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蒙古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四道 “防线”阻黄沙
内蒙古日报· 2025-06-05 04:52
转自:草原云 "沙上房顶住不成,十年种地九年空,家家户户往外逃,黄沙漫漫无影踪。刮得沙山没了顶,刮得沟壑 填了个平,刮得碾盘翻烧饼,刮得碌碡耍流星。"这首流传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民歌,是群众对库 布其黄沙肆虐的形象描述。 蒙西基地 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资料图) 库布其沙漠东西直线长400公里,南北平均宽40公里,如一条黄龙蜿蜒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脊线北部、 黄河南岸,与九曲黄河并行。历史上,库布其沙漠以每年10米的速度持续北侵,极端年份向黄河输沙量 高达1.6亿吨,严重危及黄河安澜。 仲夏时节,一场喜雨过后,记者乘车顺着沿黄公路由准格尔旗向杭锦旗一路西行。放眼望去,一行行高 大的树木在风中摇曳生姿,绵延的网格沙障延伸到天际,成片的沙柳和柠条等固沙植物高低错落、吐出 油绿的新芽。眼前这条将沙漠与黄河隔开的"绿色长城",就是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带。 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敖特更花带着治沙工人团队正用"微创气流植树法"和"螺旋钻孔植树法"栽种沙 柳。"以前人工挖坑种树,一天种不了几棵,现在用这新技术,效率提高十倍。"敖特更花擦着汗笑着 说。 达拉特旗 沿黄公路左侧是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带,右前方是光伏治 ...
包头:多实践长本领提技能促就业
内蒙古日报· 2025-06-05 01:51
职业技能培训 - 包头市昆都仑区就业服务中心开展病人陪护培训班,内容包括疾病护理、急救、营养知识等,学员通过实操掌握技能并提升就业能力 [1] - 当地人社部门针对文化程度不高、技能单一的求职者,采取"送课下乡"模式,将培训教室搬到社区、乡村,开设易操作、就业稳定的培训班 [1] - 截至当前,昆都仑区共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万余人次,覆盖普通劳动者和初创企业精英 [1] 创业孵化支持 - 昆都仑区青年派创业园为"90后"创业者王磊提供网创培训,帮助其学习视频账号运营、内容质量把控及后期制作,实现自媒体账号快速涨粉并带来营收合作项目 [2] - 当地人社部门联合职能部门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目前全区有23家创业园孵化基地,包括4个大学生类基地,累计吸引1568家企业入驻,带动就业15895人 [2] - 创业园区为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创业者提供帮扶指导,帮助其提升能力并加速成长 [2]
赤峰加速建设千余公里穿沙公路
内蒙古日报· 2025-06-05 01:23
项目进展 - 省道220罕达罕至乌兰布统段路基工程完成50% 桥涵工程完成15% [1] - 项目全长121.6公里 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 计划年内完成主体工程 [1] - 项目总投资8.35亿元 2022年开工建设 2023年4月10日复工 [1] 建设规划 - 赤峰市2023年计划实施穿沙公路建设项目1039.2公里 包括121.6公里省道和917.6公里农村公路 [2] - 阿鲁科尔沁旗380公里项目已完成招标 其余旗县招标进行中 [2] - 穿沙公路养护项目317公里 总投资9761万元 正推进财政评审和招标工作 [2] 实施措施 - 交通运输局成立专项工作组 制定详细方案并跟踪进展 [1] - 通过倒排工期 多开作业面 延长工时 增加人员机械投入加快进度 [1] - 建立健全项目监管机制 加强安全生产和资金管理 [1]
六个行动·微故事丨道路通,发展更快了!
