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精化(00301)

搜索文档
三和精化(0030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7 09:33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总收益增长约1.4%至约人民币5.152亿元[10][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5.15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079亿元增长1.4%[28][32] - 收益同比增长1.4%至515,164千元人民币[167] - 毛利增长约9.7%至约人民币1.701亿元[10][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1.70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55亿元增长9.7%[29][33] - 毛利增长9.7%至170,061千元人民币[167] - 毛利率提升约8.2个百分点至约33.0%[10] - 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30.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3.0%[34][4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增长约1,476.5%至约人民币1,140万元[10][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约1140万元,较2024年同期盈利83万元大幅恶化[46] - 2025年上半年亏损人民币1140万元,较2024年同期盈利83万元转亏,降幅达1476.5%[52] - 期内亏损11,384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盈利827千元人民币[167] - 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138.4万元[17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录得亏损约人民币11,384,000元[187] - 基本每股亏损约人民币2.4分[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人民币2.4分,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0.2分[19] - 每股基本亏损2.4分人民币,去年同期为盈利0.2分人民币[167] - 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增长约4,129.9%至约人民币970万元[1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成本下降2.2%至345,103千元人民币[167] - 公司员工福利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8190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960万元[20][22][24]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8330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075亿元[36][42] - 销售及经销开支大幅增加29.0%至107,490千元人民币[167]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7010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630万元[37][43] - 已付所得税人民币127.4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7.8万元大幅增加[174] 业务线构成和模式 - 收益主要来自精细化工产品制造销售业务[11][12] - 产品分为气雾剂、有机硅胶粘剂、合成胶粘剂及其他杂项产品四大类[11][17] - 业务模式包括自主品牌(SANVO三和/FullTeam芙田)和OEM代工[12][18]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0.2%至48,955千元人民币[170]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人民币35,506,000元[18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人民币1403.4万元,期末余额为人民币3550.6万元[174] - 经营所得现金净额大幅下降至人民币218.9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693.3万元减少87.1%[174]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679.2万元,主要由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付款人民币1483.8万元[174]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943.1万元,主要来自银行借款所得人民币4779.1万元及偿还借款人民币5057.5万元[174] - 贸易及票据应收款项增加46.2%至149,265千元人民币[170] - 银行借款增加2.8%至234,581千元人民币[170] - 资产净值下降4.1%至205,411千元人民币[170] - 总权益从2024年6月的人民币23569.6万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0541.1万元,减少12.9%[172] - 公司录得净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438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3.175亿元增加8.3%[49][54]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拥有净流动负债约人民币343,826,000元[187] - 流动比率为0.49,较2024年末的0.51下降3.9%[49][54] - 负债比率为1.24,较2024年末的1.20上升3.3%[50][54] - 汇兑储备改善,汇兑差额产生收益人民币167.2万元[172] - 安全储备拨备人民币904万元,动用人民币266.6万元[172] - 股份奖励储备增加人民币84.2万元[172] 借款和融资活动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551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2.579亿元减少1.1%[70] - 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2.551亿元(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2.579亿元)[71]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总额账面值约人民币255,091,000元为一年内到期或按要求偿还[187] - 借款利率区间为2.70%至4.80%,较2024年同期的3.20%至5.50%有所下降[70] - 借款年利率区间为2.70%至4.80%(去年同期:3.20%至5.50%)[71] - 公司因未满足银行借款协议财务指标导致约人民币234,581,000元银行借款及约人民币20,510,000元其他借款可能被要求提前偿还[188] - 公司拥有未动用银行融资约人民币98,076,000元但未满足融资函所述财务指标[195] - 公司获得金融机构意向提供信贷额度250,000,000港元(约人民币227,990,000元)[196] - 控股股东陈炳强先生承诺提供持续财务支持以维持公司持续经营[196] - 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总额约为人民币5220万元(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7320万元)[71][7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价值为人民币1.29285亿元[73] - 使用权资产抵押价值为人民币7473.5万元[73] 诉讼和或有事项 - 未支付中山鸿泰工程款及赔偿金确认为人民币1702.4万元[82][86] - 广东三和需向中山鸿泰支付工程款约人民币17,024,000元及违约金[88] - 