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隆集团(00010)
icon
搜索文档
恒隆集团CEO:房地产“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
凤凰网· 2025-09-29 01:16
公司财务表现 - 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上半年总物业租赁收入同比下降3% 分别录得49.12亿港元和46.78亿港元[1] - 内地办公楼和零售市场整体收入及出租率均出现下滑[1] 管理层市场展望 - 零售市场自6月起租户销售额回升 第四季度预计持续恢复[1] - 上海恒隆广场出租率达98% 未满租因商场改造及空间优化[1] - 高端写字楼需求稳定 入驻率显著优于市场平均值[2] - 杭州项目总投资约200亿港元 占公司总贷款规模一半 预计2026年开幕[4] 战略调整与投资方向 - 公司聚焦资产价值提升而非规模扩张 推行"恒隆V.3"策略[6][7] - 通过区域商圈协同提升整体价值 如上海南京西路和杭州武林广场案例[7] - 投资布局需深入研究区域竞争格局 不盲目扩张[2] 资金与负债管理 - 持有100多亿港元银团贷款作为储备资金 增强财务韧性[3] - 杭州项目完工后资本开支将大幅减少 可通过经营收入逐步偿债[4] - 预计2027-2031年进入收获期 收入增加且贷款减少[4] 行业环境与投资逻辑 - 投资时机取决于美国长期利率下降及中国经济基本面恢复[6] - 资金充裕时不纠结抄底时机 现金储备在不明朗时期更稳妥[5][6] - A股突破新高可能带动财富效应 促进消费复苏和楼市企稳[6]
恒隆集团(00010) - 致非登记股东之信函及回条-2025中期报告之刊发通知
2025-09-23 09:06
报告获取 - 公司2025中期报告英文及中文版载于公司网页www.hanglunggroup.com及交易所网页www.hkexnews.hk[2][5] - 选印刷本的非登记股东此次附上2025中期报告印刷本[5][8] 通讯设置 - 非登记股东想浏览网页通讯需提供邮箱,收印刷本需填回条[2][6] - 未提供邮箱无法收通知需主动查网页[3][7] 回条说明 - 回条供选通讯印刷本语言版本,填写不当无效[13][15] 资料处理 - 个人资料用于核实记录及传送通讯,可转移披露[15] - 有权书面申请查阅修改资料[15] 其他信息 - 函件于2025年9月24日发出[7][8] - 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简便回邮号码为37[16]
恒隆集团(00010) - 致登记股东之信函及回条-2025中期报告之刊发通知
2025-09-23 09:03
报告获取 - 2025中期报告英文及中文版载于公司和交易所网页[2][7] - 可在公司网页“财务报告”或交易所网页浏览报告[3][7] - 有困难可书面或电邮申请免费印刷本,21天内发送[3][7] 通讯选择 - 可书面或电邮更改收取公司通讯语言及方式[4][8] - 建议扫描二维码提供邮箱收通讯,无需交回回条[5][8] - 填妥回条可寄回或亲交公司,香港投寄可用邮寄标签[5][8] 其他说明 - 对函件有疑问可致电热线或电邮查询[6][8] - 中、英文版有歧异以英文版为准[9][10] - 公司名称为恒隆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010[11]
恒隆集团(00010) - 致新登记股东之信函及回条-收取公司通讯语言版本及方式之选择
2025-09-23 08:59
财报文件 - 随函附上恒隆集团2025中期报告(英文及中文版)[2] 股东通讯 - 建议股东扫描回条专属二维码提供邮箱收通讯[2] - 2025年10月22日前未收到回条,视为同意电子阅览[3] - 股东可书面或电邮更改收取通讯语言及方式[3] - 公司通讯有网上及印刷本,含董事会报告等[3][4] - 股东可选择四种方式收取通讯[5] 公司信息 - 恒隆集团股份代号为00010[6]
恒隆集团(0001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3 08:56
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52.02亿港元同比下降18%,主要因物业销售收入下跌87%至1.61亿港元[18][19] - 物业租赁收入49.12亿港元同比下降3%,营业溢利34.99亿港元同比下降4%[18][19] - 酒店收入1.29亿港元同比上升84%,但营业亏损扩大至3400万港元[18][19] - 股东应占基本纯利11.91亿港元同比下降7%,每股基本盈利0.87港元[14][19] - 股东应占纯利6.97亿港元,包含4.94亿港元物业净重估亏损[14][19] - 公司总收入为52.02亿港元,同比下降18%[20] - 物业租赁收入为49.12亿港元,同比下降3%[20][22] - 物业销售收入为1.61亿港元,同比下降87%[20] - 内地物业租赁收入按人民币计值下降2%,按港币计值下降3%[22][25] - 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降21.5%至港币69.7亿元(人民币64.8亿元),去年同期为港币88.8亿元(人民币80.7亿元)[106] - 物业租赁分部未计入公允价值变动的营业利润为31.93亿港元,同比下降3.3%[120] - 股东应占纯利为6.9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8.88亿港元下降21.5%[130] - 股东应占基本纯利为119.1亿港元,同比下降7.0%[13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本期溢利为6.97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8.88亿港元下降21.5%[144] - 