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

搜索文档
首批“苏超”系列公共数据产品上线
新华日报· 2025-09-17 21:41
产品发布 - 江苏省数据交易所正式上线"赛事热力洞察"与"文旅消费数据"两款"苏超"系列公共数据产品 [1] - 产品由江苏移动推出 深度融合5G-A、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积累及赛事生态资源 [1] - 产品定位为实时性强、实用性突出的数字化工具 [1] 技术特性 - "赛事热力洞察"依托覆盖全省的5G-A超高速网络实时采集并智能分析数据 [1] - 采集数据包括赛场客流密度、观赛终端分布、观众互动热点等核心维度 [1] - "文旅消费数据"创新打通"观赛—出行—消费"全链路数据 [2] 应用价值 - 为赛事主办方提供人流高峰预测与聚集区域分析 智能优化观众进出场路线 [1] - 帮助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动态疏导交通 有效避免赛事周边拥堵 [1] - 为文旅部门深度挖掘地域文化与赛事契合点 基于数据预判热门目的地 [2] - 通过联动景区推出球迷专属门票优惠、开发赛事主题文创产品、设计文旅线路等方式转化流量 [2] 商业影响 - 产品延伸出多维度商业与治理价值 大幅提升赛事运营效率与现场安全等级 [1] - 成功构建从"赛事关注"到"消费落地"的完整分析模型 实时追踪人群流动与消费偏好 [2] - 推动"跟着苏超去旅行"从单一活动升级为可持续文旅IP 将临时赛事流量转化为稳定经营收益 [2]
无锡“双百行动”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新华日报· 2025-09-17 08:32
锡山区厚桥街道谢埭荡村 江阴市长泾镇蒲市村 宜兴市湖氵父 镇邵东村 惠山区阳山镇普照村"普照惠农甄选"直播间 永红涧潺潺流淌的溪水中,孩子们举着网兜追鱼逐虾、大人们站在流动的清凉中欢笑拍照;临湖的广阔 水域里,碧波间涌动着科技渔歌,特种水产与种植攀登价值链"高地";忙碌的桃胶深加工生产线上,特 色产品延展出产业多元发展路径,勾勒出强村富民的美好前景……夏秋之交,漫步于无锡大小乡村,一 幅幅产业兴、文旅旺、生活美的鲜活图景,汇聚为乡村振兴壮阔画卷上的"万般锦绣"。 2024年5月,无锡在全市开展"百村提优、百村帮促"行动(以下简称"双百行动"),推动党政机关部 门、企事业单位与近百个重点提优村、近百个重点帮促村开展挂钩共建,共同赋能乡村高质量发 展。"双百行动"期间,无锡市级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对发展特色产业、创新运营模式盘活存量资源取 得成效的重点帮促村给予支持。 如今,为期三年的"双百行动"行至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一组数据记录下提优帮扶"硬核"成效——截至 目前,无锡市级挂钩共建部门单位累计下村578次,落实帮扶资金约618万元,协调项目资金约3336万 元;98个重点提优村2024年度村均经营性收入超 ...
