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搜索文档
二〇二五世界制造业大会成功举办 智造世界 创造美好
人民日报· 2025-09-29 22:03
展览展示历来是世界制造业大会的焦点。本届大会精心设置了10个综合展区及全空间无人体系成果互动 展区,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成就。特别是聚焦人工智能 产业发展,本届大会设置了机器人专区,发布了一批大模型技术及应用场景。 以会为媒,以会聚智,以会引资。据统计,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共促成各类合作项目735个,总投资 3802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较上年分别增长2.4%和3%,其中制造业项目数及总投资占比均超过90%, 长三角地区合作项目数及总投资占比均超过50%。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9月20日至23日,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大会期 间,4场重大活动、6场项目对接活动、23场专项活动共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与。 据悉,世界制造业大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的重要国际会议,是安徽对外开放合作 的重要平台。 ...
金融活水润荆楚 支点建设添动能 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支持湖北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29 22:02
江汉潮涌,千帆竞发。湖北省坚定扛起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使命,深入实施能 级跨越、枢纽提能等"七大战略",经济总量连跨台阶,发展曲线昂扬向上。 在这幅发展画卷中,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立足本土、服务全局,以金融之笔勾勒提振消费、外贸稳进、 交通织网三大图景,为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书写金融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篇 章。 对接民生需求,助力提振消费 依托"离岸+在岸"联动模式,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还为船舶制造、光电通信等产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 的跨境资金支持服务。在并购金融领域,对内参与长江产投并购奥特佳项目,对外落地全球化建材巨头 跨境并购3亿元、医药企业NRA并购贷款18.5亿元等标杆项目,成为推动湖北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攀升的重要金融引擎。 多元融资支持,助力交通织网 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更是民生保障的"大支撑"。湖北省正加速构建"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 系,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紧跟湖北战略布局,以多元融资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助力交通 织网。 助力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升腾城市"烟火气"。消费贷"国补"政策落地后,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迅速响 应,以高效服务衔接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浙江杭州闭幕
人民日报· 2025-09-29 22:00
9月29日,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在浙江杭州闭幕。记者从数贸会成果发布 会现场了解到:本届数贸会共有参展企业1812家,累计入场观众超25.7万人次,实现投资贸易意向签约 总金额1619.8亿元。 本届数贸会以"数字贸易+人工智能"为主线,人工智能展区比往年扩容一倍,设置具身智能、智能体、 数商、大模型4大板块,集聚了超330家人工智能企业。382项"首发""首秀""首展"涵盖了数字文娱、数 字康养、数字家居等领域,多维度展示数字贸易前沿技术应用场景。首次设置"智能体专区",首次开展 机器人动态展演,参展机器人产品突破80款。同时在数字医疗、数智出行、数字文娱等其他场馆也彰显 人工智能特色。 来自154个国家和33个国际组织的展商客商和嘉宾参加了46场重点活动、110场企业主体活动和1219场次 精准贸易匹配。国际展商占比超20%,其中欧美展商超130家,国际客商数量较上届增长64%。同 时,"数贸在线"平台上有26万次的线上供采匹配,平均为每家展商提供上百条采购需求信息,助力数字 技术加速实现产业化。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覆盖189个国家和地区
人民日报· 2025-09-29 21:59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介绍,为推动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便利化工作,今年,中国人民银行指导支 付清算协会和中国银联建设了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有效解决了"外包内用"多头连接等问题。统一网关 作为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坚持公共性、包容性、普惠性原则,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接入开展跨境二 维码支付业务。截至9月11日,统一网关办理业务198.1万笔,金额4.27亿元。同时,中国银联、网联清 算公司积极推进与泰国、越南、印尼等多国二维码网络互联,通过双向开放二维码受理网络,推动跨境 支付合作成果更多惠及中外民众。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已覆盖189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共处理业 务笔数402.95万笔、业务金额90.19万亿元,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
三部门印发轻工业稳增长方案
人民日报· 2025-09-29 21:59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重点行业 规模稳中有升、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新增长点快速发展、引领消费能力不断提升的总体目标,并部 署重点任务。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针对供给、质量保障等方面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工作方案提出加快产品创新,通过"链长制"等方式 加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加强质量保障,强化关键领域标准供给和落地实施。 在稳出口方面,优化贸易结构,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设;强化公共服务,打造出海综合 服务港、建设海外综合服务站,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 2024年轻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15.4%,规上企业营业收入23.2万亿元。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 年,轻工业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 产品等新增长点快速发展,引领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接续培育10个规 模千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
贵州探索建立就业培训联盟 企业需求直达 人岗精准对接(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9-29 21:59
高校毕业生错过招聘黄金期,怎么办?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2025届毕业生刘宗华因为个人规划原因迟 迟未决定就业,直到今年5月才发现"金三银四"已过,许多心仪的企业早已结束校招。"那段时间非常焦 虑,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刘宗华学的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由于错过了招聘高峰期,投出的 简历大多石沉大海。 去年8月,一家车企计划在贵阳下线一款新能源车,急需相关人才600余人。"当时大多毕业生都落实了 去向,且新能源汽车制造需要持证人才,导致缺口较大,最后花了一个月才凑齐工人。"万远茂说。今 年,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掌握到该企业未来每年仍有400人左右的用工需求,便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 业扩招近三成。 联盟机制下,学校能将企业实际的工艺标准、生产任务和典型问题转化为教学资源。白兴伟是贵州装备 制造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2025届的毕业生,如愿进入了一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老师用企业 最新的工单,教我们怎么排查故障、如何拆车门,感觉像在企业的生产线旁上课。对于企业来说,我们 入职了就能直接上手,这让我们求职时底气特别足。"白兴伟说。 贵州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连续制定并发布了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就业服 ...