修复工程成本确认为人民币697.5万元[83] - 最终净支付中山鸿泰金额约为人民币1147.1万元[86] - 广东三和向中山鸿泰净支付约人民币11,471,000元[88] - 应付广东泓正建设工程款确认为人民币416.4万元[87] - 应付广东泓正未结算建设款项约人民币4,164,000元[89] - 因诉讼受限银行存款从人民币4,164,000元增至4,699,000元[90][93] - 中山凯顺建设成本经鉴定增至约人民币3,180,000元[90][93] - 应付中山凯顺款项扣除已付后为人民币1,977,000元[91][93] - Wu Ruixiang案建设成本经鉴定增至约人民币29,656,000元[95][99] - 公司已向Wu Ruixiang支付约人民币30,797,000元[96][100] - 公司需额外支付Wu Ruixiang约人民币3,901,000元[97][100] - 因Wu Ruixiang诉讼受限银行存款为人民币7,096,000元[96][100]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陈炳强通过全资控股公司Sanvo Fine Chemicals Limited持有319,41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发行股本约67.89%[123] - 陈炳强先生通过全资公司Sanvo Fine Chemical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319,410,000股,占总已发行股本67.89%[128][131] - 陈炳强配偶梁银生女士被视为拥有相同股份权益319,410,000股,占比67.89%[128][131] - 董事吴卓伦实益拥有4,400,000股相关股份,占公司总发行股本约0.94%[123] - 董事王筱蓉实益拥有121,480股股份及66,000股相关股份,合计占公司总发行股本约0.04%[123] - 公司存在偏离企业管治守则C.2.1条的情况,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陈炳强同一人担任[115][118] - 所有董事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了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16][119] - 公司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任何重大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108][111]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实践,以提高管理效率、透明度和风险管理能力[110][113] - 公司环境表现及与雇员、客户和供应商关系详情请参阅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05][106][107] 股份计划和激励 - 公司发行209,740股新股实施股份奖励计划[5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15,158,000股,包括执行董事吴卓伦4,400,000股[138] - 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122港元,行使期至2033年3月28日[138] - 2023年11月15日向210名员工授予2,184,246股奖励股份,每股对价1.00港元[140] - 2024年11月15日有209,740股奖励股份完成归属[140] - 2024年度期间556,529股奖励股份失效,1,417,977股被注销[140] - 公司于2023年11月15日以1.00港元代价向210名雇员授出2,184,246股奖励股份[141] - 2024年11月15日有209,740股奖励股份归属[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有556,529股奖励股份失效[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有1,417,977股奖励股份注销[141] - 所有披露股份均以好仓持有[129][131] - 经修订2019购股权计划因红股发行调整行使价及可发行股份数量[134][136] - 公司于2023年7月18日完成红股发行,按10:1比例配发42,750,000股红股[133][1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权及股份奖励数目为41,122,283份[145][1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根据股份计划可予发行股份总数与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比率为零[146][150] - 所有授出购股权及奖励股份的归属期不少于12个月[146][15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赎回、购买或出售任何本公司证券[117][120] 投资和资产活动 - 公司通过收购新材集团100%股权获得河南濮阳工业用地使用权[25][30] - 报告期内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157]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 - 2025年中期未宣派股息(2024年同期:无)[77][79] 风险因素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显著,公司未做对冲安排[56][59] - 市场竞争加剧,存在价格压力和市场份额下降风险[57][58][60] - 利率风险主要来自定息存款和借款,未使用衍生工具对冲[62][67] 未来展望和资金规划 - 公司未来重大投资将通过内部资源、外部股权融资及/或借款以及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拨付[109][112] 报告信息 - 中期报告将于2025年8月29日发布[165]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件发生[158][163]
三和精化(0030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09:00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500万港元,股份数目15亿股,面值0.01港元,无变动[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4.7045974亿股,库存股份为0,无变动[2] 购股计划 - 2019购股计划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1515.8万股,无变动[3] - 修订2019购股计划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为0,无变动[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三和精化(00301.HK)中期收益总额同比增加约1.4%至5.15亿元
格隆汇· 2025-08-29 14:17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5.15亿元,同比增长约1.4% [1] - 毛利率提升至约33.0%,较去年同期约30.5%增加约8.2个百分点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人民币1140万元,较去年同期溢利约人民币83万元恶化约1476.5% [1]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派付中期股息,与去年同期做法一致 [1]
三和精化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1138.4万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9 13: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益5.15亿元 同比增长1.42%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1138.4万元 去年同期溢利82.3万元 [1] - 每股亏损2.4分 [1] 经营策略 - 管理层致力于主要产品营销及毛利率控制 [1] - 上半年销售金额5.152亿元 毛利金额1.701亿元 [1]
