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Agent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玄武云2025年中期业绩会实录:AI业务拓展预期良好 海外业务同比增超150%
智通财经· 2025-08-29 09:52
核心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实现营收4.1亿元 毛利率18.2% 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 [1] - SaaS板块营收2.4亿元 收入占比达59.6% [1] - 经营性现金流再度回正 [1] AI业务发展 - AI相关合同实现大幅增长 终端数据类产品获客户多次复购 [1][3] - 聚焦垂直业务场景落地 在消费品和金融行业推出AI Agent产品 [3] - 预期全年AI业务合同及客户拓展节奏良好 [1][3] 海外业务进展 - 海外通信业务量完成去年全年规模 同比增长超150% [1][5] - 海外短信业务收入规模接近700万元 [5] - 与三大运营商国际公司及东南亚、东亚本土头部运营商建立合作 [5] - 预计全年海外通信业务增长超100% [5] 毛利率优化措施 - SaaS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6.5% 销售云毛利率超60% [3] - 通过产品标准化降低交付成本 缩减亏损定制化项目 [3] - 预计全年整体毛利率将达到20%左右 [3] 通信业务政策应对 - 电信监管政策导致行业短期市场规模下滑 [2] - 客户规模逐步恢复增长 7-8月业务量环比增长近10% [2] - 完成通信业务产品端及运营商服务流程迭代升级 [2] 现金流管理 - 加强预付、应收、预存等往来环节管理 实施现金流考核方案 [4] - 通过滚动预算控制费用 结合收入规模与毛利率提升改善现金流 [4] - 预计全年保持正向现金流 [4]
圆桌对话:软件还是硬件——人工智能的下一个热点 | 36氪2025AI Partner百业大会
36氪· 2025-08-29 05:46
中国式AI方案的核心模式与行业赋能 - 中国式方案以技术+场景+生态模式改写全球科技产业版图 [1] - 聚焦AI如何深化赋能千行百业及重构场景化智能边界 [1] 2025 AI Partner百业大会概况 - 大会主题为中国式方案 分为中国式方案和定义下一个人工智能时代两大篇章 [1] - 覆盖中国式创新黄金时刻 超级智能体形态 科技竞争格局重塑 AI+千行百业融合四大话题 [1] 企业AI转型与业务方向 - 方云智能从企业数字化转型转向业务部门AI智能体定制 提供企业AI转型咨询 [3] - 通过共创式服务挖掘真实需求 服务客户包括移动 联通 平安 丝芙兰等企业 [3] AI招聘领域的创新应用 - TTC平台服务国内1000家AI领先企业 覆盖芯片 算力 大模型等细分领域 [4] - 推出AI猎头顾问功能 通过用户信息输入实现岗位匹配 [4] AI硬件升级与消费端产品 - 小水智能将AI中台升级为AI Agent驱动的消费端产品 聚焦AI+硬件 [5] - 切入儿童腕表存量市场 国内年销量达1500万台 [5] - 传统智能硬件穿戴 手机 家电均寻求AI升级方案 [5] 模型层迭代趋势与应用层策略 - 应用层企业建立MaaS层对接全球顶尖模型API 2023年合作百度 2024年新增字节和DeepSeek [6] - 多模态能力落地成为关键变化 文生图 图生视频API快速融入架构 [6] - 2024年通用模型成为大厂游戏 创业公司转向垂直领域如百川专注医疗 百度聚焦自动驾驶 [7] - 模型选择按需分配 推理用DeepSeek 长文本用KIMI 语音用火山引擎豆包 [7] 开源模型发展与智能体转型 - 国内开源模型领先 排名前15的开源模型均来自中国如阿里 DeepSeek 智谱 KIMI [8] - 模型公司数量减少 转向智能体开发 如李开复 华为 智谱推出智能体产品 [8] - 大模型写代码能力使定制化成本下降10倍 两个月工作量压缩至一两个小时 [8] 规模化盈利机会与市场方向 - AI+硬件存在数十万亿市场机会 政策目标2027年70%智能硬件AI化 2030年超90% [9] - 垂类硬件如AI教育眼镜结合视觉多模态能力成为爆品方向 [9] - C端机会聚焦人性弱点 硬件出海更具潜力 如会议纪要语音转写硬件年赚1亿美金 [10] - B端机会在传统行业改造 如医生 律师 猎头领域用AI替代部分人工 [10] B端付费意愿与商业模式演进 - B端付费意愿提升 央企用AI审合同年处理1500万套 愿支付数百万费用 [11] - 商业模式为先定制再标品 定制成本仅为去年1/10 通过共创验证场景后标准化 [11] - 国内1382个行业小类均存在AI改造机会 [11] AI未来热点与红利期预测 - 未来5年热点为AI智能体+AI原生应用 软件机会更大 技术周期达40-60年 [12] - 2035年将涌现应用巨头 AI原生服务直接赋能现实世界如摄像头风险分析 直播私域转化 [12] - 红利期至少10年 超越移动互联网机会 传统行业AI改造存在软硬件双重机会 [12] - 未来1-2年硬件成为高频热点 小米 华为 苹果AI手机带动市场热潮 [13] - 技术平权降低创业门槛 开源硬件软件如Coze使普通人可开发AI产品 [13]
