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NA

搜索文档
小核酸药物专家访谈
2025-09-15 01:49
小核酸药物行业专家访谈纪要分析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小核酸药物行业 包括ASO siRNA miRNA等多种技术形式[1] * 涉及公司包括Alnylam 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 Ionis Pharmaceuticals 艾尔海德 拜新达 维亚真 传奇公司等[1][4][7][8][18] 核心观点和论据 技术优势与临床需求 * 小核酸药物能降解mRNA 使传统不可成药靶点成为可能 尤其在癌症治疗中具有潜力[1] * 长半衰期优势显著 在肝脏领域半衰期可达半年以上 使其在慢性病治疗中优势显著[1][2] * 相较于小分子药物一天内代谢掉 大分子抗体最多一个月 小核酸在肝脏领域可实现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效果[2]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重要应用领域 因中枢神经细胞寿命长 小核酸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效果并影响核心代谢通路[2][3] *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亨廷顿舞蹈症等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 小核酸有望提供新的治疗途径[2][3] 不同技术形式的特点与比较 * ASO研发历史最长 成熟度最高 门槛最低 但安全性存疑 敲低效率不如siRNA显著[1][5] * siRNA安全性较高 敲低效率更高 半衰期较长 但技术要求高[1][5] * mRNA可沉默和激活基因 适用于需要多通道影响的病症 如癌症 但激活剂成药安全性挑战更大[1][5] * 与AAV体内基因编辑疗法相比 小核酸分子优势在于相对较高的安全性和成熟度 AAV存在潜在肝毒性风险[6] 递送技术进展与挑战 * 早期主要应用于肝脏疾病 因LNP递送技术优先被肝摄取[1][5] * Alnylam的Next技术在肝脏摄取效率和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色[1][6] * 为扩展应用至肝外组织 第三代递送系统正在开发中 包括抗体 多肽及脂肪酸[1][6] * 肝外递送方面 Alnylam已布局多种CNS疾病管线 LLM的碳16递送技术已获验证[2][14] * 抗体偶联小核酸效率较高 但对抗体要求高[2][14] * 实现半年一针并完全停止口服药物的关键挑战在于成本 小分子口服药价格低廉仅几块钱一片[3] 研发进展与成功案例 * 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利用抗体-寡聚化合物结合的小干扰RNA成功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 并获得诺华58亿美元收购意向[7] * Ionis Pharmaceuticals正在进行老年痴呆病和铁质综合症等疾病的临床试验 其帕金森病项目已达成22亿美元合作协议[7] * 心血管领域 Arrowhead的APOE 3将在今年11月迎来PDUFA Alnylam的LPA ASO三期临床预计2026年上半年读出[17] * 代谢疾病方面 Arrhythmics公司布局了减肥适应症的两个靶点LK7和IHBE[17] * FPC 3在二期临床表现非常好[18] * 尤尼斯最近发布的数据表明其LPA药效可达12个月 半衰期约为半年[19] 国内企业策略与专利规避 * 国内企业通过差异化设计规避专利保护 如艾尔海德和拜新达在GalNAc递送上的不同策略[1][8] * Alim的L96 GalNAc专利将在2028年到期[8] * 企业可选择开发肝外管线以降低竞争压力 或通过技术创新建立壁垒 如传奇公司的卡贴技术[1][8] * 可通过修饰磷酸 五碳糖和碱基结构来规避专利保护并进行系统效率优化[10][11] * 国内公司通常选择已经验证过的靶点进行差异化开发 而国外公司更愿意开拓全新的靶点[21]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未来趋势集中于递送技术创新和结构修饰[1][11] * 专利到期后 行业可能面临递送技术持续内卷化的问题[9] * 研发面临新的技术挑战 包括开发新的保险机制以及技术控制问题 如跨越血脑屏障并抑制肿瘤生长[20] * 对于神经损伤类疾病 小核酸可能只能延缓病情发展而无法完全治愈 因损伤通常是不可逆的[22] 其他重要内容 * 分子修饰主要有三个目的 避免被体内的酶降解 防止细胞将其作为异物排除 保证药物的效力[12] * 国内公司维亚真在中国三星银行做得非常不错 效果显著[18] * 新靶点开发具有高风险 但成功后市场份额会很大[21]
CRISPR Therapeutics (CRSP)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09 20:22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Vertex、Sirius Therapeutics、ViaSight、BioSite、Sanofi、Surna Therapeutics、Merck、Novartis、Arrowhead [1][8][39][51] - **行业**:生物技术、制药、医疗设备 [1][10]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多元化业务组合**:公司在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学、1 型糖尿病等领域开展业务,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 [2][3][4] - **心血管疾病领域**:以单剂 LNP 封装的 CRISPR Cas9 系统编辑肝脏靶点,如 ANGPTL3、LPA 和 AGT,有望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更好治疗效果;近期 