南京“江之北”崛起科创新高地
新华日报· 2025-09-17 08:20
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与创新突破 - 南京江北新区成为江苏自贸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和高地 拥有200多项在研新药[1] - 园区集聚13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 包括驯鹿生物实现CAR-T药物跨境供药 世和基因肿瘤检测产品获NMPA、FDA、CE三大认证 艾码生物开发全球首个核酸药物ER2001注射液[2] - 药捷安康和维立志博在香港上市 维立志博有14款创新候选药物(6款进入临床) 征祥医药抗流感新药玛硒洛沙韦和先声药业苏维西塔单抗近期获批上市[2] 集成电路与芯片技术发展 - 南智光电建成国内首条8英寸晶圆级光子芯片产线 提供8英寸薄膜铌酸锂流片服务[3] - 芯擎科技发布7nm自动驾驶芯片"星辰一号" 其"龙鹰一号"芯片累计出货150万片 居国产智能座舱芯片市场首位[3] - 特纳飞主控芯片全球出货超千万颗 实现国产高端芯片大规模量产 获2025年度闪存控制器金奖[3] - 新区集聚台积电等数百家集成电路企业 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全产业链[3] 高校合作与人才集聚 - 南京大学生化医药学科群整体入驻新区 共建校区平台培养创新人才[4] - 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中心落地8个月 对接78家高校 落地45个项目 入库1423个项目[4] - 东南大学"大医科"科研载体入驻2000多名师生 园区聚集4所"双一流"高校 将集聚5万名师生[4] - 南京大学在新区设立10余家新型研发机构 孵化4家上市企业[5] 产业生态与资本支持 - 构建"学、研、产、用"一体化生物医药创新生态 形成"人才+平台+资本"协同机制[5] - 科投集团通过6只基金为维立志博提供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5] - 产业投资基金决策投资特纳飞 带动超亿元社会资本注入[5] - 企业高管二次创业首选新区 风投报告指出园区"高端人才密集 博士浓度极高"[5] 人才结构与城市配套 - 龙山社区硕博占比超30% 社区公益组织有25名博士成员[7] - "小北托育"服务覆盖全区街道园区 举办赛艇公开赛、青年戏剧汇等青年活动[7] - 新区拥有70%生态面积 含长江岸线近百公里和老山80平方公里生态屏障[7] - 南京北站构建"十廊放射"交通格局 站内连廊直通科创载体形成"站城无界"模式[8]
江苏“日间医疗”全面升级了
新华日报· 2025-09-17 08:16
□ 本报记者 杨 彦 "白天来医院接受化疗,晚上还能回家休息,胰腺中心的日间化疗门诊真方便!"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胰腺中心日间化疗门诊正式投入运行,第一位患者 赵先生(化名)顺利完成当日的治疗流程,不禁为该模式和中心医护人员点赞。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国新办9月11日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 国83%的三级医院已经开展日间手术服务。记者了解到,从日间手术探索起步,到如今多学科协作、全 流程优化,江苏省卫健委正对日间医疗服务体系提质扩面,真正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患者就医体 验的显著提升。 晨检暮归, 日间手术刷新诊疗效率与患者体验 日间医疗,从日间手术起步。 日间手术,通常来说,是指患者在24小时内完成住院、手术、术后短暂观察、恢复并办理出院的一种手 术模式,最长不超过48小时,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适用于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2016年4月,江 苏省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普遍开始开展"日间手术",当时有乳腺纤维腺瘤、老年性白内障、斜视等20个 病种被列入了"日间手术"的推荐病种。近十年间,日间手术可以完成的术式翻了十倍,开展的 ...
材料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新华日报· 2025-09-17 00:30
材料产业历史与现状 - 材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核心支柱 以材料命名不同文明阶段[1] - 材料是工业革命关键推动力 钢铁支撑第一次工业革命 有色金属支撑第二次工业革命 硅材料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1] - 中国材料产业2022年产值达8万亿元 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1] 新材料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 - 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擎 与六大产业存在深度关联[1] -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遵循"一代材料一代装备"规律 航空工业以材料为基石 航天器重量优化依赖材料进步[2] - 电子信息产业依赖材料突破 美国《国家微电子研究战略》指出材料与器件设计进步为集成电路发展注入新活力[2]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模取决于动力电池材料性能 电池性能提升是产业出现的前提条件[2] - 光伏产业成本下降85%主要来自电池材料技术进步[2] - 环保产业中膜材料技术使海水淡化耗电从10度/吨降至4度/吨[2] 新材料与未来产业展望 - 新材料被定位为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石和先导 对全球经济 科技 环境产生深刻影响[2] - 能源领域核聚变产业化需解决中子约束材料难题 当前尚无材料能长时间阻挡高能中子[3] - 人工智能能耗问题需通过仿生材料突破 类脑芯片采用高效离子传输材料可使能耗降低数个数量级 接近人脑20瓦功耗水平[3] - 材料科技创新是引领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要素 材料突破将直接引发产业变革[3] 专家背景与贡献 - 徐南平院士是中国陶瓷膜产业和材料化学工程学科开拓者 现任苏州实验室主任[4] - 提出"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学术思想 建立相关理论框架并实现陶瓷膜技术产业化[4] - 倡导用化学工程学科理论解决材料制备工程化问题 推动材料化学工程学科形成[4]
