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酶制剂
icon
搜索文档
【直播预告】德国工业烘焙技术赋能:本土化 x 营养强化,中国烘焙如何完成“升级大考”?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9-11 08:34
峰会背景与目标 - 中国烘焙行业面临工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中的核心挑战 包括清洁标签应用、工艺转型不确定性和健康营养升级需求[6][7][9] - 深化中德烘焙产业合作 推动中国烘焙工业与国际先进理念技术深度交流融合[7] - 会议规格高、阵容强、议题实 集结国际专家、行业冠军及领先企业代表[9] 核心议题 - 双轨创新:欧洲百年烘焙经验中国化实践与科学营养强化技术结合[10] - 中德技术融合:德国工业烘焙技术适配中国市场需求[10] - 本土化解决方案:国际标准与中国市场精准对接[10] - 清洁标签与营养强化:配方升级与工艺优化的双重突破[10] - 匠人手作烘焙工业化:可行性验证与盈利模型分析[10] 会议内容结构 - 市场与趋势洞察:全球与中国烘焙市场最新变化及本土化适配案例[28] - 技术与工艺学习:德国工业烘焙核心技术及手工工艺工业化转化经验[28] - 营养与配方创新:全球营养强化趋势与中国市场应用方案 包括微量营养素、复配酶制剂及清洁标签实践[28] - 沉浸式参访与实操:实地考察研发、质控、生产全流程 含冠军面包师案例解析与产品品鉴[28] 主办方与参与方 - 德国斯顿威尔集团作为全球功能性食品原料研发制造商 旗下拥有酶制剂品牌SternEnzym、烘焙品牌DeutscheBack德之焙及营养强化品牌SternVitamin斯顿星维素[33] - 重量级嘉宾包括王森教育集团董事兼技术总监王子、斯顿中国区总经理Roman Kraus、斯顿亚太区域研发与技术总监Pong Tip Keng等行业专家[14][15][18][23] - 合作媒体包含东京烘焙职业人 活动定于2025年9月12日在江苏昆山举行[6] 行业价值与机遇 - 接轨国际先进工业食品技术 获取德国工业烘焙最新理念与技术路径[31] - 直面德国工业食品专家 获得针对性解决方案与可直接落地的生产管理经验[31] - 通过全日多环节分享交流 覆盖从市场趋势到实操体验的全产业链知识体系[26][31]
蔚蓝生物: 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二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12
报告期经营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总计2.56亿元 [1] - 酶制剂产品收入1.19亿元,占比46.5% [1] - 微生态制剂产品收入6218万元,占比24.3% [1] - 其他产品收入7455万元,占比29.2% [1] 销售渠道分布 - 直销模式收入1.72亿元,占比67.3% [1] - 经销模式收入8363万元,占比32.7% [1] - 境内市场收入2.24亿元,占比87.7% [1] - 境外市场收入3134万元,占比12.3% [1] 经销商网络变动 - 经销商总数从期初545家增至期末636家,净增91家 [1] - 华东地区经销商数量最多,达331家,净增27家 [1] - 华北地区经销商76家,净增16家 [1] - 华中地区经销商79家,净增21家 [1] - 东北/华南/西北/西南地区经销商分别增至38/55/17/40家 [1] 经营数据说明 - 数据来源于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信息 [1] - 报告期内无其他重大生产经营事项 [1] - 信息披露遵循上海证券交易所食品制造行业披露指引 [1]
蔚蓝生物(603739) - 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二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8-27 08:22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55,554,845.37元[1] - 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其他产品营收分别为118,822,845.82元、62,179,855.65元、74,552,143.90元[1] - 直销、经销收入分别为171,922,085.69元、83,632,759.68元[1] - 境外、境内收入分别为31,344,025.83元、224,210,819.54元[1] 用户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经销商期初545家,增加234家,减少143家,期末636家[3] 其他 - 报告期内无重大影响公司生产经营事项[4]
