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

搜索文档
上海市民日校和夜校昨天同步开班 40501名学员上“开学第一课”
解放日报· 2025-09-02 01:43
课程规模与结构 - 秋季班共覆盖16个区的611个教学点 开设1967门课程 招收40501名学员 人数创历史新高 [1] - 夜校为教学主力 设542个教学点及1766门课程 招收36347名学员 占总招生量的88.7% [3] - 日校新设69个教学点及201门课程 招收4154名学员 超额完成原100门课程的计划目标 [1][3] 课程时段与类型 - 日校课程分艺术早课 午间一小时 都市下午茶等多个时段 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1] - 课程类型涵盖成人芭蕾形体 戏剧表演 爵士舞 肩颈康养 古琴及老年人居家中医护理等多元化领域 [1][2] 学员特征与参与动机 - 学员年龄跨度从70后至90后 职业背景多样包括自由职业者 心理治疗师等 [1][2] - 参与动机包含圆梦童年爱好 职业能力提升及探索戏剧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等 [1][2] 教学资源与场地配置 - 课程利用文化馆 商圈 园区及西岸大剧院等优质场地 如配备落地窗可观江景的排练厅 [1][2] - 市群艺馆实行日校夜校场地高效转换 日间指示牌晚间更换为夜校标识以衔接教学时段 [2]
外摆经济如何更好“绽放” 黄浦区发起一场大讨论
解放日报· 2025-09-02 01:43
外摆经济现状与案例 - 外摆位为城市增添烟火气并带来消费活力 黄浦区举行活动探讨外摆经济发展[1] - 外滩沿线历史建筑集聚区外摆位稀缺 FTC古象大楼首次尝试打造底层外摆位向街区延伸[1] - 咖啡馆与外摆位整体风格活泼 设置冰淇淋造型和像素风镜面景观墙吸引年轻人[2] 商业效果与扩展建议 - 外摆位对商业消费起到引流促进作用 市场反馈效果非常好[2] - 专家建议在南京东路及支马路设置更多外摆位 让游客慢下来停留消费[2] - 新世界集团尝试非客流高峰期引导老字号开设外摆位 周五至周日晚上10点后延长营业两小时[3] 城市治理挑战与协调 - 城市治理者关注外摆位对历史建筑完整性和道路空间的影响[3] - 南京东路客流超大时外摆位经济贡献度不高 因体验差且管理成本高[3] - 政府与商户沟通10多次修改方案 寻找安全有序的最优解[3] 政策与规划需求 - 消费需求和商业功能发生变化 外摆位法律法规政策相对滞后[4] - 需要更精细化考量道路设置外摆位标准 明确集中设摊区域[4]
上海200多家养老机构向社会打开大门 从“听说”到“眼见” 市民扫二维码便可预约探访“老有所养”实际场景
解放日报· 2025-09-02 01:43
行业开放与创新 - 上海16个区200多家养老机构同步开放 通过二维码预约探访 实现零距离观察居所环境和细致服务[1] - 徐汇区开放月活动历时5天 覆盖多个街镇 累计接待256人次参观 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51.2%[2] - 崇明区32家养老机构举行为期一周开放活动 大同敬老院展示功能区域并演示认知障碍照护流程[3] 服务模式与技术应用 - 永康养老院开展认知症专区主题活动 展示专业照护环境与个性化服务理念 强调保护老人尊严和隐私[2] - 龙华街道怡乐家园养护院采用智慧养老模式 展示适老化辅具/智能助听器/红光理疗设备等科技产品[2] - 推进机构+社区+居家全链条服务模式 打破传统养老围墙 实现不同场景自由选择[7] 设施与用户体验 - 康健街道长青坊长者照护之家采用无障碍动线设计和贴心细节 获得参观者认可[3] - 崇明区养老服务体验中心高度还原居家环境 展示适老化改造政策与设计要点 支持亲身体验辅具设备[4] - 适老化改造享受政府补贴 包含卫生间扶手/移动淋浴凳/智能马桶盖板等实用产品[5] 运营与转化效果 - 推出试住体验机制 试住时间3-7天或一个月 降低老人决策心理压力[11] - 短期试住上半年吸引2000多位老人参与 最终转化率约40% 目前每月近百人选择长期入住[12] - 短托喘息服务在全市超过200家机构常态化推行 春节期间服务数百位老人过渡[12] 用户反馈与需求 - 老人特别关注基础护理和餐饮质量 建议丰富菜品选择以提升用餐幸福感[8] - 用户肯定价目表透明化 消除对多收费的担忧 认可家门口养老院性价比[8] - 建议扩大活动场地 增加八段锦/手指操等健康活动覆盖院内院外老年群体[7] 社会影响与认知转变 - 开放日活动改变公众对养老服务认知 从单方面宣传转变为建立信任起点[12] - 养老机构与社区边界逐渐消融 支持老人自由流动选择(如工作日住养/周末回家团聚)[11] - 主动关注沉默老人群体 通过上门服务消除对养老院的抗拒或恐惧心理[12]
加速前沿技术攻坚未来产业规划 龚正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
