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陕西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财政精准发力赋能新质生产力
陕西日报· 2025-09-08 00:39
政府财政支持 - 陕西恒健环保集团获得政府政策奖励和补贴100多万元用于设备升级和生产流程优化 [1] - 省级科技支出从2020年56.45亿元增长至2024年107.93亿元 年均增长17.59% [1] - 每年安排2亿元支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 其中60%以上资金用于培育青年科技人才 [3] - 每年安排3亿元支持空天动力等5个陕西实验室建设 并以奖代补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 [4] - 每年安排6亿元支持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重点攻关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4] - 每年安排5000万元实施"以演代评"项目遴选改革 推动10万余项职务科技成果单列和3万余项成果转移转化 [5] 基金投资与融资 - 省政府引导基金累计设立45只子基金 总规模362.13亿元 参股2只国家级基金规模686.65亿元 [2] - 引导基金完成投资126亿元 带动其他投资628亿元 实现5倍放大效应 [2] - 近5年成功投资175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明星项目 [2] - 2024年设立规模100亿元的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 重点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 [2] -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获得省引导基金4500万元天使投资 后续获得A+轮融资4500万元 其他机构跟投5500万元和银行贷款6100万元 [1][2] 企业技术创新成果 -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实现计算机屏幕内容图像人机交互协议解码技术产业化 填补国内空白 [2]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光主体材料GH材料 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并实现大规模量产 [4] - "秦科贷"和"工信贷"产品矩阵引导合作银行发放企业贷款432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 [2] 科技创新生态建设 - 财政资金通过央地协同、财金联动和政企协同方式推动科技投入持续增长 [1] - 建立"一事一议"快速响应机制和"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模式支持企业创新 [4] - 深化"三项改革" 加快推进"先投后股"改革措施 [5]
“种”出中国中亚农业合作新未来
陕西日报· 2025-09-08 00:39
农业科技合作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哈萨克斯坦设立认证中心工作站并发布《中国种子——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俄文版 参与"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国际学术研讨会 [1] - 自2017年起 张正茂团队在哈萨克斯坦建设中哈粮油作物生产科技示范园 将中国宽幅沟播技术引入中亚 培育优良小麦品种 [2] - 团队采用异地穿梭育种法 为哈萨克斯坦定制120多个优质小麦品系 较当地品种最高增产60% [5] - 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试种新品种并丰收 开展大规模试种与示范 [7] - 杨凌示范区在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建设14个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 完成110多个优良农作物品种对比试验和高效栽培技术示范 [10] 产业协同与贸易 - 杨凌示范区与瑞士 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农业国际合作向纵深拓展 [11] - 杨凌综合保税区上合生活馆跨境商品体验中心销售哈萨克斯坦食用油 吉尔吉斯斯坦手工艺品 定制小家电如电饭煲和吐司机销量良好 [12] - 在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平台带动下 2024年杨凌示范区进出口总值达13.42亿元 连续6年平均增长20%以上 [13] 人才培养与交流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技术研究大学签订"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合作办学协议 首批学员包括4名哈萨克斯坦学生 [1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500余名留学生 依托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和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等平台开展人才培养 [19] - 举办120多期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和专项培训 数千名青年在杨凌学习后活跃于全球农业领域 [19]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决赛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9-08 00:36