公司本期溢利(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1,389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13百万元人民币,降幅为12.7%[112]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净债项股权比率31.5%,较2024年底的30.8%有所上升[16] - 2025年上半年总财务费用减少6%至10.02亿港元,平均有效借贷利率降至3.9%(2024年:4.4%)[62] - 利息支出净额同比增长15.7%至港币48.7亿元(人民币45.3亿元),去年同期为港币42.1亿元(人民币38.8亿元)[106] - 利息支出净额增加至4.87亿港元,同比增长15.7%[123] - 税项支出大幅增加43.9%至港币108.8亿元(人民币100.1亿元),去年同期为港币75.6亿元(人民币68.8亿元)[106] - 本期税项支出总额为10.8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7.56亿港元大幅增加43.9%[1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费用总额为港币9.02亿元[100] 内地商场组合表现 - 内地商场组合收入按人民币计值持平,为24.12亿元人民币[25][28] - 上海恒隆广场租出率保持98%,收入持平[28]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收入上升1%,租户销售额增长10%,租出率达99%[29] - 无锡恒隆广场租户销售额下跌4%,收入上升8%,租出率维持96%[29] - 昆明恒隆广场收入增长7%,租户销售额下跌1%,租出率升至99%[30] - 大连恒隆广场收入增长10%,租户销售额增长13%,租出率维持94%[30] - 武汉恒隆广场收入下跌36%,租户销售额下跌31%,租出率升至88%[32] - 沈阳市府恒隆广场收入下跌37%,租户销售额下跌58%,租出率为86%[32] - 武汉恒隆广场收入同比下降36%,沈阳恒隆广场收入同比下降37%[28] 内地办公楼组合表现 - 办公楼组合收入同比下降4%[22][25] - 内地办公楼整体收入下跌4%至人民币6.38亿元[33][34] - 上海恒隆广场办公楼收入下跌7%,租出率下滑至82%[34][35] 香港业务表现 - 香港整体收入减少4%至港币15.49亿元,营业溢利下跌4%至港币12.15亿元[38][39] - 香港零售收入下跌7%至港币8.84亿元,租出率为93%[39] - 香港零售物业组合收入下跌7%至8.84亿港元,整体租出率维持93%[40] - 香港办公楼及工业/办公楼收入下跌2%至5.53亿港元,租出率维持88%[41] - 香港岛办公楼组合租出率增加1个百分点至83%,九龙办公楼组合收入下降4%且租出率跌至92%[42] - 住宅及服务式寓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43] - 香港住宅及服务式寓所业务租出率同比上升九个百分点,收入增加11%[17] 物业销售及酒店业务表现 - 物业销售进账1.61亿港元,录得营业亏损5700万港元[44] - 酒店总收入同比增长86%至1.29亿港元,沈阳康莱德酒店收入下降3%[45] 资产、负债及现金流 - 投资物业总值2008.58亿港元,内地物业组合价值1366.89亿港元,香港物业组合价值641.69亿港元[46] - 录得物业重估亏损2.69亿港元,其中内地亏损9300万港元,香港亏损1.76亿港元[47][48] - 物业发展项目总值261.37亿港元(出租)和81.18亿港元(待售),资本承担总额125.55亿港元[49] - 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74.76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8.17亿港元下降30.9%,其中港元占比53%(39.93亿港元),人民币占比47%(34.82亿港元)[55] - 借贷总额为559.72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其中人民币计值债务占比42%,港元债务占比58%[56][57] - 定息债项占比42%(233.99亿港元),浮息债项占比58%(325.73亿港元);剔除在岸浮息债项后,定息债项占离岸债项比率升至59%(2024年12月31日:55%)[56][57] - 净债项股权比率31.5%(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30.8%上升0.7个百分点,主要因内地及香港资本支出增加[57] - 债务平均偿还年期3.1年(2025年6月30日),72%贷款需于两年后偿还;1年内到期债务占比11%(64.07亿港元)[59][60] - 备用银行承诺信贷未提取余额231.28亿港元,中期票据未提取余额23.98亿美元(等值188.26亿港元)[60] - 公司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002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233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1.5%[113] - 公司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285百万元人民币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1,144百万元人民币,改善幅度为11%[113] - 公司融资活动现金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流入65百万元人民币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流出4,396百万元人民币[11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6月30日的6,582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568百万元人民币,降幅为0.2%[113]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减少至74.76亿港元,较期初108.17亿港元下降30.9%[121] - 