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品

搜索文档
人福医药(600079):公司深度报告:归核聚焦,重装启航
首创证券· 2025-09-25 08:54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人福医药完成实控人变更为招商局集团 预计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招商局有望从创新发展 资本支持和国际化布局等角度进行全方位赋能 [7][24] - 核心子公司宜昌人福麻醉药品行业壁垒优势显著 受益于手术量增长 多科室推广和新品种放量 业绩有望平稳增长 [7][35] - 研发体系完善 创新药管线全面覆盖生物药 化药和中药创新药 创新成果有望逐步兑现 [7][72] - 公司持续推进归核聚焦战略 资产质量优化 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规模显著下降 [7][15] 公司基本数据 - 最新收盘价21.48元 一年内最高价/最低价分别为25.58元/15.60元 [1] - 市盈率25.53倍 市净率1.91倍 [1] - 总股本16.32亿股 总市值350.60亿元 [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6.74亿元 273.20亿元和290.37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0.9% 6.4%和6.3% [4][7]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5亿元 23.60亿元和28.44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45.5% 22.0%和20.5% [4][7]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EPS分别为1.19元 1.45元和1.74元 对应PE分别为18.1倍 14.9倍和12.3倍 [4][7] 实控人变更 - 2025年7月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招商生科 实控人变更为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7][24]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招商生科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上市公司股份提升至27.14% [24] 宜昌人福经营分析 - 麻醉药品行业具有高进入壁垒 宜昌人福为主要定点生产企业 [27][28] - 2024年宜昌人福收入87.02亿元(增长7.97%) 净利润27.03亿元(增长11.30%) [20] - 麻醉药品收入从2017年23.27亿元增长至2023年约67亿元 CAGR约19.27% [35] - 非手术科室销售收入从2017年2.6亿元增长至2023年20.3亿元 CAGR约40.85% [35] - 2025年上半年神经系统用药收入约39亿元(增长约4%) 瑞芬太尼 苯磺酸瑞马唑仑等产品销售额增长超10% [35] 麻醉药品市场前景 - 2022年我国住院病人手术人次7740.66万 2023年预估增长约9% 2024年预估增长约12% [42] - 重症医学科床位数持续增长 2022年末超过7.5万张 国家规划到2025年末达到15张/10万人 [45][47] - 2023年我国各类内镜检查总量约8000万次 潜在检查需求仍有待释放 [49] 新品种放量情况 - 磷丙泊酚二钠2021年5月获批上市 2024年通过谈判纳入国家医保 [62][66] - 苯磺酸瑞马唑仑2020年7月获批 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2023年样本医院销售额超2亿元 2024年销售量增长51.44% [67][71]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2022年9月获批上市 2024年保持快速增长 [57] 研发创新进展 - 创新药管线中pUDK-HGF已申报上市 HW021199片处于临床II期 [7][72] - 2025年以来共有5款1类新药首次在国内获批临床 [72][73] - 预计2025年中国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数量达5656.26万人 IPF患者人数达17.9万人 [78][81] 其他子公司经营 - 新疆维药2024年上半年祖卡木颗粒市占率2.01% [87] - 葛店人福黄体酮原料药2024年实现快速增长 屈螺酮炔雌醇片等地诺孕素片等多款制剂获批 [91][94] - 葛店人福2025年上半年收入保持稳健发展 [96]
一周医药速览(08.25-08.29)
财经网· 2025-08-29 13:29
人福医药2025年上半年业绩 - 上半年营收下滑6.2%至120.64亿元,归属净利润增长3.92%至11.55亿元 [1] - 子公司宜昌人福麻醉药品国内市场份额超过60%,为亚洲最大麻醉药品研发生产基地,芬太尼系列产品全球最全,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药品注册和销售 [1] 君实生物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产品进展 - 上半年营收增长48.64%至11.68亿元,净亏损4.13亿元 [2] - 药品销售收入10.59亿元,同比增长49.41%,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国内市场销售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42% [2] - 特瑞普利单抗为中国首个国产PD-1单抗,FDA批准的首个中国创新生物药,在中国内地获批12项适应症,在欧美、亚洲等多地区上市 [2] 科兴外伤领域布局及疫苗进展 - 吸附破伤风疫苗获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批件,采用300纳米氢氧化铝佐剂提升抗原吸附效率和稳定性 [3] - 通过升级纯化工艺使疫苗原液免疫原性更好,为科兴外伤组合产品策略重要组成部分 [3] - 公司正推进抗破伤风毒素单抗SNA02-48注射液临床研究 [3] 百济神州特许权使用费转让协议 - 与Royalty Pharma达成协议,转让塔拉妥单抗中国以外全球销售额特许权使用费权利,交易金额最高达9.5亿美元 [4] - 获得8.85亿美元首付款,有权在12个月内出售剩余权利最高获6500万美元额外付款 [4] - 公司将享有该产品年销售额超15亿美元部分收入 [4] 乐普医疗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BD策略 - 上半年收入利润同比基本持平,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长300.52% [5] - 心血管植介入业务收入12.39亿元,同比增长7.57%,体外诊断和外科麻醉业务收入略有下降 [5] - 公司账上资金充裕,不希望在早期低价出售有潜力产品,海外BD洽谈持续进展中 [5] - 药品与医疗器械BD最大区别在于专利明确性,潜力大产品倾向与大公司合作 [6] 复宏汉霖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海外增长 - 上半年营收28.195亿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3.901亿元,经营性现金流7.709亿元,同比增长206.8% [6] - 海外产品利润激增超200%,BD合同现金流入超10亿元,同比增长280% [6] - 预计2025年海外产品收入及利润大幅增长,2026年持续高速增长 [6]
