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sView睿智显示

搜索文档
友达、群创、彩晶、凌巨等6家面板厂公布7月营收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12 06:04
公司营收表现 - 友达光电7月营收50.26亿元新台币,同比下降15.85%,环比下降4.56%,累计营收389.75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2.26% [1] - 群创光电7月营收46.27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9.13%,环比增长4.07%,累计营收315.69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5.14% [1] - 瀚宇彩晶7月营收2.16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15.70%,环比下降2.89%,累计营收16.34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23.86% [1] - 凌巨科技7月营收1.52亿元新台币,同比下降27.58%,环比下降15.12%,累计营收11.80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2.85% [1] - 铼宝科技7月营收1.24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171.44%,累计营收6.20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92.01% [1] - 华凌光电7月营收0.41亿元新台币,同比下降7.30%,环比增长5.28%,累计营收2.85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2.23% [1] - 群创光电和铼宝科技实现同比与环比双重增长,友达光电和凌巨科技出现双重下降 [1] 面板市场价格走势 - 7月电视面板价格持续走低,显示器和笔电面板价格维持不变 [2] - 电视面板需求疲弱,品牌客户通过修正第三季采购订单管控库存并作为议价筹码 [2] - 显示器面板需求开始走缓,价格受电视面板影响呈现转平态势 [3] - 笔电面板需求较佳,但面板厂为维系客户关系不敢贸然调价,价格保持持平 [3] - 8月部分尺寸电视面板价格止跌,显示器和笔电面板价格保持稳定 [3] 面板厂商动态 - 群创光电计划将南科五厂产能整并至其他工厂,产线迁移预计2026年中完成,涉及笔电、显示器及医疗用面板产品线 [5] - 凌巨科技获得全球知名睡眠呼吸器品牌的2.4英寸显示器模组订单,预计明年下半年出货,每年贡献7至8亿元新台币营收,并计划2027年量产OTFT软式机板技术新产品 [5] - 友达光电宣布组织架构调整,新设集团执行长由董事长彭双浪兼任,集团营运长由总经理柯富仁兼任,以应对环境变化和推动策略转型 [5] 行业展望 - 第三季度受关税不确定因素及品牌提前拉货影响,面板厂商对市场持谨慎态度 [6]
诚志股份:上半年LCD液晶材料销量年增破30%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12 06: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59.81亿元,同比增长5.65% [1][2]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12.56万元,同比减少89.75% [1][2] - 扣非净利润2969.24万元,同比减少82.51%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369亿元,同比减少30.20% [2] - 基本每股收益0.0157元/股,同比减少89.81%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11%,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 [2] - 总资产270.13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25% [2]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77.86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26% [2] 业务表现 - 清洁能源业务主要产品辛醇等销售价格与毛利率持续下行,对整体业绩造成较大消极影响 [3] - 半导体显示材料业务尤其是液晶产品产销创历史新高,盈利水平大幅增加 [3] - 子公司诚志永华半导体显示材料业务持续推进IPO上市筹备工作 [3] - 石家庄诚志永华市场份额提升,销售收入、净利润、TFT-LCD用液晶材料销量同比增幅均超30% [3] - 子公司安徽诚志订单充足,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显著提升 [3] 专利布局 - 石家庄诚志永华拥有专利1670项,包括自主研发和收购DIC专利 [4] - 专利分布:中国大陆560项、日本484项、中国台湾252项、美国209项、韩国86项、德国55项、其他6国24项 [4] - 2024年3月通过石家庄诚志永华收购DIC株式会社1183项专利资产,交易金额2.4亿元 [3][4]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包含清洁能源、半导体显示材料以及生命医疗 [2] - 主要产品包括甲醇、乙烯、丁辛醇类、半导体显示用混合液晶材料(TN型/STN型/TFT型等系列)、生物制药及医药中间体 [2]