内蒙古日报· 2025-06-04 15:30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省道220线罕达罕至乌兰布统段公路全长125.755公里 目前完成45%路基工程和15%桥涵工程 建成后将促进沿线农牧业、特色手工业和旅游业发展 [1][5] - S26纳日松至龙口高速公路总投资70亿元 已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采用分段预制+多点同步运输方案解决复杂地形梁板调度难题 [1][2][5] 技术创新与工程突破 - 省道220线应用夹层施工、风积沙饱水碾压等技术克服地质复杂和材料匮乏问题 同步建设2处下穿铁路框架桥 [5] - S26纳龙高速创新粉煤灰固废综合利用技术提升循环利用率 研发水泥改良黄土填筑技术解决地材匮乏问题 首创桥梁桩柱一体化协同作业体系提升施工效率 [6] 区域经济与战略价值 - 省道220线连接锡林郭勒盟与赤峰市 缩短区域时空距离 作为北疆风景大道组成部分串联达里诺尔湖、乌兰布统等景区 [5] - S26纳龙高速建成后将提升晋陕蒙能源运输效率 改善鄂尔多斯周边群众出行条件 [6] 内蒙古交通投资规划 - 2025年计划完成交通投资480亿元 实施72个重大项目 包括52个公路项目(243亿元)、10个铁路项目(193亿元)和10个机场项目(44亿元) [10] - 重点推进东西大通道+沿边公路提质、呼包鄂1小时通勤圈、跨境铁路连接+口岸直达港口等4类工程 一季度综合交通投资同比增长7.5%至37.3亿元 [10]
“首创即成”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内蒙古日报· 2025-06-04 11:12
城市发展成就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标志着其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里程碑式成就 [1] - 自2021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以来,当地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实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和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3] - 通过五级网格创建机制,动员25名县级领导、119个包片单位及3400余名干部职工参与社区共建 [4] 基础设施升级 - 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巷道硬化68万平方米、立面维修29万平方米、路面修补14万平方米、管网铺设24公里 [6] - 新增停车位6800余个、机动车位2.5万个、绿地24万平方米,建设充电棚144处、充电桩1200个、口袋公园9处 [6] - 对73个居民小区实施全面改造,新建标准化综合农贸市场,完成老旧小区"大变脸"工程 [4][6] 社会治理创新 - 推出"商户自治联盟"机制,设立7个区域联盟,动员1800多家商户参与文明共治 [9] - 在10处流动摊贩集中区设置便民经营场所,实现"烟火气"与城市管理的平衡 [9] - 建立全域管理大数据库,出台36条精细化措施覆盖背街小巷等管理盲区 [9] 精神文明建设 - 评选先进典型640余人,其中5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3人入选"内蒙古好人榜" [13] - 组建128支志愿服务队,包括"夕阳红""白衣天使"等特色群体,年均开展活动1600余场次 [13][19] - 推出"公益寒暑托班""青芽学堂"等品牌项目,形成"凳凳会""红柳情唠嗑"等基层治理创新模式 [16] 公共服务优化 - 149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零成本、即来即办",诉求响应率与满意率达99%以上 [20] - 实施教育"十件事"、医疗条件升级及养老服务完善,兑现"家门口上好学"承诺 [20] - 青年夜校开设24门课程超100节课,覆盖摄影剪辑、国画等实用技能领域 [16] 全域文明创建成果 - 创成全国文明村镇3个、自治区文明村镇9个,旗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75% [22] - 获评全国文明单位3个、自治区文明单位13个,旗级以上文明单位覆盖率达73% [22] - 形成"中心+实践基地""所+实践点"三级服务体系,盘活草原书屋等文化资源1600余处 [19][22]
“邮爱驿站”为特殊群体筑起暖心港湾
内蒙古日报· 2025-06-04 06:07
邮爱驿站服务 - 巴彦淖尔市邮储银行乌拉特前旗支行、乌拉特中旗支行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休息场地、冷热饮用水、手机充电设备等基础服务,解决饮水难、休息难、充电难等问题 [1] - "邮爱驿站"旨在为城市户外工作者、老年群体、特殊人群等提供非金融服务的暖心工程,所有居民可在运营时间享受休息、饮水、基本急救等免费服务 [5] - 邮储银行已完成全市11家网点"邮爱驿站"全覆盖,近期集中开展关爱户外劳动者和粽情端午暖民心活动 [5] 金融知识普及 - 大堂经理开设"金融安全小课堂",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识别技巧及防范要点,帮助户外劳动者提升防骗意识 [3] - 邮储银行探索"邮爱驿站+"模式,重点提供环卫工人关爱服务,同时普及金融知识,帮助该群体规避金融风险、诈骗风险 [5] 社会责任与未来规划 - 邮储银行秉承"人民邮政为人民"宗旨,持续完善"邮爱驿站"服务功能,扩大覆盖范围,积极开展公益活动 [5] - 公司用实际行动诠释国有金融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为建和谐社会贡献邮储力量 [5]
一场攻坚战重塑呼和浩特经济版图国企改革的“青城样本”
内蒙古日报· 2025-06-04 02:33
