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 Retimer

搜索文档
中国半导体会议要点与 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综述_人工智能与本土化是关键驱动力-China Semiconductors (H_A) Conference takeaways and 2Q25 results wrap_ AI and localization as key drivers
2025-09-22 01:00
**行业与公司** **行业**:中国半导体行业(H股/A股)[1] **涉及公司**:GigaDevice、StarPower、Montage、Horizon Robotics、NCE Power、Goodix、Silan、Maxscend、Black Sesame等[1][2][3][8][9][10][11]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需求复苏与本地化趋势** - 需求逐步复苏,本地化持续推动增长[1] - AI资本支出趋势转好,因美国科技巨头上调资本支出指引[1] - 海外投资者对中国AI技术进展(如AI芯片)兴趣增加[1] **2 细分领域动态** - **DRAM**:预计2025年下半年特种DRAM因供应短缺进一步涨价[1] - **NOR闪存**:PC/服务器/汽车对更大容量产品需求推动NOR闪存ASP上升机会[1] - **功率半导体**:工业/新能源需求温和复苏,汽车需求突出,但竞争导致价格承压;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在汽车应用中预计2026年快速放量[1] - **MCU**:出货量增长前景稳健,价格预计基本稳定[1] - **芯片本地化**:MCU/功率半导体/模拟芯片领域国内生产商收入快速增长[1] **3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 - 覆盖的7家A股半导体公司业绩分化:2家超预期、2家符合、3家低于预期[2] - 半导体需求整体稳健,2025年第二季度平均收入同比增长11%(第一季度为14%)[2] - 按细分领域: - 内存接口芯片(如Montage)收入增长最强(52% YoY)[2] - 功率半导体/智能手机相关芯片厂商表现分化(Silan增长19% YoY,NCE Power下降4% YoY)[2] - Goodix因新兴产品(如超声波指纹传感器)放量收入增长14% YoY,Maxscend因智能手机出货疲软下降13% YoY[2] - Horizon Robotics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68%,因新产品(J6E/M系列)放量及中国L2/L2+渗透率提升[2] **4 投资偏好与股票推荐** - 首选Montage(增长驱动:DDR5渗透推进内存接口芯片增长、新兴产品如PCIe Retimer/MRCD/MDB快速放量、PCIe交换机长期驱动)[3][8][9] - Horizon Robotics(中国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提升、新设计获胜、海外业务扩张机会)[3][8][9] - GigaDevice(长期增长潜力:MCU/NOR闪存份额提升、新产品如DRAM/模拟芯片扩张)[3][8][9] **5 估值与预测调整** - 上调GigaDevice、Goodix、Silan的盈利预测和目标价[4][7][13] - GigaDevice目标价从175元上调至209元(基于50倍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上半年PE,原为45倍),因DRAM业务增长前景优于预期[7][13][94] - Goodix目标价从79元上调至88元(DCF估值),因新产品放量和盈利前景改善[7][13][97] - Silan目标价从15.9元上调至18.7元(36倍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PE),因下游需求前景改善[7][13][101] --- 其他重要内容 **1 全球与中国半导体销售对比** - 2024年中国半导体销售复苏18% YoY至1830亿美元,占全球总值约30%[14]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半导体销售(除内存外)同比增长27% YoY[14] - 2025年7月中国半导体销售同比增长12% YoY,全球增长26% YoY[14] **2 内存与互联芯片市场扩张** - 全球内存互联芯片市场规模从2020年7.68亿美元增至2024年11.7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CAGR为27.4%至50亿美元[40][43] - PCIe互联芯片(如Retimer和Switch)市场规模从2022年4.69亿美元增至2024年22.9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CAGR为22.6%至77.6亿美元[41][46] - Montage预计在中国PCIe