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者

搜索文档
国有六大商业银行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对比
数说者· 2025-05-05 06:39
六大行总资产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末,六大行总资产达208.13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23% [1] - 资产规模排序:工商银行(51.55万亿元) > 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均超40万亿元) > 中国银行(35.99万亿元) > 邮储银行(17.69万亿元) > 交通银行(15.29万亿元) [1] - 工行和建行资产增速超5%,交行增速最低仅2.61% [1] 营业收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六大行合计营收9101.84亿元,工行以2127.74亿元居首,建行/农行/中行均超1500亿元 [3] - 仅中行(2.56%)和农行实现营收正增长,建行同比降幅最大(-5.40%),工行下降3.22% [3] 净利润动态 - 一季度六大行净利润总计3501.92亿元,工行/建行均超800亿元,邮储(250亿级)与交行差距仅2.57亿元 [5] - 仅农行和交行净利润增长,工行(-3.81%)和建行(-3.64%)降幅显著 [5] 净息差变化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1%保持行业最高,但较2024年下降16BP;交行净息差仅1.23% [7] 资产质量分析 - 邮储银行不良率0.91%为六大行最低,但较2024年末上升1BP;其他五大行不良率持平或下降 [9] - 农行拨备覆盖率297.81%居首,邮储266.13%次之,中行跌破200%至197.97% [11]
国有大银行中哪家“当铺思维”最浓?
数说者· 2025-04-30 06:49
信用贷款与抵押贷款占比分析 - 六大行信用贷款占比普遍低于50%,贷款主要依赖担保措施,建设银行信用贷款占比最高达45.41%,农业银行占比42.23%,邮储银行占比最低仅28.59% [2] - 抵押贷款占比均超过30%,邮储银行抵押贷款占比高达46.99% [2] - 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家大行信用贷款占比均高于抵押贷款,建设银行信用贷款占比高出抵押贷款9.75个百分点,交通银行高出6.73个百分点,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分别高出6.41、1.03和1.02个百分点 [4] - 邮储银行抵押贷款占比高出信用贷款18.40个百分点,对抵押依赖最严重 [4][5] 贷款担保方式与资产质量关联性 - 六大行抵押贷款逾期率均高于信用贷款逾期率,中国银行抵押贷款逾期率1.97%,高出信用贷款1.37个百分点,农业银行抵押贷款逾期率高出信用贷款1.28个百分点 [8] - 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抵押贷款逾期率分别高出信用贷款0.89、0.88、0.69和0.29个百分点 [8] - 有抵押的贷款质量并未优于无抵押贷款,贷款偿债来源核心是借款人自身还款能力而非担保措施 [13] - 过度依赖抵押担保的"当铺思维"无法阻止贷款质量恶化,银行需重视借款人第一性偿付能力 [14]
业绩可圈可点,“债券特色”明显——南京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28 23:02
公司历史与发展 - 199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1996年在原南京39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及信用联社基础上成立南京城市合作银行 [2] - 1998年更名为南京市商业银行,2001年和2005年分别引入国际金融公司和法国巴黎银行入股,2006年更名为南京银行,200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 - 截至2023年实现江苏省县域网点全覆盖,在北京、上海和杭州各设1家异地分行 [2] - 拥有南银理财100%股份、鑫元基金80%股权、南银法巴消费金融56%股份,并入股江苏金融租赁(21.09%)和日照银行(20%) [2] 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末总资产达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3.25%;营业收入502.73亿元,同比增长11.32%;归母净利润201.77亿元,同比增长9.05% [3] - 规模类指标稳居城商行第五,总资产规模低于江苏银行(39,520.42亿元)、北京银行(42,215.42亿元)、宁波银行(31,252.32亿元)和上海银行(30,855.16亿元) [6][7] - 2024年三大规模类指标增速保持在10%左右,增长势头强劲 [3] 业务结构与特色 - 投资类资产和收入占比高,2024年金融投资占总资产比达41.66%,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比达27.09%,在主要上市银行中占比最高 [7][8] - 在同业中有"债券之王"之称,金融投资占比高于上海银行(42.30%)、北京银行(34.03%)等 [7][8] 盈利能力 - 2024年净息差为1.94%,较2023年下降10个BP,但在主要城商行中仍保持最佳水平 [9][10] - 利息净收入266.27亿元,同比增长4.62%,占收入的52.96%,是收入和利润最主要来源 [10] - 贷款总额达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4.31%,贷款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10]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率为0.83%,较2023年末下降7个BP,拨备覆盖率335.27%,资产质量保持较好 [14] - 公司贷款不良率0.66%(下降4个BP),个人贷款不良率1.29%(下降21个BP),公司贷款占比69.82%带动整体资产质量提升 [17][18]
