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

搜索文档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陕西支持企业为首席技师设专属岗位
陕西日报· 2025-09-11 00:36
政策支持 - 陕西省明确支持企业为首席技师设立技术总监 首席专家等专属岗位 [1] - 政策允许企业直接认定解决重大工艺技术难题的优秀技能人才为高级工以上等级 打破学历 资历 年龄等限制 [2] - 首席技师薪酬待遇参照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标准确定 并可高于其薪酬待遇 [2] 人才培养机制 - 陕西省拥有高技能领军人才641人 其中首席技师280人 [2] - 企业为首席技师建立工作室和创新成果展示平台 支持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2] - 支持首席技师开展技术巡讲和名师带徒 推动形成雁阵效应 [2] 企业实施 - 企业为首席技师提供全方位支撑 在组建团队和调配资源上给予优先保障 [2] - 首席技师可自主调配多部门力量协同攻关 解决急难科研生产问题 [1] - 特级技师聘用到岗位后比照正高级职称人员享受待遇 [2] 人才激励 - 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贴 全国技术能手 陕西省首席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可直接聘任为首席技师职务 [2] - 通过支持企业职工人人持证 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等方式加大激励力度 [2] - 赋予首席技师技术决策话语权 支持参与企业重大战略规划 [1]
【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果采访活动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9-11 00:36
活动概况 - 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果采访活动于9月8日启动 由省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主办 旨在挖掘典型模式和实践案例 扩大品牌影响力并提升建设水平[1] - 活动组织中央及省市媒体走访代表性产业园 通过实地调研探寻智慧农业 绿色种植和精深加工技术 挖掘产业融合故事 关注农民增收实效[1] - 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表示活动将全方位展示产业园建设的实践成效和经验 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1] 建设成果 - 陕西以培育农业主导产业为突破口 以壮大经营主体为动力 以产业融合为主要手段 推动生产要素向产业园集聚[1] - 截至目前陕西已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0个[1]
【省退役军人厅】陕西省“情系国防”优秀典型名单公布
陕西日报· 2025-09-11 00:36
企业表彰情况 -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评"情系国防"好企业 [1] 表彰活动背景 - 省委宣传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6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度"情系国防"优秀典型选树工作 [1] - 表彰情系国防、爱国拥军先进典型 包括好民兵8人、好书记8人、好家庭8个、好企业6家 [1] 活动意义 - 优秀典型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国防事业的热爱与担当 为全社会树立榜样 [1] - 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将持续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 [1] - 进一步强化全民国防观念 凝聚强国兴军磅礴力量 [1]
【省发展改革委】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区域面积占比达99.4%
陕西日报· 2025-09-11 00:36
生态环境状况 - 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区域面积占比达99.4% 较2023年提升0.1个百分点 [1] - 生态环境优良等级区域面积占比自2021年起超过99% 2023年达99.3% [1] - 生态环境整体状况稳定并持续巩固向好 多项生态气候监测指标支持该结论 [1] 监测体系与数据 - 《秦岭生态气候公报》基于32个国家气象站和646个区域气象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及气象卫星监测成果编制 [1] - 新增高密度区域气象站点数据分析 细化气候时空变化和垂直梯度特征评估 [1] - 监测指标涵盖植被覆盖度、固碳量、释氧量和年水源涵养量等关键生态参数 [1] 生态功能与影响 - 秦岭区域被认定为我国顶级生态空间 生态功能完备 [2] - 高温和暴雨灾害对局部植被生态产生一定影响 2025年需重点关注极端降水和高温干旱 [2] - 作为重要地理分界线和生态安全屏障 秦岭具有重大文化象征意义和生态安全价值 [2] 保护措施与成效 - 陕西采用条例护山、规划控山、智慧管山、系统治山与生态富民相结合的保护策略 [2] - 生态气候监测数据系统验证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效 [2] - 保护工作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远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2]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
陕西日报· 2025-09-11 00:31
据了解,12月1日后仅售新国标车,已购旧国标车不强制淘汰。徐海鹏提醒,消费者选购新国标车 时要通过确认合格证上的产品型号、整车编码等信息与实车参数是否一致,车架铭牌是否标注"建议使 用年限",安装了北斗模块的车辆是否有物理开关等方式辨别。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证照齐全、售后服 务完善的品牌商家产品,避免购买私自拼装或改装的车辆。 9月1日起,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以下简称"新国标")正 式实施。新规明确禁止生产不符合要求的电动自行车,对车速限值、塑料材料使用比例等核心指标进行 调整,同时设置3个月新旧国标车型"交替期",12月1日后,市场销售的电动自行车须全部符合新国标。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续航长、阻燃好、无脚踏,还可装反光镜、转向灯等,兼顾安全与实用,更贴 合群众日常使用需求。"省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徐海鹏介绍,新国标车 有5方面关键调整:铅酸电池款总重从旧国标55公斤增至63公斤,续航能力提升;整车塑料占比不得超 过5.5%,电池仓等关键部位阻燃性能增强,降低火灾风险;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等篡改要 求,车速超过每小时25公里自动断电 ...