Retimer市场占据60-70%份额,并有望在海外市场因自研SerDes IP获得份额提升[42] **3 库存与供需指标** - 中国功率器件公司库存天数在2025年第二季度低于历史平均水平[76][77] - 全球MCU和模拟芯片公司库存天数在2025年第二季度呈下降趋势[78][79][85][87] **4 公司具体展望** - **GigaDevice**: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DRAM业务ASP环比增长20-30%,NOR闪存7月提价约10%,MCU价格稳定,模拟芯片为长期增长驱动[91][92][93] - **Silan**:聚焦汽车领域,碳化硅器件预计2026年放量,未来几年年资本支出约50-60亿元[103] - **StarPower**(非覆盖):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26%,可再生能源(+53% YoY)和家电(+63% YoY)强劲,工业控制疲软(-17% YoY)[105] **5 风险与冲突披露** - 美银证券与所覆盖公司存在业务关系,可能产生利益冲突[6] - 报告仅供指定收件人使用,未经授权禁止分发[7] --- **数据引用来源**: [1][2][3][4][6][7][8][9][10][11][13][14][40][41][42][43][46][76][77][78][79][85][87][91][92][93][94][97][101][103][105]
国产算力产业链迎多重利好催化,信创概念股持续走强,信创ETF广发(159539)连续5日上涨,权重股中科曙光、海光信息涨幅居前
新浪财经· 2025-09-16 05:59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2025年9月16日上午高开后震荡走低 算力芯片 半导体 人形机器人等多个科技板块领涨 信创概念股持续走强 [1] - 国证信息技术创新主题指数截至2025年9月16日13:15强势上涨2.26% 信创ETF广发(159539)上涨2.35% 冲击5连涨 成分股龙芯中科上涨14.12% 复旦微电上涨6.47% [2] - 信创ETF广发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7.32% 第二大权重股中科曙光上涨8.70% 第一大权重股海光信息上涨6.22% 澜起科技 浪潮信息等个股跟涨 截至2025年9月15日该ETF近1周累计上涨8.21% [2] 行业催化 - 海光信息宣布开放CPU互联总线协议(HSL) 打通产业链协同堵点 提升系统连接效率 推动国产算力生态向标准化 协同化方向发展 [1] - 阿里持续加大AI投入 2025年二季度资本开支达386亿元 环比增长57.1% 计划发行32亿美元零息可转换票据用于增强云基础设施 [1] - 国产大模型加速迭代背景下国产算力趋势明确 产业链有望迎来持续发展机遇 [1] - DeepSeek引领国产AI算力与头部大模型软硬协同 助推国内AI产业加速发展 [3] - 大国科技博弈背景下信创发展大势所趋 从政策与上市公司业绩维度看产业有望持续加速发展 国产AI算力与信创有望共同迎来拐点 [3] 公司业绩 - 澜起科技2025年二季度营收14.11亿元 同比增长52.12% 归母净利润6.34亿元 同比增长71.40% 业绩再创历史新高 [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互连类芯片实现营收24.61亿元 同比增长61.00% 毛利率达64.34% [2] - 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配套模组出货量显著增加 高性能运力芯片实现高速增长 PCIe Retimer MRCD/MDB CKD等产品表现亮眼 未来成长确定性较强 [2] 产品布局 - 澜起科技积极把握AI产业趋势带来的行业机遇 在高性能运力芯片领域持续发力 [2] - 信创ETF广发(159539)及场外联接(A:021420 C:021421)为投资者提供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机遇的投资工具 [4]
北美AI投资加速,前瞻关注光博会
2025-09-07 16:19
光通信与AI投资行业研究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光通信行业和AI基础设施投资 北美AI投资加速推动光通信、高速铜缆(AEC)、碳化硅(SiC)等细分领域发展[1][3][15] * 提及的公司包括博通(AI芯片)、英伟达(网络业务)、谷歌、Meta、Crypto(AEC龙头)以及国内的光通信公司、算力芯片公司(寒武纪、海光、昆仑芯)和碳化硅公司(天岳先进、中瓷电子子公司国林万众)[1][13][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北美AI投资呈现加速增长趋势 博通AI相关收入同比增长63%至52亿美元 并获得第四家超大规模客户100亿美元定制AI芯片订单[1][6] Meta计划到2028年整体投资6000亿美元 