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者

搜索文档
六大行2024年末及近五年不良贷款分析
数说者· 2025-03-31 22:27
不良贷款余额与贷款总额 - 六大行不良贷款余额近五年持续上升,2024年末工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3794.58亿元,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超3000亿元,中国银行2687.81亿元,交通银行超1000亿元,邮储银行803.19亿元 [2] - 由于贷款总额扩大,六大行整体不良贷款率维持稳定,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家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2024年末较2020年末降幅超20个BP,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增2个BP但仍控制在0.9%以下 [4] 不良贷款率与拨备覆盖率 - 2024年末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工商银行1.34%,建设银行1.34%,农业银行1.30%,中国银行1.25%,交通银行1.31%,邮储银行0.90% [5] - 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家拨备覆盖率基本保持上升,2024年末六大行拨备覆盖率均在200%以上,邮储银行拨备覆盖率286.2%略低于农业银行的299.6% [5][8] - 2024年四大行信用减值损失均超1000亿元,交通银行525.7亿元,邮储银行284.2亿元,五年来减值计提基本持续下降 [8] 贷款质量指标 - 四大行不良贷款率基本高于逾期率但低于关注率,交通银行2023-2024年末逾期率高于不良率,邮储银行自2021年末起逾期率一直高于不良率且关注率持续上升 [10] - 六大行中工建农中交五家公司类不良率持续多年高于个人不良率,邮储银行则相反 [12] - 六大行公司类不良率近五年持续降低,工建农中交由2020年末2%以上降至2024年末1.5%左右,邮储银行由0.95%降至0.54% [12] - 六大行个人类不良率基本持续上升,工农交邮四家2024年末个人不良率均超1%,其中工农交三家为近五年首次超1%,邮储银行自2022年末起即超1% [12] 个人贷款产品不良率 - 2024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最低,信用卡不良率最高(农业银行个人消费贷不良率高于信用卡,邮储银行个人经营贷不良率高于信用卡) [14] - 个人住房不良率:工行和农行最高(0.73%),交行最低(0.58%);信用卡不良率:工行最高(3.50%),建行和交行超2%,邮储银行个人经营贷不良率最高(2.21%) [14] - 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近五年持续上升,均由2020年末低于0.5%升至2024年末0.58%以上 [15] - 信用卡不良率:中行持续下降,邮储基本下降,农行保持最低,工行自2022年末快速上升至2024年3.50%,建行呈上升趋势 [18]
注资!邮储银行再起飞!
数说者· 2025-03-30 22:24
2024年9月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表示将向 六家大型商业银行 进行注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 次提出" 拟发行特别国债 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 2025年3月30日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公告称拟向 财政部 等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1300亿元,国有 大行 "天量" 注 资 工作迈出实质性一步。 相比其他 "工农中建交"在本世纪初有一次不良资产大剥离和注资上市不同,同样作为大行的邮储 银行从未有过如此待遇,因此其资本充足率在" 六大行 "中向来最低(见下表)。 | 银行名称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 --- | --- | --- | --- | --- | --- | | 工商银行 | 13. 18% | 13.31% | 14.04% | 13.72% | 14. 10% | | 建设银行 | 13.62% | 13.59% | 13. 69% | 13. 15% | 14. 48% | | 农业银行 | 12.92% | 13. 46% | 13. 37% | 12.87% | 13. 63% | | 中国银行 | ...