能科科技(603859):看好公司AIAGENT产品商业化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8-27 08:28
财务表现 - 2025年H1实现营收7.38亿元 同比增长4.91%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18.75% 扣非净利润1.01亿元 同比增长16.16% [1] - 2025年Q2实现营收4.01亿元 同比增长33.99% 环比增长19.19% 归母净利润6160.81万元 同比增长64.64% 环比增长25.75% [1] - 2025年H1毛利率52.40% 同比提升4.22个百分点 [2] 业务战略优化 - 传统业务战略收缩 资源聚焦高附加值业务 有序收缩低毛利率业务 优化投入产出比 [2] - 销售费用率显著改善 2025年Q2销售费用率5.43% 同比下降4.37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率持续优化 2025年Q2管理费用率5.64% 同比下降2.40个百分点 [2] AI产品发展 - AI产品收入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依托乐系列工业软件和灵系列AI Agent产品实现智能化升级 [3] - 合同负债大幅增长 2025年H1合同负债4.05亿元 同比增长158.26% 反映AI产品商业化加速 [3] - 强化灵擎中台能力 涵盖模型开发、Agent开发、数据加工和软硬件适配 [4] 产品创新与迭代 - 灵系列产品线进一步丰富 包括AI+具身产品智能化、AI+工业研制智能化和工业软件+AI智能助手三大系列 [4] - 加速乐系列工业软件AI智能模块开发 加强AI与自研软件深度融合 [4] - 通过AI智能助手、AI知识库、AI工业数据分析等新增功能提升数字化解决方案灵活性 [4] 市场拓展与客户开发 - 聚焦可量化、高复用性、高价值工业场景 重点挖掘行业头部客户需求 [3] - 推动AI产品和解决方案落地 打造标杆案例形成规模效应 [3] - AI产品在企业内、企业间和行业间实现良好复用 工业领域落地取得显著进展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1.03元、1.21元、1.33元 [5] - AI Agent商业化持续深入 推动商业模式向产品化/云化转型 [5] - 给予2025年55.7倍PE估值 目标价上调至57.37元 [5]
能科科技(603859):看好公司AIAgent产品商业化提速
华泰证券· 2025-08-27 05:2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57.37元人民币[1] 核心观点 - AI Agent产品进入商业化加速阶段 或带动业绩加速放量[1] - 传统业务战略收缩 资源聚焦高附加值业务方向[2] - 自研AI产品业务快速增长 驱动合同负债同比+158.26%[3] - 持续加大AI产品研发投入 两大产品线迭代加速[4]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收7.38亿元(yoy+4.91%) 归母净利1.11亿元(yoy+18.75%)[1] - Q2单季营收4.01亿元(yoy+33.99% qoq+19.19%) 归母净利6160.81万元(yoy+64.64% qoq+25.75%)[1] - 毛利率提升至52.40%(yoy+4.22pct)[2] -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Q2销售费用率5.43%(yoy-4.37pct) 管理费用率5.64%(yoy-2.40pct)[2] 业务进展 - "乐系列"工业软件和"灵系列"AI Agent产品协同发展[3] - AI产品在企业内、企业间、行业间实现良好复用[3] - 合同负债达4.05亿元(yoy+158.26%) 显示订单增长强劲[3] - 强化"灵擎"中台能力 涵盖模型开发、Agent开发、数据加工和软硬件适配[4] - 产品线持续丰富:"AI+具身产品智能化"、"AI+工业研制智能化"和"工业软件+AI智能助手"[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EPS预测1.03/1.21/1.33元[5] - 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12.85%[11] - 给予2025年55.7倍PE估值 基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5][12] - 当前市值117.94亿元 股价48.20元(截至8月26日)[8]
宇信科技:公司成功开发了多款AI Agent产品
证券时报· 2025-08-05 07:45
