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锰纽扣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安孚科技:南孚电池背后的掌舵者 锚定硬科技开辟新增长极
全景网· 2025-08-14 02:36
公司历史与发展 - 南孚电池工厂前身可追溯至1954年,拥有70年电池研发技术沉淀,1988年成立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打造中国第一条无汞碱性电池生产线,率先打破外资垄断 [2] - 南孚电池控股股权历经合资、外资、回归本土的多轮变动,外资控股期间存在同业竞争关系,限制了海外市场与新业务发展 [2] - 安孚科技前身为安德利百货,2016年主板上市,2019年11月控制权变更,实控人变更为袁永刚、王文娟夫妇,2022年5月通过控股子公司安孚能源合计取得亚锦科技51%股权,间接控制南孚电池82.18%股权 [3] - 2024年7月11日,安孚科技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安孚能源31.00%股权项目获上交所重组委审核通过,重组完成后持有南孚电池权益将提升至46%,未来计划争取实现100%控股 [3]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南孚电池碱锰电池连续32年保持中国市场销量第一,国内碱性电池市场份额达到85% [1][4] - 安孚科技2024年电池制造与销售业务实现营收41.39亿元,同比增长7.5%,南孚电池是业绩增长核心驱动 [4] - 南孚电池是典型"现金奶牛"型公司,盈利能力强,经营性现金流充裕 [4] - 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展现出强劲竞争力,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4]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每年投入超1亿元且逐年递增,主要用于产品升级换代及生产线改造升级 [5] - 聚能环四代合金钢壳厚度压缩至0.16毫米,承载100牛顿压力不变形,聚能环五代钢壳厚度进一步缩减至0.158毫米 [6] - 拥有高达750只/分钟的高速生产线,年产量超过40亿只 [6] - 电池出厂前需历经415道严苛检测,检测中心总面积约1600平方米,设有23个实验室,开展300余项检测项目,同步检测2万颗电池 [7] - 2020年检测中心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具备国际认可检测能力,覆盖116个国家/经济体 [7] 产品与产能布局 - 形成"1+N"品牌矩阵,产品覆盖碱性电池、锂锰纽扣电池、充电锂电池、镍氢充电电池等多品类 [9] -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推出专用产品,包括燃气灶电池"丰蓝1号"、汽车钥匙及医疗设备用锂锰纽扣电池、"TENAVOLTS"充电锂电池等 [9] - 聚能工厂拥有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生产线,未来计划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打造新一代智能工厂乃至无人工厂 [8] 发展战略与全球拓展 - 构建"品牌南孚"、"智造南孚"、"科技南孚"和"世界南孚"四大发展战略 [8] - 在全球OEM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自有品牌海外布局加速,成功在周边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销售业务 [10] - 积极探寻海外建厂、合作、并购等模式,目标成为全球第一大碱性电池制造商和消费电池品牌商 [10] - 覆盖全国超2000个分销商、300万家终端网点的渠道网络,实现品牌与渠道双轮驱动增长 [9] 未来业务规划 - 持续深耕碱性电池市场,同时多元化布局消费电池市场,战略进军锂离子电池市场 [9] - 计划通过新技术满足5G和IoT时代的物联网电池、纸片电池及医疗领域特种电池需求 [9] - 安孚科技将利用控股股东资源优势,关注算力、芯片、半导体等领域,收购具有技术壁垒的硬科技资产,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1]
安孚科技(603031):现金牛筑基,产品出海,积极探索新业务
东兴证券· 2025-08-13 09:56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给予安孚科技"推荐"评级,基于其传统业务稳增长、新兴业务高弹性的估值重塑逻辑 [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53.91亿元、62.99亿元和70.74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2.18亿元、2.71亿元和3.18亿元 [9] - 核心观点认为南孚电池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和稳定现金流为安孚科技提供坚实基础,同时通过技术跨界和渠道复用开辟新增长点 [9][121] 公司概况与转型历程 - 安孚科技前身为安德利百货,2019年启动转型,2022年通过收购南孚电池母公司亚锦科技完成向电池科技赛道的转型 [1][20] - 转型后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大幅增长,2023年南孚外销收入增速超100% [1][20] - 2025年进一步跨界布局国产GPU芯片领域,投资象帝先公司涉足人工智能与信创赛道 [1][20] 核心资产南孚电池 - 南孚电池已连续32年保持中国碱性电池销量第一,市场份额达86% [3][53] - 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品技术持续升级,聚能环系列已更新至第五代 [3][53][58] - 构建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拥有超过2,000个经销商,线上线下渠道全面布局 [61][62] 业务布局与增长点 - 碱性电池业务贡献公司77.3%的收入,是主要现金牛业务 [29][53] - 通过多元化布局拓展增长点:包括投资国产GPU、渠道复用代理业务、消费电子锂电布局和储能业务 [107][108][116][119] - 出海战略成效显著,2023年外销收入增速超100%,未来出口份额有望从8%提升至23% [1][106][107]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公司营收46.38亿元(同比+7.4%),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45.2%) [40][121] - 毛利率稳步提升,2024年达到49%,ROE为9.31% [44][4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CAGR为14.5%,净利润CAGR为20.8% [9][121]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全球电池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2,501.6亿美元,2022-2027年CAGR约15.8% [3][79] - 中国碱性电池出口数量和金额显著增长,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19.69%和15.10% [80][84] - 南孚电池在国内碱性电池市场具有垄断性优势,市场份额达85.9% [5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