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sView睿智显示

搜索文档
千亿市值企业布局显示材料赛道?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7 09:05
公司动态 - 烟台万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由万华化学(70%)和新美材料(30%)共同持股,主营合成材料、专用化学产品销售及新材料技术研发 [1] - 万华化学2024年营收1820.69亿元(+3.83%),净利润130.33亿元(-22.49%),当前市值约1900亿元 [1] - 新美材料专注偏光片上游关键材料,产品包括保护膜、表面处理膜及OLED支撑材料 [1] 战略合作与布局 - 万华化学与新美材料合作被视为切入显示材料赛道的重要战略 [2] - TCL科技与世名科技合资成立常熟世合华新材料(注册资本2000万元),聚焦显示光刻胶色浆研发,该材料占面板成本14%-16% [3] - 京东方联合万润股份等设立烟台京东方材料(出资总额8亿元,京东方持股58%),主攻电子专用材料研发 [3] - 天禄科技投资1000万元成立苏州屹甲新材料,拓展光学膜材料业务 [4]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显示材料企业加速布局:专利方面,诚志永华2.4亿元收购DIC液晶专利,飞凯材料收购JNC液晶专利,新美材料45亿元收购LGC光学功能膜业务 [6] - 产能建设:新美材料投资45亿元建5条智能化显示材料生产线,吉光新材(天禄科技、三利谱)投资30亿元建TAC薄膜基地,世华科技拟募资7.4亿元扩产光学薄膜 [7] - 融资进展:润晶科技等4家企业获融资,最高单笔3.5亿元,资金将加速显示材料项目建设 [9] 市场前景 - 液晶面板国产化率提升及OLED产线投产将释放显示材料需求,包括光刻胶色浆、光学膜、OLED支撑/封装材料等 [10] - 国内企业通过专利、产能和资本积累的技术优势,有望承接增量市场需求 [11]
投资179亿!苹果宣布盖板玻璃将100%美国制造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7 09:05
苹果公司美国投资计划 - 苹果公司宣布未来四年将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旨在激励全球供应商将关键组件生产转移至美国境内 [1] - 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苹果将与康宁合作投资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9.4亿元)在肯塔基州哈罗兹堡工厂生产所有iPhone和Apple Watch的盖板玻璃 [1] - 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销售的iPhone和Apple Watch盖板玻璃将首次实现100%美国制造 [1] 康宁工厂扩建计划 - 康宁正在建设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智能手机玻璃生产线,并将该工厂完全转为苹果专属 [3] - 该扩建将使康宁在肯塔基州的制造岗位与工程岗位增加50% [3] - 双方将在哈罗兹堡厂区设立新的苹果-康宁创新中心,专注于先进材料开发和下一代苹果产品制造平台研发 [3] 苹果与康宁合作历史 - 苹果与康宁自2007年开始合作,当时康宁为初代iPhone开发和制造盖板玻璃 [3] - 目前康宁生产的Ceramic Shield陶瓷玻璃被称为所有智能手机中最坚固的屏幕玻璃 [3] - 自2017年苹果设立美国先进制造基金以来,已向康宁在肯塔基州的业务投资近5亿美元 [3]
联咏预估Q2营收最高为59.4亿元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7 09:05
联咏第三季业绩展望 - 公司预计第三季营收为新台币237亿元至247亿元(约人民币57亿元至59.4亿元),季减6-10%,年减11-15%,毛利率34-37%,营益率15-18% [1] - 营收下滑主因包括美国关税政策、客户上半年提前拉货及新台币汇率升值至29.5元兑1美元 [1][3] - 消费性电子需求因中国大陆补贴政策及关税提前拉货效应消退,客户下单态度保守 [3] 分产品线表现 - 中小尺寸驱动IC:衰退幅度最小,受中国大陆手机/平板需求下滑影响LCD TDDI出货,但OLED DDIC出货增加,车用需求持平 [3] - SOC产品:减幅次之,因电视/显示器进入库存调整阶段 [3] - 大尺寸DDIC:减幅最大,主因中国大陆补贴与关税拉货效应退潮 [3] 应用领域细分 - 电视:业绩持平上季,厂商转向50吋以下中小尺寸生产 [3] - 笔电:业绩较上季略增,平板/显示器业绩双下滑 [3] - 手机:中国大陆补贴热潮消退,但非中系品牌有备货需求 [3] 技术发展动态 - OLED TDDI:客户4月推出新机并顺利量产,下半年预计更多机种导入,全年出货量估超1千万颗 [4] 第四季观察重点 - 需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对新台币汇率的影响 [4] - 中国大陆促销活动可能带动的备货需求 [4]
