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

搜索文档
河南省用好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公益事业
河南日报· 2025-08-13 23:20
8月12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今年以来,省财政厅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秉承彩票公益金"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公益属性,持续优化资金分配方式,支持革命老区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提升公共服务能 力,为加快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将资金纳入转移支付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资金分 配、拨付、使用的全流程动态追踪与监控。严格资金绩效管理,加强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确 保彩票公益金安全规范使用,更好支持革命老区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记者 曾鸣) 责任编辑: 张家祺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统筹下达2025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1亿元,全部用于支持对中国革命作出重大 贡献、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财政较为困难的革命老区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并重点向大别山革命老区 倾斜。 优化资金分配方式。坚持放权赋能,充分尊重当地实际,资金全部采用因素法分配下达,由革命老区自 主安排用于亟须改善的公益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和领域,共涉及54个县(区)171个项目。其中,养老服 务类65个,体育事业发展类22个,文化事业发展类12个,乡村振兴类33个,生态环保类13个,教育发 展、医疗救助等其他公益类 ...
美丽答卷山水间——写在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
河南日报· 2025-08-13 23:20
生态环境改善成效 - 河南PM2.5浓度4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9% 优良天数140.2天同比增加10天 重污染天数1.9天同比减少4.7天 [4] - 与2017年相比2024年全省PM2.5浓度下降25.1% 优良天数增加27天 重污染天数减少9.4天 [4] - 全省160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6.1% 无劣Ⅴ类水质断面 [4]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 郑州贾鲁河西流湖段观测记录鸟类达230多种 包括斑头鸺鹠、大白鹭等珍稀物种 [3] - 三门峡每年栖息越冬大天鹅达1.5万只 黄河滩区越冬大鸨数量稳定在350多只 [3] - 河南黄河流域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8种 二级保护鸟类64种 [3]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 - 山东省累计向河南省兑现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金2.5亿元 [5] - 2019年以来河南黄河流域14市完成造林645.38万亩 森林抚育885.60万亩 修复湿地2.78万亩 [5] - 黄河干流(河南段)水质连续达到Ⅱ类标准 [5] 南水北调水源保护 - 南阳累计关闭重污染企业800多家 关停并转污染企业460多家 [6] - 淅川县生态农业减少丹江口水库泥沙200多万吨/年 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及以上 [6] - 全国首个南水北调水源保护条例颁布 率先推行河湖长制 [6] 产业绿色转型进展 - 三门峡神通碳素通过绿色改造实现产值较2020年增长4倍 能耗与排放大幅降低 [7][8] - "十四五"以来淘汰落后煤电机组近200万千瓦 5500余家企业实施污染深度治理 [9] - 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覆盖率85.6% 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突破50% [9] - 城市公交车新能源比例达98.5% 全省创建无废细胞3014个 [9]
河南这3个消费新场景缘何获全国推广
河南日报· 2025-08-13 23:20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2024年度全国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我省的洛阳市洛邑古城、焦作市云台 山岸上村、新乡市胖东来·大胖商超等3个案例榜上有名。这些案例缘何入选?"新"在哪儿?能给消费者 带来什么? 临近晚上9点,洛邑古城内依然游人如织,小桥上、灯影墙边闪光灯频闪,来自各地的游客身着特色汉 服留下属于自己的"洛阳记忆"。"这里租衣服、拍照实现一条龙,性价比极高。"游客徐畅从北京赶来, 直呼洛邑古城让她"一秒穿越"。瞄准"烟火气""文化味儿",洛邑古城推出了各种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汉 服成为园内游客"标配"。 同处旅游景区,位于焦作市修武县的云台山岸上村则主打一个"花式服务"。岸上村夜经济集聚区主要 由"一纵两横"三条街道构成,总长1200米,总面积6.68万平方米,聚集着超300家门店,集纳了民宿、 特色餐饮、文创等业态,成功拓展景区边界,为游客打开"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场景。 "翻阅入围《2024年度全国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的91个经典案例,河南的案例在场景创新上极具特 色。"在长期研究新消费领域的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看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 消费者更看重质价比,不仅在乎商 ...
