

搜索文档
部分教育股继续走高 民办高教选营再有进展 机构称板块有望迎来显著估值修复
智通财经· 2025-09-15 06:14
教育股市场表现 - 中教控股股价上涨3.43%至3.62港元 [1] - 建桥教育股价上涨1.91%至3.2港元 [1] - 中国东方教育股价上涨1.89%至7.53港元 [1] - 希教国际控股股价上涨0.92%至0.22港元 [1] 行业政策进展 - 宇华教育旗下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营利性转设获批 [1] - 黑龙江民办高校营利性转设案例于2022年10月落地 [1] - 湖南案例可能成为其他省份推进营利性转设的参考范本 [1] 板块估值与投资机会 - 民办高教板块当前市盈率普遍处于3-6倍区间 [1] - 营利性转设进展停滞曾是压制板块估值的关键因素 [1] - 板块有望迎来显著估值修复 [1] - 建议重点关注中教控股等标的 [1]
中国东方教育(00667) - 致非登记股份持有人的通知信函 – 2025年中期报告之发佈通知
2025-09-12 00:12
财报发布 - 2025年9月12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发布通知[2] - 中、英文版本已上载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披露易网站[2][6] 报告获取 - 可向公司投资关系部申请印刷本,提供申请通知内容要求[3][6] 信函说明 - 收件对象为非登记股份持有人,已售股无需理会[11][12] - 公司通讯文件含多种报告[11][12] 资料处理 - 提供资料可能转交相关方,有权申请存取及更正[5][10]
中国东方教育(00667) - 致登记股东的通知信函 – 2025年中期报告之发佈通知
2025-09-12 00:09
报告披露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已在公司网站及香港交易所披露易网站发布[2][6] 股东请求 - 若未收到更改通知,股东收取公司通讯文件印刷本请求自要求之日起一年内有效[3][6] 日期信息 - 日期为2025年9月12日[7][9]
中国东方教育(0066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2 00:0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同比)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1.8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9.83亿元增长10.2%[1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2.5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51亿元增长19.2%[16] - 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5.3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46亿元增长54.6%[1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0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72亿元增长48.2%[16] - 公司整体年化学费/服务费从2.69万元人民币增至2.80万元人民币,增长4.3%[54] - 公司总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53.0%提升至57.3%,主要因收入增长而成本保持稳定[62][63] - 经调整纯利为415,966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78,322千元增长49.4%[80] - 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溢利为893,458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714,639千元增长25.0%[80]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收入成本由2024年同期的9.32亿元人民币微增至2025年的9.33亿元人民币,增幅仅0.1%[56][58] - 教职员工薪资及福利成本为3.84亿元人民币,占总成本41.1%,较去年同期占比40.5%有所上升[60] - 租赁开支及使用权资产折旧成本为1.36亿元人民币,占比从去年同期15.5%下降至14.5%[60] - 销售开支从去年同期的4.64亿元人民币增加至4.91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广告成本增加[73] - 行政开支从去年同期的2.56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36亿元人民币,占收入比例从12.9%降至10.8%[74] - 财务成本为5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62百万元有所下降[78] - 其他收入及开支从去年同期的5800万元人民币减少至500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减少[67][70] - 其他收益及亏损录得净收益180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400万元人民币下降,主要因汇兑亏损[68][71] - 资本开支为38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71百万元减少18.0%[93][95] 各业务线表现(培训人次) - 烹饪技术分部(新东方及美味学院)平均培训人次为61,732,占总人数40.4%[8][10] - 汽车服务分部(万通)平均培训人次为42,667,占总人数27.9%[8][10] - 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分部(新华电脑及华信智原)平均培训人次为36,915,占总人数24.2%[8][10] - 西点西餐分部(欧米奇)平均培训人次为5,498,占总人数3.6%[8][10] - 时尚美业分部(欧曼谛)平均培训人次为6,005,占总人数3.9%[8][10] - 集团总平均培训人次同比增长5.5%,从2024年144,793人次增至2025年152,817人次[42] - 