50亿,江苏年产2400万套OLED显示模组项目投产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12 06:04
诚盛科技芯片封装测试及OLED显示模组项目 - 公司芯片封装测试及OLED显示模组项目已部分投产,位于江苏扬州高邮高新区,总投资50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12亿元 [1] - 项目投产后年产能包括:封测大功率IGBT模块80万个、半导体光通讯芯片器件120亿个、功率器件及电源管理芯片7000万个、OLED显示模组2400万片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能源、轨道交通、白色家电、工业电子、光伏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预计年末全面投产 [1] - 公司业务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大功率半导体、OLED显示模组研发及绿电绿氢制备等领域 [1] 川奇光电电子墨水屏进展 - 公司首块75英寸彩色电子墨水屏成功下线并实现量产,彩饱和度提升30%,户外版可搭载太阳能板,运行温度范围-15℃至65℃ [3] - 产品已完成客户送样认证,三季度将实现满产 [3] - 公司为元太科技子公司,注册资本2.42亿美元,是元太科技全球电子纸产业链重要生产基地 [3] - 2023年1-6月外贸出口额达9.75亿元,当前订单排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 [3] AMOLED产业链动态 - 行业研究机构TrendForce发布AMOLED产业链报告,涵盖面板出货追踪、整机出货量预测及技术市场现状 [5]
7.14亿,歌尔股份间接投资Micro LED技术商Plessey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11 06:54
歌尔股份对Haylo的投资 - 歌尔股份控股子公司香港歌尔泰克拟向英国企业Haylo提供不超过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4亿元)的附股权收益权的有息借款,借款期限五年 [3] - 借款将用于Haylo收购Plessey Semiconductors Limited的100%股权并对Plessey增资,用于购买Micro LED相关固定资产及补充营运资金 [5] Plessey的技术与业绩 - Plessey专注于开发用于AR和VR设备的超高分辨率Micro LED显示器,曾与AR眼镜商Vuzix及Meta合作开发AR/VR微显示技术 [5] - Plessey技术成果包括单色无源矩阵Micro LED显示器、0.26英寸单色Micro LED显示模块、2.5μm超高分辨率Micro LED显示屏、硅基InGaN红光LED等 [6] - 与Meta共同研发全球最高亮度的红光Micro LED显示器,在高分辨率(<5微米)下亮度达6,000,000尼特 [6] - 2024财年营收约7479万美元,净利润约1241万美元;2025财年营收约7272万美元,净利润约280万美元 [6] 歌尔股份的VR/AR业务发展 - 歌尔股份长期为苹果、Meta等国际品牌供货,2021年归母净利润达43.07亿元,但2022年、2023年业绩持续收缩 [7] - 公司持续发展VR/AR头显、智能游戏机为主的智能硬件业务,2022上半年智能硬件成为最大业务板块 [7] - 在VR/AR终端设备市场占据主要代工份额,为Meta、Pico、索尼、三星、华为、小米等提供VR/AR眼镜产品整体代工业务 [7] 歌尔股份的光学技术布局 - 2012年成立歌尔光学,致力于VR&AR、微投影等光学显示技术的研发和生产 [8] - 2020年建成12英寸晶圆纳米压印衍射光波导自动化量产线,研制基于DLP、LCoS、Micro LED等技术的AR光机产品 [8] - 已研发出单层镜片全彩AR衍射光波导显示模组和Micro LED单绿色衍射光波导显示模组 [8] 投资目的与未来展望 - 投资目的是推动AR眼镜相关产业发展,增强公司在产业链上游的资源整合能力,加强与行业头部客户的战略合作 [9] - 通过投资进一步推动Micro LED技术和产品的成熟,支持AI智能眼镜和AR增强现实业务的未来发展 [9]
550亿!合肥国显第8.6代AMOLED生产线主厂房封顶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11 06:54
项目进展 - 合肥国显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主厂房已完成封顶 [1] - 项目自2025年2月土建开工以来,仅用168天即实现主厂房封顶 [4] 技术特点 - 全球首条搭载无FMM技术(ViP)的高世代AMOLED生产线 [4] - 采用维信诺自主研发的ViP技术,通过半导体光刻工艺实现AMOLED像素制备 [4] - ViP技术具备独立像素、高精度、高良率等核心优势,可大幅提升AMOLED面板的切割效率与经济性 [4] 产能与投资 - 产线总投资550亿元 [4] - 设计产能达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2290mm×2620mm) [4] 应用领域 - 为平板、笔电、车载等中大尺寸高端显示市场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4] 合作与运营 - 产线由合肥国显负责建设和运营,合肥国显由维信诺和合肥市投资平台出资 [4] - 维信诺和合肥国显将在技术转化上大力协同 [4]