六大行2024年经营情况对比分析
数说者· 2025-03-29 02:05
六大行2024年财报核心数据 - 六大行2024年末总资产合计199.67万亿元,营业收入3.52万亿元,净利润1.42万亿元(日均39亿元)[2] - 工商银行在总资产、营收、净利润三项指标均居首位,农业银行总资产43.24万亿元超越建设银行位列第二[2] - 行业呈现"4+2"格局,工农建中四大行与交行、邮储形成明显断层[2] 同比增速分析 - 农业银行总资产增速最快达8.44%,建设银行最慢为5.86%[4] - 工行和建行营收、净利润出现负增长,邮储银行净利润增长2.25%但归母净利润下降0.68%[4] - 六大行净息差全部低于2%且同比均下降,工行降幅最大(20BP),交行净息差最低仅1.27%[9] 收入结构与资产质量 - 利息净收入占比:邮储银行最高82.04%,交行最低65.36%[7] - 不良贷款率:工行和建行最高1.34%,邮储最低0.90%[10] - 拨备覆盖率:六大行均超200%,邮储银行最高286.15%[11] 贷款结构特征 - 公司类不良率普遍下降(农行降25BP),个人类不良率均上升(工行升45BP)[11] - 邮储银行个人不良率1.28%显著高于公司不良率0.54%,与其他五大行形成反差[11] - 信用卡不良率:工行最高达3.50%(同比升105BP),四家大行信用卡不良率超2%[11] 房地产相关贷款 - 房地产贷款余额:中行最高9673亿元(同比增925.5亿元),四大行均超8500亿元[12] - 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农行最高5.40%,建行降幅最大(85BP)[14] - 个人住房贷款:建行余额最大6.19万亿元,工行超6万亿元,交行仅1.47万亿元[15] 人员与机构配置 - 员工数量:农行最多45.47万人,交行最少9.57万人[19] - 机构数量:农行2.29万个最多,交行2884个最少[19] - 邮储银行含代理网点达3.92万个,为六大行之最[19]
房地产观察5:近年来房地产销售金额趋势分析
数说者· 2025-03-27 23:05
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趋势 - 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为9.68万亿元,同比下降17.1%,住宅销售金额占比87.71%,同比下降17.6% [2] - 2025年前两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1.03万亿元,同比下降2.6%,住宅销售金额占比89.29%,降幅收窄至0.4% [2] - 2000-2018年为高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速超10%,2009年峰值达75.5%;2019-2021年中低速增长,2021年达峰值18.19万亿元;2022年起进入负增长阶段 [2] 住宅销售占比与区域表现 - 住宅销售占比长期超80%,2021年达峰值89.45%,2024年回落至87.71% [5][9] - 2024年住宅销售金额8.49万亿元,回归2015-2016年水平 [6][9] - 广东、江苏、浙江为销售前三省份:广东2024年商品房销售1.19万亿元(-21.2%),江苏1.08万亿元(-15.1%),浙江8608.67亿元(-25.2%) [7][10] - 2024年仅西藏实现正增长(+1.6%),福建、安徽等8省降幅超20% [11][12] 省份分化与结构特征 - 头部省份集中效应显著:广东、江苏、浙江合计占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的31.7% [10] - 住宅销售区域差异大:2024年广东住宅销售1.03万亿元(-20.3%),天津住宅占比最高达94.6%,重庆最低仅77.2% [11][12] - 7个边缘省份(如青海、西藏)年销售额不足1000亿元,内蒙古等省份降幅收窄至个位数 [7][10] 历史周期与阶段性特征 - 商品房销售面积2024年回落至2015年水平 [4] - 住宅销售增速与整体同步:2009年峰值增速80%,2022年起连续三年负增长 [6] - 2021年为关键转折点,住宅销售金额16.27万亿元后进入下行周期 [6][12]
房地产观察4:销售面积分析
数说者· 2025-03-27 05:36
全国商品房销售概况 - 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9.7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9%,住宅销售面积8.14亿平方米,占比83.64%,同比下降14.1% [2] - 2025年前两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0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5.1%,住宅销售面积0.92亿平方米,占比85.68%,降幅收窄至3.4% [2] - 2024年销售规模回落至2009年水平,住宅销售面积同样回归2009年水平 [3][7] 历史阶段划分 - **高速增长阶段(2000-2010年)**:年均增速超10%,2009年达峰值42.1%(2008年基数低致反弹) [2] - **中低速增长阶段(2011-2021年)**:增速普遍低于10%,2014/2019年负增长,2013/2016年出现17.3%/22.5%反弹 [2] - **负增长阶段(2022年至今)**:连续三年负增长,2021年峰值17.94亿平方米后持续下滑 [2] 区域销售表现 - **头部省份**:江苏(2024年1.04亿平方米)、山东(9833万平米)、广东(7488万平米)为前三,湖北(0.5%)、天津(0.5%)为少数正增长省份 [9][11] - **尾部省份**:海南(938万平米)、青海(243万平米)连续两年正增长,西藏等6省不足1000万平米 [9][11] - **降幅显著省份**:福建(-23.6%)、广东(-21.8%)、四川(-20.1%)等5省2024年降幅超20% [11] 住宅销售结构 - **全国占比**:住宅占比长期超80%,但从2009年91.02%降至2024年83.64% [5][14] - **省份差异**:山西占比最高达95.8%,重庆最低仅64.6%,广东(78.7%)、江苏(79.8%)低于全国均值 [14] - **区域降幅**:四川(-26.3%)、宁夏(-23.3%)、广东(-23.1%)等5省住宅销售面积降幅超20% [13]