公司AI产品进展 - 宇信科技明确聚焦AI应用领域并成功开发多款AI Agent产品包括数据AI产品星辰ChatBI该产品支持企业构建专属数字决策智库实现问数看数析数提数管数的场景化融合[1] - 星辰ChatBI在2025年上半年已成功落地几家城商行和某大行分行AI营销产品也落地某大型商业银行分行[1] - 公司构建AI大模型全栈服务体系覆蓋算力层基础大模型层应用基础能力层到业务场景能力层全链条关键环节[1] 行业认可与地位 - 宇信科技入选中国信通院《AI Agent智能体产业图谱1 0》行业智能体金融行业智能体核心板块与华为腾讯云阿里云蚂蚁等科技企业并列[2] - 该图谱围绕基础底座智能体平台通用智能体和行业智能体四大领域编制全面梳理智能体产业关键环节[2] - 入选标志着公司在AI Agent领域获得国家级研究机构及市场广泛认可[2]
邦彦技术发布数字人平台Nuwaai
中证网· 2025-07-30 15:10
产品发布 - 邦彦技术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Nuwaai智能体数字人平台 [1] - 平台支持3分钟快速生成专属智能体 可自定义语气风格和性格参数 [1] - 具备记忆用户个性化特征功能 内置营销话术与直播控场等专业技能模块 [1] 技术特性 - 通过形象塑造、才艺赋能与个性养成三大模块构建完整数字人创作体系 [1] - 支持古风穿搭、职业装、赛博风等多种风格 微表情与唇动细节高度还原 [1] - 加载营销、直播、客服、医疗等专业技能 支持唱歌、作诗、舞蹈等才艺展现 [1] 商业化进展 - 公司AI Agent产品2024年在心理健康领域实现商业化落地并确认部分收入 [2] - 2025年正式切入个人用户市场 推动数字人技术向C端市场渗透 [2] - 通过创新商业模式与创作体验设计 商业化落地进程全面提速 [2]
宇信科技:公司成功开发了多款AI Agent产品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11:13
公司AI产品发展 - 公司积极把握生成式AI技术发展并明确聚焦AI应用领域 成功开发多款AIAgent产品 [1] - 数据AI产品星辰ChatBI支持企业构建专属数字决策智库 实现问数看数析数提数管数的场景化融合 提供穿透式用数体验 [1] - 2025年上半年星辰ChatBI产品已成功落地几家城商行和某大行分行 AI营销产品也落地某大型商业银行分行 [1] 技术服务体系 - 公司构建AI大模型全栈服务体系 覆盖算力层基础大模型层应用基础能力层到业务场景能力层的全链条关键环节 [1] - 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品支持 [1]
未来智造局|WAIC会场直击:具身智能有了“烟火气” 大模型奔向规模化应用季
新华财经· 2025-07-27 05:45
行业概览 - 上海AI产业规模显著增长,截至一季度规上企业达394家,产业营收超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总额增长65%,人才总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形成企业、规模、人才"三个倍增"格局[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超800家企业参展,展示超40款大模型、50款AI终端、60款智能机器人及上百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新品[1] - 大模型行业经历"百模大战"后进入新阶段,基础大模型研发集中在阿里、抖音、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及智谱、Minimax、阶跃星辰等创业公司[6] 人形机器人技术 - 人形机器人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热点,国内企业展示多项创新:智元机器人远征A2展示书法、击鼓、舞龙等传统文化技能[2] - 银河通用机器人搭载VLA大模型实现随机货品抓取,复旦大学团队通过"视触"方案完成对果冻、豆腐等柔软物体的精准抓取[2] - "青龙"机器人基于600万真机数据和2.8B操作大模型实现自动化物料分拣,预计年底完成2500万整机数据积累,可满足核电、汽车等复杂工业场景需求[3] - "天工Ultra"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曾获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3] - 赛博格机器人推出中国首款重载机器人Cyborg-R01,机身减重62.5%同时实现单机20千克负载、故障率低于0.1%[3] AI终端产品 - 智能眼镜厂商XREAL、Halliday、Rokid、李未可展示新品,阿里巴巴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集成通义千问大模型及多种应用场景功能,预计10月上市[4] 大模型应用 - DeepSeek以同性能模型5%-10%的成本大幅降低大模型应用门槛[5] - 阶跃星辰发布新一代基础大模型Step 3,覆盖语音、视觉理解、图像编辑等多模态领域[6] - 蓝想数科开发医疗智能体,在预检分诊场景提升30%效率,已在上海三甲医院试点[7] - 华东师范大学研发金融智能体"AI Jason",30秒生成信贷报告并应用于农业银行审批环节[7] - 合合信息展示AI图像处理技术,可对3.85米×1.71米的《坤舆万国全图》进行高清扫描和无痕拼接[7] 创新应用场景 - 创伴科技开发AI内容创作工具,通过训练使AI贴近用户个人写作风格[8][9] - JMuse晶睿者科技开发AI Agent提升生化材料制备效率,已积累垂类专家小模型和工作流程认知[9] - 音潮开发音乐大模型产品,实现"文生音乐""图生音乐"及多维度精细控制[9] - 其他创新包括脑机接口评估精神疾病、AI剧场平台生成虚拟环境24小时直播等[10]
速递|高盛、红杉等持续跟投,AI合规独角兽Vanta获1.5亿美元融资,估值飙至41.5亿美元
Z Potentials· 2025-07-25 03:24
融资与估值 - Vanta在最新一轮融资中获得1.5亿美元,估值达到41.5亿美元,较一年前的24.5亿美元大幅提升 [1] - 自2021年以来累计融资额达5.04亿美元 [1] - 本轮融资由威灵顿管理公司领投,高盛、红杉资本、摩根大通和Craft Ventures等机构参与 [1] 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开发企业合规管理及客户数据存储软件 [1] - 目前已积累12,000家客户,覆盖科技、金融服务和医疗保健领域 [1] - 正寻求将业务拓展至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 [1] 人工智能战略 - 计划利用新融资扩大人工智能产品线 [1] - 近期推出AI Agent产品,旨在比传统软件更独立地执行任务 [2] - 将AI应用于自身产品和客户工作流程,实现零接触安全审查 [2] - 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技术进步使公司工具更具实用性 [2] 国际化扩张 - 过去一年在伦敦设立办事处,并在澳大利亚建立数据中心 [2] - 正在推进亚太地区业务拓展 [2] 行业趋势 - 此次融资表明投资者对运用人工智能简化复杂企业流程的公司兴趣浓厚 [1] - AI Agent等新型软件服务正日益流行,旨在把握AI热潮 [2]
裁员80人背后的AI生死局:Manus何以至此?
凤凰网财经· 2025-07-10 13:13
公司动态 - Manus近期进行大规模裁员,120名员工中仅保留40余名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总部,其余被裁[1] - 公司三位联合创始人已于5月移居新加坡,6月确认总部迁至新加坡并在加州、东京增设办事处[1] - 裁员后在新加坡招聘节奏加快,母公司蝴蝶效应一个月内发布14个职位,最高薪资达14000美元(约为国内同类岗位3倍)[8][9] 融资与估值 - 母公司蝴蝶效应4月25日获得Benchmark领投75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跃升至5亿美元[4] - 融资触发美国政府审查,受《特定国家风险投资审查条例》影响[4] - 参考案例HeyGen在注销中国主体后获Benchmark投资,并将总部从深圳迁至洛杉矶[6] 行业竞争格局 - 直接竞争对手GenSpark展现惊人增速:20人团队45天实现3600万美元年化收入,用户增速是Manus同期2倍[15] - 行业平均员工人数为22人,Manus原有120人团队被认为人效比过低[6] - 巨头入场加剧竞争,Google推出AI虚拟试衣功能直接威胁Manus产品安全区[16] 产品与战略 - Manus是产品创新代表,被YC CEO称赞"让用户看到AI在个人计算机上运行的未来"[1] - 公司面临产品被大模型吞噬风险,创始人承认存在速度慢、成本高、有幻觉等问题[14] - 先发优势积累200万等候用户(截至3月数据),但5月后访问量连月下降[15][17] 出海挑战 - AI Agent创业公司普遍在成立之初就瞄准全球市场,出海成为必选项[11] - 中国团队出海面临本土化挑战,包括语言障碍和付费习惯差异[12] - 日本市场需要建立深度信任关系或获得权威第三方背书才能进入供应链[13] 发展路径 - 参考案例Bolt.new通过举办黑客马拉松和免费策略有效提升用户粘性[17] - AI设计公司Krea采用与用户共创模式,设计创作者分成机制(平台抽成5%-15%)[17] - 行业趋势显示垂类AI公司数量占比增长翻倍,部分公司从ToC转向ToB赛道[20] 行业观察 - AI Agent赛道窗口期仅1-2年,公司需快速证明自身价值[14] - 用户粘性成为关键竞争点,需要构建完整工作链条留住用户[19] - 产品"有趣"比"有用"更重要,欧美市场更看重用户体验而非单纯功能[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