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CRM智能体“来客”
icon
搜索文档
科学管理、技术提效深入“毛细血管”,贝壳开启加速跑模式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9 10:2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交易额达8787亿元,净收入26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8.21亿元 [1] - 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净收入占比提升至41%,显示多元化业务增长显著 [1][4] - 家装家居业务净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13%,贡献利润率32.1% [4] - 租赁业务净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78%,在管房源超59万套 [4] 主营业务表现 - 存量房业务GTV达5835亿元,净收入67亿元 [2] - 新房业务GTV达2554亿元,同比增长8.5%,净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8.6% [2] - 两大核心业务在行业调整期保持稳健增长 [2] 技术赋能与AI应用 - 推出AIGC营销智能体助力经纪人自媒体获客、私域运营及线索转化 [2] - AI智能体"来客"已覆盖33.5万经纪人,北上渗透率超75% [3] - 西安积极使用"来客"的经纪人转委托率提升30%,转带看率提升20% [3] - AI线上助手"布丁"7月会话量环比增长59%,人均使用时长增加14% [3] - 家装业务通过"AI提案"工具使设计师月均单量从0.8单提升至1.2单 [6] 新业务发展战略 - "一体三翼"战略推动家装家居、租赁及贝好家业务发展 [4] - 家装业务集采比例提升至60%以上,采购单价显著下降 [4] - 租赁业务采用"AI+人"协同模式,实现智能定价与标准化审核 [6] - 家装模块化设计通过数据洞察提供灵活配置方案 [7] - 租房业务新增可选产品组合以满足差异化收益需求 [7] 社区深耕与运营优化 - 从"广撒网"规模扩张转向"深扎根"社区精耕模式 [8][9] - 依托社区交易中心开设家装精品店,展示基于典型户型的案例样板间 [9] - 被窝整装精品店带展转初步签约比例较其他门店高20% [9] - 通过房源维护分、好房产品等机制提升经纪人转化率 [10] - 以共治理事会为核心推行门店积分制及品效商圈运营 [10] 战略方向转型 - 从规模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发展新阶段 [1][3] - 通过AI技术突破提升生产力与组织效能 [1][3][10] - 以客户思维重构产品逻辑,强化一站式新居住服务平台定位 [5][7][10]
科学管理、技术提效深入“毛细血管”,贝壳开启加速跑模式
第一财经· 2025-08-29 09: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总交易额8787亿元 净收入260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18.21亿元 [1] - 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净收入占比达41% [1][8] - 新房业务GTV达2554亿元 同比增长8.5% 净收入86亿元 同比增长8.6% [3] 主营业务发展 - 存量房业务GTV达5835亿元 净收入67亿元 [3] - 家装家居业务净收入46亿元 同比增长13% 贡献利润率32.1% 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8] - 租赁业务在管房源超59万套 净收入57亿元 同比增长78% 贡献利润率8.4% 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 [8] 技术赋能策略 - 开发AIGC营销智能体助力经纪人自媒体获客与私域运营 [4] - AI CRM智能体"来客"覆盖33.5万经纪人 北上渗透率超75% [6] - 西安活跃使用"来客"经纪人转委托率高30% 转带看率高20% [6] - AI助手"布丁"7月会话量环比增59% 人均使用时长增14% [6] - 家装设计师月均单量从0.8单提升至1.2单以上 [10] 产品与运营升级 - 家装业务集采比例提升至60%以上 采购单价显著下降 [8] - 推出模块化家装解决方案满足个性化需求 [12] - 租赁业务新增差异化产品组合实现多赢 [12] - 被窝整装精品馆带展转签约比例较其他门店高20% [15] 战略转型方向 - 从规模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发展新阶段 [1][6] - 通过社区精耕缩短服务与用户的三重距离 [15] - 优化房源维护分与好房产品提升平台转化率 [16] - 推进门店科学管理体系与品效商圈运营 [16]
贝壳付出了一点成本,赢下“好居住”
36氪· 2025-08-29 09:28
