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农村报
icon
搜索文档
云浮推出“政策包”,4大文件、35条政策举措布局文化产业赛道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8:06
云浮推出"政策 包" ,4大文件、 35条政策举措布 局文化产业赛道 _南方+_南方 plus 8月25日下午, 云浮市召开文化 强市建设"政策 包"新闻发布 会,进一步解读 日前公布的《关 于推动云浮市文 文化新业态的若 干政策措施》 《关于推动云浮 市互联网内容创 作的若干政策措 施》四大政策措 施,布局打造文 化产业载体,支 持壮大文化企 业,发展培育新 型文化业态。 艺创作生产的若 干政策措施》 《关于推动云浮 市影视产业高质 量发展的若干政 策措施》《关于 推动云浮市数字 据介绍,面对新 形势新任务,云 浮着眼打基础、 补短板、强优 势,选取文艺创 作生产、影视产 业、数字文化新 业态、互联网内 容创作等4个领 域,分类制定了 政策文件。这4 份文件进一步锁 定了云浮文化产 业发展的重点平 台和产业赛道, 明确了保障措 施。 其中,文艺创作 生产政策为扶持 本土文艺精品创 作生产而制定; 游戏等;互联网 内容创作政策为 千亿百亿产业量 身订做垂类宣传 和文化名片,更 好承接中央、省 的政策效力。 据了解,"政策 包"4个文件共提 出35条政策举 措。 文艺创作生产政 策8条,围绕支 持云浮文艺原创 ...
9701.21亿元!广东农业多项数据位居全国前列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7:06
行业总体规模 - 202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9701.21亿元 位居全国前列 [2] - 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达1.63万亿元 [7] - 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达5507家 年营收规模近万亿元 [7] 种业发展成果 - 全省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36.8万份 保存种类和数量全国领先 [8][9] - 育成超级稻品种36个 占全国总数28% [9][10] - 培育畜禽新品种40个(约占全国15%)和水产新品种43个(约占全国14%) [10] - 10家畜禽企业和12家水产企业入选国家种业企业阵型 数量居全国首位 [11]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 -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3% [18] - 大疆和极飞农业无人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约96% [18][19] - 华南农业大学在全国15省市建设30多个无人化智慧农场 [19] 海洋牧场建设 - 海水养殖产量达376.83万吨 同比增长5.47% 增速创2011年以来新高 [30][31][32][33] - 渔业经济总产值达4718.25亿元 [35][36] - 累计培育国家审定海水新品种18个 数量全国领先 [25] - 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6073个和桁架类网箱13个 [27] - 建设5个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 总投资超70亿元 [28]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实施育种全链条攻关,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7:06
行业背景与现状 - 全球种业竞争日趋激烈 [6] - 中国在水稻、小麦等口粮作物上实现基本自给 [6] - 广东是农业和种业强省 种质资源保存数量全国领先 生物育种获得显著成效 [7] - 广东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建设薄弱 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仍需突破 创新整体效能有待提升 [8][9][10] 发展建议与战略方向 - 实施全链条攻关 突破卡脖子技术 优化生物育种重大专项 [12][13] - 聚焦智能设计育种、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 [13] - 建立从种质资源保护到品种选育的一体化创新链 [13][14] - 重点突破基因编辑工具、生物大数据解析、AI育种算法等关键技术 [14] - 推动育种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迈进 [15] - 建设高能级平台 强化协同创新 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资源 [16][17] - 争创生物育种领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 支持建设大型表型组学平台和农业生物基因库 [17] - 打造跨学科、跨单位的创新联合体 提升重大成果产出能力 [18] - 深化科企融合 加速成果转化 建立政府+科研+企业品种研发推广机制 [19][20] - 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建设品种测试与示范基地 [20] - 推动新品种、新技术快速落地 加强国际种业科技合作 [21] - 提升广东种业的国际影响力 [21] 行业意义与目标 - 生物育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支撑 [22] - 广东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在生物育种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23] - 推动广东种业振兴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23][24]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偲:打造“广东海鲜”品牌,刻不容缓!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4:30
