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

搜索文档
深圳一场培训点燃22县东西部协作新思路:学用“媒体+”,闯进大市场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10:05
培训背景与目的 - 深圳市委组织部与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联合举办东西部协作"三个专项"专题培训班 旨在通过"媒体+"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2][3][4][5] - 培训覆盖深圳对口协作广西22县及相关结对区 参与人员包括东西部协作业务负责人 援派挂职干部及媒体代表等50余人 [4][5] - 活动增设"媒体+"赋能东西部协作交流会环节 促进学员结合地方实际分享实践思路 [8][9] 政策依据与行动框架 - 培训基于广东省《"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强调将媒体系统性变革与乡村振兴结合 [13][14][15] - 方案要求媒体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成为产业链重要一环 实现服务产业与媒体发展同频共振 [14][15] - 深圳率先以培训+交流形式推动"媒体+"赋能东西部协作 为协作地区提供可借鉴经验 [18][19] 县域实践案例与挑战 - 资源县面临好景出山难 好货溢价难 文化传承难三大困境 招商引资难度大 [26][27] - 该县通过副县长个人IP账号"沧小海同学"积累流量 但需解决流量转化为实际效益的问题 [30][31][32] - 隆林县作为多民族聚居区 农特产品品质优良但受限于"山高路远 养在深闺无人识" [40][41][42] - 隆林打造"五彩隆林·天生好物"区域公用品牌 计划在深圳 南宁设立线下形象店并结合线上传播矩阵 [45][46] 成功模式与成效 - 田阳区通过"媒体+"实践实现芒果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 同比增长1.65% 大湾区为核心销售市场 [59][60] - 具体措施包括与南方农村报合作开发芒果数字人 在广州北京路商圈 深圳地铁等区域亮屏曝光 [68][69] - 联合广州酒家开发联名产品 组建50名湾区采购商走进基地采购 推动消费帮扶总金额达2.5916亿元 [71][74] - 田阳芒果种植面积42万亩 年产量38.4万吨 产值突破18亿元 精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达4.5亿元 [73][74] - 都安县通过"媒体+"推广瑶山牛羊肉品牌 链接美团 钱大妈 华润万家等大湾区渠道商建立供销合作 [78][79] 方法论与实施路径 - 龙胜县提出需坚持系统思维 避免依赖临时导流的点状助力 强调一以贯之的长期工程 [91][92][93] - 东西部协同需实现双向对接 东部推动资源与西部实际需求精准匹配 构建完整落地机制 [94][95][96] - 目标导向需聚焦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产增收 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以销量和出货量为实效标准 [98][99][100] - 建议分层推进实践 条件不足的县由市级统筹 省级整体推动 避免单县单打独斗 [101][102][103] - 整合多县资源联合打造农文旅线路 例如串联A县两个点与B县三个点形成更具竞争力产品 [104][105][106] 行业角色与未来展望 - 媒体角色从记录者转变为资源整合者 产业赋能者和价值创造者 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推动力 [107][108] - 粤桂协作通过本次培训迈向"媒体+"深度融合新起点 未来将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品牌化 市场化及可持续发展 [109][111][112]
云浮-江门海选赛开启!8月27日,乡村歌手角逐30强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10:04
云浮-江门海选 赛开启!8月27 日,乡村歌手角 逐30强_南方+_ 南方plus 8月27日,2025 广东乡村歌手大 赛云浮-江门赛 区将迎来关键赛 程——海选评选 赛!评委们将齐 聚千年禅都新 兴,从线上线下 投稿的歌手中评 选出30强选手晋 级下一轮比赛。 谁能率先晋级30 强?让我们拭目 以待! 自8月12日大赛 开放报名以来, 有着共同音乐梦 想和对乡土文化 深切热爱的乡村 歌手们纷纷参 赛,这场备受瞩 目的音乐赛事, 不仅是乡村音乐 爱好者展示才华 的舞台,更成为 推动乡村文化振 兴的重要载体。 乡村舞台 人人都是"民"星 文化振兴释放乡 赛事,广东乡村 歌手大赛自2023 年举办以来,已 成功孵化了一批 具有影响力的实 力乡村歌手,以 村新活力。 今年,云浮-江 门赛区报名海选 赛的选手阵容依 然呈现了多元 化,涵盖农民、 新农人、乡村教 师、返乡青年和 音乐爱好者等各 种背景,从田间 地头到璀璨舞 台,这里没有边 界,只有最纯粹 的乡音与最炽热 的梦想。 Jason是来自云 浮农村的一位音 乐教师,用一首 李克勤的《护花 使者》唱出他守 护的乡村;来自 新兴的小学音乐 教师梁展甄,改 编《映 ...