ANGPTL3 靶点的 CTX - 310 数据显示,单次注射可使 LDL 和甘油三酯降低近 80%,优于预期 [2][3] - **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引入新的首席医疗官 Namish Patel,认为同种异体 CAR T 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具有优势,今年将有早期数据,计划从狼疮扩展到多个适应症 [3][4] - **肿瘤学领域**:拥有 CD19 CAR T 和 CD70 CAR T 疗法 [4] - **1 型糖尿病领域**:利用 ES 和 iPS 衍生细胞进行编辑,开展相关治疗研究 [4] - **siRNA 产品**:引入 siRNA 产品,针对心血管领域的 Factor XI 靶点,该靶点可在降低凝血风险的同时减少出血风险 [5][6] KASJEVY 产品情况 - **市场批准与推广**:KASJEVY 于 2023 年底获美国 FDA 批准,2024 年年中获欧洲批准,目前已在 8 个司法管辖区获批,合作伙伴 Vertex 已激活超过 65 个授权治疗中心,目标是在推出阶段达到 75 个 [8][9] - **患者情况**:Vertex 宣布已为超过 90 名患者启动细胞采集,转诊患者数量是其两倍 [9] - **产品特点与增长预期**:产品推出类似医疗设备,前期需建立系统,随着治疗中心数量增加和每月处理能力提升,预计未来季度将实现复合增长 [10][11][12] 温和预处理方案 - **方案优势**: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体验,将可治疗市场从重症患者扩大到中重度患者,市场规模有望扩大 3 - 4 倍 [15] - **进展情况**:公司和 Vertex 都在进行相关研究,在动物模型中取得了良好的 HSCs 耗竭效果,预计不久将在商业环境中应用,有望提升 KASJEVY 的潜在峰值收入 [15][16][17] 心血管项目 - **ANGPTL3 靶点**:数据显示单次注射 CTX - 310 可使 LDL 和甘油三酯降低近 80%,优于其他试验,有望为数百万高甘油三酯和高 LDL 患者提供单剂解决方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2][20][21] - **后续研究计划**:需要更多患者数据以确保效果的一致性,分析 PKPD 动态,考虑将剂量调整为固定剂量;可基于生物标志物进行 2 期和 3 期研究并申请批准 [23][24] - **Lp 靶点**:Lp 比 LDL 胆固醇致动脉粥样硬化性高 6 倍,出生时即可检测;Novartis 的 ASO 试验结果将决定基因编辑降低 Lp 是否能带来更好结果;公司认为基因编辑具有优势,已启动相关试验 [25][26][27] 治疗方式对比 - **与现有疗法对比**: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有多种疗法可供选择,包括生物制剂、siRNA、小分子药物和基因编辑;基因编辑作为一次性治疗方案,具有依从性、疗效和药物经济学等方面的优势,有望成为更优选择 [30][32][34] - **定价优势**:以 Lp 患者为例,基因编辑一次性治疗费用为 15 万美元,而 siRNA 治疗每年费用 5.5 万美元,需持续 50 - 60 年,基因编辑在药物经济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5] 合作与多模态方法 - **与 Sirius Therapeutics 合作**:获得其 siRNA 平台的三个靶点,该平台可实现目标蛋白 95% 左右的持久降低,公司将在心血管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应用,预计今年底和明年初分别公布一个靶点 [42][43] - **多模态治疗策略**:在自身免疫和心血管领域,结合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生物制剂和 siRNA 等多种治疗方式,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39][40][41] 同种异体 CAR T 平台 - **癌症治疗**:CD19 自体 CAR T 疗法虽使数千患者受益,但未形成盈利模式;同种异体 CAR T 疗法 CTX - 112 具有类似自体疗法的扩增水平,预计年中公布数据,回答在侵袭性淋巴瘤中的疗效和持久性问题 [45][46][47] - **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预计早期公布患者数据,若 PKPD 数据显示与癌症治疗相似的 B 细胞耗竭水平,有望实现系统的一次性重置 [49][50] 再生医学项目 - **项目情况**:与 Vertex 合作的项目进行了分割,公司在糖尿病方面继续开展研究,通过胚胎干细胞或 iPS 细胞分化为胰岛细胞,替代受损胰腺;设备试验正在进行中,预计年底公布更新,iPS 衍生细胞研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临床 [5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市场竞争**: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自体 CAR T、同种异体 CAR T 和双特异性抗体竞争同一适应症;在肿瘤学领域,CD19 双特异性抗体和 BCMA 双特异性抗体在低疾病负担情况下数据表现尚可,已提前进入治疗线 [3][46] - **支付方因素**:支付方可能会逐渐认识到基因编辑疗法在药物经济学方面的优势,这将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但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36] - **GLP - 1 影响**:公司提到在糖尿病治疗中,GLP - 1 药物对 1 型糖尿病无效,需关注其对整体市场的影响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