三和精化(0030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2:43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总额增加约1.4%至约人民币5.152亿元(2024年同期:约5.079亿元)[15][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5.152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4%[23][26][33][37] - 收益为515.16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4%[172] - 毛利增长约9.7%至约人民币1.701亿元(2024年同期:约1.55亿元)[15][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1.701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9.7%[23][26][34][38] - 毛利为170.061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9.7%[17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大幅增加1,476.5%至约人民币1,140万元(2024年同期:溢利约83万元)[15][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140万元,较2024年同期盈利83万元大幅恶化1476.5%[23] - 公司由盈转亏,2025年上半年亏损1140万元,同比恶化1476.5%[51][57] - 公司期内亏损为1138.4万元人民币[17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录得亏损约人民币1138.4万元[192] - 期内亏损为11.384百万人民币,而去年同期盈利0.827百万人民币[172] 毛利率变化 - 毛利率提升8.2个百分点至33.0%(2024年同期:30.5%)[15] - 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30.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3.0%[39][45] 每股收益 - 每股基本亏损约2.4分(2024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约0.2分)[21] - 每股基本亏损为2.4人民币分[172] 全面收益 - 总全面亏损达约970万元(2024年同期:全面收益约24万元)[20] 成本和费用变化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费用增至人民币1.075亿元,主要因广告促销及销售团队薪酬增加[4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至人民币1.075亿元,同比增长29.1%[4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行政费用降至人民币6630万元,主要因股份支付及研发成本减少[42] - 行政开支减少至人民币6630万元,同比下降5.4%[48] - 公司员工福利开支降至人民币7960万元,员工总数从1350人增至1355人[25][27][28][29] - 公司财务成本从430万元增至510万元,因资本化利息减少[43] - 财务成本增加至人民币510万元,同比增长18.6%[49] - 公司所得税支出从190万元增至320万元,因可抵扣费用减少[44] - 所得税开支增加至人民币320万元,同比增长68.4%[50]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从540万元降至230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40][46] 现金流表现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218.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7.1%[179]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79.2万元人民币[179]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43.1万元人民币[17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403.4万元人民币,期末余额为3550.6万元人民币[17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付款为1483.8万元人民币[179] - 银行借款所得款项为4779.1万元人民币[179] - 偿还银行借款4134.2万元人民币[17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8.955百万人民币,较期初减少20.2%[175] 资产负债状况 - 流动比率为0.49,净流动负债3.438亿元[54][59]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拥有净流动负债约人民币3.44亿元[192] - 流动负债净额为343.826百万人民币[175] - 负债比率上升至1.24,主要因亏损导致权益减少[55][59] - 资产净值为205.411百万人民币,较期初减少4.1%[175] - 公司保留盈利从年初的4044.7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74.2万元人民币,降幅达48.7%[177] - 其他储备从年初的7280.6万元人民币增加至8112.7万元人民币,增幅为11.4%[177] - 贸易及票据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为149.265百万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6.2%[175] - 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31.527百万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7%[175] 借款和融资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2.551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2.579亿元人民币)[75][76]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有总额约人民币2.55亿元的银行及其他借款将于一年内到期[192] - 银行借款为234.581百万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8%[175] - 借款年利率区间为2.70%至4.80%(2024年同期:3.20%至5.50%)[75][76] - 质押银行存款总额为5220万元人民币(2024年末:7320万元人民币)[76][77] - 公司因未满足银行协议财务指标可能导致约人民币2.35亿元银行借款被要求提前偿还[193] - 公司未满足银行协议财务指标的其他借款约人民币2051万元亦可能被要求提前偿还[193] - 公司拥有未动用银行融资额度约人民币9807.6万元但未满足融资函所述财务指标[199] - 公司正积极与银行协商延长还款计划及纠正财务指标违反情况[199] 抵押资产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价值为1.293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362亿元人民币)[78] - 使用权资产抵押价值为7473.5万元人民币(2024年末:7700.6万元人民币)[78] 业务概况 - 产品主要分为四大类别:气雾剂、有机硅粘合剂、合成粘合剂及其他杂项产品[16] - 经营模式包括自有品牌(SANVO三和、FullTeam芙田)和OEM代工生产[17] - 业务聚焦精细化工产品制造,涵盖建材及汽车养护领域[16]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5年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15] - 公司未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82][84] 诉讼事项 - 未支付中山鸿泰工程款及滞纳金约1702.4万元人民币[87][89] - 工程修复费用预计需697.5万元人民币[88][90] - 原诉讼索赔金额约2008.8万元人民币[85][89] - 反诉索赔金额约2812.9万元人民币[85][89] - 公司需支付中山鸿泰项目款及违约金约1702.4万元人民币,扣除对方应付修复费用及租金损失后净支付约1147.1万元人民币[91][93] - 公司已全额支付中山鸿泰诉讼相关款项约1147.1万元人民币[92][93] - 