烹饪技术分部平均培训人次同比增长8.3%,从2024年57,013人次增至2025年61,732人次[39] - 西点西餐分部平均培训人次同比增长18.5%,从2024年4,638人次增至2025年5,498人次[39] - 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分部平均培训人次同比下降6.8%,从2024年39,590人次减至2025年36,915人次[40] - 汽车服务分部平均培训人次同比增长6.3%,从2024年40,143人次增至2025年42,667人次[41] - 时尚美业分部平均培训人次同比大幅增长76.2%,从2024年3,409人次增至2025年6,005人次[41] - 集团长期课程新培训人次同比增长20.1%,从32,551增至39,079[36] - 集团一年以上两年以下长期课程新培训人次同比大幅增长85.4%,从5,773增至10,704[36] - 集团三年长期课程新培训人次同比增长4.5%,从22,406增至23,414[36] - 集团短期课程新培训人次同比略降2.2%,从45,458降至44,442[36] - 集团总新培训人次同比增长7.1%,从78,009增至83,521[36] - 一年以上两年以下长期课程培训人次同比激增85.4%,从2024年9,518人次增至2025年17,642人次[42] - 时尚美业一年以上两年以下课程培训人次同比增长209.7%,从2024年847人次增至2025年2,623人次[41] 各业务线表现(收入和学费) - 烹饪技术分部(新东方及美味学院)收入增长11.4%,从9.19亿元人民币增至10.24亿元人民币[54] - 汽车服务分部(万通)收入增长9.6%,从4.49亿元人民币增至4.92亿元人民币[54] - 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分部(新华电脑及华信智原)收入下降3.0%,从3.78亿元人民币降至3.67亿元人民币[54] - 时尚美业分部(欧曼谛)收入大幅增长90.2%,从4048.1万元人民币增至7699.6万元人民币[54] - 西点西餐分部(欧米奇)年化学费/服务费同比下降3.6%,从6.87万元人民币降至6.62万元人民币[54] - 新东方及美味学院长期课程学费范围从2024年10,800-180,000元/年扩大至2025年15,000-180,000元/年[45] - 新华电脑及华信智原长期课程学费上限从2024年53,800元/年降至2025年48,100元/年[45] - 烹饪技术分部(新东方及美味学院)毛利率从55.3%提升至60.5%,毛利达6.19亿元人民币[65] 各业务线表现(学校数量) - 烹饪技术分部运营92所学校/中心,数量占比39.3%[10] - 信息技术分部运营56所学校/中心,数量占比23.9%[10] - 汽车服务分部运营43所学校/中心,数量占比18.4%[10] - 西点西餐分部运营35所学校/中心,数量占比15.0%[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运营学校及中心总数达234所,较2024年12月31日的233所增加1所[14] - 万通汽车教育运营学校数量从2024年底的41所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3所[14] - 欧米奇西点西餐教育运营学校数量从2024年底的36所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5所[14] - 新东方烹饪教育运营学校数量保持75所不变,美味学院中心数量保持17个不变[14] - 新东方烹饪教育品牌拥有75所学校,提供全面的烹饪培训课程[30] - 欧米奇西点西餐教育品牌运营35个中心,专注于西点和西餐培训[30] - 美味学院品牌运营17个中心,提供定制化餐饮体验服务[30] - 公司旗下欧米奇西点西餐教育拥有35所学校[31] - 新华电脑教育拥有38个中心[31] - 华信智原DT人才培训基地拥有18个中心[31] - 万通汽车教育拥有43个中心[31] - 欧曼谛时尚美业教育拥有8个中心[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将职业教育网络扩展至覆盖中国所有省会城市[125] - 公司计划扩大校园网络覆盖中国所有省会城市,重点针对烹饪技术、西点西餐、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汽车服务和时尚美业等领域需求未满足的城市[128] - 公司计划在烹饪、西点西餐、信息技术、汽车服务、时尚美业五大领域扩大业务并多样化课程[129] - 公司开展"预备技师"长周期培养项目,预计在办学投入、培养规模、师资建设等方面获得地方政府更多实质性支持[130][131] - 公司重点培养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130][131] - 公司通过职业技能认定可丰富烹饪领域课程,吸引想要获得证书的客户并增加潜在客户群[132] - 公司拥有超过30年职业培训行业经验,可定制服务抓住产业升级增长机会[133] - 公司高度可扩展的商业模式和集中标准化管理方法可加速新课程建立并确保质量[133] - 职业教育产业园可避免校舍租金支出压力增加,并改善校舍环境以提升长期课程学生稳定性[127] 其他重要内容(运营和就业) - 中国东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运营234所学校及中心,平均培训人次及客户注册人数为152,817[6][10] - 公司运营234所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心,覆盖中国内地几乎所有省份及香港[26][28] - 长期课程毕业生平均引荐就业及创业率:万通96.5%、欧曼谛96.0%、新东方95.7%、欧米奇94.0%、新华电脑93.5%[49] - 公司职业教育产业园一期已在四川、山东、贵州及河南投入运营[119][123] - 公司拥有三所技师学院,包括2025年7月升级的贵州新东方烹饪技师学院、2024年10月公告的安徽万通技师学院及收购的1956年成立的山西冶金技师学院[130][131] - 公司2020年成为首批中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可向社会开展特定职业技能认定并颁发国家认可证书[132] - 公司业务涵盖五大行业领域:烹饪艺术、西点西餐、信息技术、汽车服务以及时尚美容[126] 其他重要内容(金融资产和投资) - 公司其他金融资产总额达人民币13.08亿元[98] - 非上市基金投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4.0009亿元,占总资产4.0%[99] - 