破解“数据荒”,驱动机器人“进化”
新华日报· 2025-09-17 00:18
机器人训练场建设热潮兴起 - 具身智能从技术概念走向产业实践 机器人训练场作为人工智能时代新型数据工厂 成为破解数据瓶颈和推动技术落地的关键枢纽 全国建设热潮已经兴起[1] 训练场运营数据与能力 -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智能机器人训练基地拥有1500平方米两层空间 30个机器人同步实习 每40-50秒产生800MB-1GB数据 包含多路高清画面和机器人关节转动角度 电机力度 身体平衡姿态等传感器数据[2] - 基地自6月下旬启动以来 通过每天超过10小时训练 已采集数据超过18万条 首批10万条高质量数据已交付客户[3] - 训练机器人模型所需数据量根据场景复杂度调整 简单任务可能只需100条数据 复杂工业操作可能需要500条甚至上千条数据[3] 全国训练场建设布局 - 上海浦东智元机器人数据采集工厂已积累百万条数据[4] - 上海张江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训练场预计年底完成500万条数据积累[4] - 北京石景山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预计年产百万条数据[4] -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智能机器人训练中心预计年产数据超200万条[4] - 天津帕西尼具身智能超级数据工厂面积达1.2万平方米 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训练基地 预计年产近2亿条数据[4] - 杭州 广州等地正在筹备机器人训练场建设[4] 训练场差异化发展特色 - 建设呈现差异化特色 有的以开源为核心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有的专注人形机器人核心能力训练 有的侧重跨场景协同服务区域制造业需求[5] - 训练场建设向网络化发展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已在江苏常熟 河南郑州布局分中心[5] - 常熟分训练场位于智算未来城 计划投资约4000万元 规划面积3000平方米[5] 企业战略布局与产业融合 - 乐聚机器人全国布局形成网络化态势 重点覆盖长三角 京津冀和中部地区[6] - 苏州中心聚焦工业 商业及特种场景 覆盖汽车制造 物流分拣与电子装配等8大类应用 北京中心侧重智慧家庭 康养服务及5G融合场景[6] - 布局深度融合区域经济特色 苏州中心融入长三角制造业生态 与企业合作将机器人技术快速推向产线[6] 技术研发范式变革 - 机器人训练中心推动人形机器人研发范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从传统模式转变为AI+机器人新范式[7] - 具身智能的4条路径包括智驾 机械臂 腿足式机器人以及芯片 都离不开大数据集[7] - 训练场需要深入研究关键技术 不仅是单纯的基础设施[7]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2025年底搭建全国规模最大 标准统一的机器人训练数据采集网络 在全国部署多个训练节点[8] - 发展方向包括深耕工业制造向精密装配 复杂质检 高危工序替代等环节 以及拓展至助老助残 康复训练 家庭服务 电力巡检 农业自动化等领域[8] - 将牵头制定全国统一的机器人数据采集与处理标准 构建覆盖机器人全生命周期应用的数据库与技能模型库[8] 训练场发展挑战与升级方向 - 当前存在分散化建设 重复投入等问题 缺乏顶层设计与统一标准[9] - 需要构建融合实场与仿真的训练场景体系 发展快响应 低时延 高精度采集技术[9] - 训练场2.0阶段将实现虚拟环境模拟训练与现实场景调试验证高效结合 通过虚实融合实现高保真数字仿真[9] - 便携化 场景化发展方向将大幅降低使用门槛 提升行业普适性[9]
“全程绿灯”加速好药上市步伐
新华日报· 2025-09-17 00:18
□ 本报记者 王梦然 今年8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并正 式发布。9月16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度解读该方案背后的"首创性"与"集成性",以3个关键词 勾勒出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创新的新蓝图:从实验室研发到临床使用全流程加速,让"好药"研发、通 关、使用环节实现"全程绿灯";从全球高端人才到跨境数据资源自由流通,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挂上外 籍专家号……这场覆盖全链条的改革实践,让"江苏造"创新药离市场更近,更快造福患者,折射民生温 度。 三大关键词锚定"全链创新" 该方案以"全链条改革、制度型开放、高水平创新"为核心骨架,系统构建起覆盖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生 产、流通、使用全周期的创新体系,每个关键词都精准破解产业发展痛点。 "一条链的改革,贯通6个方面18项政策集成。"省商务厅厅长司勇介绍,方案从增强研发创新能力、提 升审批服务水平、构建生产流通体系、完善采购使用政策、加大要素保障、守牢安全底线6个方面,细 化18项举措,核心目标是为国家探制度、为江苏赋动能、为企业解难题。 "全链条改革"立足优势精准破局。江苏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占全国1/8,创新药获批 ...