“江苏速度”、值得期待——江苏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27 23:07
公司概况 - 江苏银行由江苏省内10市城商行于2007年合并重组而成,2016年在上交所上市,2020年入选全国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 [2] - 公司下辖17家分行(江苏省内全覆盖)及4家子公司,业务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但江苏地区贷款占比达86.13%(2024年末) [2][3] - 2024年末江苏地区贷款余额1.80万亿元(占比86.13%),长三角(不含江苏)、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贷款占比分别为6.82%、3.50%、3.55% [3] 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末总资产达3.95万亿元(同比+16.12%),营业收入808.15亿元(+8.78%),归母净利润318.43亿元(+10.76%) [4][8] - 总资产增速创近五年新高,营收与净利润增速保持10%左右高位 [8] - 总资产规模超越广发银行、浙商银行等全国性股份行,接近华夏银行;净利润和营收均超越北京银行,稳居城商行首位 [9] 盈利能力 - 2024年净息差1.86%(较2023年下降12BP),但仍优于多数同业:仅低于邮储银行(国有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股份行) [10][13] - 贷款规模从2023年1.80万亿元增至2024年2.10万亿元(+16.28%),支撑利息净收入增长 [13]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89%(较2023年下降2BP),拨备覆盖率高达350.10%,风险抵御能力突出 [14] 行业地位 - 规模指标全面超越北京银行成为城商行"一哥",并以城商行身份超越5家全国性股份行 [15] - 净息差与资产质量表现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经营效率持续优化 [16][17]
依旧高增长,依旧低不良——杭州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26 15:06
公司概况 - 杭州银行前身为1996年由杭州市33家城市信用社股东、信用联社股东及杭州市财政局等共同发起的杭州城市联合银行,1998年更名,2016年10月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0926)[2] - 业务布局以浙江省为核心(2024年营收79.58%来自浙江,其中杭州占比58.36%),同时覆盖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和合肥5个外省城市[2] - 拥有杭银理财100%股权、杭银消费金融42.95%股份、石嘴山银行18.39%股份及多地村镇银行股权[2] - 截至2024年末员工总数14,409人[2] 规模增长 - 2024年末总资产达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4.72%),营业收入383.81亿元(+9.61%),归母净利润169.83亿元(+18.07%)[3] - 总资产规模超越渤海银行(1.84万亿元)和恒丰银行(1.54万亿元),净利润超过浙商银行(151.86亿元)、恒丰银行(54.54亿元)和渤海银行(52.56亿元)[8][9] - 贷款总额9374.99亿元(占总资产44.38%),同比增长16.16%,其中公司贷款占比67.38%(6316.50亿元),个人贷款占比32.62%(3058.49亿元)[14][16] 净息差表现 - 2024年净息差1.41%(同比下降9BP),低于浙商银行(1.71%)和宁波银行(1.86%)[10][11] - 负债端存款占比64.39%,但定期存款占比达55.50%(7062.92亿元),存款平均利率2.04%高于同业[11][14] - 资产端贷款平均收益率4.25%,但贷款占总资产比例仅44.38%,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4]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76%(与2023年持平),拨备覆盖率541.45%,显著高于宁波银行(389.35%)、招商银行(411.98%)等同业[18][22] - 关注率和逾期率极低,信用风险控制能力突出[22][24]
城商行“一哥”变“老三”——北京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24 23:07
公司背景与区域分布 - 北京银行前身为1996年由90家城市信用社组建的北京城市合作银行,历经1998年、2004年两次更名后确立现名,2005年引入荷兰国际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2007年在上交所上市[2] - 经营网络覆盖北京、天津、上海等十余个中心城市及香港、荷兰,但业务仍高度集中于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2024年该区域贡献77.05%营业收入和85.66%利润总额[3][4] - 2024年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资产总额达3.08万亿元,占全行资产的72.9%,长三角地区资产占比15.1%[4] 财务表现与同业对比 - 2024年总资产4.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61%,营收699.17亿元同比增长4.81%,归母净利润258.31亿元同比仅增0.81%[5] - 总资产规模保持城商行首位,但净利润被江苏银行(2022年超越)和宁波银行(2024年271.27亿元)反超,退居行业第三[9][10] - 净息差1.47%显著低于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的1.86%,贷款平均收益率3.94%也落后于两者的4.77%-4.84%[14][16] 资产质量与经营效率 - 不良贷款率1.31%较2023年下降1BP,拨备覆盖率208.75%,但均劣于江苏银行(不良率0.89%/拨备350.1%)和宁波银行(不良率0.76%/拨备389.35%)[17] - 计提拨备占营收比达28.75%,高于江苏银行22.74%和宁波银行16.03%,高拨备侵蚀利润增速[17][18] - 存款成本1.85%虽低于同业,但贷款收益率劣势导致净息差在可比银行中处于末位[16]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城商行"一哥"地位被江苏银行取代,净利润排名滑落至第三,与头部同业差距持续扩大[9][10][19] - 在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对比中,净息差低于工商银行1.41%、建设银行1.51%等主要竞争对手[16] - 业务区域集中度高,非京津冀地区盈利能力较弱,长三角地区利润贡献仅占5.9%[3][4]