汇聚治理合力 坚持“智能向善”(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9-29 21:59
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变革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不容轻视的安 全风险和治理困境。由于各国技术发展不平衡、治理能力差距大,国际机制缺乏协调,国际社会尚未就 人工智能治理形成广泛共识。个别国家为维持自身发展的绝对优势,将人工智能治理议题政治化、工具 化,对内放松监管,对外通过技术封锁和出口管制形成创新壁垒,限制他国发展、阻碍国际合作,全球 人工智能治理面临结构性困境。 人工智能是全球性技术革命,理应服务全人类,各方应推动形成风险同担、收益共享的格局。技术分裂 只会导致安全标准的碎片化,阻碍合作交流更将加剧智能鸿沟。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必须以人类福祉为中 心,始终聚焦应对挑战、促进人类发展。真正顺应发展潮流、人类发展需求的人工智能技术,必然是普 惠公平、开放包容的。唯有坚持"智能向善",兼顾安全与发展、公平与包容,推动建立相关标准与协同 机制,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造福人类的公共产品。 真正顺应发展潮流、人类发展需求的人工智能技术,必然是普惠公平、开放包容的 近日,中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提出"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倡议,再次彰显推动加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 坚定担当。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相继举办中 ...
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我国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29 21:58
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表 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发展取得新成效,更好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去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 "'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连续3年突破万亿元,2024年达到13529亿元,创历史新高。'十 四五'时期,预计我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将达到5.4万亿元,是'十三五'的1.6倍。"李国英说。 全力保障农村供水。"'十四五'时期,水利部门推行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3'是指城乡 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1'是指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和专业化 管护。预计到'十四五'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96%。"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于琪洋说。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消减超一半 经济增长情况下实现用水总量零增长 李国英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我国经济总量连跨 大台阶、粮食产量连年丰收的情况下,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如何做到?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说:"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加强灌区现代化建设和改造,实施黄河流域 深度 ...
“科学改种补种,尽可能减少农户损失”(秋收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9-29 21:56
"白菜55天,菠菜和白萝卜30多天就能熟。"比时间、比投入产出、比管护难度、比客户资源,这些蔬菜 成了最终的选择。 "拃把高(约20厘米)咯!"在甘肃临洮县新添镇崖湾村,村民张月珍对着改种补种后破土而出的白菜苗 比画着,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马艳霞也蹲在一旁,摁了摁垄边的土。一个多月来,这已是她们第三次 在田间见面。 今年8月,甘肃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临洮县被波及,张月珍种植玉米和香菜的4亩 地遭了灾,"得赶紧补种一些。" 受灾当晚,马艳霞赶到现场,村民带她边走边看,其间,有抱怨、有困惑、有焦虑。忙了一夜,初步了 解受灾情况后,马艳霞和大伙儿开了第一次会。 "快转凉了,还能种什么?"张月珍年年种庄稼,她知道,10月中旬气温将明显下降,一旦遇上早霜,作 物就长不成了。 种什么菜,要算时间、资源账——海拔1860米,地处河谷地区,黑黏土肥力好;10月初之前,水热条件 支持补种,但时间窗口只有50多天。 根据本村蔬菜批发市场的运行数据,大家拿出不少方案:"往年国庆节后,菠菜'走得快'""辣椒、甘蓝卖 得顺,但时间来不及了""白菜到时候碰上早霜打一下,好吃"……马艳霞边听边照着日历,在本子上给 速生蔬 ...
灾后改种补种应采取超常规技术手段(信息服务台)
人民日报· 2025-09-29 21:56
可供灾后改种补种的作物种类虽然多,但田间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不容忽视。由于不是在正常季节播 栽,应采取一些超常规技术手段:早种早管,促进作物早生快发;增加作物群体密度,补充个体生长量 不足的缺陷;管理上以促为主,在短期内使作物有较大的生长量。收获后应加强产销对接,减少农民损 失。 (作者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处高级农艺师,本报记者郁静娴采访整理) 一般来说,受淹超过3天,对产量影响较大或绝收地块,要及时进行改种补种,这也是最有效的救灾措 施之一。对因泥沙冲压一时难以恢复的地块,要尽快清除田间垃圾沙石,深翻耕地,因地制宜进行改种 补种,力争做到不空田、不荒田。 改种补种时,要根据当地温光条件来选择作物。以黄淮海地区为例,7月上旬前,通常改种鲜食玉米、 甘薯、糜子、荞麦、绿豆等作物,尽可能选择短生育期、中早熟或极早熟品种;7月中旬前,改种鲜食 玉米需注意足墒播种,改种荞麦要适当加大播种量和播深;7月下旬后,补种露地蔬菜等短生育期作 物,如小白菜、菠菜、香草、苋菜、竹叶菜等,等雨带水播种,确保正常出苗。 7月以来,大范围集中降雨以及台风"桦加沙"等带来强风雨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9月初,财政部 会同农业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