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产业启动全链条改革 “全程绿灯”加速好药上市步伐
新华日报· 2025-09-16 23:30
今年8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 并正式发布。9月16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度解读该方案背后的"首创性"与"集成性",以3个关 键词勾勒出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创新的新蓝图:从实验室研发到临床使用全流程加速,让"好药"研 发、通关、使用环节实现"全程绿灯";从全球高端人才到跨境数据资源自由流通,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 挂上外籍专家号……这场覆盖全链条的改革实践,让"江苏造"创新药离市场更近,更快造福患者,折射 民生温度。 三大关键词锚定"全链创新" 该方案以"全链条改革、制度型开放、高水平创新"为核心骨架,系统构建起覆盖生物医药产业研 发、生产、流通、使用全周期的创新体系,每个关键词都精准破解产业发展痛点。 "一条链的改革,贯通6个方面18项政策集成。"省商务厅厅长司勇介绍,方案从增强研发创新能 力、提升审批服务水平、构建生产流通体系、完善采购使用政策、加大要素保障、守牢安全底线6个方 面,细化18项举措,核心目标是为国家探制度、为江苏赋动能、为企业解难题。 "全链条改革"立足优势精准破局。江苏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占全国1/8,创新药获批数占1/3,均居全 国 ...
张国清出席中国质量(南京)大会开幕式并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 持续提升质量治理能力罗文信长星在开幕式上致辞 许昆林主持开幕式
新华日报· 2025-09-16 23:30
罗文表示,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国质量政策法规不断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持续夯实,产品和服务 质量稳步提升,"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的氛围日益浓厚。市场监管总局将认真贯彻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质量强企更好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以质量强链更 好支撑产业建圈强链,以质量强县更好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以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更好适配新质生产 力需求,推动经济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发展。 信长星表示,江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质量强省建设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江苏新实践的重要内容,致力于全产业链推动质量协同共治、质量生态共建,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 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质量变革。我们真诚期待与国际质量组织及相关机构加 强合作,热忱欢迎中外企业到江苏创新发展,创造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多新质生产力成果,共同用 标准引领时代、用质量成就未来。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邹刺勇,国际法制计量委员会主席鲍勃约瑟夫·马修,国际标准化组 织主席曹诚焕,国际认可论坛主席伊曼纽埃莱·利瓦致辞。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委主任邓志 勇宣读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表彰决定,中国三峡建 ...
2025篮球“苏超”在宜兴揭幕
新华日报· 2025-09-16 23:30
9月16日,2025年江苏省城市篮球男子超级联赛(篮球"苏超")在宜兴市体育中心体育馆揭幕。在 数千名球迷的助威声中,东道主宜兴队与劲旅靖江江苏宇田队联袂奉献一场扣人心弦的揭幕大战,为新 赛季吹响号角。 来自徐州的赵梓涵是2019年篮球"苏超"的得分王,也是徐州人胡卫东的中学学弟。谈起前辈们的辉 煌战绩,这位年轻球员激动地表示,"他们不仅开创了江苏篮球的'黄金时代',更用永不言弃的精神点 燃无数人的梦想。" 省篮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男篮"黄金一代"的回归不仅是怀旧之旅,更是精神的 接力与传承,将江苏篮球的深厚底蕴和竞技精神注入蓬勃发展的民间赛事。 随着足球"苏超"和篮球"苏超"两大全民体育品牌交相辉映,江苏基层体育运动正掀起前所未有的热 潮。在赛事经济的强劲带动下,宜兴、灌南等赛区城市迎来发展新机遇。目前,宜兴依托赛事流量,激 发消费热情。聚焦"票根经济",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消费全链条,提供餐饮住宿特惠优待、旅游景区门 票减免、购物娱乐折扣优惠等优厚礼遇,实现赛事与消费的"协同共振"。 创办于2019年的篮球"苏超",历经6年深耕发展,已成为江苏群众篮球的标杆品牌赛事。本届联赛 由省体育局、省体育总会共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