解放日报· 2025-09-02 01:43
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 - 上海系统性推进未来产业培育工作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与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1] - 加速前沿技术攻坚和未来产业规划 主动对接国家未来产业方向并承接国家重大任务 [1] - 构建更有耐心包容的制度体系 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世界影响力未来产业引领地 [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 通过土地整治实现空间优化 坚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解决农村空间无序化耕地碎片化问题 [2] - 释放低效闲置空间资产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 - 促进生态生产生活融合 塑造乡村肌理新格局焕新村容村貌 [2] 建筑业转型升级 - 加快城市更新专项行动布局新能源新产业所需新基建 加大在建项目协调推进力度 [2] - 推动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以科技创新重塑行业竞争力 [2] - 巩固上海设计上海建造品牌地位 提升全链条服务能力拓展海外市场 [2]
上海约182万名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
解放日报· 2025-09-02 01:43
开学第一天,以经典作品《红旗颂》为主线,徐汇区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铭记烽火岁月·奏 响时代强音"徐汇区中小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举行,引领学 生在熟悉的旋律里回望烽火岁月,在激昂的乐章中感受民族精神。 记者 许沁 龚洁芸 昨天,上海约182万名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第一天。记者走进校园,看看沪上学子们的第一课怎么 上,第一天怎么过? 走进国防大学上"第一课" 开学首日,杨浦区铁岭中学学生上了一堂与众不同的第一课。第一课的教室,设在了中国人民解放 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学生们展示了原创诗朗诵及沙画表演《映山河》,以艺术形式传递爱国情感。校 长葛琛静说,"第一课"后,学生们还将走进军队政治工作发展史情境教学馆、《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 馆,在实物与场景中触摸历史温度。 "开学第一课"也是学校大思政课程的第一课。"我们邀请了思政、国防领域的专家导师加盟,为学 生搭建从'知史'到'明史'、从'爱国'到'强国'的成长阶梯课堂。"葛琛静说。 将青春力量汇入复兴征程 开学首日,卢湾中学推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主题的中国系列课程。课程层层递进,引领学生从 探索"新质生产力是什么"的奥秘 ...
《关于加强本市公园绿地开放管理的指导意见》施行 在公园绿地搭设帐篷不再“一刀切”
解放日报· 2025-09-02 01:43
公园绿地开放管理新规实施 - 上海施行《关于加强本市公园绿地开放管理的指导意见》 旨在扩大帐篷区域、加强宠物友好管理及保障24小时公厕服务 [1] 帐篷区管理措施 - 要求公园科学核定帐篷区最大承载量 高峰时段可采取控流措施 禁用天幕、风绳和地钉 [2] - 和平公园帐篷区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 限制单个帐篷占地不超过5平方米且最多15顶帐篷 [2] - 草坪草种从黑麦草更换为耐踩踏的马尼拉草 以应对大客流踩踏成本 [2] 多元化服务功能提升 - 和平公园增设全年龄标准躺椅和网兜状儿童款躺椅 满足周边居民多元化需求 [3] - 公园管理方强调需深入了解实际需求 因地制宜提升服务功能而非简单扩大帐篷区域 [3] 宠物友好管理争议 - 昆山公园作为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历史公园 试行宠物(限犬猫类)友好管理引发居民争议 [4] - 部分居民担忧人宠共享风险 尤其学生上下学时段穿越公园存在安全隐患 [4] - 公园已增设"人宠重叠高峰期"引导 要求宠物全程牵引并加强安保保洁劝导 [5] 24小时开放服务保障 - 上海862座公园实现24小时开放 占总量的80%以上 [6] - 新规要求24小时开放公园至少有一座厕所24小时开放 大型公园需增设更多24小时厕所 [6] - 昆山公园公厕开放时间从17小时延长至24小时 需增加1个保洁和1个安保深夜岗位 [6] - 部分公园因成本考虑 对深夜时段24小时公厕采取巡回保洁值守模式 [6]