公司确认应付广东泓正建设款项约416.4万元人民币[92][94] - 因诉讼导致银行存款受限约469.9万元人民币(2024年:416.4万元人民币)[95] - 第三方鉴定中山凯顺项目成本增至318万元人民币,公司已支付120.3万元人民币后仍欠付197.7万元人民币[95][96][98] - 第三方鉴定Wu Ruixiang项目成本增至2965.6万元人民币,公司已支付3079.7万元人民币[100][101][104][105] - 公司需额外支付Wu Ruixiang工程款及材料调差费约390.1万元人民币[102][105] - 因Wu Ruixiang诉讼导致银行存款受限约709.6万元人民币[101][105] - 公司董事认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诉讼拨备充足[103][106] - 除披露诉讼外无其他重大未决诉讼或仲裁[107] - 公司无重大未决诉讼或仲裁案件报告期末[109] 风险因素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未做对冲安排[61][64] -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影响产品定价和市场份额[62][63][65] - 利率风险主要来自固定利率银行存款和借款,未使用衍生品对冲[67] 公司管治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陈炳强先生)[120][123] - 公司确认所有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21][124] - 公司未发现重大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13][116] - 公司企业管治实践旨在提升管理效率与透明度[115][118] 股东结构和持股 - 公司董事及高管持股情况记录截至2025年6月30日[126][127] - 陈炳强先生通过其全资拥有的Sanvo Fine Chemicals Limited持有公司319,41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发行股本67.89%[128][130][131] - 吴卓伦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4,40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发行股本0.94%[128] - 王筱蓉女士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21,480股股份及66,000股相关股份,合计占公司总发行股本0.04%[128] - 梁银生女士作为陈炳强先生配偶,被视为通过Sanvo Fine Chemicals Limited间接持有319,41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发行股本67.89%[133][136] - 所有披露股份均以好仓持有[129][1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主要股东权益登记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36条要求[132] 股份计划 - 公司于2023年7月18日完成红股发行,按10:1比例向股东派发42,750,000股红股[138][140] - 红股发行的登记基准日为2023年7月11日[138][140] - 经修订2019年购股权计划因红股发行对行使价及可发行股份数量进行调整[139][141] - 购股权计划变动详情涵盖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1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与年初持平,均为15,158,000份[143] - 公司董事吴卓伦先生持有4,400,0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122港元[143] - 非执行董事王筱蓉女士持有66,0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122港元[143] - 集团员工持有10,692,0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122港元[143] - 2024年度股份奖励计划中失效及注销的奖励股份分别为556,529股和1,417,977股[1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份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权及奖励股份总额为41,122,283份[150][155] - 2025年上半年股份奖励计划未发生任何授出、归属或变动[148][149] - 2024年11月15日有209,740股奖励股份完成归属[145] - 所有购股权及奖励股份的归属期均不少于12个月[151][156] - 2025年上半年未发行任何与股份计划相关的新股[151][155] 未来展望和策略 - 公司未来重大投资将使用内部资源、股权融资及/或借款[114][117] - 公司实施销售成本及行政费用控制措施以改善财务状况[200] - 公司通过直播电商直接向终端用户推广以提升销售额[200] 其他事项 - 公司未赎回或购买任何自身证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22][125] - 公司环境绩效详情需参考2024年度ESG报告(2025年3月28日发布)[108][110] - 公司员工/客户/供应商关系细节需参考ESG报告[111][112]
三和精化(00301.HK)发盈警,预期中期股东应占亏损约1140万元,同比盈转亏
搜狐财经· 2025-08-25 09:28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1140万元 [1] - 对比2024年同期未经审计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人民币80万元,亏损增加约人民币1220万元 [1] - 同比变化幅度达约1476.5% [1] 亏损原因 - 亏损增加主要由于本期间营销、广告及推广开支增加所致 [1]
三和精化发盈警,预期中期股东应占亏损约1140万元,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5 09:14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1140万元 [1] - 对比2024年同期未经审计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人民币80万元 [1] - 亏损同比增加约人民币1220万元或约1476.5% [1] 业绩变动原因 - 亏损增加主要由于本期间营销、广告及推广开支增加所致 [1]
三和精化(00301)发盈警,预期中期股东应占亏损约1140万元,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09:14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期间取得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1140万元 [1] - 对比2024年同期未经审计的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人民币80万元,亏损增加约人民币1220万元 [1] - 同比业绩变动幅度达约1476.5% [1] 业绩变动原因 - 亏损增加主要由于本期间营销、广告及推广开支增加所致 [1]
三和精化(00301.HK)盈警:预计中期净亏损1140万元
格隆汇· 2025-08-25 09:09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1140万元 [1] - 对比2024年同期未经审计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人民币80万元 [1] - 亏损同比增加约人民币1220万元或约1476.5% [1] 亏损原因 - 亏损增加主要由于营销、广告及推广开支增加所致 [1]
三和精化(00301) - 盈利预警
2025-08-25 09:00
业绩总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预计亏损约1140万元[3] - 2024年同期未经审计溢利约80万元[3] - 2025年上半年较2024年上半年亏损增加约1220万元,幅度约1476.5%[3]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2025年8月下旬刊发中期业绩公告[4] 亏损原因 - 亏损增加主因是营销、广告及推广开支增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