压力依然山大,渤海仍需努力——渤海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22 14:55
2024年经营表现 - 渤海银行总资产达1.84万亿元,同比增长6.41% [2] - 营业收入254.82亿元,同比增长1.94%,结束连续三年下降趋势 [2] - 归母净利润52.56亿元,同比增长3.4%,结束两年负增长 [2] - 归母净利润仍低于2015年水平(56.89亿元) [5] 净息差与同业对比 - 净息差1.31%,同比上升17BP,但在12家股份行中最低 [8][9] - 利息净收入155.42亿元,同比下降21.04亿元 [11] - 金融投资净收益增长27.30亿元,弥补利息收入下滑 [1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9.74亿元,同比下降10.25亿元 [11] 资产质量分析 - 整体不良贷款率1.76%,同比下降2BP,近五年维持在1.76%-1.78%区间 [12] -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55.19%,股份行中倒数第三 [14] - 关注类贷款占比2.78%,逾期贷款占比2.79%,均高于不良率 [16] - 公司贷款不良率1.11%,同比下降73BP;个人贷款不良率飙升至4.15% [18] 个人贷款风险细分 - 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高达12.37% [19] - 个人房贷不良率接近2%,经营性贷款不良率4.62% [19] 核心总结 - 规模指标回升但利润仍处低位,金融投资成为利润关键支撑 [22][23] - 个人贷款风险显著上升,尤其消费贷款不良率突出 [22][19] - 净息差虽改善但同业竞争力不足,资产质量压力持续 [8][16]
风险管控任重道远——华夏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20 13:58
公司概况 - 华夏银行由首钢总公司于1992年独资组建,1995年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2] - 2024年末总资产达4.38万亿元,增速2.86%,营业收入971.46亿元(+4.23%),归母净利润276.76亿元(+4.98%)[3] 收入结构变化 -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1.89%,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14.98%,但投资收益从94.25亿元增至157亿元(+66.58%),成为营收增长关键支撑[6] - 近五年投资收益金额和占比已超过手续费收入,成为第二大收入组成部分[8] 净息差表现 - 2024年净息差1.59%,较2023年下降23BP,近五年年均降幅超20BP[10] - 存款占负债比53.64%(较2023年降0.52pct),定期存款占比60.88%(较2023年升1.87pct)[11] - 在12家股份行中净息差排名第6,低于招商(1.98%)、平安(1.87%)等同业[11][12]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60%(较2023年降7BP),拨备覆盖率161.89%(较2023年升1.83pct),关注类贷款占比持续下降[15] - 不良率在12家股份行中排名倒数第二,拨备覆盖率排名第9,显著低于招商(411.98%)、平安(250.71%)[17][19] - 个人贷款不良率1.80%高于公司贷款1.59%,公司贷款占比超60%有助于风险管控[19][21] 经营总结 - 投资收益有效对冲传统收入下滑,维持整体业绩增长[24] - 负债结构劣势(低存款占比+高定期化)与同业较高的不良率仍是主要经营挑战[24]
一家称得上NB的银行——宁波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4-17 22:46
业绩表现 - 2024年末宁波银行总资产达3.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25% [2] - 2024年营业收入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归母净利润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 [2] - 在主要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普遍低于5%的背景下,公司业绩增速显著高于同业 [7] - 总资产和营收接近浙商银行(3.33万亿元/676.50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其2倍(151.86亿元) [7] 业务结构 - 利息净收入增长70.86亿元,增速17.32%,主要依靠主业而非金融投资等非传统业务 [8] - 净息差从2023年2.01%降至1.91%,但通过数字化转型和场景化服务创新实现逆势增长 [8]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76%,拨备覆盖率389.35%,在A股万亿级银行中表现最优 [10] - 关注类贷款占比1.03%,逾期率0.95%,虽高于不良率但仍可控 [13] - 企业贷款不良率仅0.23%,个人贷款不良率1.68%,企业贷款优势支撑整体资产质量 [13][15] - 资产质量指标显著优于同业,如邮储银行(不良率0.90%)、招商银行(0.95%)、浙商银行(1.38%)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