房地产观察3:新开工面积变化趋势
数说者· 2025-03-25 13:52
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趋势 - 2024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7.3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0% 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37亿平方米占比72.62%同比下降23.0% [2] - 2025年前两个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0.6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9.6% 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0.48亿平方米占比72.89%同比下降28.9% [2] - 自2000年以来行业经历四个阶段:2000-2011年高速增长(增速常超20%) 2012-2015年负增长 2016-2019年中低速增长 2020年起进入新一轮负增长阶段 [2] 住宅新开工面积特征 - 住宅新开工面积占房屋新开工面积比例长期保持在70%以上 但整体呈下降趋势 2007年占比达82.60% [4] - 住宅新开工面积变化阶段与整体房屋趋势一致 2024年规模回落至2005年水平 [6] - 2024年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占比72.62% 河南占比最高达86.1% 上海最低仅55.6% 北京59.2% 广东占比低于70%为66.8% [10] 省份新开工面积表现 - 江苏山东广东为2024年新开工面积前三省份 均超5000万平方米 浙江四川河南河北超4000万平方米 [7] - 2024年仅北京实现房屋新开工面积正增长(2.4%) 2023年有天津(54.7%)和吉林(9.2%)为正增长 [8] - 浙江2024年房屋新开工面积降幅最大达36.6% 辽宁福建宁夏云南陕西安徽青海江西8省降幅超30% [9] - 2024年住宅新开工面积江苏(4143.61万㎡)山东(4125.30万㎡)领先 河南广东河北浙江四川5省超3000万平方米 [9] - 2024年仅北京(6.6%)和贵州(2.1%)实现住宅新开工面积正增长 青海浙江福建安徽辽宁宁夏江西陕西8省降幅超30% [10]
房地产观察2:房地产施工面积变化及趋势分析
数说者· 2025-03-24 14:42
全国房地产施工面积趋势 - 2024年全国房屋施工面积73.3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7%,住宅施工面积51.33亿平方米(占比70.01%),同比下降13.1% [2] - 2025年前两个月全国房屋施工面积60.60亿平方米,同比下降9.1%,住宅施工面积42.14亿平方米(占比69.53%),同比下降9.7% [2] - 2000-2013年为高速增长阶段(增速20%左右),2014-2021年为中低速增长阶段(增速<10%),2022年后进入负增长阶段,2021年峰值达97.54亿平方米 [2] 住宅施工面积结构变化 - 住宅施工面积占比长期维持在70%以上,但整体呈下降趋势,2007年峰值79.05%,2024年降至70.01% [4][5] - 住宅施工面积增速与整体房地产走势一致,2024年51.33亿平方米水平相当于2014-2016年 [7] 省份施工面积分布 - 广东、山东、江苏为施工面积前三省份(2024年均超5亿平方米),河南、浙江、四川超4亿平方米 [9] - 2024年31个省份施工面积均负增长,天津等13省降幅超15%,其中天津降幅最大(-19.9%) [10][11] - 广东、山东住宅施工面积居前两位(2024年分别48.16亿、45.85亿平方米),天津、安徽、福建降幅超20% [11][12] 区域结构特征 - 2024年全国住宅施工面积占比70.01%,上海占比最低(46.2%),西藏最高(79.1%) [12] - 主要省份中广东、山东住宅占比超70%,上海、重庆占比不足55% [12]
房地产观察1:开发投资额分析
数说者· 2025-03-23 12:33
房地产开发投资定义与重要性 - 房地产开发投资指企业建设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及配套服务设施、土地开发工程和土地购置的投资,不包括单纯土地开发和交易活动 [2] - 该指标反映房地产行业景气程度,投资额增长表明行业看好发展前景,下降则显示市场走弱 [3] 2024年全国房地产投资数据 -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0.03万亿元,同比下降10.6% [3] - 住宅开发投资额7.60万亿元,占比75.83%,同比下降10.5% [3] - 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0% [4] - 房屋竣工面积737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7% [4]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9% [4] -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77万亿元,同比下降17.0% [4] 