投资物业与发展中投资物业添置额为10.45亿港元,同比下降45.7%[132] - 应收账款总额为1.38亿港元,同比下降25.0%[134] - 应付账款总额为34.55亿港元,同比下降15.0%[136] - 三个月内到期应付账款为7.86亿港元,同比下降44.0%[136] - 资本承担总额从2024年底133.55亿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125.55亿港元,减少8亿港元[152] 汇率影响 - 人民币兑港元升值1.5%产生换算收益15.29亿港元(2024年亏损7.25亿港元),人民币计值资产净值占比68%[65] - 汇兑储备变动产生正收益港币173.9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港币80.8亿元[108] - 汇兑储备从2025年初-46.08亿港元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36.89亿港元,增加9.19亿港元[144] 发展项目与资产优化 - 公司于2017年启动策略性再投资计划,接管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合资伙伴的物业空间[10] - 公司推出"恒隆V.3"策略,通过管理合约、扩建及资产优化巩固现有资产地位[9] - 公司现有四个已公布或开展的管理合约项目[10] - 上海恒隆广场扩建项目预计2026年竣工,商场可出租面积增加超过13%[11] - 杭州恒隆广场与百大集团合作后,可租赁楼面面积增加约40%,临街面积增加超过200%[12] - 杭州恒隆广场于2025年7月取得竣工证明书,预计2025年下半年起分阶段落成[50] - 杭州恒隆广场高端综合商业项目将分阶段落成,零售及办公楼预租表现活跃[73] - 上海恒隆广场正在进行扩建项目及贵宾室翻新工程[73] - 无锡恒隆府即将推出首批预售单位,市场反应正面[74] 市场趋势与运营亮点 - 2025年1月至6月零售销售额和租赁收入出现改善,5月和6月略有增长[6] - 2024年内地租赁收入录得24年持续增长后的首次下跌[6] - 泡泡玛特在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开设首家珠宝店POPOP[7] - 天津恒隆广场于2014年开幕时已引入泡泡玛特[7] - 整体租出率维持在94%的高水平[23] - 市场存在价格战、房地产低迷、奢侈品销售压力及通缩风险等隐忧[6] - 香港零售业持续受消费模式转变及外围经济压力影响[74] - 时尚商品线上退货率往往高于80%[8] - 内地家庭储蓄率在过去五年显著上升[7]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举措 - 内地80%物业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预计2025年采购3.2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超额完成25%用电目标[67] -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近100万吨,目标2050年降至10万吨以下,通过脱碳模型规划减排路径[68] - 恒隆Changemakers计划覆盖租户42个,占集团可租赁总面积12%即超过238,000平方米[69] - 公司通过能源管理平台为租户提供实时能耗数据分析及优化建议[7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每股中期股息维持0.21港元,与2024年同期持平[15] - 中期股息维持每股0.21港元[21] - 公司已付股息从2024年上半年的824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10百万元人民币[112][113] - 公司已付非控股权益股息从2024年上半年的924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19百万元人民币,降幅为43.8%[112][113] - 公司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46%,超联交所要求[76] - 董事会每年召开六次会议并持续审阅企业管治实践[76] - 提名及薪酬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7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78] - 陈文博持有本公司股份551,752,58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40.52%[81] - 陈文博持有恒隆地产股份3,271,168,287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65.40%[81] - 卢韦柏持有本公司股份46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03%[81] - 陈文博持有551,752,58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40.52%[93] - 陈谭庆芬持有522,423,08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38.37%[93] - Silchester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LLP持有110,342,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8.10%[93] - Dodge & Cox持有105,320,9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7.73%[93] - Kingswick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103,609,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7.61%[93]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361,618,242股[93] - 公司于恒隆地产持股比例从2025年初63.7%增至2025年6月30日64.8%,增加1.1个百分点[144] 股份期权计划 - 2022年股份期权计划可授出股份总数为282,875,550股[8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授出6,600,000股期权[85] - 2022年股份期权计划剩余可授出股份为276,275,550股[85] - 股份期权计划可授出股份占恒隆地产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5%[85] - 每名参与者12个月内获授期权行使不超过恒隆地产发行股份1%[85] - 期权计划发行股份数与加权平均股数比率为0.02[8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份期权总数从176,137,500股减少至167,539,000股,期内失效/没收8,598,500股(约4.9%)[89] - 雇员股份期权在期内失效/没收总计8,598,500股,期末剩余120,589,000股[89] - 2025年1月27日新授予董事股份期权6,600,000股,行使价为每股6.21港元[90] - 2023年6月28日授予的股份期权行使价为12.49港元,当天收市价为12.34港元[90] - 2022年2月21日授予荣誉董事长陈启宗3,300,000股期权,行使价16.38港元[89] - 2021年5月12日授予的股份期权行使价为19.95港元,当天收市价19.60港元[89] - 2019年6月28日授予荣誉董事长陈启宗3,025,000股期权,行使价18.58港元[87] - 2018年5月16日授予董事卢韦柏10,000,000股期权,行使价18.98港元[87] - 2017年8月10日授予荣誉董事长陈启宗1,925,000股期权,行使价19.98港元[87] - 公司股份期权计划涉及多个授予日期,最早可追溯至2017年8月10日[87] - 股份期权总数减少,2022年计划新增660万股期权[141] - 2025年1月27日授出期权行使价为6.21港元[141] - 授出期权公允价值为0.75港元,占股价12.1%[142] - 预期波幅为31.10%,无风险利率为3.68%[142] - 预期每股股息为0.52港元[142] 人力资源与捐赠 - 公司雇员总数为3934人,其中香港雇员906人,内地雇员3028人[100] - 公司向清华大学房地产项目累计捐赠逾人民币3,300万元[71]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总收入为5,202百万港元,其中租赁收入占比82.7%(4,302百万港元)[118] - 公司来自与客户合约的收入为900百万港元,其中随时间逐步确认的收入占比76.8%(691百万港元)[118] - 公司总收入为63.79亿港元,其中物业租赁收入占比最高,达44.64亿港元(约70.0%)[119] - 物业销售分部在香港市场收入为12.03亿港元,但在内地市场仅为0.25亿港元[120] - 物业公允价值减少2.6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7.15亿港元显著改善[120]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港币26.9亿元(人民币24.7亿元),较去年同期港币71.5亿元(人民币65.7亿元)的减少幅度收窄62.4%[106] - 公司总储备从2025年初917.11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935.84亿港元,增加18.73亿港元[144] - 其他资本储备从2025年初92.54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104.5亿港元,增加11.96亿港元[144] - 利率掉期合约公允价值从2024年底4400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0港元[147] - 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保持9200万港元不变,列为第三级估值[147] - 货币掉期合约公允价值保持-800万港元不变,列为第二级估值[147] - 新利率掉期合约产生金融负债公允价值-1.03亿港元,列为第二级估值[1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未购回、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9]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对中期财务报告出具无保留审阅结论[103] 市值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为00010[156] - 公司路透社代码为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9月1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8: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9月19日收盘 