【独家】德国工业烘焙技术赋能:本土化 x 营养强化,中国烘焙如何完成“升级大考”?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20 08:40
峰会背景与目标 - 中国烘焙行业面临工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中的核心挑战,需深化中德产业合作以推动技术交流与融合 [3] - 峰会旨在集结国际专家、行业冠军及企业代表,聚焦德国工业烘焙工艺本土化与营养强化创新应用 [5] 核心议题 - 配方"减法"与清洁标签趋势下,结构口感稳定性问题 [5] - 工艺转型中生产效率提升的不确定性 [5] - 市场需求从"好吃"升级至"健康+营养"后,研发落地解决方案的缺乏 [5] - 双轨创新:欧洲百年烘焙经验中国化实践 × 科学营养强化技术 [6] - 德国工业烘焙技术如何适配中国市场需求 [6] 峰会内容结构 市场与趋势洞察 - 分析全球与中国烘焙市场最新变化及本土化适配挑战与案例 [24] 技术与工艺学习 - 解读德国工业烘焙核心技术及手工工艺工业化转化经验 [24] 营养与配方创新 - 探讨全球营养强化趋势与中国市场应用方案,包括微量营养素、复配酶制剂及清洁标签实践 [24] 沉浸式参访与实操 - 实地参访斯顿中国创新中心,了解研发、质控、生产全流程,并解析冠军面包师工业化案例 [24] 参会价值 - 获取德国工业烘焙最新理念与技术路径 [27] - 与德国工业食品专家零距离对话,获得针对性解决方案 [27] - 学习可直接落地的配方优化与生产管理经验 [27] 主办方与品牌资源 - 德国斯顿威尔集团为全球功能性食品原料研发制造商,旗下三大子品牌参与峰会: - **SternEnzym**:专注酶制剂研发,拥有德国自有制造中心 [29] - **DeutscheBack**:提供工业烘焙定制化冷冻面团及清洁标签解决方案 [30] - **SternVitamin**:欧洲三大微量元素预混料制造商之一,专注营养强化方案 [31] 嘉宾阵容 - 包括德国政府官方代表、斯顿威尔集团全球高管、中国面包国家队教练王森教育集团董事王子等 [10][11][14][19] - 国际营养、配方研发、质量管理领域专家团队 [20]
北交所专题报告:生猪养殖困境反转
东莞证券· 2025-07-31 03:58
核心观点 - 生猪养殖行业正处于产能去化阶段,政策推动下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2025年6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3万头,较2024年峰值下降2.4%,农业农村部目标降至3950万头[8][22] - 生猪价格预计呈现"先抑后扬"走势,7月上旬猪价冲高至15.30元/公斤后回落,中长期若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3950万头以下,2026年出栏量将同比减少5%-10%,推动猪价企稳上涨[8][26] - 养殖利润分化明显,2025年7月25日自繁自养利润为62.16元/头,较前一周下降31.61%,外购仔猪养殖亏损扩大至71.39元/头,反映自繁自养模式成本优势[8][32] - 规模化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产业链协同,盈利稳定性将优于中小散户[8][32] 猪周期与产业链 - 生猪养殖完整周期通常为18个月,分为后备母猪、母猪妊娠、仔猪保育和生长育肥四个阶段[15] - 猪周期核心机制在于"猪价-盈亏-产能"传导链条,价格波动引发产能调整进而影响供给[16] - 生猪养殖产业链包括上游种猪选育和饲料生产、中游养殖环节、下游屠宰加工和销售渠道[21]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农业农村部强调严格落实产能调控,合理淘汰能繁母猪,减少二次育肥,控制出栏体重[22] - 牧原股份计划将能繁母猪存栏从343万头降至330万头,头部企业已停止二次育肥销售[22] - 7月猪粮比价从高点7.23回落至5.5-6盈亏平衡区间,猪料比价降至5.5附近[29][31] 重点关注企业 永顺生物 - 主营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产品覆盖猪用和禽用疫苗30多个品种,疫苗销售占比长期超90%[3][37] - 2024年营收2.69亿元同比下降14.41%,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下降30.86%[39][41] - 2024年毛利率58.13%,研发费用0.23亿元,研发费率8.54%[45][48] 大禹生物 - 主营饲料添加剂、饲料及兽药研发生产销售,2024年饲料添加剂和饲料业务占比分别为65.39%和29.74%[3][50] - 2024年营收1.23亿元同比下降23.71%,归母净利润亏损0.24亿元[56] - 2024年毛利率24.98%,研发费用0.09亿元,研发费率7.01%[58][60]