易方达香港精选亚洲高收益基金公允价值1.797亿元,未实现收益651.9万元[99] - 中金多策略固定收益基金公允价值2.2038亿元,未实现收益556.4万元[99] - 结构性存款公允价值总额8.5779亿元,占总资产8.7%[100] - 向关联方新华控股集团提供委托贷款人民币5000万元,占总资产0.5%[100] - 金融资产投资策略旨在获得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回报率[101][103] - 公司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管理金融资产投资风险[101][104] - 关联方委托贷款要求控股股东提供个人担保及分红权质押[105] - 定期监控借款方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105] 其他重要内容(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事吴俊保持有公司721,792,602股,占已发行股本的32.78%[147] - 董事吴伟持有公司490,361,609股,占已发行股本的22.27%[147] - 董事肖国庆持有公司437,993,495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9.89%[147] - 董事陆真持有根据购股权相关的654,51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0.03%[147] - 吴俊保先生实益持有安徽新华教育集团有限公司42.67%的股权,对应注册资本为42,666,700元人民币[150] - 吴伟先生实益持有安徽新华教育集团有限公司29.22%的股权,对应注册资本为29,222,200元人民币[150] - 肖国庆先生实益持有安徽新华教育集团有限公司28.11%的股权,对应注册资本为28,111,100元人民币[150] - 吴俊保先生通过吴俊保教育有限公司持有721,792,602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202,000,157股的32.79%[151] - 吴伟先生通过吴伟教育有限公司持有490,361,609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2.28%[151] - 肖国庆先生通过中安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持有437,993,495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19.90%[151] - 陆真先生持有654,510股股份的购股权[151] - 吴俊保教育持有721,792,602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32.78%[183] - 吴伟教育持有490,361,609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22.27%[183] - 中安教育投资持有437,993,495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9.89%[183] - 周家菊女士(吴俊保配偶)被视同持有721,792,602股,占股本32.78%[183][184] - 程静女士(吴伟配偶)被视同持有490,361,609股,占股本22.27%[183][184] - 卫志玲女士被视同持有437,993,495股,占股本19.89%[183] - 肖国庆通过中安教育投资实益拥有公司约19.89%股份,对应2,202,000,157股总股本[190]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202,000,157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190] 其他重要内容(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项下可能发行的股份数占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加权平均股份数的约2%[159]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已发行135,244,720股,占本中期报告日期已发行股本约6.1%[160]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78,304,343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5%[160]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下陆真先生持有654,510份未行使购股权,占公司股本0.03%[170] - 其他雇员持有87,877,463份未行使购股权,占公司股本3.99%[1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总未行使数量为88,531,973份,占公司股本4.02%[170] - 2025年上半年行使购股权23,010,355份,加权平均行权前股价每股4.51港元[171] - 2025年上半年251,120份购股权被没收[171] - 2019年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217,900,000股,占上市时股本10%[172] - 当前2019年购股权计划可用发行股份为217,684,180股,占中期报告日期股本约10%[172] - 任何12个月内每位合资格参与者获授购股权上限为已发行股份1%[176]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行权期为授予后10年内[164] - 购股权行使需通过境内资金汇出方式以现金结算[166] - 2019年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十年,自采纳日期起算[177] - 购股权认购价不低于授予日联交所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111,180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0.005%[18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购股权行使记录[181] 