大赛概况 -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决赛于9月4日在西安高新区启动 主题为"因创而聚 向新同行" [1] - 大赛目标为搭建多元对接平台 发掘优秀项目与人才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协同 [1] - 大赛为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建设注入新动能 [1] 参赛企业数据 - 陕西赛区共有289家企业报名参赛 138家企业入围决赛 [1] - 按五大产业方向分类: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 生物医药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 [1] - 分为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比赛方式 [1] 奖项设置与支持 - 成长组排名前30家企业获奖 初创组排名前13家企业获奖 [1] - 获奖企业将获得奖金和政策支持 优秀企业被推荐参加全国大赛 [1] - 合作金融机构在启动仪式现场与参赛企业代表进行授信签约 [2] 政府战略导向 - 陕西省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未来产业布局 [2] - 优化工业经济结构 选拔科技含量高 市场潜力大 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 [2] - 推动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和落地生根 [2]
科普数字人“秦小普”上线
陕西日报· 2025-09-08 00:32
产品发布与核心功能 - 陕西省科协正式上线AI科普官数字人“秦小普”,标志着科普事业进入“AI+精准服务”新阶段 [1] - “秦小普”以“云上科普陕西”小程序为核心载体,构建“能听、会说、善思考”的智能科普生态系统 [1] - 产品整合农业技术、航天科技、历史人文等领域优质科普资源,具备深度人机互动功能 [1] 服务模式与行业影响 - “秦小普”彻底打破传统科普的时空限制,实现科普方式从“单向灌输”到“量身定制”的跨越式升级 [1] - 该产品通过精准化、普惠化服务,有效破解科普资源分布不均、服务精准度不足等行业痛点 [2] - 产品搭建科普共创社区,为用户提供科学见解交流和实践经验分享的互动平台 [1] 用户获取与参与 - “云上科普陕西”小程序已同步开放,公众可通过微信搜索小程序名称体验服务 [1] - 产品推出每日打卡功能,以趣味化设计帮助公众养成学习习惯 [1]
陕西省红领巾讲解员技能展示活动举行
陕西日报· 2025-09-07 23:00
活动概况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举办红领巾讲解员技能展示活动 [1] - 活动由团省委 省少工委联合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共同开展 主题为"跟着习爷爷学在博物馆" [1] - 活动名称为陕西省"少年月刊杯"红领巾讲解员技能展示活动 举办地点为宝鸡 [1] 活动流程 - 经过前期100余场展示选拔 最终60名少先队员进入最终展示 [1] - 设置知识竞赛 命题讲解 主题讲解三个环节 [1] - 知识竞赛环节涵盖党史知识 党的创新理论和伟大成就 中华传统文化等内容 [1] - 命题讲解环节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进行 围绕文物或文物背后的故事人物展开 [1] - 主题讲解环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展示 [1] 活动成果 - 经过3天角逐产生一等奖8名 二等奖22名 三等奖30名 [1] - 活动展现了少先队员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1] - 全省各级共青团 少先队组织将持续开展"跟着习爷爷学在博物馆"系列活动 [1] - 通过活动引领少先队员在学习和实践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1]
5G丝路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入选国家级重点项目
陕西日报· 2025-09-07 23:00
项目入选与类型 - 5G丝路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入选2025年度出版融合发展工程40个国家级重点项目之一 [1] - 重点项目分为弘扬中华文化类 赋能千行百业创新发展类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类 服务教育现代化类 探索应用人工智能类5个类型 [1] - 入选项目在价值导向 内容质量 技术应用 模式创新 发展成效等方面表现突出 [1] 平台技术特点 - 平台基于5G技术的高速率 低延迟 高密度特性构建 [1] - 以丝绸之路中国段22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为核心内容 [1] - 融合三秦出版社《丝绸之路中国段文化遗产研究》《影像丝路》等图书内容资源 [1] - 整合高清图片 视频及VR影像媒介进行文化展示 [1] 公司战略规划 - 项目入选彰显公司在出版融合领域取得良好成绩 [2] - 公司将加速推进数字建设全面提速与跨界融合协同发力 [2] - 持续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应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2]
【省司法厅】陕西法律援助宣传服务月活动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9-07 22:57
活动概述 - 陕西启动第十八个法律援助宣传服务月活动 主题为"陕西法援与你同行"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通过多元化宣传服务扩大法律援助社会关注度与知晓率 [1] - 活动依托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开展多渠道 广覆盖 全方位宣传 包括公交车移动电视平台 地铁车厢 候车站点等客流量密集区域的宣传展示 [1] 宣传渠道与形式 - 西安市3000余辆公交车的移动电视平台循环播放法律援助宣传内容 [1] - 在地铁车厢 候车站点等区域张贴醒目宣传海报并滚动展示宣传视频 [1] - 设置法律援助普法专栏 推送法律知识科普内容 解读社会热点事件中的法律问题 传递权威法律信息 [2] - 推出15场"陕西法援与你同行"系列融媒体直播访谈节目 邀请业务能力突出 办案经验丰富的律师答疑解惑 [2] 服务内容与对象 - 直播节目围绕劳动权益保障 未成年人保护 婚姻家庭 养老服务等法律问题进行解答 [2] - 详细介绍法律援助申请条件 申请方式 办理流程等关键信息 [2] - 全省集中开展"薪暖农民工" "城暖农民工" "法援护苗" "拥军优属" "敬老助残"等专项活动 [2] - 组织法律援助工作人员 律师 大学生志愿者等深入建筑工地 学校 社区 村组 针对进城务工人员 未成年人 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专业精准的法律援助服务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全民共享文化盛宴