南极光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44.67%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6 09:0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98亿元,同比增长244.67%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89.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增长982.43%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582万元,同比增长499.53% [2] - 基本每股收益0.3274元/股,同比增长982.48%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3%,同比提升7.31个百分点 [2] 业务转型与市场拓展 - 业务重心从手机供应链向游戏电竞、智能穿戴、平板电脑、笔记本、工业控制、车载显示等多场景延伸 [3] - 市场结构从单一内销转向内外销并重,国际高端客户占比提升 [3] - 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上升,带动经营持续改善 [3] - 配套Switch 2的电竞背光模组出货稳定增长,高端产品放量推动规模效应 [3] 行业环境 - 全球中小尺寸显示行业回暖,受益于终端消费电子复苏、智能化和生成式AI普及 [2] - 液晶显示行业景气度回升,但仍面临激烈竞争与OLED渗透压力 [2] 研发与产品结构优化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拓展国际客户资源 [3] - 产品结构从低毛利手机产品向掌机、平板、笔记本、车规显示等高毛利产品转型 [3]
估值超300亿!国内显示驱动芯片龙头再启动IPO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6 09:01
上市动态 - 公司于8月5日在北京证监局完成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2] - 2022年曾启动科创板上市但因行业景气度下滑主动撤回,此次为二次冲刺[2] - 当前公司注册资本4.31亿元,E轮融资后估值超300亿元(2021年12月获65亿元融资)[2] 业务与技术 - 专注显示芯片研发,产品覆盖LCD/LED/OLED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及控制芯片,技术路线覆盖主流显示技术[3] - 2024年以超40%市占率位居LED显示驱动芯片市场第一[3] - 正在拓展车载显示芯片(已量产首颗车规级桥接芯片ICNM7810B)、SoC芯片及MLED/硅基OLED等前沿技术[3] 客户与市场 - 面板厂客户包括京东方、TCL华星、惠科,终端品牌覆盖TCL、LG、三星、OPPO、vivo、小米等[3] - LED显示屏厂客户含利亚德、洲明科技、艾比森等[3] - 若上市成功将成为科创板全品类显示芯片第一股[3] 股东背景 - 投资者包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华为哈勃科技、TCL创投、vivo等战略资本[2]
上涨讯号再现,8月部分尺寸电视面板价格止跌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6 09:01
面板价格趋势 - 8月部分尺寸电视面板价格止跌 显示器和笔电面板价格持稳 [1] - 32吋 43吋与50吋电视面板价格转持平 55吋 65吋与75吋预估下跌1美元 跌幅收敛 [4] - 显示器面板价格全面维持持平水准 [6] - 笔电面板主要规格价格呈现持平水准 台面下优惠由面板厂自行安排 [7] 电视面板市场动态 - 电视品牌客户为年末旺季促销启动备货 采购动能维持良好 [4] - 50吋以下需求明显转强 受印度排灯节促销和国内需求回补推动 [4] - 55吋以上需求动能偏弱 品牌客户仍在调节库存 [4] 显示器面板市场动态 - 第三季显示器面板需求稍有减弱 价格上涨动能消失 [5] - 部分主流尺寸因供应减少出现短缺 买卖双方接受价格走稳 [6] - 大部分显示器面板仍处于亏损状态 面板厂不愿多生产 [5] 笔电面板市场动态 - 第三季笔电面板需求稳定 部分品牌客户需求强劲 [7] - 面板厂在主流规格上台面下折让空间有限 主要通过高阶机种调整 [7]
TCL第二,2025H1全球电视品牌出货排名公布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6 09:01