市场化改革成效 - 呼和浩特市属国企资产规模突破2000亿元,利润总额增长2.57倍,负债率下降10.4个百分点,资产总额从2014年的500.6亿元增至2024年的2265.7亿元,10年增长352.6% [1][6] - 36户"小散弱"企业重组为十大专业化集团,清退非主业、非优势子企业59户,管理层级压缩至三级以内 [3] - 研发投入强度年平均增速达6.8倍,培育出4个创新联合体 [4] 业务转型与创新案例 - 呼和浩特城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布局"地铁+绿电"项目,实施5个地铁光伏项目,带动上下游产业链 [2][3] - 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划归文旅投集团后获评国家4A级景区,入园人数达50.91万人次(同比+37.6%),营收超1658.74万元(同比+69%) [5] - 审图中心转型数据运营型企业,数字资产首批入表金额超2000万元 [7] 混合所有制与资本运作 - 市属国企混改项目民营资本占比超50%,合作民企资金达35.4亿元 [8] - 青资公司打造全国首个乳业现货平台,青城乳业交易中心开市57天交易额破亿,半年突破10亿元 [8] - 智慧青城公司入选自治区数字转型服务商和第三批高新技术企业 [7] 技术创新与人才战略 - 市属国企拥有22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培养高级技术人才757人,与8所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突破169项关键技术 [9] - 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不受限"政策和"揭榜挂帅"机制 [9][14] - 审图中心与华为成立联合实验室 [15] 新兴产业布局 - 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城市大脑"实时处理129亿条数据,呼和浩特成为"东数西算"战略支点,绿色算力指数全国第一 [10] - 中和新能源公司参与70兆瓦风电项目,与地铁光伏协同发展 [11] - 2025年重点项目中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域占比达66%,涉及492个项目 [15] 制度创新与考核机制 - 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绿色转型成效"纳入"一企一策"考核 [4][14] - 实施"三个集聚"战略:资本向新兴产业集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政策向创新领域集聚 [13] - 差异化考核机制推动企业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 [14]
包头市入列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内蒙古日报· 2025-06-04 02:27
包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现代智慧冷链物流平台为支撑,将基地打造 成为服务呼包鄂榆城市群和更大区域的国家重要农畜产品交易、中转、集散基地。基地总投资21.88亿 元,冷库总库容77.8万立方米,投资强度为226.82万元/亩,相关指标高于同期同区域同类型项目。基地 以存量设施为主,已投资16.8亿元,冷库库容65.88万立方米,建成了兴建冷库、包头粮食批发市场应急 低温储备库、包头润恒城、包钢冷库4个项目。基地计划投资5.08亿元,新增冷库库容11.92万立方米, 新建包头交投空港冷链物流园、现代智慧冷链物流园2个项目,目前新建项目用地均已批复。 包头国家骨干冷链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健全冷链物流多式联运网络,促进全国性、区域性冷链物流 网络高效衔接,提高基地冷链干线运输规模化水平,畅通国际冷链物流通道、互联成网,支撑冷链物流 深度融入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记者6月3日从包头市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2025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建设名单,包头市成功入选并命名为"包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城市",成为自治区此次唯一入选盟 市,为我区再添一块"国字号"招牌。 ...
应用领域扩大,内蒙古稀土正以“超能力”重塑现代工业!
内蒙古日报· 2025-06-03 09:28
公司动态 - 北方稀土集团利用镧铈元素自主研发出应用于PVC碳晶板生产的稀土热稳定剂 [1] - 稀土热稳定剂已累计销售超百吨 [1] - 新产品从研发到工业化生产仅用一个月时间 [1] - 稀土热稳定剂具有稳定性能好、绿色环保、性价比高等特点 [1] - 产品在下游加工中可精准匹配生产工艺条件且无析出反应 [1] - 产品订单稳步增加 [1] 产品应用 - 稀土热稳定剂用于碳晶板生产 [1] - 碳晶板广泛应用于新型门板、柜体、背景墙等装饰装潢类消费品 [1] - 碳晶板具有无甲醛、无污染、耐久性和防火性好的特点 [1] - 碳晶板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1] - 传统铅盐稳定剂环保性能差且加工过程中有杂质析出 [1] 行业趋势 - 内蒙古稀土正以其高磁性、耐高温、光学敏感抗菌抑菌等特性重塑现代工业体系 [2] - 稀土热稳定剂实现研发、成果转化和市场应用全链路贯通 [2] - "稀土+"产品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2]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入境中欧班列突破1500列运行线路增至73条
内蒙古日报· 2025-06-03 04:01
中欧班列发展情况 -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今年通行中欧班列突破1500列 [1] - 二季度新增"芜湖—莫斯科""琉璃河—明斯克"班列 运行线路达73条 通达德国 波兰 俄罗斯等10余国70多个枢纽站点 [1] - 辐射国内24个省区60余座城市 货物涵盖汽车配件 高端机械设备 电子电器等万余种 [1] - 回程班列前5个月累计接入770列 占开行总量51.7% 同比增加18.5% [1] 口岸运营数据 - 前5个月累计运送货物189.61万吨 同比增长8.2% [2] - 运送集装箱16.88万标准箱 同比增长4.9% [2] - 新能源汽车 机器配件等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家电 日用品等传统品类保持稳定增长 [2] 运营效率提升措施 - 与蒙古国扎门乌德站实施"日对话 月会晤"机制 优化宽轨入境列车编组 [1] - 扩大中蒙间敞顶箱使用范围 [1] - 依托95306"数字口岸"系统推进无纸化通关 实现与海关 边检无缝衔接 [1] - 出入境班列交接手续从7-8小时压缩至最快2小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