陕西日报· 2025-09-07 22:57
文化展演活动 - 第三届"秦岭·秦人·秦声"乡村戏曲大舞台精品剧目展演在周至水街举行 汇聚6家专业院团包括西安三意社 西安易俗社等百年剧社 打造"五天十场大戏"的秦腔盛宴[1] - 展演集结秦腔领域"黄金阵容" 包括12位秦腔名家如"梅花奖"得主屈巧哲 侯红琴等进行名段清唱 新老演员同台竞技 青年团平均年龄19岁 老艺术家从艺45年[1] - 经典剧目轮番上演包括《出棠邑》《哑女告状》《火焰驹》《狸猫换太子》《龙凤呈祥》等 覆盖悲壮 细腻 经典 跌宕 喜庆多种风格[1] 观众参与与传播效果 - 展演期间现场观众累计超20万人次 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百万 成为秦腔圈的"现象级活动"[2] - 宁陕县"村光大道"第三轮月赛吸引数千名观众 8月24日宁陕县共接待游客2.37万人次 旅游收入大幅提高[3][4] - "村光大道"自5月底启动已举办9场周赛 3场月赛 冠军之夜总决赛计划在9月27日进行 后续将推出村镇争霸赛 教师节专场等活动[5] 文旅融合模式 - 周至水街构建"南北呼应"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 南广场展示传统秦腔 北广场演绎现代情景剧目如《烟火人间》 形成"一南一北 一古一今"布局[2] - 创新打造"看大戏+游周至+品美食"多元体验模式 以文化引流和产业增效为核心思路 将文化热度转化为经济活力[2] - 宁陕"村光大道"让普通群众成为舞台主角 节目包括情景剧《村光追梦人》 歌舞《田间山野喜洋洋》 红歌联唱《红色旋律忆峥嵘》等 展现乡土故事[4] 文化品牌建设 - 周至水街强化"中国非遗体验地"文化内涵 有效延长游客驻留时间 提供白天看戏 傍晚逛巷 晚上赏夜景的丰富体验[2] - 宁陕县通过"村光大道"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 吸引外地游客 实现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同步[4][5] - 陕西省推进文旅融合 做大做强"公共文化+" 让群众文化成果贴近市民游客 实现人与自然 文化与旅游 历史与现实融合[5]
陕西六部门联合启动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
陕西日报· 2025-09-07 22:53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行动取得实效,将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严格重点产品生产源头 管控,严把儿童和学生用品准入关口,压紧压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大流通领域质量安全隐患排查, 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严禁劣质有害产品进入校园,大力促进产 品质量水平提升,开展重点儿童用品质量提升促消费行动,加强质量安全教育和宣传引导。力争到2027 年,全省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家长及儿童青少年质量 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明显提升。(记者:郭诗梦) 此次行动"全覆盖"重点产品、重点问题和重点领域,"全链条"治理生产、流通、使用环节安全隐 患,"全方位"加强协作联动、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社会共治。聚焦儿童青少年"学、玩、穿、用、行"全 场景安全需求领域的产品,重点围绕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流通、使用环节和电商平台,重点关注儿童 和学生用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严厉打击生产、销售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或3C认证的产品,制假售假以 及销售来源不明产品等质量违法违规行为。 9月6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日前,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省公安厅、省妇儿 工委办公室、省 ...
【省生态环境厅】陕西新修订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
陕西日报· 2025-09-07 22:50
2025年版裁量权基准调整个别与执法实践不相适应的裁量因子。比如,对于超过许可排放浓度排放 污染物的违法行为,在裁量权基准表中增大对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日排放量档位划分,起罚排放量从不足 1万吨调整到不足3万吨,使裁量权基准更加合理。(记者:李欣泽) 9月4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厅近日修订印发《陕西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 量权基准(2025年版)》,通过优化和调整一般规定中涉及从轻、减轻和不予处罚情形,用最严格制 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2025年版裁量权基准明确了7项从重处罚情形、6项从轻或减轻处罚情形、9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 轻微并及时改正可以不予处罚情形以及12项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情形;新增裁量事项39项,其中排污许可 管理类11项,水污染防治类2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类6项,其他类20项。 "与2023年版相比,新基准进一步优化了一般规定的相关规则,增加了新出台行政法规、规章、地 方性法规所涉及的裁量权,修订了28项与实践操作不相适应的裁量因子。"省生态环境厅法规与标准处 副处长赵志勇说,目前,2025年版裁量权基准已在省生态环境厅官方网站公开。 2025年版裁量权基准将从重、从轻、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