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C股权投资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六大行科技金融全梳理:多层次组织架构成型,贷款、客户双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04:28
政策背景与战略定位 - 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五篇大文章"并将科技金融列为首位以来 多部门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支持力度[1] - 六大行将科技金融作为业务发展重中之重 推动高站位规划、高标准服务和高质量发展 为科技型企业成长与产业发展提供支撑[2] - 建设银行党委在2024年5月召开会议明确全行科技金融体系化推进方案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进一步前瞻性安排目标策略和措施[2] 组织架构优化 - 六大行在总行层面成立科技金融委员会 形成"总分支"或"总分支网"架构 或在科技企业密集区设立科技金融事业部及特色支行[2] - 工商银行完善"总行—25家分行科技金融中心—160家科技支行"的多层次服务体系[3] - 中国银行构建"总—分—支"体系 成立24个一级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和275家科技金融网点 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3] - 邮储银行总行组建科技金融专班和科技金融中心 推动重点分行建设科技金融事业部一级部[3] - 农业银行总行增设科技金融专职机构 在重点分行设立科技金融业务部门 截至半年末已设立25家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和300余家专业支行[3] - 交通银行健全"总分辖支"四级服务体系 20余家分行组建科技金融专门推进组织 设立87家科技支行和科技特色支行[3] - 建设银行搭建五级联动组织体系 包括总行科技金融部(二级部)、6家总行级创新中心、重点城市直营中心和405家科技特色支行 子公司设置对口部门实现股权投资全覆盖[4] 业务规模与客户增长 - 截至2024年6月末 工商银行科技贷款余额突破6万亿元[5] - 农业银行科技贷款余额4.7万亿元 增速超20% 服务科技型企业近30万户[5] - 中国银行科技贷款余额4.59万亿元 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7800亿元 授信户数16.11万户[5] - 建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 较2023年末提升1.71个百分点 新增7417亿元增速16.81% 服务科技型企业数量超30万家[5] - 交通银行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 较2023年末增长22.93% 获贷企业数量增长11.12% 科技型中小企业3.23万户[5] - 邮储银行科技贷款余额突破9300亿元 2024年净增超900亿元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10万户[5] 产品服务体系 - 六大行围绕"股、贷、债、保"思路开展业务 交通银行发挥全牌照优势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6] - 建设银行以建信股权、建信信托、建信投资等子公司为支点 累计支持科技型企业超2000家 投资规模超900亿元[6] - 工商银行重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领域拓展 截至6月末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4.2万亿元 专精特新企业有贷户覆盖率44%[6] - 中国银行发挥全球化优势支持科技型企业出海 提供跨境金融服务 通过海内外联动支持生物医药、芯片设计等领域企业登陆国际资本市场[6] 政策试点落实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3月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条件 贷款占并购交易额从60%放宽至80% 期限从7年放宽至10年[7] - 2024年5月央行与证监会联合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规模快速增长[7] - 2024年2月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围 实现18个试点城市全覆盖 签约金额超3500亿元[7] - 中国银行落地第一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 在杭州、宁波、成都等地提供融资支持 涉及交易金额超200亿元[8] - 工商银行科技创新债券承销规模近500亿元 市场份额居同业首位[8] - 建设银行2024年上半年承销科技创新债券72期规模237.02亿元 认购量同比增长近7倍[8] - 农业银行发行200亿元商业银行科技创新债券[8] - 中国银行科技创新债券承销规模超300亿元 并发行200亿元专项债券[8] - 邮储银行科创类债券投资236.19亿元 较2023年末增长13.50%[8] - 工商银行设立28只AIC试点基金[9] - 农业银行设立13只AIC试点基金[9] - 建设银行完成9只AIC试点基金设立及备案 联合设立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撬动超千亿社会资本[9] - 中国银行注册15只AIC股权投资基金认缴超110亿元 在商业航天等领域落地投资[9] - 交通银行通过交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备案基金41只 认缴规模262.60亿元增幅41.72%[9]
AIC基金密集成立 各地“首投”项目相继落地 专家建议进一步推动AIC助力科创投资
新华网· 2025-08-12 06:07
