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

搜索文档
“四个聚焦”深化节能降耗减污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02:27
行业发展战略核心 - 化工行业需全方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履行社会责任为核心主线 加速绿色转型与产业升级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路径 - 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战略规划 贯穿产品研发、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及废弃物处理全流程 [1] - 通过结构技术管理优化构建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生产体系 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1]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 - 强化环保管控 优化落后工艺 加强VOCs治理 实现超低超净排放 [1] - 研发高效节能生产工艺 采用先进污染物治理技术 [1] - 建立完善能源管理体系 精准监控能耗 制定节能目标并落实到岗位 [1] 绿色生产与企业竞争力重塑 - 研究产品体系与生产装置间的工艺介质再平衡 开展节能节电节煤节汽节水改造 [2] - 通过上大压小、以旧换新、汰弱培强及三废利用等资源要素创新实现提质增效 [2] 能源结构调整与转型 - 降低传统化石能源依赖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对现有化石能源进行清洁化改造 [2] - 制定分阶段能源转型路线图 完善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系统以应对行业碳交易筹划 [2]
神木煤化工深挖内潜降本增效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02:27
生产经营管理 - 公司通过全链条管理实现降本增效1300余万元[1] - 石灰石错峰拉运优化使平均运费同比下降7.15元/吨 实现降本90.95万元[1] - 石灰石采购价格下调2元/吨 年创效21.47万元[1] 技术改进与能效提升 - 洁能分公司4炉燃烧优化项目实现月创效25.57万元[1] - 4锅炉空预器在线冲洗装置节约1815Nm3/h煤气 月节约成本22.04万元[1] - 10项费用总额同比下降6%[1] 创新与技术成果 - 自主研发煤气管网智能巡检系统和双梁桥式起重机无人操作改造项目获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2] - 电化分公司氮气压缩空气扩容改造后氮气压力达到0.3Mpa[2]
江苏油田PCS精准处置生产异常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02:27
江苏油田采油一厂PCS平台可实时采集油井生产参数,并在1分钟内对关键生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与判 断,如同"晴雨表"般及时反映油井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系统将自动推送预警信息及处置建议,实 现从单纯提供数据结果向自动生成分析报告的转变、从业务信息组合向连续数据流支撑决策的升级,构 建起从生产端到监控端的"分析—预警—处置"一体化闭环。 中化新网讯 今年以来,江苏油田采油一厂运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PCS),对各类异常处置案例进行汇 总,在总结问题中不断优化生产参数阈值。前7个月,该厂生产异常处置效率提高至98.9%,问题闭环 管理效率达100%。 ...
东辰瑞森:以创新实现尼龙产业突围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02:27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特种尼龙材料国产化替代 打破国外垄断 成为产业链关键企业 [1][2][5] 关键材料突破 - 长碳链尼龙1212和1012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彻底解决汽车领域关键材料卡脖子问题 [2] - 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后 倒逼特种尼龙价格从国外垄断时每吨18万元降至7万元左右 [2] - 尼龙新材料生产的刹车管通过极限测试 成为国内外主流汽车供货商 [2] 产能与产业地位 - 2021年建成年产1万吨智能化新厂区 智能化程度达80% [1] - 2021年被认定为山东省特种尼龙产业链链主单位 [1] - 2023年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研发创新体系 - 每年研发投入超2000万元 占销售收入5%以上 [3] - 研发团队35人 每年开发新产品10余种 [3] - 与30余所高校院所合作 建成3个省级研发平台 获授权专利76项 [3] - 玻纤增强透明尼龙为全球首创产品 性能更好且成本更低 [3] 新能源汽车领域突破 - 2023年研发出新能源汽车冷却管国产替代产品 通过1000多小时实验室测试和10个月装机测试 [4] - 相关产品年产量达4000多吨 应用于国内新能源汽车 [4] - 新能源汽车产品销售额完全抵消出口影响并带动整体增长 [4] 新兴领域布局 - 低空经济领域开发无人机机翼用尼龙产品 [5] - 低空经济和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产量增长45.37% 销售额占比达50% [5] - 成为多家头部企业指定合作伙伴 产品获美国FDA认证和马德里商标认证 [5] - 与美国 德国 意大利等国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5]
江汉盐化工:精打细算“抠”效益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02:27
工艺优化创新 - 卤水直接脱氨工艺省略真空制盐流程 每吨烧碱节约成本46元[1] - 高硝卤水与高钙卤水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钙 全年减少纯碱消耗500吨并节约成本86万元[2] - 黄1平1井输卤干线钙含量显著降低 硝含量降至20克/升节约后续处理费用[2] 废气回收利用 - 高效布袋式除尘装置使外排废气关键污染物浓度下降40%[3] - 新除尘装置每年减少产品损失180吨 挽回经济效益超120万元[3] - 闪蒸干燥器替换盘式干燥器降低蒸汽消耗20% 年产6000吨产品下蒸汽成本显著下降[3] 水资源循环系统 - 盐硝运行部冷凝水经膜过滤处理后用于锅炉 每小时输送32立方米[4] - 工业水单耗同比下降77.5% 全年用水单耗减少50万立方米[4] - 回收冷凝水用于机泵密封水和装置循环水 替代新鲜水使用[4] 综合降本成效 - 工艺革新与装置优化累计降本减费超700万元[1] - 蒸汽成本为每吨170元 工艺优化直接降低能源消耗[1][3]
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方案出台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02:15