其他重要内容(法规与合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会审查认为集团已全面遵守结构性合约[191][194] - 国务院实施条例禁止义务教育民办学校与利益关联方交易,要求建立信息披露及年度审查机制[192][194] - 结构性合约可能被视为关联交易,可能导致合规成本及政府处罚[193][195] - 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的外国投资者须具备相关资质[196][1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质要求相关实施条例未更新[197][200] - 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生效,取代原有三资企业法[198] 其他重要内容(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达98.2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94.84亿元增长3.6%[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57.6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57.49亿元略有增长[16] - 物业及设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3,309百万元增加3.4%至2025年6月30日的3,422百万元[82][87] - 使用权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149百万元增加3.1%至2025年6月30日的2,216百万元[83][88] - 公司以总现金代价10,000,000元收购山西冶金技师学院,并确认商誉661,000元[84][85][89] - 流动比率为1.5倍,资产负债比率为41.3%,较2024年12月31日的39.4%有所上升[91][9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11百万元,占总资产的23.5%,较2024年12月31日的31.7%下降[92][95] 其他重要内容(股息与外汇) - 公司未支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117] - 公司支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22港元(约人民币0.2元)于2025年6月26日发放[118] - 公司定期存款、银行结余及其他应付款项存在港元及美元计值的外汇风险敞口[109][113] - 公司未使用任何金融工具进行外汇对冲(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09][113] 其他重要内容(员工与租赁)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共有10,365名员工[137][138] -
中国东方教育:深化新专业布局,赋能“新蓝领”职业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9-11 12:15
核心观点 - 公司顺应经济结构调整和政策支持 针对新职业人才缺口提前进行专业布局 通过细化专业设置和证书培训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及收入提升 融合AI等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 强化企业与学校合作确保人才培养符合产业升级方向[1] 新蓝领职业转型 - 新蓝领更强调技能化 需掌握专业技术和知识如智能设备维修 物联网技术等 职业门槛和专业化程度显著提升 更多面向现代服务业如健康护理 高端家政和先进制造业 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 对职业发展 收入及社会认同有更高期待[3] - 相比传统蓝领 新蓝领更熟悉数字化工具 公司着力培养具备数字化技能的技术工人 开设PLC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等新兴专业为传统产业持续赋能[3] 专业布局战略 - 公司针对新蓝领技能化 规范化方向重点布局三大模块:技能升级与细分模块涵盖智能家电维修师 PLC专业培训 先进制造技术模块覆盖新能源汽车 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现代服务业务模块包括高端餐饮管理 健康服务等[3] - PLC专业培养掌握PLC编程技能人才 学习内容包括工业自动化基础 编程语言 系统设计与集成等 PLC技术日益网络化 智能化 相关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就业前景广阔[4] - 电子商务专业因应我国B2B市场高速增长 人才供需出现较大缺口 行业发展趋势呈现内容创作多元化与个性化 技术创新推动 跨界融合与生态圈建设等特点 AI和机器学习在电商行业应用将更加广泛[4][6] 就业促进措施 - 公司推出四个同步举措:专业与市场同步 岗位技能标准与教学同步 学生技能提升与教育节奏同步 学生就业和就业服务体系同步 开设AI算法工程师和AI应用训练师等新兴专业 打造蓝领垂直就业服务平台[8] - 定期走访合作企业了解最新技术动态和人才需求 收集在校生和毕业生学习体验和就业情况 跟踪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和行业标准变化 信息汇集到研究院形成课程更新方案 与比亚迪 奇瑞等知名企业开设定向班[9] 业务发展成果 - 公司以七大知名学校品牌经营业务 包括新东方烹饪教育 新华电脑教育 万通汽车教育 欧米奇西点西餐教育 欧曼谛时尚美业教育 华信智原 美味学院[11] - 保持每年30%以上专业更新与替代率 对现有专业升级改造 及时淘汰旧专业 增设新专业 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技术同步[11] - 新赛道布局实现从单点突破向集群发展跨越 构建专业支撑赛道 赛道反哺专业的良性生态 美业教育板块欧曼谛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25%达1.05亿元 长期课程学员数量增长117.5% 平均起薪较传统职业高出30%[12] 研发与运营体系 - 公司建立科学完备的论证 评估机制 新业务落地周期从市场调研 团队组建到选址试运营通常需6-9个月 确保战略前瞻性和产业化基础[12] - 依托集团研究院—事业部研发中心—院校研发小组三级研发体系 持续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迭代 快速响应产业技术变化[13]
