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搜索文档
上半年四川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18%
四川日报· 2025-07-26 01:32
银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6月末四川银行业资产17.85万亿元、负债17.26万亿元、存款余额13.9万亿元、贷款余额12.7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4%、9.35%、10.21%、11.43% [1] - 前6月四川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41.43亿元,同比增长2.96% [1]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09%,其中文旅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19% [2] - 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46%,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6%,占全部制造业贷款比重57.6% [2] - 普惠型涉农贷款、粮食重点领域贷款、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6.35%、29.38%、35.30%,新发放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化平均利率较2024年下降45个基点 [2] - 三大粮食作物保险前6月提供风险保障207.7亿元,累计赔款支出7989.36万元、受益农户36.85万户次 [2] 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 - 绿色融资贷款余额1.99万亿元,环境污染责任险累计为780家次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2] - 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18%,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累计投放10笔、余额21.78亿元 [3] - 5家大型银行在川拟设立11只AIC股权投资基金,意向落地金额95亿元、已落地3只30亿元 [3] -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49% [3]
四川四条高速公路同时获批 总投资近千亿元,第三季度开工
四川日报· 2025-07-26 01:19
高速公路项目核准批复 - 炉霍至康定新都桥高速公路全长约186公里,总投资约344亿元,设计时速80公里、双向4车道,建设工期4年 [1][2] - G8517屏山新市至宜宾高速公路全长约65公里,总投资约143亿元,设计时速80公里、双向4车道,建设工期4年 [1][2] - 攀枝花至盐源高速公路全长约131公里,总投资约350亿元,设计时速80公里、双向4车道,建设工期6年 [1][3] - 广安绕城高速公路西段全长约76公里,估算总投资约110亿元,设计时速100公里、双向4车道,建设工期3年 [1][3] 项目总体情况 - 4个项目总里程约458公里、总投资约947亿元,将于今年三季度开工 [1] - 项目对于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打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 - 目前4个项目初步勘察设计已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等开工前置专题基本获批 [4] 项目定位与路线 - 炉霍至康定新都桥高速公路是G4217川藏北线和G4218川藏南线两条国家高速公路的联络线,起于炉霍县新都镇,经道孚县,止于康定市新都桥镇 [2] - G8517屏山新市至宜宾高速公路是G8517屏山至兴义国家高速公路的组成路段,也是G4216成都至丽江、G7512贵阳至成都两条国家高速公路的联络线,起于屏山县新市镇,经新安镇、锦屏镇,止于叙州区柏溪街道 [2] - 攀枝花至盐源高速公路是G4216丽江至攀枝花、G7611西昌至香格里拉两条国家高速公路的联络线,是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重点支撑项目,起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太平乡,经攀枝花市西区、仁和区、盐边县,止于盐源县棉桠镇 [3] - 广安绕城高速公路西段是广安城市高速公路绕城环线的组成部分,也是第22条川渝省际高速公路通道毗邻地区的加密联络线,起于广安区悦来镇,经岳池县止于武胜县宝箴塞镇西侧川渝界,接重庆市境内规划待建的合川至广安西线高速公路 [3]
引来金融“活水”助力产业“向新”
四川日报· 2025-07-25 22:08
专精特新企业现状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专精特新企业3000余户 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5 2% [6] - 100余户企业年生产规模超过10亿元 [6] - 全省179个A股上市公司中有46家是专精特新企业 [6] - 上半年专精特新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2% 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 9个百分点 [6]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四川省科技创新投资集团发起3支基金 规模合计30亿元 重点关注科技创新领域 [2] - 四川未来创兴股权投资基金规模5亿元 投资方向为低空经济 人工智能 航空航天 生物制造 [2] - 上半年四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13% [5] 产融合作案例 - 辰显光电获省市国有投资运营平台近11亿元投资 实现TFT基Micro-LED量产线突破 [3] -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定制金融产品和优惠利率 [6] - 工商银行"制造e贷" 农业银行"先进制造业贷"等15款金融产品发布 [7] 产融合作平台建设 - 大会发布全国首个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信息系统 [6] - 中国银行与中国人保推出"中试保融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助推中试加速 [7] - 四川省科创投资集团计划围绕重点产业链招引链主和链属企业入川 [7]
成都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公布 GDP达12108.2亿元 同比增长5.8%
四川日报· 2025-07-25 07:26
宏观经济表现 - 成都上半年GDP达12108.2亿元 同比增长5 8[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86 7亿元 增长2 7[1] - 第二产业增加值3267 4亿元 增长5 3[1] - 第三产业增加值8654 2亿元 增长6 0[1] - 税电指数105 1 生产指数105 9 销售指数104 2[1] 农业生产 - 园林水果产量增长6 3 茶叶增长5 3 蔬菜及食用菌增长3 0[1] - 生猪出栏199 3万头 猪肉产量15 8万吨[1] 工业经济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 8[2] - 25个行业实现正增长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1 7 汽车制造业增长23 6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7 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 4[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 1[2]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52 2 智能手表增长119 2 锂离子电池增长45 8[2] - 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 4 利润总额增长13 4[2] 服务业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 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0 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7 4[2] - 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长9 8 贷款余额增长10 4[2]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 0[3] - 