河南省29项重大创新项目通过验收
河南日报· 2025-08-13 23:20
先进制造领域 - 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突破超高速机床主轴轴承核心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 实现高端医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海上风电等主轴轴承的进口替代 [1] -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现有高压电气设备内多种参数的高灵敏度监测 项目产品在国内外电网改造和运行中成功应用 [1] 新材料领域 -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多家企业开展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合成和纯化技术研究 成功实现11种关键电子材料的产业化 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研发新一代超高温高性能隔热材料方面取得突破 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 信息工程大学研发出内生安全自动驾驶和内生安全整车网联T-BOX等系统 实现智能网联客车上的整车集成和推广应用 [2] - 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电控悬架系统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 现代医药领域 - 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河南省首个中药3.1类新药"枇杷清肺颗粒" 参与制定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25个 开发医疗机构制剂13个 [2] - 运用现代育种技术选育辛夷等优良药材新品种9种 系统解决制约中药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难题 [2] 现代农业领域 - 河南农业大学初步解析小麦纹枯病、花生白绢病等8种重大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和灾变机制 挽回小麦损失12.35亿斤 挽回花生损失1.67亿斤 [3] - 形成覆盖全省的绿色防控网络 有效保障粮油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 [3] 整体项目情况 - 29项省重大创新项目集中验收顺利完成 涵盖多个产业链群 [1] - 省财政支持总经费超1亿元 带动项目承担单位投入资金7.5亿元 其中研发投入4.3亿元 [1] - 财政资金撬动效应显著 一批标志性成果脱颖而出 [1]
扬帆启新航!中国河南国际集团官宣亮相
河南日报· 2025-08-13 05:15
公司重组与定位 - 公司注册资本达120亿元 按照省管工商类重要骨干企业管理 省政府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1] - 公司定位为河南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窗口平台 聚焦"两高四着力"战略 服务全省发展大局 [1] - 公司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 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 带动全省国企"走出去" 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1] 核心功能与战略布局 - 三大核心功能:对外开放窗口平台 海外矿产资源开发主体 "一带一路"建设骨干力量 [2] - 对外开放方面:以"一带一路"为主线 重点设立3家海外运营中心 覆盖非洲 东南亚 中东和中亚 [2] - 矿产资源方面:布局全球战略性矿产 加强技术攻关和产能建设 保障资源供应安全 [2] - "一带一路"方面:履行社会责任 促进当地发展 打造河南品牌和中国品牌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 [2] 业务板块与发展目标 - 五大业务板块:矿业开发 生态环境 工程建设 国际物流与贸易 投资运营 [3] - 战略转型措施:通过价值 业务和组织重塑 优化资源配置 扩大对外合作 提升投融资能力 [3] - 发展目标:到"十五五"末资产规模翻一番 培育3-5家上市后备企业 成为一流国际化企业 [3]
城市变“型”记丨中原“油城”变“新城” ——看传统石油城市濮阳如何实现破局重生
河南日报· 2025-08-13 01:29