核心观点 - 打造广东海鲜区域公用品牌并推动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升级具有紧迫性和重大战略意义 [1][2][3][9] 广东海洋经济基础 - 广东连续30年海洋GDP全国第一 [5] - 大陆海岸线长度达4114公里 居全国首位 [5] - 在气候 市场和产业基础方面具备先发优势 [19] 产业升级措施 - 实施三倍体牡蛎 金枪鱼 东星斑 金鲳鱼等百亿级产业集群计划 [7] - 建设海水产品预制菜产业园 [7] - 发展风渔融合和渔旅融合等新业态 [8] - 推动精深加工体系建设 单种优质鱼类市场如大西洋鲑鱼和石斑鱼目前规模20-30万吨 预计可扩展至50万吨 [13][14] - 加强种苗建设 开发深远海主导品种 适养品种 多倍体品种和大洋优质种苗 [14][15] 品牌与市场建设 - 打造广东海鲜区域公用品牌 [9] - 培育覆盖全产业链的链主型企业 [9] - 通过举办水产种业博览会促进技术交流与市场拓展 [10] - 扩展市场是关键 需重视市场建设 [12] 科技创新与标准化 - 建设创新平台 推动政产学研深度合作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15] - 完善标准体系 针对养殖装备设计 制造 安装 检验等环节构建标准化体系 [16] 政策与空间规划 - 推动多规合一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优先保障海洋牧场建设用海需求 [17] -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一张图以明确空间布局与安全红线 [18] - 以广州海洋实验室 湛江湾实验室 深圳大鹏湾国家级示范区为样本探索深远海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模式 [20] - 为全国提供广东方案 [21] 战略转型与支撑 - 推动海洋牧场从公益属性向生态经济复合型转型 [22] - 强化人才引育与资本投入 [22] - 助力实现蓝色粮仓战略目标 [23]
累计筹集2800万元!广东880株古树已获认捐 | 绿美热榜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3:30
古树认捐项目进展 - 广东省880株古树获得认捐 累计筹集资金2800万元 参与人数超1.82万人次[8][9] 生态文化建设 - 新丰云髻山自然保护区建成30米自然风光艺术长廊 展示60米巨作《古邑神韵》精华版[13][14] - 通过水墨艺术呈现绿美新丰生态建设成果 促进生态资源与人文创意融合[15][16] 绿色技术推广 - 广州市编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包含72项节能降碳技术 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22][23][24] 人居环境整治 - 番禺区都那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宜居乡村[33][34][35] - 通过党员志愿者和"花姐"巾帼服务队推进社区清洁和防蚊宣传[28][29] 城市绿色更新项目 - 广州黄埔岭头片区打造全国首个美丽城市投融资示范项目 总投资5.58亿元[40] - 已完成20%自筹资金投入1.06亿元 获得国家开发银行4.37亿元融资贷款[41] - 创新"生态治理+产城融合"模式 实现财政资金效能最大化[42] 绿色建筑荣誉 - 深圳盐田区图书馆荣获国际图联"最佳绿色图书馆奖"大型项目类别第2名 系亚洲唯一获奖图书馆[49][51][52] 河湖治理与保护 - 汕头澄海区建成2.1公里环保围网 有效阻隔海漂垃圾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121][122] - 河源枫树坝水库入选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总库容19.4亿立方米 水质稳定在国家Ⅰ-Ⅱ类标准[89][90][91] - 中山坦洲镇建立美丽河湖工作机制 推进5条河涌"一河一策"建设方案[139][140][141] 生物多样性发现 - 惠州水东陂林场首次在广东省发现野生海南五针松群落 具有重要研究价值[116][117] 地方立法推进 - 《汕尾市乡村绿美条例》将于2025年10月1日施行 全文31条涵盖规划建设保护管理等方面[125][126][128] 绿色金融创新 - 肇庆封开县落地全省首笔林下经济收益权质押贷款 封开农商银行向广东仙草岭公司授信300万元[190][193][194] 生态种植模式 - 潮州饶平县建饶镇推广"茶+广金钱草"间作模式 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204][206][207] 湿地公园建设 - 阳江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全省首个"国字号"河流型湿地公园 获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突出集体表彰[163][164] 特色农业发展 - 江门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发展凤眼果产业 凉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价格涨至16元/斤带动村集体经济翻番[154][155][156]