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5 3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0 7 工业投资增长41 3 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 8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 8[3] - 民间投资增长4 7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13 2[3]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 4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9 1[3] 消费品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2 3亿元 增长6 1[3] -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28 6亿元 增长6 0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93 7亿元 增长6 6[3] - 餐饮收入683 4亿元 增长4 8 商品零售4938 9亿元 增长6 2[3] - 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64 5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4 5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0 4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2 3 汽车类增长4 1 新能源汽车增长21 0[3]
广元:守护绿水青山 走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四川日报· 2025-07-25 07:26
文化旅游发展 - 蜀道翠云廊暑期日均吸引1.3万人次游客 [4] - 广元规划推出6条蜀道徒步精品线路,吸引超80万人次徒步体验 [11] - 背诵《蜀道难》免门票活动吸引近28万人次参与 [11] - 2024年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41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89%,旅游总花费613.25亿元,同比增长25.67% [15] - 依托蜀道资源开办特色民宿、酒店近1500家 [12] 工业与产业经济 - 广元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连续7个季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2] - 铝基新材料产业产值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增长,2023年达419亿元,企业超100家 [14] - 铝锭贸易中心累计贸易额231亿元,铝期货交割库累计交割1350吨 [14] - 硅基新材料产业加速发展,规划高纯石英砂等三大方向,招引通威等头部企业 [14] - "1+3+3"工业优势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4.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98.9% [15] 农业与乡村振兴 - 培育粮油、生猪、蔬菜3个两百亿产业集群和6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16] - 建成世界最大红心猕猴桃生产基地、全国最大黄茶生产基地 [16] -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72%以上 [16] - 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 [16] 生态保护与绿色经济 - 林草覆盖率达69.2%,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优 [17] - 培育规模以上饮料及饮用水企业22家,食品饮料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19] - 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552个 [19] - 广元经开区入选国家级绿色示范园区、全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 [18] 物流与营商环境 - 建成全国首个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常态开行新疆—广元铝锭图定班列 [13] - 营商环境排名中国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百高市"第37位 [16] - 审批效率提升85%以上 [19]
德阳不只有三星堆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四川日报· 2025-07-25 07:26
三星堆文旅经济表现 - 2024年三星堆博物馆游客量接近600万人次 门票收入突破3.3亿元 今年上半年游客接待量达282.85万人次 门票收入1.56亿元 [2] - 2024年三星堆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近2亿元 IP授权收入超千万元 与《原神》联动创造2亿级话题阅读量 [2] - 7月23日三星堆博物馆单日接待游客2.3万人次 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每天接待约500人 [1] 德阳文旅资源开发 - 德阳构建"3+N"文旅发展新格局 以三星堆 德阳之窗 环龙门山旅游度假带为主体 配套一批文旅名村 [4] - 德阳25个A级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超2200万人次 其中三星堆占比近三成 全市接待游客总量超7000万人次 [3] - 德阳文旅存在"有文化缺转化 有流量缺留量 有名气缺商气"问题 人均消费额排名靠后 [3] 三星堆IP国际化战略 - 三星堆文物在宁波 希腊雅典 联合国总部等多地展出 包括"吉金万里"特展和"青铜之光"特展 [5] - 规划投资约130亿元建设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 打造集文化体验 演艺娱乐 主题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目的地 [6] - 2024广汉三星堆火锅文化节撬动消费近2.8亿元 获授权企业首创陶三足锅具年产值达2000万元 [6] 文旅融合创新举措 - 开发8条游线 古蜀秘境探索游与温泉玫瑰康养游形成"一文一旅"双引擎 [7] - 绵竹剑南老街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串联酒文化 三国文化和绵竹年画文化 [9] - 活化工业遗产 建设金鑫片区工业文化博物馆 展示三线建设场景 构建"从大国重器到未来科技"研学链条 [9]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 串联18个国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贯通德阳文庙 白马关三国文化产业园等景点 [7] - 整合白马关 金牛古道 诸葛双忠祠等历史遗迹资源 推进蜀道三国文化主题文旅风景道建设 [10] - 提升黄继光纪念馆等重点红色景区展陈水平 优化"红色之旅研学游"精品路线 [10]
赋能提升+平战结合 青年应急安全志愿服务有新探索
四川日报· 2025-07-25 07:07
在此前举行的"联动-2025"第六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青年应急志愿服务综合演练暨应急救援技能比武上,冲 锋舟抵礁救援、动力翻舟自救、崖壁伤员转运、无人机物资空投……"科技感十足,全程高能。"志愿者这样描述 观摩感受。 巩固协同机制:多部门建立定期联系对接机制,搭建信息交流、资源对接、服务保障平台,畅通联系渠道 加强队伍建设:全省有团属专业应急志愿服务队伍130余支4000余人,涵盖枢纽协同、破拆救援、山地搜救等 多领域 开展培训演练:今年以来各市(州)通过"桌面推演""实战演练""技能培训"等方式开展应急安全培训演练1800 余场 服务覆盖村(社区):支持21个市(州)应急志愿服务队伍走进117个村(社区)开展应急安全志愿服务活动 进入7月,全省多地降水量明显上升,各市(州)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强化"平战结合",一边参与预警防范、 应急抢险、排查整治等,一边积极开展应急安全志愿服务进村(社区)活动。 "联动-2025"第六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青年应急志愿服务综合演练暨应急救援技能比武现场。团省委供图 "联动-2025"第六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青年应急志愿服务综合演练暨应急救援技能比武现场。团省委供图 这些都是共 ...