供货京东方等,2家显示相关龙头申请上市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8 12:02
显示产业公司上市动态 - 东莞市元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拟申请在北交所上市,已于2025年8月1日签署辅导协议,辅导机构为东莞证券 [1] - 中导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7日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 [1][3] 中导光电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平板显示与半导体晶圆自动光学检测(AOI)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TCL华星持有其2.577%股份,客户包括京东方、惠科、天马等国内主要面板厂 [2][4] - 产品线涵盖TFT-LCD和OLED检测设备,检测灵敏度达亚微米级,2025年6月中标绵阳惠科光电阵列低精度自动光学检查机项目 [4] - 已在平板显示AOI领域占据主要份额,正加速布局半导体晶圆检测领域 [4] 元立光电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专注导光板等光学产品研发生产 [5][8] - 主要产品包括平板、车载显示及笔电导光板,终端客户覆盖三星、惠普、戴尔、华为等消费电子品牌及丰田、宝马、比亚迪等车企 [8] - 2024年营收2.877亿元(同比+22.94%),净利润3116万元(同比+25.66%) [8] - 拥有实用新型专利55项,发明专利13项,参与2项国家标准制定,2025年6月投资设立两家全资子公司优化业务布局 [8] 显示产业链扩产趋势 - 2025年上半年面板厂扩产项目涉及总金额达2244.3亿元,覆盖LCD、OLED、MLED、电子纸等技术 [10][11][12] - 京东方成都第8.6代AMOLED产线投资290亿元(5月量产),TCL华星Micro LED研发项目投资3亿元(5月完成建设) [11][12] - 惠科南充MLED芯片基地投资100亿元(5月签约),绵阳Mini LED项目投资50亿元(2月开工) [11] 上游设备材料国产化进展 - 本土厂商在检测、清洗、蚀刻等关键制程设备上正从中低端向高端市场渗透 [13] - 导光板、液晶材料、OLED发光材料等核心材料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元立光电等技术已取得明显进步 [13] - 资本市场支持将加速上游厂商研发投入,推动高端装备与关键材料国产化进程提速 [13]
1.5V,全球最低工作电压白光OLED器件问世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8 12:02
技术突破 - 东京科学研究所研发出全球工作电压最低的白光OLED器件,工作电压仅1.5V [1] - 研究团队由Seiichiro Izawa教授带领,此前已成功研发基于TTA工艺的低压蓝光OLED器件 [2] - 本次研究在蓝光OLED基础上,通过掺杂天蓝掺杂剂(Tbpe)和黄色掺杂剂(红荧烯)混合产生白光 [2] 技术细节 - 新型OLED器件命名为上转换OLED(UC OLED),采用三重态-三重态湮灭(TTA)上转换工艺 [2][4] - 目前UC OLED仍面临低效率和颜色稳定性问题,研究人员将继续优化器件性能 [2] 研究背景 - 该研究是建立在团队前期低压蓝光OLED研发成果基础上的延伸 [2] - 蓝色UC-OLED结构已实现TTA技术应用 [4]
DIC 2025 直击:京东方/TCL华星/惠科/深天马等28企亮点一览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8 12:02
面板企业技术创新 - 京东方UB Cell显示技术融合ADS Pro LCD技术,具备超高环境光对比度、广视角无色偏、高色域等特点,适用于TV、MNT、NB等产品[2] - 京东方31.5英寸4K医用显示器实现Real 10bit驱动,亮度稳定性达DICOM800水准,NTSC色域覆盖率100%[4] - 京东方240Hz高刷LTPO OLED屏支持1~240Hz刷新率,采用氧化物背板改善残像问题[6] - 京东方类纸画屏触控系列涵盖32-98英寸七种尺寸,应用于文化展陈行业[8] - 京东方第三代智能座舱采用44.8英寸PHUD贯穿屏,集成氧化物背板技术实现9K分辨率[10] - 京东方7.9英寸4K光刻法全彩AMOLED样机像素密度达560PPI,色域超90% BT.2020[11] TCL华星产品突破 - TCL华星全球首款量产屏下摄像OLED笔电显示应用于联想YOGA Air X,屏占比98%,支持4K/120Hz[15] - TCL华星27英寸4K 120Hz印刷OLED MNT显示器亮度峰值600nits,色域DCI-P3 99%[17] - TCL华星为小米15 