粤疆协作育英才,广州新城实验中学在喀什疏附揭牌启用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3:30
项目背景与意义 - 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广州新城实验中学于8月25日正式揭牌启用 是广东教育援疆重点项目 [1][2][3] - 标志着教育援疆从"输血"向"造血"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为喀什地区打造优质教育标杆 [5][7][20] - 学校承载粤疆两地教育协作使命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强劲动能 [5][6][24] 硬件设施与规模 - 学校总占地面积200亩 校舍建筑总面积7万平方米 [32] - 配备4栋教学楼 4栋学生宿舍楼 2栋实验楼及综合楼 食堂 报告厅 体育馆 标准化运动场等设施 [37] - 设计规划77个教学班 提供3500个学位 办学硬件达到"环境最美 设施最优"标准 [38][39] - 项目投入广东援疆资金2.55亿元 [33][34] 运营模式与协作机制 - 由广东援疆资金重点支持建设 委托广州协和学校全面托管 [31][32] - 广州市教育局与疏附县人民政府 广州协和学校与疏附县教育局已分别签订合作及托管帮扶协议 [42] - 广州优秀管理团队与教师团队已正式进驻 推动广州先进教育理念与喀什本土文化深度融合 [42][43] 教育特色与发展规划 - 开设粤剧文化 科技创新等特色课程 同时传承新疆优秀传统文化 [44][45] - 培养"兼具家国情怀 国际视野 粤疆认同"的新时代学生 [45] - 办学愿景为"和你一起 跨越(粤)将(疆)来" 旨在成为粤疆协作的"教育标杆" [46][47] 政治支持与战略意义 - 粤疆两地多名高级官员出席揭牌仪式 包括喀什地委副书记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新疆教育厅副厅长等 [9][10][11] - 学校被定位为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 探索喀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3][24] - 通过"造血式"教育援疆模式 为当地培育"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 实现教育援疆长效化 [20][21]
贡献青春力量!新一批广东援疆支教大学生抵达新疆疏附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3:30
支教项目概况 - 40名广东高校支教大学生抵达新疆喀什开展一学期支教工作[1][2][3] - 支教人员来自华南师范大学 肇庆学院 广州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四所高校[4][6] - 支教大学生将被分配至疏附县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从事教育帮扶[6][7][8] 项目实施意义 - 该项目是广东深化教育援疆 助力疏附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13][14] - 通过组团式支教 师资培训 结对共建 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升当地教育水平[15][16] - 广州累计选派大批优秀教师和大学生赴疏附支教 持续打造穗疏同心课堂等品牌项目[17] 项目社会效益 - 教育援疆促进两地教育合作和民族团结 实现文化和情感交流[18] -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19] - 支教大学生通过专业优势用更贴近孩子的方式传递知识[9][10][11]
新疆疏附“悦读粤有趣”城市书吧开馆暨第二届全民阅读活动启动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3:30
核心观点 - 新疆疏附县"悦读粤有趣"城市书吧正式开馆 同时启动第二届全民阅读活动 该项目是广东援疆重点文化项目 旨在为当地群众提供现代化阅读空间和文化交流平台 [1][2][20] 项目规模与设施 - 书吧占地面积约890平方米 采用现代化设计风格 [5] - 上架图书总量超过20,000册 其中新购图书16,000册 广州图书馆支援4,000余册 [6] - 图书种类涵盖文学 历史 科技 儿童读物等各类期刊 [7] - 配备自助借还区 沙龙研讨区 沉浸式3DVR区 电子书法区 亲子阅读区等多功能区域 [7][8] - 配备多种智能终端 实现查询借还图书一站式服务 [9] 运营特色与服务 - 后续将与喀什市实现通借通还服务 [9] - 定期举办阅读推广 文化讲座等活动 [22] - 开馆当天同步举办剪纸 绘画 绘本分享 书签展览等文化活动 [12][13][17][19] 战略意义 - 项目是广州对口援疆文化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20] - 为当地提供高品质阅读空间 成为穗疏两地文化交流新平台 [21] - 有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营造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 [3][22]