乌兹别克斯坦高等教育、科学与创新部代表团一行莅临中国东方教育考察交流,共商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育路径
新浪证券· 2025-09-09 09:11
考察活动概述 - 乌兹别克斯坦高等教育、科学与创新部及教育部秘书处负责人涅马托夫·伊诺亚蒂洛一行于9月8日考察中国东方教育集团[2] - 代表团成员包括职业教育教育、监管与方法协调处首席专家乌斯马诺夫·阿斯卡尔等三名高级官员[2] - 公司总裁许绍兵及集团各事业部主要负责人参与座谈或陪同考察[2] 实地考察内容 - 代表团参观公司位于安徽的三所院校 包括安徽新华高级技工学校、安徽万通技师学院和安徽新东方烹饪高级技工学校[4][6][7] - 代表团实地考察教学与实训环境 重点关注学生实际操作情况和现代化实训设备[6] - 代表团对公司先进教学模式、完善实训设施及专业教师指导表示高度认可[6] 乌方合作意向 - 乌兹别克斯坦教育部秘书处负责人明确表示期待与公司开展深度合作 借鉴其管理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8] - 乌方希望结合本国实际情况 制定更适合乌兹别克斯坦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11] - 乌方特别关注公司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1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将乌兹别克斯坦视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国家 认可其快速发展的经济态势和对高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9] - 公司关注乌兹别克斯坦《2030战略》将青年与教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导向[9] - 公司作为"一带一路技能筑梦培训基地" 始终将国际化发展置于首要位置[12] 合作领域与模式 - 双方就人才培养和技能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路径进行深入探讨[9] - 公司愿意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与乌方分享经验[11] - 此次交流是公司在国际职业教育合作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预计将为两国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12]
中国东方教育(00667)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08:50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380,000港元[1] - 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3,800,000,000股,面值0.0001港元[1] 股份发行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209,689,451股[2] - 2025年8月法定/注册、已发行及库存股份数目无增减[1][2]
上半年营收 21.86 亿、净利增长 48%,中国东方教育财报高增长解码
新浪财经· 2025-09-01 07: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86亿元,同比增长10.2% [1] - 净利润达4.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4% [1] - 业绩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 [1] 烹饪教育业务 - 作为传统优势板块,是集团业绩的压舱石和半壁江山 [3] - 15个月高净值课程中烹饪占比60%,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3] - 新东方烹饪全国院校首次实现全部盈利 [5] - 通过三级研发体系与企业联动,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应对预制菜和营养健康需求变化 [3] - 开展短期培训项目覆盖在职人员和快速就业群体 [5] 美业教育业务 - 快速崛起的新增长极,采用长短结合模式复制成功经验 [6] - 招生年龄降至14岁及以上,瞄准初中毕业生群体,避开传统竞争 [6] - 增设影视化妆、特效造型等新兴专业,吸引大量女性学员优化生源结构 [7] - 校区数量将从目前8所增加到2027年的15所以上 [9] - 成都、长沙成熟校区发挥示范效应,西安、山东等新区域展现增长势头 [9] 区域中心战略 - 通过重资产投入打造职教产业园,替代传统租赁模式 [10][11] - 安徽职教产业园在校生3万人,其他已建成产业园入驻学生3万多人,预计未来两年翻倍增长 [11] - 运营十年以上的区域中心折旧摊销成本可降至租赁成本的三分之一 [11] - 实现跨区域资源调度,如上海院校满员时可调配学生到四川游学 [11] - 推动院校向技师学院升格,合肥、贵阳院校已成功升格 [12] - 预备技师专业毕业生在公务员招录和职称评审中享受等同本科学历待遇 [14] 产品创新策略 - 高净值课程面向四校生群体,2025年上半年招生增长超过100%,预计全年规模达万人级别 [15] - 长训课程(12个月以上)占集团总收入85%-90%,是核心盈利引擎 [15] - 短训课程(12个月以下)收入占比10%-15%,覆盖成人技能提升需求 [16] - 开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课程 [16] - 建立三级研发体系,保持每年30%的课程迭代率 [16] 教学革新举措 - 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广新华云课堂,依托5G和VR实现全国院校实训资源共享 [17] - 采用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育双轨制建设师资队伍,应用AI工具处理批改作业等重复性工作 [19] - 智慧校园系统全程记录学生行为数据,形成动态学情画像 [19] - 与头部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引入实际生产项目 [19] 成本管控成效 - 师生比控制在1:30左右,通过区域整合优化行政人员配置 [21] - 区域中心战略大幅降低单位租金成本,未来两三年租赁成本基本稳定 [21] - 广告费总额提升但生均获客成本和营销费率下降 [22] - 通过统一采购、标准化装修等措施控制运营成本 [22] 未来发展方向 - 拓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家政康养等新兴专业领域 [23] - 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教学效率 [23] - 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参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24]