谷歌传出1.67T加单消息[1][2][6] 美国计划未来几年投资17万亿美元用于AI基建[7] * 光通信行业前景乐观 业绩超预期且估值较低 2026年估值多在20倍以内[1][3] 受益于CPO、OCS、OOL、硅光和薄膜滤相等新技术推动[1][4] 上市公司正积极扩产并锁定物料以应对爆炸性需求增长[1][5][9] 深圳光博会将展示新技术和新产品 可能签订订单[1][4][6] * AI商业化进程加速 2025年AI相关收入预计将达到1000亿至2000亿美元 其增速已超过资本开支增速[1][8] 驱动因素包括真实需求(如AI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和政策推动(被视为国家重要基建项目)[7] * 高速铜缆(AEC)行业高速增长 龙头公司Crypto FY26财年Q1收入超2.2亿美元 环比增长30%以上 净利润同比增长70%以上[3][14] 产品向800G迭代升级 预计将新增两个超大规模客户放量[3][14][16] 国内二线玩家(如睿可达、长鑫博创、兆龙互联)有望实现大客户突破[16] * 碳化硅(SiC)材料在AI产业应用前景广阔 因性能优异(耐高温高压、高折射率) 英伟达考虑在新一代处理器先进封装中导入碳化硅基板 预计2027年进入先进封装[15] Wolfspeed破产保护为中国衬底厂商(如天岳先进)提供了潜在机会[15] 其他重要内容 * 通信行业竞争格局分层明显 中军企业主导地位稳固 二线企业(如绑定Oracle、思科、OpenAI的公司)有机会通过绑定新客户或抓住新市场机会实现远超行业平均的增速(可达三四倍甚至四五倍) 三四线企业也有望受益于行业通胀和物料紧张[10][11] * 国内AI产业链增速在2025年初疲软后重新回升 巨型智能、智能驾驶、AI教育等大场景将消耗大量AI资源[13] 海外芯片供给减弱给了国内算力芯片和服务器公司机会 但需密切关注其性能、客户匹配度及产能问题[13] * 光电配套领域的光纤环节(如空气光纤)需求显著增加 主要用于DCI和核心网络环节 行业正进入从1到10的快速扩展期[12] 需关注腾讯、阿里等公司的资本开支及相关事件催化[12]
澜起科技(688008):DDR5快速渗透拉动业绩释放,多赛道共增夯实成长弹性
浙商证券· 2025-09-03 08:0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7] 核心观点 - 澜起科技25Q2业绩再创新高 连续九个季度环比增长 主要受益于AI需求旺盛及DDR5内存接口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 [1] - 服务器内存模组加速向DDR5迭代 2024年渗透率超50% 预计2025年将超85% 同时DDR6标准已在讨论中 预计2029年前后商业化应用 [2] - 公司完善高速互联产品布局 包括PCIe/CXL互连芯片和以太网及光互连芯片 CXL控制器芯片成为未来重要增量赛道 预计2026年起快速扩展 [3][4]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54.9/79.1/94.8亿元 同比增长50.9%/44.1%/19.9% 归母净利润25.1/35.6/44.0亿元 同比增长77.5%/42.0%/23.5% [5][11]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26.3亿元 同比增长58% 归母净利润11.59亿元 同比增长95% [1] - 25Q2单季度营收14.1亿元 环比增长15% 归母净利润6.3亿元 环比增长21% [1] - 互连类芯片产品收入24.6亿元 同比增长61% 毛利率64% 同比提升1.91个百分点 [1] - 3款高性能运力芯片(PCIe Retimer、MRCD/MDB及CKD)收入2.94亿元 [1] - 预测2025年EPS为2.19元 对应PE为52.7倍 2027年EPS达3.84元 对应PE降至30.1倍 [5][1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DDR5内存接口芯片已规划六个子代产品 第二子代和第三子代RCD芯片出货占比增加 [1] - JEDEC定义多种新型内存模组架构 包括服务器用MRDIMM及台式机/笔记本用CUDIMM、CSODIMM、CAMM等 [2] - 公司在PCIe Retimer、PCIe Switch等领域已有产品布局 将继续完善高速互联芯片产品序列 [4] - CXL存储器扩展技术在DRAM高容量需求场景价值显著 与PCIe界面技术协同发展 [3] 行业趋势 - AI需求旺盛推动数据中心服务器对DDR5存储器强劲需求 带动DDR5存储器模块及RCD芯片出货量大幅成长 [2] - 以太网及光互连芯片(包括Ethernet Retimer/Switch、oDSP、NIC等)主要用于数据中心集群组网等长距离高带宽互连方案 [3] - 存储器池应用在服务器端逐渐普及 为CXL技术部署创造有利环境 [3]