五角场万达广场成了一个沉浸式的大唐武侠江湖 一场游园会 每天引来26万人次
解放日报· 2025-09-01 01:36
记者 张熠 一走进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二次元热浪扑面而来。七秀师姐、唐门师兄、纯阳弟子……无视高温 天气,身穿COS服的玩家随处可见。8月28日至31日,《剑网3》十六周年主题游园会在此举行,万达广 场的四栋楼被游戏中的门派形象、游戏元素全覆盖,俨然成为一个沉浸式的大唐武侠江湖。 商场变"痛楼" 除了周边热销,商场内的餐饮店铺也迎来客流高峰。C栋的GOODSLOVECAFE和《剑网3》联动, 推出了联名款餐饮。只见点餐台上方的屏幕上打出"侠士请吃饼"的字样,联动款松饼上,印上了《剑网 3》热门的"黄鸡大笑"表情包。咖啡厅还辟出一块空间,用于举办《剑网3》的玩家市集。记者采访时, 跟随客流来到人气最旺的万达C栋,一眼就能看到位于商场入口的圆柱形游戏展示区,里面陈列着 根据游戏角色形象制作的高定服饰,还有已经绝版的一套棉花娃娃。而在B栋B1层,新能源车的展示台 对面,"见缝插针"搭建了一个挂满古风灯笼的拍照区,撑一把油纸伞的coser(角色扮演者)面前,闪光 灯闪烁个不停。可以说,整个万达广场的A、B、C、D四栋楼,已被游戏元素包裹——门派角色海报贴 满玻璃幕墙,主题挂旗悬于中庭,电梯口、走廊转角等原本闲置的空间 ...
“沪六条”后首个周末 二手房成交量单日破千 改善型买家入市步伐加快
解放日报· 2025-09-01 01:36
记者 戚颖璞 外环外一处松江楼盘售楼处同样十分热闹。周六下午,沙盘前、接待区围满了购房者,销售人员在 样板房和接待区来回穿梭。销售经理王会雷说,周末单日的来访量约为150组客户、成交12单,均比新 政之前增长约50%。 购房者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是外地家庭,在附近有一套老房子,今年考虑到要接老人一起住,由 于限购,必须先卖掉老房子才能再买一套面积更大的新房。楼市新政出台之后,她直接有了购房资格, 于是想立刻"上车"。 外环外不限购政策也吸引了市区买家的关注。虹桥灿耀星城营销中心销售负责人表示,在新政发布 的第二天,楼盘到访量、咨询量明显增长,其中有不少是市区买家,因为名下有房,以前没有购房资 格,新政出台之后,就打算预约看房。 新政出台的首个周末,正是中介们忙碌的高峰期。新政当天,中原地产徐泾门店的咨询量还没有明 显变化,到了周末,带看量增加50%。其中口碑较好的天空之城、蟠龙项目等热点楼盘,人气明显高于 普通楼盘。 因为忙着带看,中介们纷纷推迟接受采访的时间。"二手房现在是买方市场,我们尽可能多陪看、 多沟通,掌握好大家的需求。"上海中原地产徐泾板块负责人徐子晴说。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沪六条"出台之前,二 ...
达成“千园之城”目标后 上海计划到2035年让公园总数达到2000座
解放日报· 2025-09-01 01:36
上海"千园之城"建设成就与规划 - 上海提前完成"十四五"建成"千园之城"目标 [1] - 2035年计划新增1000座公园 使公园总数达2000座 [2] - 面临土地稀缺和建设成本压力 平均单园建设成本以亿元为单位 [2] 存量资源盘活策略 - 通过城市更新盘活边角空间 推进口袋公园建设 [2] - 口袋公园面积介于400平方米至1万平方米 具有高可及性 [2] - 外环绿带转型为环城生态公园带 开放共享单位附属绿地162处 面积超100公顷 [2][3] - 推进立体绿化建设 "十四五"期间目标新建200万平方米 [3] 新型公园形态发展 - 环城生态公园带包含"一大环"(外环绿带+楔形绿地+生态间隔带)和"五小环"(新城绿环) [5] - 累计新增楔形绿地330公顷 推进吴淞江等楔形绿地建设 [5] - 绿道系统串联生态节点 具备休闲健身与生态保护多元功能 [6] - 环城生态公园带通过绿道连接 可形成超40平方公里超大型公园 [7] 郊野空间开发进展 - 建成193座开放休闲林地 分布于9个区及临港新片区 [7] - 119座林地升级为休闲森林公园 提供健身康养等生态服务功能 [7] - "五个新城"每年建设50公里环新城绿道及5000亩森林生态公园带 [3] 非传统公园建设 - 楔形绿地与生态间隔带纳入环城生态公园带体系 [5] - 吴淞江生态间隔带已纳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专项规划 [5] - 打破功能边界的非典型公园成为下一阶段建设切入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