评论丨以大省之责,绘就岭南农业现代化新图景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10:04
核心观点 - 广东以9701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位居全国农业第一方阵 通过科技赋能 链式融合和政策创新推动岭南特色农业现代化 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4][11][55] 农业经济规模与产业基础 - 农林牧渔总产值达9701亿元 位居全国农业第一方阵 [4] - 拥有5507家龙头企业 规模以上加工营收达1.63万亿元 [5] - 农产品供给覆盖全国14亿人口菜篮子需求 [14] 科技与创新驱动 - 实施粤强种芯工程 收集36.8万份农业种质资源 超级稻和水产新品种全国占比领先 [15] - 深圳大疆农业无人机全国市占率达96% 领跑行业 [20] - 华南农大无人农场技术推广至30个省市 [20] - 需突破生物育种卡脖子技术 整合院校企资源发展基因编辑和智能育种 [28] - 罗锡文院士强调中小型农机需精准研发 解决丘陵山地无机可用痛点 [29] - 山地轨道运输机提升荔枝运输效率5倍 [48] 特色产业与产业链建设 - 存在特色产业规模不大 产品同质化严重 农业标准不完善等问题 [8] - 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 建设茂南罗非鱼产业园 汕尾海洋种业基地等项目 [18] - 发展陆丰荔枝 清远鸡 湛江对虾等特色产业 以一县一园载体推动预制菜和生物制品深加工 [31] - 海大集团在汕尾建设现代海洋种业产业园 采用陆海接力模式实现工厂化循环水育苗与深海网箱养殖全链可控 [32][33] - 海大集团全国饲料销量突破2000万吨 通过种苗+饲料+动保全产业链带动200万养殖户增收 [44][45] 政策与制度创新 - 需创新农业保险+期货机制 探索养殖网箱和智能装备抵押贷款 [37] - 推行设备贷风险补偿保险 将养殖网箱和智能装备纳入可抵押范围 [50] - 建立产业链党委+双中心模式 强化5507家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 [41] - 茂南产业园带动十万农户就业增收 [42] 海洋经济发展 - 汕尾海洋种业基地和深远海养殖装备研发加速推进 [18][21] - 海大集团实现南美白对虾等品种中国种中国养 [45]
向海追“鲜”!看“海上新湛江”如何打造?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9:37
海洋经济产业规模 - 水产品总产量131.6万吨 渔业总产值294.4亿元 总产量和总产值连续30年全省第一 [8] - 投产6座现代化深远海养殖平台 深海养殖网箱3400多个 分别占全省38%和54% [9][48][49] - 湛江港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75亿吨 展现强劲枢纽能级 [51]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 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全域化网箱型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成功下水 [33] - "海威2号"养殖平台单个周期可养100-150万斤高端海水鱼 年产值达7000万元以上 [43][44] - 出台《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23-2035年)》 构建"一核四圈"总体布局 [33][54][55] 文旅融合与消费拉动 - 开渔后渔人海鲜码头人流量显著增加 多地食客专程驱车前往消费 [4][5][6] - 开渔节期间渔家民宿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海鲜市场交易活跃 [21][22] - 民俗表演和祭海仪式吸引游客参与 形成浓郁的海洋文化体验场景 [22][23] 品牌建设与媒体赋能 - 全省首创地市级"媒体+"实施方案 打造"湛品"区域公用品牌 [59][60][82] - 徐闻菠萝通过媒体赋能实现年产值从9.8亿元增长至25亿元 辐射带动近5万农户 [74] - 成立"现代化海洋牧场品牌创新平台" 整合政府、金融、媒体资源打通全产业链 [63][69][72] 基础设施与空间资源 - 拥有2.1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和2024公里海岸线 海洋资源禀赋突出 [38] - 依托亿吨级深水良港优势 高标准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 [50][52] - 坚持陆海统筹发展策略 构建"海-港-陆"一体化发展格局 [39][55]
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保障多个“好”要素,破解水产“丰产不丰收”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9:03
核心观点 - 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提出保障多个"好"要素以破解水产行业"丰产不丰收"问题 强调种业创新、产业链完善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 [1][2][13][14][15][16][17][18][19][20] 公司业务与成就 - 公司致力于打造"从塘头到餐桌"的水产食品产业链 属于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6] - 加快种业攻坚 成功选育南美白对虾抗病新品种"中兴1号""中兴2号"及红罗非鱼新品种"中恒1号" 并扩大建设种业中心 [7] - 建成广东省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海上养殖平台"恒燚1号"并投入使用 [8][9] - 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第一园" 创新"共享工厂"模式 推动水产品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9][10] - 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服务+标准"运作模式 已带动4万多户农民增收 [11] 行业挑战与建议 - 水产行业面临季节性集中投苗、投料和上市导致的"丰产不丰收"及价格波动大问题 [13][14][20] - 建议提高种质引进和培育效率 减少繁琐流程 为企业提供便利 [15] -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进主要养殖品种病害防治研究 降低病害风险 [16] - 完善产业链体系建设 建立水产品储备库保障粮食安全 并加大对精深加工、水产预制菜产业园的支持力度 [17][18] - 关注销售渠道建设和品牌打造 通过专项补贴打通产业支撑体系全链条闭环 [18][19]