澜起科技(688008):上半年经营业绩大幅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平安证券· 2025-09-02 02:55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营业收入26.33亿元 同比增长58.17% 归母净利润11.59亿元 同比增长95.41% [5][9] - 受益于AI产业趋势 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 第二子代和第三子代RCD芯片出货占比增加 [9] - 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PCIe Retimer、MRCD/MDB及CKD)合计销售收入2.94亿元 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9] - 2025Q2单季度多项核心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 营业收入14.11亿元 同比增长52.12% 环比增长15.47% 归母净利润6.34亿元 同比增长71.40% 环比增长20.64% [9] - 互连类芯片产品线实现收入24.61亿元 同比增长61.00% 毛利率64.34% 同比提升1.91个百分点 [9] - 整体毛利率提升至60.44% 较上年同期增长2.66个百分点 [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91亿元 同比增长100.52%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59亿元 同比增长29.19% [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52亿元、31.27亿元、36.64亿元 对应PE分别为60.5倍、45.5倍、38.8倍 [8][10]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57.52亿元 同比增长58.1% 毛利率59.8% 净利率40.9% ROE 18.5% [8][12]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78.32亿元 同比增长36.2% 毛利率59.9% 净利率39.9% ROE 21.6% [8][12]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91.84亿元 同比增长17.3% 毛利率60.4% 净利率39.9% ROE 22.2% [8][12] 业务亮点 - 互连类芯片销售收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连续九个季度环比增长 [9] - 公司是全球互连类芯片领先企业 产品持续更新迭代 市场竞争力强 [10] - DDR5渗透以及AI产业趋势有望推动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10] 资产负债状况 - 2025年预计现金78.26亿元 流动资产112.53亿元 总资产137.18亿元 [11] - 资产负债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2025年预计为7.7% [12] - 流动比率12.3 速动比率11.2 显示较强偿债能力 [12]
澜起科技(688008):2Q25业绩延续高增长,AI需求
群益证券· 2025-09-01 09:02
投资评级 - 买进评级 目标价160元[1][8][12] 核心观点 - 2Q25业绩表现强劲 营收同比增长52.1%至14.1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71.4%至6.3亿元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81%至5.9亿元[8][12] - 1H25实现营收26.3亿元(YoY+58.2%) 净利润11.6亿元(YoY+95.4%) 扣非净利润10.9亿元(YoY+101%) EPS达1.02元[12] - 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PCIe Retimer/MRCD/MDB/CKD)合计销售收入2.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12] - 受益AI产业趋势 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 第二代和第三代RCD芯片出货占比提升[12] - 整体毛利率提升至60.44% 较上年同期增长2.66个百分点[12] - 国内互联网大厂(阿里/腾讯/字节)进入算力军备竞赛 预计未来三年国内算力需求将实现跨越式增长[8]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 25.9亿元(YoY+88%)/31.7亿元(YoY+23%)/38.7亿元(YoY+22%)[11][12] - 2025-2027年EPS预测: 2.27元/2.78元/3.39元[11][1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54倍/44倍/36倍[11][12] - 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 56.6亿元/70.4亿元/86.5亿元[17] 公司基本面 - 当前股价122.9元(2025/8/29) 总市值1407.4亿元[2] - 12个月股价区间: 47.46-124.68元 近期表现优异(1个月+49.5% 3个月+49.8% 1年+142.5%)[2] - 每股净值10.58元 股价/账面净值11.61倍[2] - 产品组合: 互联类芯片96% 津逮服务器平台4%[3] - 机构投资者持股: 基金占流通A股19.7%-25.8%[4]