政策框架 - 生态环境部 国家发改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行动方案 提出六项重点工作任务 [1] - 推动相关工业产品生产企业通过使用治理设备 加装催化剂等方式有效减少氧化亚氮排放 [1] - 鼓励己二酸生产企业对氧化亚氮尾气进行回收提纯再利用 [1] 政策支持机制 - 研究利用相关资金渠道支持相关企业建设氧化亚氮回收提纯装置和减排装置 [1] - 加快推进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工业领域氧化亚氮减排 [1] - 支持控排相关技术申报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 [1] 技术发展路径 - 持续开展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 开展技术示范工程建设 [1] - 推动成立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产学研联盟 [1] - 研究制定监测标准和排放相关标准 在工业领域探索开展氧化亚氮排放源自动监测 [1] 行业监管措施 - 研究探索建立与氮氧化物等同源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制度 [1] - 在己二酸 硝酸和己内酰胺等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氧化亚氮排放评价 [1] - 推进建立重点企业氧化亚氮排放报告制度 [1] 国际合作维度 - 积极参与全球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交流和对话合作 [2]
全国首个资源循环示范基地试运行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02:06
项目概况 - 全国首个资源循环领域示范基地中国资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于8月28日在天津开启试运行 [1] - 项目采用"央地共建、产城融合"模式 创新构建"绿美港口+循环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 [1] - 系统集成四大核心功能:关键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回收利用交易平台、绿色能源综合保障、安全与智慧运营体系 [1] 产业布局 - 布局循环利用动力电池、退役光伏全彩化组件、绿色分拣中心及资源循环交易中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构建从绿色分拣到梯级利用、再生循环的完整产业链条 [1] - 项目将带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1] 运营模式 - 通过增强绿色能源供给 依托电池资产和调度平台提供智慧能源服务 [2] - 拓展循环应用场景 探索碳足迹、碳交易机制 [2] - 投建安全与智慧运营系统 构建统一标准并挖掘数据价值 [2]
石化四建公司参管南港乙烯配套项目码头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01:48
9月1日,从石化四建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获悉,近日,由石化四建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参与管理的天津南港 乙烯项目管理部组织召开外购轻烃原料配套项目码头工程竣工验收会。 会议邀请天津市港航管理局、天津海事局、大港海事局、天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等行业主管 部门及行业专家参会,与会人员对现场工程实体及资料进行核查并发表竣工验收意见,一致同意项目一 次性通过竣工验收。 据介绍,这项工程自2024年9月5日开工,2025年8月29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涵盖岸坡加固高压 旋喷桩、码头水工结构、港池疏浚及上部工艺管线等多专业和新技术,石化四建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各岗 位人员协助业主精心组织,超前规划,提前合同工期2个月完成竣工验收,获得了各方一致好评,标志 着码头工程建设全部结束,正式迈入港口运营阶段。(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张然) ...
石化起运完成东营风电项目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吊装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01:48
核心观点 - 全球最大全国产化海上风电机组完成吊装 标志着海上风电装备技术进入全球领先行列 为深远海开发奠定关键装备基础 [1][2][3] 技术突破 - 机组具备"四最"特性:机舱重量超500吨全球最重 单叶片长度超150米世界首位 发电功率26MW全球单机容量第一 风轮扫风面积相当于10.5个标准足球场 [2] - 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达1亿度 可满足5.5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 年节约标准煤3万余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余吨 [2] - 采用XGC88000型4000吨级履带吊首次应用塔式工况臂长组合 创新使用桩基法解决特殊地形承载力难题 [1][2] 工程实施 - 吊装作业历时20天(8月10-29日)完成关键节点:塔筒首吊(8/10) 机舱对接(8/20) 轮毂吊装(8/22) 叶片吊装(8/29) [3] - 组建技术攻坚小组联合吊车厂家与供应商 全程监控粉喷桩施工质量 优化狭小场地摘钩方案 [1][2] - 克服养殖虾塘区域特殊地形 全程严格监控地基施工 建立完整过程记录确保安全 [1] 产业意义 - 东营测试认证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 全球单机测试能力最强的临海风电测试认证基地 [3] - 为海上风电装备性能验证与技术迭代提供核心平台 推动产业向深远海高质量发展 [3] - 展现公司在高端装备吊装领域技术实力 为新能源重大项目提供可靠服务 [3]
五部门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分级评价!具体应该怎么做?有哪些抓手?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09:44
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进展 - 全国已认定化工园区723家 其中国家级园区71家 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的超大型园区21家 500-1000亿元的大型园区52家 [1] - 自《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园区规范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安全环境风险显著降低 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2] - 各省需对认定管理实施细则进行复核 确保符合《管理办法》要求 避免缺项漏项问题 [2] 园区评价体系构建 - 发布《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和《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为分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3] - 已搭建竞争力与智慧化评价系统 可自动生成评分评级 问题清单和改进建议报告 [4] - 要求各省组织已认定园区对照导则开展竞争力与智慧化分级评价 [3] 行业发展目标与现状 - 目标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占行业总产值70%以上 [3] - 当前全国超半数化工园区产值不足100亿元 在公用工程和智慧建设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3] 行业协会支持措施 - 开展标准宣贯和评价系统应用培训 已组织江苏等地培训 计划覆盖所有园区 [6] - 提供专家复核 问题诊断和改进咨询服务 确保评价真实准确 [7] - 持续完善标准体系 围绕绿色低碳和智慧化建设研制新标准 适时启动现有标准修订 [7] 经验推广与技术支持 - 总结产业耦合 科技创新等领域典型经验 发布竞争力园区和智慧园区优秀案例 [8] - 每年发布《智慧化工园区适用技术汇编》 遴选各园区成熟适用技术 [8] - 引导园区按"六个一体化"理念发展 解决中小园区顶层设计不足和重硬件轻应用问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