房地产投资历史阶段 - 2000-2013年为高速增长阶段,增速基本在20%左右,2010年最高达33.2% [6] - 2014-2021年为中低速增长阶段,增速降至10%以下,2021年达历史峰值14.76万亿元 [6][7] - 2022年以来进入负增长阶段,2024年投资额回落至2015-2016年水平 [7][8] 住宅投资特征 - 住宅投资占房地产投资比重长期保持在65%以上,近年提升至75% [11] - 2024年住宅投资7.60万亿元,回落至2017-2018年水平 [10] - 住宅投资增速与整体房地产走势高度一致,2013年前增速20%以上,2022年起连续三年负增长 [10] 省份投资格局 - 浙江、广东、江苏为投资超万亿省份,但2024年增速均为负(浙江-10.0%、广东-18.2%、江苏-10.3%)[13][14] - 山东、上海、湖北投资超5000亿元,四川从5000亿降至4793.53亿元(-9.9%)[13][14] - 内蒙古等6省份投资不足1000亿元 [13] - 2024年仅上海(+2.8%)、海南(+3.3%)、天津(+2.5%)、陕西(+0.5%)保持正增长 [15] 住宅投资区域分布 - 江苏(8560.04亿元)、浙江(8519.97亿元)、广东(8015.52亿元)位列前三 [17] - 上海住宅投资增速连续两年为正(2024年+6.4%)[18] - 2024年住宅投资占比最高为河南(86.3%),最低为上海(59.2%)[18] - 江苏住宅投资占比达80.0%,高于浙江(71.1%)和广东(71.6%)[18]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及银行对其贷款分析
数说者· 2025-03-19 23:20
房地产行业资金状况 - 2024年房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10.76万亿元,同比下降17.0% [2] - 国内贷款1.52万亿元,同比下降6.1% [2] - 个人按揭贷款1.67万亿元,同比下降27.9% [2] - 银行业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贷款共计3.09万亿元,两类资金均下降 [3] 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 - 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同比下降10.6% [3] - 住宅投资76040亿元,同比下降10.5% [3] - 房屋施工面积73324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7% [3] - 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0% [3] - 房屋竣工面积737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7% [3] 房地产贷款占比趋势 - 2024年银行业对房地产企业贷款占商业银行全部贷款比例1.42%,较2023年末下降41个BP [3] - 近十年银行对房开企业贷款占商业银行整体贷款比值呈下降趋势 [3] - 2016年银行对房开企业贷款占总贷款比值最高,达5.30% [4] - 2020年国内贷款2.67万亿元,为近20年最高 [4] - 2024年国内贷款下降至1.52万亿元 [4] 个人按揭贷款趋势 - 2021年个人按揭贷款3.24万亿元,为近20年最高 [6] - 2024年个人按揭贷款1.57万亿元,不到2021年的一半 [6] - 个人按揭贷款下降速度快于国内贷款,反映个人对房地产市场反应更敏感 [10]
我国银行类型及其行政级别探析
数说者· 2025-03-18 12:12
银行业金融机构概况 - 截至2024年12月末,中国共有429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涵盖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等18类机构[2] - 机构数量分布:农村商业银行1563家(占比36.4%)、村镇银行1538家(35.8%)、城市商业银行124家(2.9%)、外资银行41家(1.0%)[3] -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6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3] 行政级别分类体系 副部级机构 -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3]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5家国有大行[3] 正厅局级机构 - 邮储银行因母公司中国邮政集团为副部级,其本身定为正厅局级[4] - 10家国有性质股份制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及省级直属城商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4][5] - 5家中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中国东方等)[6] 副厅局级机构 - 15个副省级城市直属城商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等)比普通城商行高半级[7] 处级机构 - 普通地级市直属城商行(如郑州银行)属于正处级[8] 特殊机构类型 - 民营银行(如网商银行)和外资银行(汇丰中国)未纳入行政级别体系[3][4] - 非国有股份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不适用行政级别分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