群益证券:上调澜起科技目标价至160.0元,给予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9-01 07:17
核心观点 - 群益证券上调澜起科技目标价至160元并给予增持评级 因AI驱动内存需求增长及公司业绩超预期 [1] - 公司2Q25营收同比增长52.1%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81% 环比增长17% [1][2] - 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上半年收入2.9亿元 成为新增长点 [1][2]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26.3亿元(YOY +58.2%)净利润11.6亿元(YOY +95.4%)扣非净利润10.9亿元(YOY +101%)[2] - 2Q25单季营收14.1亿元(YOY +52.1%)净利润6.3亿元(YOY +71.4%)扣非净利润5.9亿元(YOY +81%)[2] - 毛利率提升至60.44%(YOY +2.66个百分点)因DDR5及高性能芯片占比增加 [2] 业务驱动因素 - 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 尤其第二/三代RCD芯片占比提升 [2] - PCIe Retimer、MRCD/MDB及CKD三款芯片收入大幅增长 [1][2] - 国内互联网企业(阿里/腾讯/字节)算力需求爆发推动存储行业增长 [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25.9亿/31.7亿/38.7亿元(YOY +88%/+23%/+22%)[3] - 对应EPS 2.27/2.78/3.39元 当前股价对应PE 54/44/36倍 [1][3] - 90天内7家机构评级:6家买入、1家增持 目标均价111.1元 [6] 行业背景 - AI产业趋势推动内存接口芯片与运力芯片需求激增 [1][2] - 国内算力需求预计未来三年实现跨越式增长 [1] - DRAM行业迎来新发展契机 [1]
澜起科技20250815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澜起科技专注于互联类芯片和AI服务器相关芯片,客户包括三星、海力士、美光科技等头部企业[2] - 公司股权结构分散,前三大股东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7.66%)、中国电子投资控股(5.37%)、珠海融英(4.86%),英特尔战略持股1.55%[2][4] - 2018-2024年营收从7亿元增长至39亿元,CAGR超13%,互联类芯片占比92%,服务器业务CAGR达77%[2][5][6] 核心产品与技术 - 两大产品线:互联类芯片(内存接口芯片、模组配套芯片)和服务器平台芯片(PCIe Retimer、MRCD、MDB)[3] - DDR5技术领先:出货量已超DDR4,支持第二/三代子代产品,DDR5引脚数288个,传输速率6,400(DDR3的两倍)[7][9][10] - 内存架构升级:DDR5时代LRDIMMs采用1+10架构(1 RCD+10 DMI),新增SPD、TS、PMIC芯片实现量价齐升[13][14] 市场趋势与机遇 - 全球AI服务器预计2026年突破200万台,2022-2024年CAGR近30%[2][8] - DDR5渗透率快速提升:2023年底30%,2024年底50%,2025年持续增长[10] - AI驱动高性能芯片需求:Retimer、MRCD、MDB芯片推动2024Q3营收同比增66%,净利润同比增近3倍[11] 研发与竞争壁垒 - 产品覆盖DDRx全系列,第二代RCD芯片2024年放量,第三/四代2024Q4出货,第五代已送样[15] - MRDIMM新品布局:第一代MRCD支持8,800速率已量产,第二代支持12,800速率完成送样[15] 财务与业绩展望 - 2025-2027年营收预期:55亿元(+51%)、74亿元(+34%)、90亿元(+22%)[17] -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期:22亿元(+56%)、30亿元(+37%)、37亿元(+24%),对应PE 39/28/23倍[17]
CRDO Eyes Growth: Will Retimer Business Fuel its Revenue Engine?