山西持续加强麻精药品生产监管,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中国发展网· 2025-06-25 10:32
麻精药品监管政策 - 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监管作为药品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强化监督检查、宣传教育及部门联防联动 [1] - 严格审核麻精药品生产需用计划,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建立特殊药品安全管理体系,落实生产计划执行和购销渠道管理要求 [1][2] - 实施重点监督检查和定期风险会商,加强特殊药品生产全过程安全管理,严防丢失或流弊事件 [2] 专项行动与合规经营 - 深入推进"清源断流-2025"专项行动,将麻精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定点经营企业纳入年度检查清单 [3] - 针对芬太尼类药品制剂,联合卫生健康委严查企业经营资质及"购、销、存"环节合规性,确保合法经营 [3] - 山西省近年来未发生麻精药品流弊事件 [3] 宣传教育与社会共治 - 组织监管人员和企业专题培训,聚焦麻精药品管理新规 [4] - 在检查过程中对从业人员现场宣贯禁毒法律法规及麻精药品滥用管理,开展流弊案件警示教育 [4] - 利用药品安全宣传周、国际禁毒日等活动提升公众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4]
国药股份代董事长请辞,内部老将暂代职务
新浪财经· 2025-06-23 07:28
管理层变动 - 公司代董事长蒋昕、总经理田国涛、董事文德镛同时离任 蒋昕因退休辞去董事及董事会相关职务 田国涛和文德镛因工作变动辞职 [1] - 党委书记刘月涛将代行总经理职责 并被提名为董事候选人 同时提名周滨为董事候选人 新任董事长人选尚未公布 [1][4] - 原董事长姜修昌于2024年11月因退休离职 蒋昕代行董事长职务不足一年后退休 [4] 管理层背景 - 刘月涛为国药体系内部培养人才 历任资产管理部主任、财务总监、副总经理等职 2025年6月起任党委书记 [5] - 周滨长期在国药体系工作 曾任国药控股信息部部长 2025年1月起任数字管理部副部长 [6] 业务概况 - 公司以药械流通为主业 业务涵盖药品分销、零售、工业、口腔服务、物流等板块 北京地区为主要业绩来源 [6] - 直销业务实现北京地区等级医院100%覆盖 覆盖药品直销客户约5800家 [6] - 麻精批发业务最具竞争力 为全国三家具备麻醉药一级批发资质企业之一 [9] - 麻精药品市场份额超80% 2022年市场份额约70% 覆盖全国600多家二级分销商和5.3万余家医疗机构 [9][10] - 零售直销覆盖全国500强连锁药店和3万多家门店 渠道延伸可覆盖22万家终端药店 口腔医疗服务网覆盖5万家终端客户 医美机构直销网络覆盖1300余家 [10] 行业环境 - 2024年药品流通行业增速仅0.6% 较2021年下降7.9个百分点 为近15年最低 [11]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医药商品销售总额7710亿元(含税) 同比下降2.0% 零售市场销售额1715亿元(含税) 同比下降1.0% [11] - 2020-2024年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况 [12] 业务资质与竞争格局 - 麻醉药品全国性定点批发企业为国药集团 区域性为各地区医药商业龙头企业 一类精神药品全国性定点为上海医药 二类为重庆医药 [10] - 麻醉药品原料药生产企业限制1-2个 单方制剂1-3个 复方制剂1-7个 一类精神药品原料药1-5个 单方制剂1-5个 [10]
2025年湖北省鄂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构建“3+2+6”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鄂州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9 01:17
湖北省鄂州市现代化产业体系 - 构建"3+2+6"特色产业体系:三大支柱产业(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两大特色产业(临空经济、现代服务业)、六大未来产业(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等)[1][13] - 2024年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5.5%、20.3%、8.8%[6] - 华工法利莱三维五轴激光切割装备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杜肯新材料柔性复合风管全球占有率70%[6] 经济与产业表现 - 2024年GDP达1341.30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速最快(7.4%)[4]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家[6] - 高新技术企业达400家,技术交易额突破105亿元(增长40%)[8] 科技创新布局 - 建设莲花山人工智能研究院,启动光谷科创大走廊12个重点项目[8] -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3.96件,高价值专利5.57件(全省第三)[8] - 花湖机场累计申报知识产权62项,参与制定民航行业标准4部[8] 政策支持与目标 - 出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目标2029年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2%,科技成果转化率80%[10][1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制造业占GDP比重提升至30%[11] - 配套专项政策覆盖高新区发展、专精特新培育、科创供应链建设[10] 产业空间与集群 - 形成"两带三楔四区"国土空间格局,重点发展沿江科创带和临空经济区[15] - 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涌现湖北三安光电、葛店人福药业、华工法利莱等龙头企业[18][19] - 临空经济区吸引航空物流、跨境电商企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16][21] 未来发展趋势 - 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技术突破,布局6G、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11][22] - 实施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24] - 深化"农业+"模式,建设"种业新城",推动梁子湖农文旅融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