Pro定制全球首款量产分区分频OLED屏,IC功耗降低15%-20%[18] - TCL华星98英寸4K LCD TV采用RGB mini-LED背光技术,色域BT.2020 95%,屏占比99%[19] - TCL华星全球最小0.05英寸硅基Micro LED显示屏应用于AR眼镜,像素密度5080 PPI[20] 惠科显示技术进展 - 惠科全球首款800Hz超高刷显示器Hyper Silicon 24.5英寸实现800Hz物理刷新率[22] - 惠科85/100英寸360Hz LCD显示屏采用HSR 360Hz引擎,动态清晰度提升50%[25] - 惠科全球首创Rubbing配向超高对比显示器CR2400实现2400:1对比度[27] - 惠科ArtVision Pro 116全球首款116英寸4K超薄壁纸电视,反射率降至1.8%[29] 维信诺技术方案 - 维信诺宽色域/高效率pTSF器件柔性AMOLED方案改善色纯度并降低功耗[31] - 维信诺LTPS 20Hz手机低刷方案功耗降低超20%,缩小与LTPO技术差距[33][34] - 维信诺全球首款车载UDIR柔性AMOLED方案实现屏下红外光检测[34] - 维信诺玻璃基AMOLED方案实现2000PPI,满足VR应用需求[36] 天马微电子创新产品 - 天马SLOD技术使叠层OLED器件工作电流降低50%,寿命达传统单RGB器件3-4倍[40] - 天马6.7英寸高亮度LCD显示屏亮度达1000nits,刷新率30-144Hz[42] - 天马12.3英寸液晶棱镜技术车载仪表屏实现2D/3D可切换功能[43] - 天马8英寸Micro LED IRIS HUD实现>10000nits亮度,PPI达167[45] - 天马全球首款16英寸480Hz氧化物电竞面板采用Oxide制程技术[47] 显示设备与材料进展 - 北方华创磁控溅射镀膜设备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触摸屏等领域[57] - 科韵激光CELL Repair设备累计出货超100台,支持100英寸以上面板维修[60] - 晶洲装备完成G2.5~10.5世代面板自主研发,覆盖平板显示主工艺全系列[61] - 康宁AR车载自由曲面反射镜最大尺寸420mm,PV值<100um[73] - 康宁与天马合作双13英寸多曲率一体黑OLED显示屏模组反射率0.5%[75] - 沃格光电32英寸0OD精准光源GCP Mini LED触控屏一体机厚度<5mm[77] - 电气硝子Dinorex UTG™超薄玻璃提高折叠智能手机可靠性[81] - 寰采星G8.6H金属网面CMM宽幅1600mm,应用于AMOLED屏幕生产[121] - 高光半导体成功下线中国首张8.6代AMOLED通用金属掩膜版[125]
DIC2025丨 TCL华星赵军:拥抱AI,共绘显示未来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8 12:02
AI+显示产业趋势 - 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驱动"显示大时代"到来,显示技术升级与AI深度交织、与应用场景多元融合[6] - 公司确立"赋能应用"与"原生应用"双轮驱动路径,既优化现有AI终端体验,又前瞻布局未来显示形态[6] TCL华星AI架构 - 构建"1湖1模3平台"的"五星"AI架构:星湖数据湖汇聚全链条高质量数据,星智垂域大模型具备强推理与多模态能力,星云算力云平台/星舟工业AI平台/星域Agent平台分别提供算力支持/工具库/场景落地能力[3] - 通过语料攻坚、Agent突破、实效验证三螺旋合力实现全栈能力贯通[3] AI应用成效 制造领域 - 视觉检测漏检率下降85%,良率提升0.2%,修复环节稳定性超95%[5] 研发领域 - 数字孪生系统使部分环节周期从一周压缩至秒级,效率提升超90%,跌落破片风险降低55%[5] 运营领域 - 排产计划周期从7天压缩至30分钟,端到端交付响应周期降低30%,客户需求反馈速度从1天提升至分钟级[5] 细分领域技术突破 手机显示 - LTPO技术使静态场景IC功耗最多降低68%,动态场景降低11%,C9材料体系与PLP3.0技术协同降耗[7] 笔电显示 - 印刷OLED采用喷墨打印制程实现全面轻薄化,平衡AI PC算力与设计需求[7] AR/VR显示 - 硅基LED技术具备轻巧设计、超高清画质和多模态交互特性[7] 车载显示 - PHUD技术推动智驾体验向安全与美学融合方向发展[7] 行业认可 - 公司获《显示产业年度之星》,4K 120Hz印刷OLED显示器等四项产品分获器件/应用创新金奖[9][10]
HTC或将发布AR智能眼镜新品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7 09:05
HTC新品发布 - 公司将于8月14日推出VIVE品类全新产品 从海报信息推测极可能是AR智能眼镜 具备与HTCU 24 pro等手机无缝连接功能 [1] - 公司此前已在社交媒体预告 将在台北101大厦举办"What's Next"主题发布会 明确将推出首款智能眼镜产品 但未透露更多细节 [2] - 公司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早有布局 2021年推出过VIVE Flow VR眼镜 重量仅189克 提供3 2K分辨率 100度视场角和75Hz刷新率 [2] 面板产业研究 - 行业研究机构提供面板产业链市场供需及价格报告 包括季度面板产业市况报告和月度面板价格预测报告 [5][7] - 研究覆盖面板价格追踪 出货量监测 产能状况分析以及面板厂稼动率等关键指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