罗锡文:广东农机科技创新应主攻中小型特色农业机械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3:30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广东农机制造工业不强 农机制造企业少 产品档次不高 缺乏知名品牌 [9] - 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有待加强 各种科技力量尚未集聚形成合力 有组织的科研尚未取得重大突破 [17][18] 发展战略方向 - 广东应重点发展中小型农业机械 包括动力机械 水稻生产机械 蔬菜生产机械 水果生产机械和其他作物生产机械 [12][13][14] - 需采取多种渠道培育中小型农机企业 如揭榜挂帅和重点支持等方式 省内选拔与省外引进并举 [15][16] 科技创新重点 - 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 增强企业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基础作用 加强产学研结合 [19][20] - 明确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主攻方向 聚焦广东农机发展短板与薄弱环节 聚焦中小型特色农业机械 聚焦智能农机装备 [21][22] - 创新科技项目立项机制 强调有组织的科研 鼓励不同创新主体联合申报和资源整合 [22][23] 基础优势与潜力 - 广东拥有很好的农机制造基础 很强的机械制造能力 完全有能力成为农业机械制造强省 [2][11]
广东发布岭南特色现代农业调研报告,种业、农机、海洋牧场有了破局方向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2:32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岭南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形成"1+3"调研报告 针对种业、农机、海洋牧场等领域提出破局方向 [1][2][3] 农业产业现状 - 202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9701.21亿元 位居全国前列 [7] - 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多类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 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1.63万亿元 [8] -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507家 年营收规模近万亿元 [9] 种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 全省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36.8万份 保存种类数量全国前列 [11] - 建成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四大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库 [12] - 育成超级稻品种36个占全国28% 畜禽新品种40个占全国15% 水产新品种43个占全国14% [12][13] - 10家畜禽企业12家水产企业入选国家种业企业阵型 居全国首位 [14] - 建议重点支持种业企业 增强生物育种技术储备和创新 [15][16] 农机装备发展现状与建议 -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3% [23] - 深圳大疆和广州极飞农业无人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约96% [23] - 华南农业大学突破无人化智慧农场关键技术 在全国15省市建设30多个无人化智慧农场 [24] - 建议加强智能农机丘陵山地小农机智慧农场研发应用 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28][29] 海洋牧场建设现状 - 2024年海水养殖产量376.83万吨 同比增长5.47% 增速创2011年以来新高 [32] - 渔业经济总产值4718.25亿元 [33] 海洋牧场存在问题 - 适养区域不足 [36] - 养殖品种不够丰富 良种生产体系待提升 病害防控饲料使用指引不足 [37] - 保险产品较为单一 [37] 海洋牧场建设建议 - 强化顶层设计与规划引导 制定沿海市县"现代化海洋牧场一张图" [40][41] - 推动装备标准体系和确权登记 构建设备设施标准体系 [42][43] - 建立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研究生产基地 加快培育装备制造业 [45] - 加快船用投饵系统网衣清洗机器人智能养殖管理系统等装备研发 [46][47] 种苗建设建议 - 建设种业创新平台 加快新品种培育 遴选适应不同海域养殖鱼种 [48][49] - 高标准新扩建改造提升水产原良种场 引入工厂化循环水水质在线监测等先进设备 [55][56] - 建立从亲本培育到品质控制的全链条关键环节标准化体系 [58][59][60] 金融保险体系建设建议 - 制定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全流程保险体系相关办法 提高海水养殖保险覆盖率 [63] - 开发多元化保险产品 建立分担共保和风险储备金机制 [64][65] - 推动养殖网箱智能装备等纳入可抵押范围 试点推行"设备贷"风险补偿保险 [6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