共有93只股票创52周新高[1] - 华科智能投资(01140)以22.30%创高率位居榜首 收盘价0.170港元[1] - 新晨动力(01148)创高率20.00% 收盘价0.300港元[1] - 华商能源(00206)创高率17.65% 最高价达0.400港元[1] 前十大创高率个股 - 滉达富控股(01348)创高率16.89% 收盘价0.158港元[1] - 美捷汇控股(01389)创高率13.75% 最高价0.910港元[1] - 中国罕王(03788)创高率8.55% 收盘价3.630港元[1] - MOS HOUSE(01653)创高率8.33% 收盘价0.990港元[1]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创高率7.35% 收盘价61.600港元[1] - A三星亚太元宇宙(03172)创高率7.09% 收盘价23.840港元[1] 中高创高率个股 - 民银资本(01141)创高率6.93% 最高价1.080港元[1] - 中创智领(00564)创高率6.87% 收盘价23.520港元[1] - 中国秦发(00866)创高率5.81% 收盘价3.150港元[1] - 普天通信集团(01720)创高率5.10% 收盘价0.153港元[1] - 南方港美科技(03442)创高率4.81% 收盘价9.580港元[1] 科技与半导体类表现 - 华虹半导体(01347)创高率2.98% 最高价62.300港元[1] - 商汤-W(00020)创高率2.95% 收盘价2.740港元[1] - 宁德时代(03750)创高率0.87% 最高价521.000港元[2] - 三星环球半导体(03132)创高率1.21% 收盘价31.480港元[2] 消费与医疗类个股 - 农夫山泉(09633)创高率0.46% 最高价54.900港元[2] - 药明合联(02268)创高率0.55% 最高价72.800港元[2] - 保诚(02378)创高率0.55% 收盘价108.800港元[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山高控股(00412)创低率-34.98% 最低价3.160港元[3] - 华营建筑(01582)创低率-21.47% 收盘价0.360港元[3] - 中国信息科技股权(08568)创低率-17.74% 最低价0.255港元[3] - 太兴置业(00277)创低率-11.90% 收盘价1.500港元[3] 新低率较高个股 - 中庆股份(01855)创低率-8.91% 最低价3.580港元[3] - 企展控股(01808)创低率-6.56% 收盘价3.000港元[3] - 完美医疗(01830)创低率-4.61% 收盘价1.470港元[3] - 禹洲集团(02943)创低率-3.57% 收盘价0.270港元[3]
295亿元!000100 放大招
中国基金报· 2025-09-14 01:19
项目投资 - TCL科技拟联合广州市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出资295亿元投建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项目(t8项目)[2] - 项目注册资本147.5亿元,其中TCL华星出资88.5亿元,国有股东出资59亿元,剩余资金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解决[6] - 项目规划建设周期24个月,预计2025年11月开工[5][7] 技术优势 - 印刷OLED技术通过高精度喷头将液态发光材料喷射至基板,具备色彩表现优异、分辨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及能耗低等优势[9] - t8项目采用TCL华星自有技术,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9700件,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9][10] - TCL华星已完成G5.5代印刷OLED生产线建设并实现量产,为8.6代线提供技术支撑[10] 市场前景 - 全球AMOLED面板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10.1亿片(占比27%)增长至2030年13.3亿片(占比35%)[12] - 中大尺寸AMOLED应用增速显著,2030年笔电、车载显示器及桌上型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3%、27%和19%[12] - 项目瞄准折叠屏、车载屏幕及穿戴设备等高端显示市场,旨在提升TCL华星高端产品份额[12] 公司背景 - TCL华星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拥有11条面板生产线及6个模组基地[10] - 2025年上半年TCL华星营业收入504.3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74.0%)[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TCL华星总资产2136亿元,净资产781亿元[13]
295亿元!000100,放大招
中国基金报· 2025-09-14 01:16