全球电视市场出货量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视品牌出货量达9,250万台,年增2%,但下半年可能面临压力,全年出货量预期下修至1亿9,571万台,年减1.1% [2] - 品牌提前出货导致下半年旺季动能受抑制,主要因素包括面板成本高企、关税调整预期以及内需政策调整 [2] - 美国上半年电视销售年增幅维持在2%~3%,部分透支下半年需求 [2] 主要品牌出货表现与市占率 - 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品牌为Samsung、TCL、Hisense、LGE和Xiaomi,合计市占65.6% [5] - TCL与Hisense出货量分别年增12.5%和7.3%,市占率提升至15.2%和14.9% [3][5] - Samsung出货量持平(16,550万台),市占率从18.2%降至17.9%,LGE出货量年减1.1%,市占率降至11.8% [3][5] - Vizio因被Walmart并购,上半年出货量增长13%,预计全年增长逾30% [5] 技术细分市场动态 - Mini LED电视出货量预计年增67%至1,290万台,渗透率达6.6%,TCL、Hisense、Xiaomi合计市占62% [6] - OLED电视出货量预计年增5.6%至668万台,占全球电视比重3.4%,Samsung与LGE合计市占近80% [6] - 高刷新率电视(120Hz及以上)出货量年增24.4%,渗透率提升至13.6% [6] 行业竞争格局与策略 - 技术驱动的结构性升级成为竞争核心,品牌通过Mini LED、OLED及高刷新率产品强化差异化 [6] - 中国品牌受益于政策补贴,在Mini LED领域表现突出,韩系品牌面临市占流失压力 [5][6]
三星显示推出全新折叠屏面板品牌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5 09:08
三星显示推出全新折叠屏面板品牌"MONT FLEX" - 公司推出全新折叠屏面板品牌"MONT FLEX",旨在打造更具辨识度的差异化产品,强化在折叠屏显示面板领域的优势 [1] - 品牌名称源自法语"mont(山)",象征"折叠屏显示面板的创新高峰",体现对未来技术的愿景 [3] - 品牌字母含义:M(机械耐用性)、O(视觉机械性一体的平整性)、N(窄边框)、T(轻薄设计) [3] 三星显示折叠屏技术发展 - 自2019年开始量产折叠屏手机OLED面板,持续推动技术创新 [3] - 是业内首家在折叠屏手机中应用UTG(超薄玻璃)和LEAD(无偏光片OCF)技术的厂商 [3] - 已推出通过50万次折叠测试的"耐冲击结构"面板 [3] 品牌发布计划 - 将于2025年8月7日至9日在韩国显示展(K-Display 2025)正式亮相"MONT FLEX"品牌 [3] - 届时将同步展出品牌产品 [3]
面板价格最新预测(2025年8月)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5 09:08
面板价格预测 - 2025年8月部分电视面板价格止跌 显示器与笔记本面板价格保持稳定 [1] - 43吋和32吋电视面板价格止跌 65吋和55吋电视面板价格小幅下调 [6] - 显示器面板和笔记本面板各尺寸价格均无变化 [7][8] 电视面板价格详情 - 65吋电视面板均价172美元 较上月下跌1美元(降幅0.6%) 最低价166美元 最高价175美元 [6] - 55吋电视面板均价123美元 较上月下跌1美元(降幅0.8%) 最低价117美元 最高价125美元 [6] - 43吋电视面板均价64美元 最低价62美元 最高价65美元 [6] - 32吋电视面板均价35美元 最低价34美元 最高价36美元 [6] 显示器面板价格详情 - 27吋IPS面板均价63美元 最低价57.6美元 最高价65.8美元 [7] - 23.8吋IPS面板均价49.9美元 最低价47.1美元 最高价51.4美元 [7] 笔记本面板价格详情 - 17.3吋TN面板均价38.3美元 最低价37.7美元 最高价39.8美元 [8] - 15.6吋Value IPS面板均价40.3美元 最低价38.6美元 最高价41.9美元 [8] - 14.0吋TN面板均价26.9美元 最低价26.4美元 最高价28.1美元 [8] - 11.6吋TN面板均价25.1美元 最低价24.2美元 最高价26.5美元 [8] 数据来源 - 数据来自TrendForce集邦咨询显示器研究中心《TrendForce 2025面板价格预测月度报告》 [1][10]
iPhone 18或将搭载双层串联OLED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5 09:08
串联OLED技术进展 - LG Display于2024年底向苹果提出简化串联OLED技术方案 苹果随后向三星显示咨询该技术[1] - 若技术获批应用 预计最早2028年(iPhone 18系列)才能实现产品落地 因苹果量产计划需2年开发周期[1] - 串联OLED通过堆叠发光层(两层以上)可提升发光效率 降低功耗30% 并实现更高亮度 延长电池续航[1] 技术方案细节 - 当前iPhone采用单层OLED(红绿蓝子像素单层沉积) 简化串联方案仅堆叠蓝色子像素为两层 红绿保持单层[1] - 标准双串联需堆叠全部RGB子像素为两层 该技术已应用于2023年OLED iPad(高端机型)[2] - iPad采用双串联因其更换周期长 且定位高端 技术成本更高[2] 供应链动态 - LG Display在串联技术布局领先 数年前就提议iPhone采用 但被苹果暂拒 后成功应用于IT产品[3] - 2024年LG Display供应iPad OLED面板数量超越三星显示 并持续以双串联方式生产车载OLED[3] - 三星显示技术开发相对滞后 但2023年已供应OLED iPad面板 2024年起新车载项目均采用双串联[5] 商业化考量 - 苹果需联合三星显示/京东方等多家供应商准备量产 避免单一供应商削弱议价能力[5] - 供应链企业均未正面回应iPhone可能采用串联OLED的消息 保持信息保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