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溶铜罐

搜索文档
洪田股份2025年9月24日涨停分析:激光直写光刻+铜箔设备制造
新浪财经· 2025-09-24 02:34
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24日触及涨停 涨停价52.8元 涨幅10% 总市值109.82亿元 流通市值109.82亿元 总成交额5.13亿元 [1] 业务布局 - 间接控股子公司洪镭光学主营微纳激光直写光刻设备 满足HDI及IC封装基板领域直写光刻解决方案 [1] - 主营业务包括电解铜箔高端生产装备、真空镀膜设备和油气钻采设备制造 产品含高效溶铜罐及锂电生箔机 [1] 行业驱动因素 - 半导体行业发展中光刻设备为关键环节 公司业务布局契合半导体先进制造设备市场需求 [1]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推动锂电铜箔需求增长 公司相关设备业务有望受益 [1] 市场环境 - 半导体设备及锂电设备板块出现资金流入 相关概念股票表现良好 公司涨停可能受板块联动效应影响 [1] - 技术面MACD指标若形成金叉等积极信号 可能吸引投资者关注及资金流入 [1]
泰金新能冲刺科创板:重视研发筑牢“护城河”,业绩稳步增长前景广阔
华夏时报· 2025-08-28 09:52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将于8月29日上会审议 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1] - 公司成立于2000年 专注于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 钛电极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 设计 生产及销售 是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和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 [1] - 产品终端应用于大型计算机 5G高频通信 消费电子 新能源汽车 航天军工等领域 [1] - 通过上市可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完善产品矩阵 提升行业竞争优势 增强盈利能力 [1] 行业市场与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国电解铜箔设备市场规模为200亿元 较2022年增长33.33% 预测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90亿元 [2] - 2019年前全球高端电解铜箔核心装备阴极辊主要由日本企业垄断 2019年以来国内企业加速进口替代 [2] - 公司是阴极辊进口替代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2024年阴极辊市场占有率超45% 铜箔钛阳极产品市占率国内第一 [3] - 行业需求受AI 高速通信 云计算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推动 高端PCB铜箔和锂电铜箔需求增长显著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营收10.05亿元 2023年营收16.69亿元 2024年营收21.94亿元 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47.78% [3] - 2022年归母净利润9829.36万元 2023年1.55亿元 2024年1.95亿元 [3] - 业绩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持续经营能力不断增强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实现4-6μm极薄铜箔生产用阴极辊制造 打破国外垄断 [3] - 2022年研制成功全球最大直径3.6m阴极辊及生箔一体机 [3] - 提供铜箔生产核心设备及完整成套解决方案 包括生箔一体机 铜箔钛阳极 表面处理机 高效溶铜罐等 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3] - 同时提供高性能钛电极和玻璃封接制品 应用于绿色环保 铝箔化成 湿法冶金 电解水制氢 航空航天 军工电子等领域 [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2年研发费用3755.39万元 2023年4854.30万元 2024年7183.97万元 三年累计1.58亿元 复合增长率38.31% [6] - 拥有29项关键核心技术 授权发明专利88项(含2项美国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129项 外观设计专利6项 [6] - 牵头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强极薄铜箔制造成套技术及关键装备"和"电解水制高压氢电解堆及系统关键技术" 工信部"氢能用金属扩散层关键材料项目"等 [6][7] - 2022年完成"华龙一号"核电反应堆用玻璃密封电气贯穿件国产化项目 [7]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投资于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 高性能复合涂层钛电极材料产业化项目 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4] - 资金用途围绕主营业务 聚焦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 加大研发创新投入 完善产业链和产品结构 [4] 发展战略与规划 - 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及产业政策方向 瞄准绿色电解成套 高性能钛电极和特种封接新产品创新 突破行业技术瓶颈 [6] - 致力于解决"卡脖子"问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 目标成为全球绿色智能电解成套整体解决和服务方案领跑者 [7] - 培养聚焦"绿色电解技术""旋压成形技术""表面涂层技术""密封连接技术"的复合型工程化人才队伍 建设国际一流技术创新中心与产业化基地 [7]
洪田股份: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3:47
关联交易与定价 - 近三年公司对诺德股份关联销售金额分别为2.63亿元、4.06亿元和4.0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2%、18%、29%,关联销售规模持续增长[1] - 向诺德股份出售的锂电生箔机及阴极辊平均单价均高于向非关联方出售的单价,生箔机关联方售价280万元/台(含税)vs非关联方195万元/台,阴极辊关联方242万元/台vs非关联方150万元/台[1] - 关联销售与非关联销售毛利率存在差异,生箔机关联销售毛利率28.87%vs非关联方22.21%,阴极辊关联销售毛利率45.08%vs非关联方29.61%[1] 现金流与收入差异 - 近三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1.90亿元、22.37亿元、13.7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分别为18.40亿元、19.31亿元、10.9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明显低于营业收入[1] - 净现比分别为0.60、0.02、0.21,三年累计净利润较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差异为3.36亿元[1] - 现金流与收入差异主要系收款期与收入确认时点不同、客户多以票据结算且公司将票据用于背书所致[8] 商誉与业绩表现 - 公司收购洪田科技81%股权形成商誉3.08亿元,收购至今未计提商誉减值[14] - 洪田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9.16亿元同比下滑19.58%,净利润1.66亿元同比下滑35.20%,利润率18.16%同比减少4.38个百分点[14]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下游锂电铜箔需求增长放缓、铜箔行业加工费下滑导致扩产意愿降低等[15] 行业趋势与竞争 - 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影响上游锂电铜箔设备需求,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7.9%,2024年1-9月增速降至32.5%[15] - 铜箔行业进入调整期,加工费下滑导致企业扩产意愿降低,行业开工率较2021-2023年有所下降[15] - 同行业可比公司先导智能、赢合科技2024年收入分别下滑39.18%、19.41%,洪田科技业绩变动趋势与行业一致[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