行业背景与市场转变 - 2025年被称为"好房子元年"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好房子"概念 房产产品升级提速 消费者进入从"买房子"到"选房子"的新阶段 [1] - 企业生存土壤发生变化 进入"变则生""等则死"的二次创业进程 [1] - 消费者更关注"好"和性价比 信任感变得重要 企业规模效益边际收益下降 好产品、好服务和运营效率重要性提升 [1] - 市场转变期企业成本上升分为两类:被旧模式拖累的"历史成本"和为赢得信任付出的"未来投资" [1] - 市场呈现两大趋势:从增量到存量的结构转变 从增长到收缩的容量变化 效率与协同性更重要;买方市场形成 消费者决策和体验更珍贵 [9] 贝壳业务表现与结构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总交易额17224亿元 同比增长17.3% 其中存量房占比67.57% 新房占比28.31% [4] - 净收入49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4.1% 存量房业务净收入136亿元 新房业务净收入167亿元(占比超二手房) 家装家居业务净收入75亿元 租赁服务净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50亿元) [5] - 各业务收入同比增幅:存量房3.82% 新房29.9% 家装家居16.5% 租赁服务85.2% [6] - 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净收入占比达41%创历史新高 新业务成为收入增长主要引擎 [6] - 平台二手房交易单量占比从2021年上半年5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76% 非链家经纪人数增长明显 [6] 战略转型与服务升级 - 从"一体"到"三翼"战略升级 根本原因是围绕消费者建立更多触点和连接机会 [9] - 家装家居业务通过三个维度改变传统模式:房产交易业务提前洞察需求 挖掘交易与家装协同点实施"售后+客户洞察"模式 推行"商圈精耕"策略缩短服务距离 [9][10] - 从交易为主升级为"好居住"全链条服务公司 "一体三翼"本质是围绕消费者构建一站式服务模式 [10] - 深度使用AI提升服务体验和运营效率:B端"来客"智能体超33.5万经纪人使用 C端"布丁"助手会话量环比增长59% 人均使用时长增14% [11] - 租赁业务建立"AI+人"协同作业模式 实现智能定价、AI审核和云管家等功能 [11] 盈利能力与成本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毛利105亿元(同比降1亿元) 净利润21.62亿元(同比减1.7亿元) 毛利率21.3%(低于2024年同期26.8%) [14] - 利润率下降主因收入结构变化:新房收入占比超50%且毛利率约25%(低于二手房超40%) 生态让利策略带动增长但降低盈利性 [14] - 家装、贝好家等新业务处于投入推动阶段 前期投入比重大 有较大"布局成本" [14] - 门店成本控制显效:门店数量增31.77%前提下 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14亿元微增至2025年15亿元 [14] - 费用结构变化:行政费用降3.5% 销售和市场费用微增4.7% 研发费用从10亿元增至12亿元(增幅20%) [15] 公司定位与未来展望 - 贝壳是居住领域技术与产品、服务结合最好的公司之一 持续加大AI投入寻找新解题思路 [15] - 通过ACN合作网络、真房源与服务承诺构建护城河 现阶段聚焦提供"买对房的认知""卖好房的操盘能力"和"共情情绪价值" [8] - 挑战"牺牲效率换取规模"的悖论 利用客户需求转变和AI创新提升生产力 [15] - 证明逆势增长能力 用投入和变革换取未来成长空间 是一家提前布局未来的新居住服务平台 [15]
贝壳(BEKE):2Q收入基本符合预期,部分家装门店整合
华泰证券· 2025-08-27 07:1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5.21美元(前值22.15美元)[1][4][6] 核心观点 - 2Q25营收260亿元,同比增长11%,基本符合预期(VA一致预期262亿元)[1] - 经调整净利润18亿元,高于预期3.5%,主因投资收益与外汇损失减少[1] - 家装业务效率提升,部分区域门店整合为小型精品店,北京1H25经营利润率较1H23提升6pct至11%[2] - AI工具显著赋能人效:AI CRM覆盖33.5万经纪人,北京、上海渗透率75%,西安带看量提升20%;AI设计工具使设计师月均单量从0.8单增至1.2单[3] - 回购额度从30亿美元提升至50亿美元(已完成21.8亿美元),对应市值占比约22%[4][7] - 政策托底背景下,4Q或迎市场复苏催化,长期经营利润率有望从6%提升至7%[1][4] 分业务表现 存量房业务 - 2Q收入同比下降8%,GTV同比增长2%但货币化率下滑(三方交易占比提升)[1][3] - 上海链家新制度要求资深经纪人转向房源端,强化核心房源掌控[3] 新房业务 - 2Q收入同比增长9%,GTV同比增长9%但低于预期3%[1][3] - "千机""千智"系统提升房源匹配效率[3] 家装家居业务 - 2Q收入同比增长13%,主因单量提升和客单价上涨[2] - 模块化产品方案发布,硬装、收纳等七大产品可组合选择[2] - 集采规模效应显现,2H有望贡献增量利润[1] 租赁及新兴业务 - 2Q收入同比增长78%,租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8%[1] - 公司计划以AI承接80%标准化工作[3]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收入预测2.4%/2.1%/2%,主因房地产复苏偏缓[4][27] - 下调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14%/3.9%/3.5%至60.4/82/98.2亿元,主因固定成本较高[4][27] - 估值基础从2025年切换至2026年,对应26倍PE(全球可比公司均值24.1倍)[4][3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北京、上海购房新政优化限购及公积金政策,五环外/外环外不限购(北京五环外新房成交占比82%,上海外环外新房成交占比60%)[14] - 深圳市场有望跟进政策优化,一线城市新政加速市场"止跌回稳"[14] - 2Q以来地产量价边际走弱:4-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2.1%/-3.3%/-5.5%/-7.8%,70城新房价格环比连续下滑[15][16] 战略规划 - 贝好家明确轻资产方向,新增投资不超过10亿元,未来不再涉足自操盘业务[12] - 正制定三年战略规划,聚焦经纪渠道去化价值提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