中金:维持中国东方教育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9.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1 02:2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10.2%符合预期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5%至4.16亿元略超预期[2] - 整体毛利率57.3%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 五大板块毛利率均改善 烹饪/西点/信息技术/汽车/美业分别提升5.1/6.5/3.4/0.6/8.8个百分点[4] - 经调整归母净利率达19.0%同比提升5.0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成本及费用管控[2][4] 招生与业务结构 - 新招生人数同比增长7.1% 平均培训人次同比增5.5% 6-12月短训及15个月高价值专业表现突出[3] - 分板块招生增速:烹饪+5.2% 西点+0.7% 信息技术+6.4% 汽车+9.3% 美业+34.1%[3] - 美业收入同比大增90.2% 计划2026年底前将美业院校增至13所 目标收入增长50%以上[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6年收入预测2.4%/6.4%至45亿元/50亿元 上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16.8%/28.0%至7.56亿元/9.74亿元[1] - 目标价上调58%至9.5港元 基于9.8倍2025年EV/EBITDA 当前股价对应18%上行空间[1] - 管理层指引2026年收入同比增长10% 净利润增长20%以上[3] 战略发展 - 15个月高技能专业招生2026年目标增长50%+ 加速建设升学导向专业体系[5] - 推进技师学院升级 计划3-5年内将27所技工学校升级为技师学院[5] - 2026年三年制以上专业招生目标保持约5%增长[5]
中金:维持中国东方教育(00667)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9.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02:12
核心观点 - 中金上调中国东方教育收入及净利润预测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并上调目标价58%至9.5港元 因招生恢复及成本管控优于预期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1.9亿元 同比增长10.2% 符合市场预期 [2]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4.16亿元 同比增长49.5% 略超市场预期 [2] - 上调2025年收入预测2.4%至45亿元 上调2026年收入预测6.4%至50亿元 [1] - 上调2025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16.8%至7.56亿元 上调2026年预测28.0%至9.74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57.3% 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 [4]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归母净利率19.0% 同比提升5.0个百分点 [4] 招生与业务板块 - 2025年上半年新招生人数同比增长7.1% 平均培训人次同比增长5.5% [3] - 烹饪技术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1.4% 新招生人数增长5.2% [3] - 西点西餐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4.3% 新招生人数增长0.7% [3] - 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分部收入同比下降3.0% 新招生人数增长6.4% [3] - 汽车服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9.6% 新招生人数增长9.3% [3] - 时尚美业分部收入同比增长90.2% 新招生人数增长34.1% [3] - 公司计划2026年底前将美业运营院校增至13所 目标收入同比增长50%以上 [3] 产品与战略发展 - 15个月高价值专业及精品短训专业招生表现突出 [3] - 2026年15个月高技能精品专业新招生人数目标同比增长50%以上 [5] - 加速建设升学导向专业体系 深化职教融合战略 [5] - 推进技师学院升级 计划未来三至五年将27所技工学校逐步升级为技师学院 [5] - 2026年三年制以上专业新招生人数预计保持约5%增长 [5] 盈利能力改善 - 五大业务板块毛利率均同比提升 烹饪技术/西点西餐/信息技术/汽车服务/时尚美业分别提升5.1/6.5/3.4/0.6/8.8个百分点 [4] - 盈利能力改善主要得益于有效的成本管控及费用控制 [4] 估值与评级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58%至9.5港元 基于9.8倍2025年预测调整后EV/EBITDA [1] - 公司目前交易于7.5倍2025年预测调整后EV/EBITDA 对应18%上行空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