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解铜箔阴极辊
icon
搜索文档
泰金新能IPO:高端铜箔设备龙头,32亿订单锚定百亿市场
梧桐树下V· 2025-08-28 05:0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端电解铜箔成套装备及阳极材料研发生产企业 专注于解决高端铜箔生产设备"卡脖子"问题 实现国产替代 [1][2] - 电解铜箔成套装备是核心业务 2024年贡献主营业务收入66.54% 钛电极材料是另一重要增长引擎 涵盖铜箔钛阳极、水处理阳极等产品 [2][3] - 2024年中国电解铜箔阴极辊市场总出货量超800台 公司以365台销量占据45%以上市场份额 铜箔钛阳极产品同样位居国内市场第一 形成"双龙头"格局 [3] 技术突破与研发实力 - 攻克阴极辊技术壁垒 掌握钛材强力旋压成形与晶粒细化技术 具备批量交付Φ1500mm至Φ3600mm全系列产品能力 其中Φ3600mm超大直径阴极辊为全球首台 [4] - 钛电极采用多元复合涂层技术 铜箔钛阳极析氧电位低、催化活性高 氧化物晶粒达纳米级 湿法冶金钛阳极耐腐蚀性强、寿命长 [5]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从3755.39万元增至7183.97万元 三年累计投入1.58亿元 复合增长率38.31%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88项(含2项美国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129项 [6] 行业机遇与市场需求 - 2024年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达84万吨(同比增长21.74%) 中国市场占69万吨(全球份额82.14%) [7] - 铜箔极薄化趋势显著 嘉元科技2024年铜箔产量6.70万吨(同比增长15.57%) 6μm以下极薄铜箔占比持续提升 [8] - 高端PCB铜箔市场被日韩和中国台湾企业主导(占中国市场90%以上) 2023年日本铜箔出口价为中国2倍以上 单吨加工费为中国10倍 中国高端PCB铜箔贸易逆差达7.2亿美元 [8] 财务表现与客户合作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10.05亿元跃升至21.94亿元(复合增长率47.78%) 净利润从9829.36万元增长至19538.93万元(复合增长率40.99%) [9]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1.67亿元(同比增长17.31%) 扣非归母净利润10199.94万元(同比增长16.18%) [9] - 与嘉元科技、中一科技、海亮股份、德福科技等国内铜箔龙头企业建立稳固合作 海外客户包括匈牙利Volta能源、卢森堡电路箔业、韩国乐天等 [9][10] 订单与全球化布局 - 截至2025年6月末在手订单金额(不含税)32.05亿元 2025年1-7月新增订单4.68亿元 [10] - 海外销售对应在手订单1.36亿元(截至2025年5月底) 产品进入电子电路铜箔、芯片封装等高端应用场景 [10] 募投项目与战略规划 - 拟募集9.9亿元资金 投向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高性能复合涂层钛电极材料产业化及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三大项目 [11] - 研发中心聚焦PET复合铜箔装备、光伏镀铜装备、电解水制氢关键材料等前沿领域 助力突破芯片封装用极薄载体铜箔装备等"卡脖子"技术 [13] - 项目精准对接"双碳"战略与国产替代需求 绿色电解装备可降低铜箔生产能耗 钛电极产品能减少湿法冶金、水处理等领域碳排放 [13]
洪田股份: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3:47
关联交易与定价 - 近三年公司对诺德股份关联销售金额分别为2.63亿元、4.06亿元和4.0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2%、18%、29%,关联销售规模持续增长[1] - 向诺德股份出售的锂电生箔机及阴极辊平均单价均高于向非关联方出售的单价,生箔机关联方售价280万元/台(含税)vs非关联方195万元/台,阴极辊关联方242万元/台vs非关联方150万元/台[1] - 关联销售与非关联销售毛利率存在差异,生箔机关联销售毛利率28.87%vs非关联方22.21%,阴极辊关联销售毛利率45.08%vs非关联方29.61%[1] 现金流与收入差异 - 近三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1.90亿元、22.37亿元、13.7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分别为18.40亿元、19.31亿元、10.9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明显低于营业收入[1] - 净现比分别为0.60、0.02、0.21,三年累计净利润较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差异为3.36亿元[1] - 现金流与收入差异主要系收款期与收入确认时点不同、客户多以票据结算且公司将票据用于背书所致[8] 商誉与业绩表现 - 公司收购洪田科技81%股权形成商誉3.08亿元,收购至今未计提商誉减值[14] - 洪田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9.16亿元同比下滑19.58%,净利润1.66亿元同比下滑35.20%,利润率18.16%同比减少4.38个百分点[14]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下游锂电铜箔需求增长放缓、铜箔行业加工费下滑导致扩产意愿降低等[15] 行业趋势与竞争 - 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影响上游锂电铜箔设备需求,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7.9%,2024年1-9月增速降至32.5%[15] - 铜箔行业进入调整期,加工费下滑导致企业扩产意愿降低,行业开工率较2021-2023年有所下降[15] - 同行业可比公司先导智能、赢合科技2024年收入分别下滑39.18%、19.41%,洪田科技业绩变动趋势与行业一致[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