城市转型背景 - 濮阳因中原油田开发而兴起,1983年建市时城市街道命名彰显油城底色[1][2] - 2011年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石油、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仅剩高峰期的4.6%、5.8%[4][9] 传统产业升级 - 中原油田通过新技术实现"逆生长":13口新井日均产油约5吨,抽油机故障停机率同比下降30%[11][13] -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海外业务拓展:钻头产品合格率稳定,2024年海外收入达50.39亿元,连续18年入选全球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13] - 盛源集团从原油运输转型至新材料领域,生物基PC新材料售价达十几万元/吨,较原油增值超30倍[17] 新兴产业布局 - 南乐县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可降解材料,形成完整产业链[18] - 君恒生物突破SAF生物航油技术,年产能30万吨居全国第一,产品获民航适航认证[19][21] - 氢能产业:建成全国单套最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2023年投产全省首个风储装备制造基地[22] 能源结构转型 - 风电装机快速扩张,华能濮阳县500兆瓦风电场投运[25] - 形成"绿电制绿氢→服务绿色化工"产业闭环[23] - 中原储气库群成为国内最大战略储气库群,覆盖7省2市4亿人口用气需求[24] 经济转型成果 - 2024年GDP突破2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领跑全省[27] - 民生支出占比达76.5%(公共预算支出每10元中7.65元用于民生)[28] 其他城市案例 - 克拉玛依转型算力产业:2025年目标算力10万P,云计算园区新增企业70家[30] - 大庆发展工业旅游,将工业遗址转化为文旅资源[30] - 茂名打造生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广东省前列[30]
暑期档电影市场蓬勃升温 总票房破88亿元 今夏你看电影了吗
河南日报· 2025-08-13 00:04
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暑期档进程过半,电影市场表现强劲,总票房超88亿元 [1] - 《南京照相馆》点映阶段斩获3000多万元票房,首周票房狂揽15亿元,单日最高票房达2.36亿元,刷新了中国电影市场单日票房最快破亿纪录 [4] - 《浪浪山小妖怪》豆瓣评分8.6分,票房超6亿元,潜力非常大 [5] - 今年暑期档定档电影超过100部(含待映电影),头部电影已经掀起了多轮观影热潮 [5] - 有业内人士预测,今年暑期档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3] 头部电影分析 - 《南京照相馆》上座率超高,堪比年初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暑期档第一个"爆款"诞生 [4] - 《戏台》《浪浪山小妖怪》评分都在8分以上,这些头部电影的火爆,带着整个市场大盘也起来了 [5] - 《南京照相馆》作为主旋律电影,商业和艺术表达结合得非常好,有很多团体、单位前来包场观看 [4] - 《浪浪山小妖怪》改编自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里的《小妖怪的夏天》,评分已超过《哪吒之魔童闹海》 [5] 电影市场特点 - 故事讲得深入人心是暑期档高票房电影的共同特点 [8] - 情感共鸣始终是连接作品与观众的核心纽带,《浪浪山小妖怪》和《南京照相馆》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共通情感的精准捕捉,让不同年龄、背景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情感锚点 [8] - 题材更贴近时代,《浪浪山小妖怪》击中了"普通人也要活出自我"的时代之声 [8] - 票房与口碑的正向循环很稳固,观众因内容而观影,又因真实体验而自发传播,最终推动市场形成'内容优先、口碑至上'的健康生态 [9]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影消费作为文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3] - 国家电影局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了"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游中国"等活动,促进电影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3] - 电影从业者积极探索如何让市场火爆的同时更出彩,如打造"宠物友好型影院" [10] - 各地采取各式各样的措施带动电影市场的发展,如河南开展"光影故事美好生活"2025年电影消费惠民活动,发放观影惠民补贴3000万元 [10] - 电影院从"单一观影场所"转型为"综合娱乐空间",影院空间正在被重新定义与盘活 [11]
了不起的古建筑丨郏县文庙:小城有大成
河南日报· 2025-08-12 23:58