ZACKS· 2025-07-21 14:16
PCIe接口在AI集群中的关键作用 - PCIe接口在AI集群中发挥关键作用,实现GPU、CPU与智能网卡、NVMe存储等端点的高速连接[1] - 随着AI工作负载日益复杂和大规模,对更快数据传输和高效硬件互连的需求显著增长[1] - Credo Technology的先进retimer解决方案通过减少数据传输瓶颈提升系统性能和连接性[1] Credo Technology的retimer技术优势 - Credo的retimer和PCIe OSFP-XD AEC通过克服PCB和被动电缆限制,提升PCIe 6.0/7.0系统性能[2] - retimer可安装在PCB或电缆中,减少插入损耗并将传输距离延长至7米,适用于机架内和机架间连接[2] - 50G和100G以太网解决方案驱动retimer销售增长,具备MACsec加密、齿轮箱技术和软件支持等关键特性[3] Credo Technology的市场表现与增长预期 - 客户群已涵盖顶级AI服务器制造商和交换机供应商,反映AI系统需求强劲[3] - 预计2026财年收入将超过8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85%,主要由PCIe和光学DSP业务推动[5][8] - PCIe Gen6 Retimer系列(以2CAN Retimer为首)已通过PCIe合规测试,并在GTC、OFC和Computex展会上展示性能[3] PCIe Retimer市场前景 - 2024年PCIe Retimer市场规模为12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2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5%(2026-2033)[5] - 客户对PCIe Retimer兴趣快速上升,预计2025年获得设计订单,2026年实现量产收入[4] - Credo凭借先进SerDes技术、客户优先策略和系统级创新(如PILOT遥测软件)在市场中占据优势[4] 竞争对手分析 - Astera Labs推出基于NVIDIA Blackwell平台的PCIe 6参考设计,展示与Blackwell GPU和Micron NVMe SSD的端到端互操作性[6] - Astera Labs的Aries 6 PCIe Smart Retimer和Scorpio-P PCIe SmartFabric Switch已进入量产,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末扩大生产[7] - Broadcom推出PCIe Gen 6产品组合,包括高端口交换机和retimer,并与Micron等合作伙伴测试互操作性[8][9] Credo Technology的股价与估值 - 过去一年股价上涨216.6%,远超电子半导体行业27.9%的涨幅[10] - 当前12个月前瞻市销率为18.86,高于电子半导体行业平均的8.78[11] - 2026财年每股收益共识预期在过去60天内显著上调,Q1/Q2/F1/F2分别上调29.63%、33.33%、37.04%和33.33%[12][13]
利好来袭!英伟达 H20 出货或恢复,这些 AI 供应链企业将受益
智通财经· 2025-07-17 13:46
英伟达H20 GPU出货恢复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 英伟达正在申请恢复向中国出货H20 GPU,预计美国政府将授予相关许可 [1] - 英伟达推出专为智能工厂和物流领域定制的新合规性RTX PRO GPU [1] - 美国银行认为这将对中国数据中心、公有云行业及人工智能供应链(如澜起科技)产生积极影响 [1] 数据中心行业 - H20出货许可获批后,中国互联网公司和云服务提供商积压订单有望迅速得到满足,加快服务器入驻速度 [2] - 万国数据(GDS)和世纪互联(VNET)的已用容量可能在2025年第三、四季度提升 [2] - 新合规性GPU推出将降低供应不确定性,支持中国云服务提供商从2025年起恢复数据中心订单 [2] - GPU供应不确定性缓解可能引发数据中心REITs行业的重新评级 [2] 公有云行业 - 英伟达GPU供应将帮助公有云服务提供商获得更多人工智能计算能力,满足下游客户模型训练和推理需求 [3] - 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公有云营收有望实现增长 [3] 澜起科技 - 澜起科技PCIe Retimer(人工智能服务器关键组件)国内出货量稳步上升 [3] - H20出货恢复及新合规性GPU推出可能增加中国人工智能服务器出货量,推动PCIe Retimer需求增长 [3] 提及公司评级及价格摘要 - 万国数据(GDS):GDS US($35)、9698 HK(HK$34.45),评级均为C-1-9 [4] - 澜起科技(XRDFF):688008 CH(CNY82.71),评级B-1-7 [4] - 世纪互联(VNET):VNET US($7.92),评级C-1-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