AIC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 - 南粤基金集团与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签署基金合伙协议 落地增城首只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1] - 天津海河高新千帆企航玖号股权投资基金完成注册 首期规模6亿元[1] - 北京亦庄千帆企航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工商注册 首期规模10亿元 使经开区AIC基金总数达6只 合计规模310亿元[2] 地区基金规模数据 - 天津五家AIC完成基金布局 意向合作规模总计300亿元[2] - 深圳签署11只股权投资基金合作意向协议 意向落地基金规模570亿元[2] - 宁波已建及拟组建基金9只 合计总规模175亿元[2] 项目投资进展 - 青岛融汇芯科企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首投 投向国产智能座舱芯片项目[3] - 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携手工银金融资产投资向中国经济信息社战略投资1.3亿元[3] - 湖北长江千帆企航股权投资基金完成首单1亿元投资 投向芯擎科技智能芯片研发[3] 行业意义与发展方向 - AIC基金显示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加速 填补传统金融工具对早期硬科技领域的覆盖空白[4] - 具备市场化运作 专业化管理 政策性引导优势 支持原创技术孵化和投早投小投硬[4] - 需健全投贷联动机制 加强绩效评估和风险容忍机制建设 完善退出机制与资本循环路径[4]
一周产业基金|苏州发布两大百亿级基金;江苏省战新母基金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7-18 12:12
苏州基金设立 - 苏州市发布"百亿人才基金"即苏州人才壹号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25亿元,存续期15年,同步设立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文化创意、青年创业等子基金,重点投向领军人才、赛事选手、初创企业和硬科技 [3] - 苏州市重大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专注于重大产业领域的"链主级"项目,助力苏州"1030"产业体系升级发展 [3] 呼和浩特产业基金 - 呼和浩特将设立总规模不低于30亿元的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 [4] - 每年安排1300万元建设产教融合基地,强化人才支撑 [4] - 每年发放5000万元"算力券",降低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获取优质算力的门槛 [4] - 战略布局连接京津冀和芜湖—重庆—贵安的南北双向算力走廊通道 [4] - 安排2000万元资金支持自主创新计算设备、网络设备及安全防护技术的协同突破 [4] 江苏省战新母基金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启动,规模155亿元 [1][5] - 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共5只,包括合作类基金1只规模100亿元,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2只规模40亿元,省属企业产业专项基金1只规模10亿元,未来产业天使基金1只规模15亿元 [5] - 总规模500亿元的江苏省战新母基金重点投资"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650"产业体系、"10+X"未来产业体系 [5] - 前两批36只、规模914亿元的产业专项基金已全部组建落地 [5] 北京文化科技产业基金 - 北京京国创文化科技产业基金由北京国管与石景山区、首都文化科技集团、文投控股共同发起设立,重点聚焦文化科技前沿领域 [6] - 基金将对接石景山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动"科技+文化"项目集群落地 [6] - 围绕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定位,以资本赋能填补技术转化、IP商业化等关键节点 [6] 陕西AIC股权投资基金 - 陕西新设总规模10亿元的AIC股权投资基金,聚焦西安市六大支柱产业之首的电子信息产业 [7] - 重点布局半导体、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术等领域,推动国产替代 [7] 广州数字产业基金 - 广州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的数字产业基金,聚焦数字产业前沿技术 [8] - 重点投向软件和信息技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 [8] 内蒙古国家级子基金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第七批子基金落户鄂尔多斯,首关规模16亿元 [9] - 基金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及生命健康等战略领域中小企业 [9]
五大行AIC股权投资济南试点加速推进
齐鲁晚报· 2025-06-25 14:49
AIC基金试点推进情况 - AIC作为"国家队"耐心资本,能够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缺长钱"的问题,通过引导金融资本流向科技企业,为技术创新、传统产业升级、新产业培育提供稳定的资本支持 [2] - 济南市将AIC股权投资试点作为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推动基金组建方加快基金组建流程,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 [2] - 2024年10月25日,五大AIC与济南市正式签约,5只合作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 [3] - 2024年12月30日,中银AIC在济南起步区注册成立,基金总规模10亿元人民币,由中银资产及省市区共同出资设立 [3] - 2025年5月29日,建行AIC专项基金成功设立,规模1.22亿,拟专项投向济南市某国企混改项目 [3] - 截至目前,中银AIC、工银AIC、农银AIC基金以及建信AIC专项基金先后落地 [4] 项目储备与投资进展 - 围绕战略新兴领域,分行业遴选了195家具有股权融资需求的优质项目,形成投资项目库 [5] - 已有30余个项目被AIC列入重点拟投资清单,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领域 [5] - 其中15个项目完成尽职调查,10个项目完成立项审批,2个项目完成投资决策,预计7月初将实现首个项目投资落地 [5] 投融资对接活动 - 聚焦全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34条重点产业链",常态化开展"一月一链"、"海右路演"等投融资对接活动 [6] - 截至目前,共举办7期面向AIC的路演及现场考察活动,推动40余家企业与AIC进行现场交流 [6]