项目投资概况 - TCL科技及子公司TCL华星拟联合广州市政府及广州经开区管委会共同投资295亿元建设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t8项目)[1] - 项目规划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 主要产品涵盖平板 笔记本电脑及显示器[4] - 各方共同出资147.5亿元作为注册资本金 其中TCL华星出资88.5亿元 国有股东出资59亿元 剩余资金通过银团贷款解决[4][5][6] 技术优势与基础 - 采用TCL华星自有印刷OLED技术 具备色彩表现优异 分辨率高 材料利用率高及能耗低等优势[8] - TCL华星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9700件 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 并已完成G5.5代印刷OLED生产线建设实现量产[9] - 公司通过器件技术开发 上游材料及核心装备的全方位布局 构建自主可控的新一代显示技术生态[9] 市场前景与战略意义 - 全球AMOLED面板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10.1亿片增长至2030年13.3亿片 出货占比从27%提升至35%[10] - 中大尺寸应用增长显著 2030年笔电 车载显示器及桌上型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3% 27%和19%[10] - 项目将助力TCL华星抓住高端显示市场机遇 提升高溢价产品份额 实现经营效益优化及战略跃进[10] 公司财务与运营能力 - TCL华星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4.3亿元同比增长14.4% 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74%[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TCL华星总资产2136亿元 净资产781亿元(未经审计)[12] - TCL华星主要股东为TCL科技(持股81.60%)及三星显示株式会社(持股10.16%)[11]
高端消费趋于谨慎,样本企业上半年持续面临业绩考验
搜狐财经· 2025-09-12 12:27
行业整体表现 - 高端消费趋于谨慎 多数企业2025上半年零售物业收入录得同比下滑 [2] - 大部分企业上半年的零售物业收入均录得同比下滑 [2] 恒隆地产内地零售业务 - 内地零售商业整体收入24.12亿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 出租率维持在94% [5] - 上海恒隆广场收入8.22亿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 出租率98% 租户销售额下滑8% [5][7]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收入5.97亿元 同比增长1% 租户销售额上升10% [5][7] - 沈阳、武汉项目收入大幅下滑:沈阳市府恒隆广场收入0.27亿元同比下降37% 武汉恒隆广场收入0.76亿元同比下降36% [7] - 大连、无锡、昆明项目表现良好:大连恒隆广场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10% 无锡恒隆广场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8% 昆明恒隆广场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7% [7] - 杭州恒隆广场新增42000平方米零售面积 较现有规模提升40% [7] 太古地产内地零售业务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广州太古汇、北京颐堤港达到100%满租状态 [8] - 上海兴业太古汇零售销售额增长13.50% 上海前滩太古里增长4.00% [9] - 成都太古里出租率从96%提升至97% 北京颐堤港出租率从98%提升至100% [9] 凯德中国信托零售业务 - 旗下9个零售物业实现收入6.29亿元 同比下降4.46% [10] - 业绩下降主要因成都新南店出租率及租金水平下降 以及北京、哈尔滨三店升级改造 [10] - 潮玩品类销售额增长46.0% 珠宝增长18.0% IT增长17.8% 餐饮增长4.3% [10] 企业战略动态 - 大悦城地产拟私有化退市 计划斥资29.32亿港元回购股份 [10] - 私有化旨在优化公司治理框架 整合组织架构与股权结构 提升归母净利润 [10] 商业项目招商动态 - 样本商业项目新店中首店占比高且类型多元 [11] - 国际品牌首店密集:意大利潮流品牌Subdued华南首店、英国自行车品牌BROMPTON广州首店落地广州天环 [12] - LV美妆中国首店布局南京德基广场 Miu Miu中国首家旗舰店入驻武汉SKP [12] - HOKA全球定制概念店入驻成都太古里 台湾抹茶专门店御前上茶内地首店入驻上海兴业太古汇 [12] 奥莱业态发展 - 奥莱业态表现活跃 上海闵行区荟品仓·城市奥莱开业 总购物空间15588㎡ 300+品牌入驻 [13] - 采用"无导购自助购物"模式 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13] - 华润置地首个奥莱项目万象滨海购物村预计2025年12月在东莞开业 [13] - 奥莱向更灵活、更贴近消费场景、更强调体验的多元化模式发展 [14]
恒隆集团(00010)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09:18
公司信息 - 公司为恒隆集团有限公司,无法定股本,股本无股份面值[1] 股份数据 - 公司普通股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均为1,361,618,242股[2] - 公司库存股份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均为0股[2]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均为1,361,618,242股[2]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和库存股份增加/减少均为0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