海大集团董事长薛华:打造水产育种“远洋舰”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9:03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定位为全球化农业科技龙头企业 坚持通过科技与创新建设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 积极助力粮食安全 种业振兴 海洋强国等重要国家战略 [4][5][6] - 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以饲料为第一主业 种苗和动保为第二主业 各业务板块目标增长翻番 保持领先优势 [22][23] - 2030年集团营收目标突破2000亿元 饲料销量目标达到5150万吨 通过现代化饲料产业体系维护国家粮食和营养安全 [23][24] 种业发展举措 - 种业是公司最具技术和资源优势的产业之一 构建了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自主研发品种覆盖国民消费的主要经济水产品种 [2][10] - 重点突破工厂化循环水和深海网箱育种技术 加强育种企业与科研院校的联动 正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机构深化合作 力争实现国家海水新品种的突破 [9][11][12] - 致力于攻克深海育种的时代命题 打造水产育种"远洋舰" [1][3] 养殖模式创新 - 建议发展工厂化养殖 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水产养殖的发展瓶颈 实现从"靠天吃饭"到"可控生产"的现代化跨越 [13][14] - 在海洋牧场建设背景下 工厂化养殖与深海养殖可形成陆海接力 通过海水养殖缩短养殖时间以规避风险 提升养殖效率 [15][16] - 工厂化养殖代表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方向 可应对当前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13] 饲料业务发展 - 目前饲料销量位居全球第一 预计今年销量将突破3000万吨 成为全球首家达到3000万吨量级的农业企业 [17][18] - 在国家粮食安全紧平衡形势下 将降低原料进口依赖性 提升饲料转化效率 [19] - 持续加大科研投入 夯实饲料保供工作 针对海洋养殖品种的营养和健康需求 强化海洋牧场专用饲料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 [20][21]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建议将优质海产品纳入政府粮食储备计划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9:03
海洋牧场产业属性与定位 - 海洋牧场需坚守大食物观定位 紧扣打造海上牧场和蓝色粮仓方向 以食物供给为主责[6][7] - 需坚守耕海牧渔功能 耕海即加强海洋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 牧渔则大力拓展深远海养殖 防范非渔化倾向[7][8] 海洋牧场产业链构建 - 海洋牧场虽未列入海洋产业目录 但已具主导产业特征 正形成独立产业体系[10] - 建议按照以渔业生产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打造 系统构建种苗繁育-渔业养殖-饲料动保-养殖装备-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交易服务全产业链条[11] 海洋牧场发展痛点 - 前期需综合考量选址 品种 设施布局和种苗保障等关键因素[13] - 中期须系统应对种苗饲料供应 船舶维护 极端天气防范等现实挑战[14] - 后期需有效处理市场价格波动 加工增值 冷链物流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等关键问题[15] 产业发展支持建议 - 财政上借鉴光伏等产业扶持经验 强化补贴支持核心设施 优化税收对海产品销售减税 将优质海产品纳入政府粮食储备并建立收储机制[16][17] - 金融与保险方面健全信贷支持 推出低息贷款等产品 扩大保险覆盖面并优化标准与赔偿方案[18] - 科技上攻关种质等卡脖子技术 加强装备研发应用 建设创新平台[19] - 人才队伍建设上依托高校等定向培养 完善引进与激励机制 鼓励企业培训 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20]
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邓诣群:建立农业科技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9:03
省农业科学院党 委书记邓诣群: 建立农业科技全 链条成果转化体 系_南方+_南方 plus "目前,岭南特 色现代农业高质 量发展面临诸多 挑战:土壤酸化 与耕地质量提升 科技支撑不足; 培育高产、优 质、抗逆、突破 性动植物新品种 的力度仍需加 强;水稻合理密 植、撂荒地复耕 等技术推广仍需 加速推进;农产 品加工损耗率较 高、高值化产品 研发滞后;丘陵 山区适用技术及 智能农机装备创 新仍需推进。"8 月26日,广东省 农业科学院党委 书记邓诣群在接 受南方农村报记 者采访时直言。 当天,广东省加 快推进现代化产 业体系建设专题 会议(岭南特色 现代农业专场) 在省农业科学院 召开。 面临上述挑战, 邓诣群建议:一 是加大对农业科 技的经费和政策 支持力度,不断 探索金融支持农 业科技创新的有 效模式;二是建 立科研院所、高 校和企业共同参 与的高效协同创 新体系,合力破 解产业发展难 题;三是进一步 神,主动联合政 产学研各方力 量,科技助力岭 南特色现代农业 完善产学研合作 机制,构建"技 术研发-成果转 化-产业服务"的 全链条成果转化 体系。"省农科 院将认真贯彻落 实本次会议精 布局创新链,构 ...