全国五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均已在津设立、注册AIC股权投资基金
快讯· 2025-04-24 11:13
行业动态 - 全国五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全部在天津完成AIC股权投资基金设立和注册 包括工银投资 农银投资 中银投资 建信投资和交银投资 [1]
150亿,北京新基金群诞生
投资界· 2025-03-27 06:56
基金群成立 - 北京市昌平区举办2025未来科学城科创金融大会,总规模150亿元的科技产业基金群正式成立,由昌平区国资企业牵头,联合多家投资机构共同发布10支基金,涵盖科技成果转化、并购、AIC及主导产业等领域 [4] - 昌发展集团与五支签约基金集中亮相,包括资产管理、科技金融、产业服务三大业务体系 [6] - 昌平区政府性投资基金群规模超过420亿元,形成了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千亿产业集群 [7] 基金详情 - AIC股权投资基金规模5亿元,围绕生物制药CGT、生命科学和诊断产业进行直接投资 [6] - 碳中和链主基金总规模84.28亿元,主要投向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等产业领域,依托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的核心地位 [6] - 医药健康产业基金规模约36.59亿元,聚焦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产业前沿项目 [7] - 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3.6亿元,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侧重前沿创新和卡脖子领域 [7] - 先进制造产业基金规模15亿元,聚焦智能制造全产业链投资 [7] - 机器人产业基金总规模10亿元,聚焦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创新生态 [7] - 脑科学基金规模1亿元,专注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 [7] - 医疗健康产业基金规模3亿元,昌平医疗发展并购基金规模10亿元 [7] 创投联盟 - 昌平区联合红杉中国、高瓴等30家创投机构成立"昌平未来创投联盟CFIA",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7] 北京其他区域动态 - 石景山区首只算力基金成功备案,重点投资算力中心行业的企业及项目 [9]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二期成立,出资额40.01亿人民币,聚焦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六大未来产业 [9] - 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三期基金规模100亿元,投向AI、医药健康、半导体、具身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商业航天等领域 [9][10] - 顺义区两支基金完成工商登记,投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领域、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信息产业、集成电路等 [10] - 康桥资本首支人民币医疗健康并购基金完成首关,规模超70亿,围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消费医疗、医疗产业服务等核心领域 [10] 北京产业格局 - 北京目前已经产生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和科技服务3个万亿级和7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10] -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整体规模去年首次突破了万亿元,是全国首个跨过万亿级的城市 [10]
靳海涛:寻找中国创投出路
投资界· 2024-12-12 09:35
行业现状与政策支持 - 行业募投管退各项数据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但开始呈现强烈反弹迹象 [4] - 国家对风险投资给予高规格、高频率支持 政策呈现"明高度、接地气、组合拳"三大特征 [5] - 地方政府积极推出措施 包括延长基金存续周期至15年 建立免责机制 提高亏损容忍率 [5] - 深圳计划到2026年备案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超过1万家 "20+8"产业基金快速推进 [5] - 北京建立市场化管理的直投大基金 显示行业正在发生重要变化 [5] 资本市场四大变化 - 股票市场快速修复 上证指数有望突破4000点 进入牛市周期 [6] - IPO逐步恢复常态化 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证监会态度明确 [6] - 并购市场推出新规 强调估值灵活性处理和跨界并购支持 [6] - 海外上市热潮再起 中概股表现有所恢复但尚未理想 [7] 股权投资战略意义 - 股权投资对国家战略至关重要 需减少限制性规定以支持科技创新 [8] - 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出口大国地位和高科技产业追赶趋势"三个不变" [8] - 产业链完整是优势 需通过资本市场支持补短板和产业升级 [8] 创投商业本质认知 - 需提高社会对VC/PE分散风险商业模式的认知 行业实际风险较低 [8] - 税收政策需更合理 平衡行业收益与风险特征 [8] 重点发展基金类型 - 综合性母基金应以小而美子基金为主要投资对象 需适当布局直投 [9] - S基金和项目接续基金具有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收益性佳特征 IRR可达20%以上 [9] - 资本招商基金应以国资为主 由国有机构与知名创投联合管理 [9] - 创投基金应坚持盲池基金为主 项目基金为辅的格局 [10] - 并购基金应由产业集团、创投机构和上市公司合作建立 政府适度参与 [10] - AIC股权投资基金应与创投机构联合管理 关注成长性公司债权投资 [10] 投资方向建议 - 重点支持五大领域:补短板、数字化、碳中和、大健康和消费升级 [10] - 天使和初创基金将更受投资人欢迎 但需机构具备足够规模 [10] - 套利性投资面临挑战 需平衡区域和行业布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