文庙建筑特色 - 郏县文庙采用"一轴两翼、左学右庙"的典型规制 是河南省现存布局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8] - 建筑群由东、中、西三条南北轴线贯穿 中轴线设泮池、棂星门、大成殿等 东轴线含节孝祠、崇圣祠 西轴线含忠义祠[8] - 大成殿高15.5米 面阔19.7米 进深11.76米 为单檐歇山式建筑 殿顶采用绿色琉璃瓦与黄色菱形琉璃瓦组合[14] 雕刻艺术价值 - 前檐4根木质檐柱高4.6米 粗围1.85米 采用"龙绕柱"通体浮雕 柱顶刻制虎面俯视腾龙 为河南独有木雕[15] - 檐下大额枋与平板枋透雕日月云气、人物车马、花鸟山水等图案 内容与孔子圣迹图相关[15] - 石雕柱础八面浮雕"河图洛书""鱼跃龙门""一品当朝"等故事图案 蕴含传统文化寓意[15][18] 历史沿革与地位 - 始建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金泰和六年(1206年)重建为官方文庙 明清大修10余次 现存建筑以清代为主[7][22] - 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专家评价其木雕龙柱"河南只此一家"[16][18] - 全国现存文庙近千座 河南有7处文庙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文化教育功能 - 泮池和泮水桥为文庙独有建筑 象征古代秀才"入泮"入学传统[7] - 东轴线设魁星楼 为八角重檐攒尖顶楼阁式建筑 传说与宝丰香山寺佛塔顶尖处于同子午线[21] - 现开办公益性国学堂 采用六佾舞结合当地民间音乐元素形成特色祭孔乐舞[22] 文旅开发规划 - 免费对外开放 年初中百人集体诵读国学经典成为当地文化景观[22] - 编制《郏县文庙保护规划》 围绕文庙打造历史文化街区示范带 串联区域文化旅游线路[22] - 明清时期郏县儒学培养举人100余名 进士近20人 体现崇文重教传统[21]
四水映绿 豫见两山丨俺家住在黄河故道
河南日报· 2025-08-12 23:44
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 - 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引黄河水、修建3座梯级水库(任庄、林七、吴屯)解决灌溉和饮水问题 [3] - 整治养殖场、退塘还湿、水系贯通、种植荷花香蒲等植物显著改善湿地生态 [3] - 水质从面临污染提升至Ⅱ类饮用水标准(2019年成为商丘市区和民权饮用水水源地) [10] 生物多样性提升 - 青头潜鸭数量从4只增长至404只(全国仅2500多只) [6][10] - 鸟类种类从几十种增至185种 定期栖息鸟类达8万余只 [5][10] - 2023年监测到28个巢中15巢成功孵化 新增146只青头潜鸭创繁殖纪录 [6] 生态保护创新措施 - 湿地公园搭建40个人工浮岛作为青头潜鸭繁殖巢穴 可随水位升降降低天敌威胁 [6] - 构筑土堆岛与浮岛结合使繁殖成功率显著提升 [6] - 计划2024年进一步优化人工浮岛设计以提升栖息安全性 [6] 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 吴庄村发展吊瓜草莓采摘农业及养老院 带动村集体收入持续增长 [9] - 任庄社区建成省级"水美乡村"旅游风景区 推动餐饮休闲等文旅产业 节假日客流量密集 [9] - 湿地公园2019年获评国家湿地公园 2020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河南唯一) [10]
“两山”理念在河南·一片绿丨新“桃花源记”
河南日报· 2025-08-12 23:44
核心提示 廿载"两山"路,绿富满中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我省各地积极探索,书写"两山"理念 在中原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从栾川变伏牛山水为诗意栖居,到林州弘扬红旗渠精神擦亮生态名片;从光山以茶产业打造"绿色银行",到 泌阳围绕夏南牛发展循环产业链……各地依托山水禀赋,深耕特色产业,创新"生态+"模式,让沉睡的绿意焕 发蓬勃生机。 一条条"点绿成金"的实践路径清晰铺展,书写"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河南答卷,为乡村振兴注入源 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一间民宿 栾川 伏牛山水 诗意栖居 改造后的栾川县庙子镇卡房村"一山木舍"民宿。受访者供图 栾川县庙子镇卡房村"一山木舍"民宿改造前。 受访者供图 二十载"两山"路,栾川以民宿为笔,在青山绿水间书写转化文章。如今,306家精品民宿通过"民宿+"融合非 遗、研学、美食等多元业态,直接带动1100多人就业,铺就一条生态富民新路径,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生动篇章。(记者 陈学桦 王雪娜) 立秋时节,在栾川县庙子镇卡房村"一山木舍"民宿露台上,来自济南的游客李欣怡远眺山峦如黛:"推窗即 景,心随云动,这才是向往的生活。"她身后的老屋,经返乡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