如何破解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中“自扫门前雪”的难题? 沟长统管河沟 点长盯紧隐患点
四川日报· 2025-07-25 07:07
"这两公里沟道我负责,每天至少要跑一圈。"7月23日,雅安市汉源县安乐镇安乐村党支部书记马凤倡骑上摩 托车,顺着白岩河巡查隐患,"主要看看沟道有没有淤堵和其他隐患,桥梁涵洞尤其要看仔细。" 今年汛期开始后,马凤倡多了一个身份——村级沟长。和他一起上任的,还有其他5位村级沟长、8位乡 (镇)级沟长、1位县级沟长以及11位点长,他们共同守护着白岩河流域。 雅安市汉源县白岩河。记者 李志强 摄 防汛实招 以沟域(流域)为单元,实行沟长制分级管理机制,结合实际情况设立沟长,实现山洪沟、泥石流沟、山洪 泥石流沟全覆盖。 一线探访 记者了解到,这些沟道往往跨村、跨镇甚至跨县分布,防灾减灾工作涉及水利、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可能 出现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缺乏统筹,防灾减灾难以形成合力等情况。此外,此前省内外山洪泥石流灾害案例表 明,沟道常常出现沟顶上游暴雨、沟口下游天气晴朗的情况,导致灾害风险研判难度大。 针对这一痛点,四川在现有山洪泥石流沟群测群防体系基础上,以山洪泥石流沟域(流域)为单元,结合科 技赋能防灾减灾成果运用,开展沟长制试点。具体而言,就是以沟域(流域)为单元,实行沟长制分级管理机 制,结合行政区域设立沟长,"一 ...
四川的力量
四川日报· 2025-07-25 00:18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四川推进"1+N"中试研发平台体系建设,构建从创新成果发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3] - 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无人机加速崛起,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链聚势提质[6] -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展示400多件展品,四川科技成果体现创新突破[6]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 四川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和31个制造业门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布局双轨并行[4] - 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发展新质生产力[4] - "川行天下"活动签约订单超550亿元,开放型经济助力产业国际化[6] 乡村振兴与农业发展 - 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推进农业产业建圈强链[4] - 凉山州阿布洛哈村从"双通"困难村转型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三好村庄"[8] - 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统筹粮食安全与乡村建设[4]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四川作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制度,推动绿色低碳转型[4] - 翠云廊古柏保护与文旅融合,实现生态价值转化[7] -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强化生态战略定位[4] 区域协同与开放合作 - 川渝共建高竹新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分离改革,促进跨区域资源整合[6] - 欧林生物成都研究院服务川渝两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协同[6] - 三文鱼进口物流效率提升至48小时,凸显国际供应链优势[6] 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 - 三星堆博物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文物展陈体验,推动文化遗产活化[7] - 省委提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丰富治蜀兴川工作格局[10] - 翠云廊蜀道文旅项目吸引游客,实现生态与文化价值双赢[7]
马尔康:打造夏繁基地 为粮食安全贡献“高原力量”
四川日报· 2025-07-25 00:12
夏繁基地建设与运营 - 马尔康市凭借独特地理和气候优势打造天府夏繁(马尔康)现代种业园,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川种振兴的重要拼图[8] - 基地核心区达700余亩,6000亩推广基地已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完成土地整理和"夏繁之家"建设[14] - 二期工程预计总投资超2亿元,将建设夏繁论坛永久会址、专家大楼、科研大楼及5000亩育种制种储备土地[14] 科研进展与成果 - 基地已吸引20余个专家团队入驻,开展多抗性、耐逆性研究,促进生物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融合[11] - 油菜育种团队观察近万份材料,完成6000个袋子套袋、20余份重要材料杂交、4000余份育性鉴定[11] - 小麦团队种植40亩选种材料,重点开展多抗、耐逆、高产、优质研究[12] - 马铃薯团队培育近千种材料,川芋21亩产达5000-6000斤,比当地传统种植增产50%以上[13] 育种效率提升 - 夏繁可使小麦、油菜等作物实现一年两季生长,育种周期从6-8年缩短至3-4年[9][13] - 已育成川麦42、川油36等品种累计推广超5000万亩[13] - 通过稳定育种基地,结束了夏季作物"游击式"育种历史[10] 产业规划与发展 - 编制《马尔康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形成"一轴两园三区"布局[14] - 引进中国铁路工程集团、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等国企提升农业运营水平[15] - 打造"南繁三亚·夏繁阿坝"种业品牌,推进十大有机农产品品牌建设[15][16] - 通过"园区、镇区、景区"融合模式发展种业贸易、农文旅融合等多元业态[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