温氏股份总裁黎少松:在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周围划定禁养区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9:03
核心观点 - 温氏股份总裁提出加强生猪育种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包括划定禁养区保障生物安全 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 建立市场化合作机制 [1][7][9] 行业现状分析 - 种业具有基础性 公益性特点 投资大 门槛高 见效慢 周期长 一般企业难以承担 [2] - 广东育种存在三方面问题:育种企业市场竞争压力大经济效益较低 高水平综合性人才短缺 育种基地疫病防控难度较大 [4][5] 政策建议 - 优化政策环境 遴选重点育种企业 制订长周期有重点的扶持政策 在资金 重大项目和人才引进培养上提供支持 [8] - 给予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和国家级原种场优先地位 在其周围3公里范围内划定禁养区保障长期生物安全 [9][10] - 加快生物育种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 建议制订政策减少研发中试的法律风险 [11][12][13] - 建立育种企业与养殖企业合作机制 明确技术服务市场化收费机制 按农产品同样条件免税 [14][15] 公司经营数据 - 温氏股份2024年上市肉猪3018万头 肉鸡12.1亿只 产值1049亿元 [16][17]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毅强:规范养殖工船身份认定及运营管理主管部门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9:03
核心观点 -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毅强指出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面临四大困难并提出四项针对性建议 旨在推动深远海养殖和海洋牧场建设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3][5][6][7][9] 行业发展困难 - 保险品种不断创新但覆盖仍显不足 政策空窗期与较高保障门槛并存 [5] - 珠海深远海养殖面临用海空间不足与用海矛盾的问题 [6] - 深远海养殖面临成本平衡与可持续盈利的压力 [3][6] - 海洋牧场配套基础设施覆盖不足 [7] 金融保险建议 - 推动政策性养殖保险全面纳入经常性政府开支预算 建立稳定可持续的财政保障机制 [11] - 鼓励保险及金融机构参与产品创新 依托财政加市场风险共担模式 显著降低养殖主体自担费用比例 [12] - 结合广东气候与养殖产业特点拓展保险责任边界 开发更多普惠性综合型产品减少重复投保成本 [13] - 力争在年初推出全年政策性保险 缩减上半年生产关键期风险敞口 增强企业和养殖户参与信心与抗风险能力 [14] 用海管理建议 - 建立海洋牧场用海联合审批协调机制 统筹规划养殖用海与航道锚地及生态红线关系 科学释放和布局可用于深远海养殖的海域空间 [15][16] - 加快开展海域习惯航道的识别与航标规范化布设工作 明确通航与养殖区域界限 [17] - 通过AIS电子围栏等信息化手段加强船舶航行动态监管 减少船只误入养殖区风险 [18] - 推动海上多功能一体化平台建设 集成养殖生产航标指示及海洋观测等功能 实现海域资源高效共享与安全协同 [19] 养殖工船管理建议 - 推动有关部门牵头制定养殖工船管理办法 将现存在建及已建的形式多样创新装备与养殖融合发展的养殖工船纳入统一认定统一管理 [21][22] - 明确身份认定规则 推动审批管理发证规范养殖工船运营全流程管理 [23] - 为拓宽海洋牧场业态发展加强深远海养殖关键设施装备研发提供制度支撑 [24][25] 基础设施建议 - 统筹健全蓝色经济核心区域的信号基站观潮站相控阵天气雷达等关键基础设施 构建覆盖养殖区的监测网络 [27][28][29] - 通过设施升级为海洋牧场设计建造和养殖运营企业提供实时精准的气象海况数据 有效降低渔业生产中的安全隐患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