【安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茁壮成长培育沃土
陕西日报· 2025-09-11 00:31
项目的落地让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企业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也为当地培 育了一批技能型人才。"现在,我在厂里上班,每月能挣5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常总信任我, 让我当厂长,我一定尽职尽责。"安坪村村民廖永慧说,每年生产旺季,像她一样在厂里务工的村民有 30多人。 处处留心皆商机。一次偶然的机会,常芳华品尝到村民自制的干四季豆,感觉口感不错。细聊后她 得知,不少村民会通过自然晾晒的方式处理新鲜蔬菜,这样既能保留食材本味,又能蒸发多余水分便于 储存。 由于看中了宁陕"土特产"的市场前景,今年3月,常芳华又在梅子镇生凤村成立宁陕县芳华锦盛农 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要生产干制蔬菜、菌菇、野生蜂蜜等产品,预计年产量300余吨,年收入 120余万元,可带动生凤村及周边30余名劳动力就业。此外,常芳华还积极在宁夏银川筹建3家"宁陕山 珍"展销馆,助力宁陕农特产品"闯"出更大市场。 "宁陕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能放心投资、安心创业。"常芳华说,"我们要持续拓宽线上线下销 售渠道,让更多外地朋友品尝到宁陕特色农产品和美食,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从跟梅子镇签约到顺利投产,只用了3个月时间。这样的 ...
【省财政厅】陕西规范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
陕西日报· 2025-09-11 00:24
政策发布 - 陕西省财政厅与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联合印发《陕西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办法》[1] - 该办法包括8章57条 涵盖总则 基础管理 资产自用 出租出借 对外投资 使用收入 监督检查及附则[1] - 办法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中的痛点 难点 堵点问题和薄弱环节 明确管理原则 部门职责 审批流程及禁止性规定[1] 制度意义 - 该办法弥补了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环节的制度空白[1] - 进一步夯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对强化资产管理 推动资产盘活利用具有重要意义[1] - 办法将更好地保障单位履职和公共事业发展[1] 制度背景 - 省财政厅持续推进制度"废立改" 已制定全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及配置 处置等系列管理制度[2] - 初步构建起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四梁八柱"[2] - 为国有资产科学化 制度化 规范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2] 后续计划 - 省财政厅和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做好办法的宣传解释[2] - 推动办法更好地落地执行并取得实效[2]
【西咸新区】秦创原推动无人机产业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
陕西日报· 2025-09-11 00:24
活动中,陕西联通推出低空服务支撑体系。该体系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以及自研 的"低空空域管理平台"和"无人机管控平台",整合了空域申请、实时监控、飞行计划审批等关键功能, 将助力西咸新区搭建无人机运行管理与飞行保障"一张网",推动无人机产业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 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数字化赋能。 日前,秦创原无人机产业创新聚集区对接活动在西咸新区举行。活动通过"签约授牌—趋势研讨— 路演考察"三维联动模式,探讨低空经济发展新路径,构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场景应用—资本对 接"全周期产业生态,为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目前,西咸新区已集聚无人机产业链企业110余家,覆盖整机制造、核心部件、飞控及服务保障全 链条;建成24个科技创新平台,获批282平方公里试飞空域,开通5条低空航线,初步形成"基础研究— 研发制造—行业应用—培训试飞"的完整产业生态体系。(记者:侯燕妮) 在签约环节,16个无人机产业项目、8个产学研合作项目、9个技术支撑和飞行服务项目、5个金融 产品项目集中签约,涵盖了技术创新、产业配套、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将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 链深度融合,为无人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 ...
【西安】有力促进地理标志运用和保护
陕西日报· 2025-09-11 00:24
核心目标 - 西安市地理标志产品数量从10件增至20件以上 增幅超100% [1] - 地理标志集体(证明)商标增幅超300% [1] - 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覆盖率超80% [1] - 核准使用专用标志的经营主体突破200家 [1] - 地理标志行政执法案件结案率不低于95% [1] - 力争创建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 [1] 战略框架 - 以建设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市为工作主线 聚焦地理标志育标、用标、护标三个环节 [2] - 拓展培育、运营两条路径 强化政策、资源、要素三项保障 [2] - 推动构建地理标志"挖掘—培育—运用—保护"全链条发展生态 [2] - 打造地域特色浓郁、商业价值突出的"西安地标"金字招牌 [2] 具体措施 - 建立"运营推广名录"培育地理标志优势产业 推动关联产业融合 强化金融服务 [3] - 建立"挖掘培育名录"实施用标主体倍增计划 推动地理标志统一认定 [3] - 强化产品质量管理 健全标准体系 优化检测服务 [3] -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培育品牌服务机构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3] - 提升监管效能 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完善维权援助机制 [3] - 拓展多元营销渠道 擦亮"西安地标"名片 推进名优地标"出海" [3]
【咸阳】举行中小学校秋季“法治第一课”活动
陕西日报· 2025-09-11 00:18
活动概况 - 2025年中小学校秋季法治第一课咸阳市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暨安全护盾公益IP发布仪式在咸阳市实验学校举办 旨在推动法治教育常态化开展并为青少年筑牢安全防线[1] - 活动由陕西省女法律工作者协会组织 现场为500余名学生带来防欺凌法治第一课主题宣讲[1] 项目内容 - 陕西省女法律工作者协会会长刘洁介绍安全护盾——预防与制止学生欺凌公益项目 推广三位一体学生欺凌预防与制止机制[1] - 通过全省范围内法治第一课宣讲帮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应对校园欺凌 共同维护校园安全[1] 协同机制 - 陕西省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活动为契机推动形成政府统筹 部门协作 学校主导 家庭尽责 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格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