化学添加剂退出舞台,谁在撑起你的产品结构?酶制剂的工业化解法!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7-21 08:30
行业趋势与痛点 - 东亚消费者对面包的核心需求是蓬松、柔软、入口即化的质感,这与欧包的香脆口感形成鲜明对比 [1] - 传统软面包难以仅用基础配料(面粉、黄油、水、糖、酵母)实现复杂口感与高颜值要求 [1] - 清洁标签趋势下,减少添加剂与满足消费者口感/视觉体验的矛盾导致研发难度激增 [3] 酶制剂的核心价值 - 酶制剂作为催化性蛋白质,通过植物/动物/微生物提取,经发酵、纯化等工艺制成加工助剂,具有微量添加、不留痕迹的特性 [7] - 在欧洲工业烘焙中已是标配,当前因天然感需求成为应对原料波动、保质期和口感控制的关键工具 [7] - 功能覆盖面团稳定性提升(如葡糖氧化酶增强筋力)、醒发时间优化(淀粉酶分解淀粉加速发酵)、蓬松感控制(强化抗压结构)、保存周期延长(细菌淀粉酶延缓淀粉重结晶)及冷冻面团修复(TG酶减少解冻损伤) [9][10][11][12][13] 德国斯顿实验数据 淀粉酶(A85 α-淀粉酶) - 添加40ppm时面团醒发时间从104分钟缩短至89分钟,体积从1720ml增至1880ml,高度提升0.8cm [24][25] - Alphamalt Fresh 95保鲜酶显著延缓面包老化,改善货架期湿润度 [28][30] 木聚糖酶(HC 27) - 添加60ppm时面团体积从1730ml增至2000ml,高度提升2.1cm,但过量添加会导致发粘和组织粗糙 [34][35] 葡糖氧化酶(Gloxy 31841) - 40ppm添加量使面团体积从1720ml增至1900ml,高度提升1.4cm,组织细密度达8分(满分),但过量易致吐司收腰 [39][40] 蛋白酶(BK5020) - 200ppm添加量使饼干延伸性提升,表面纹理规则且不起翘,威化饼干酥脆度显著改善 [47][53] TG酶(PT 50C) - 100ppm添加量提升面团阻力与面筋强度,面包体积和挺立度明显优化 [57][58] 技术发展方向 - 单一酶制剂效果有限,需通过复配酶制剂实现协同增效,如针对短保/长保、冷冻面团等场景定制解决方案 [61][62] - 行业未来将聚焦清洁标签复配方案、配方结构工程等方向,德国斯顿计划开展工业烘焙酶制剂专题活动深化技术探讨 [63]
我国首部!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地方性法规表决通过!
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政策 - 常德市通过《常德市促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若干规定》,成为国内首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地方性法规 [1][2] - 该法规共19条,核心条款(第4-15条)聚焦解决招商力度不足、研发能力弱、成果转化慢、审批效率低、人才短缺、要素成本高等产业痛点 [6] - 法规创新设立"两不罚、四禁止"营商环境优化制度,并建立容错机制 [6] 湖南省产业支持方向 - 湖南省政府重点支持酶制剂、医药中间体、动植保药物、未来食品、医美原料、生物基材料、天然产物等7大领域发展 [4] - 政策目标是将常德打造为全国一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新高地 [4] 产业基础与布局 - 常德已形成津市市、安乡县、常德经开区等多区域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2] - 立法进程显示:2024年9月启动立法项目,12月完成初审,2025年4月二审,6月终审通过 [5] 行业活动动态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 [7] - 大会设置"AI+生物智造"主赛道及绿色化工、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4大分论坛 [7][9] - 配套活动包括闭门研讨会、项目路演、青年论坛及科技成果展示 [9][10] 产业服务平台 - 全球生物基与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提供行业支持 [11]
工信部联合发改委发文,力争培育中试平台20个以上!
仪器信息网· 2025-06-14 03:48
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通知 - 到2027年力争培育中试能力建设平台20个以上[1][3] - 目标服务企业超过200家[2][3] - 计划孵化产品400个以上[3] 重点培育领域 - 聚焦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化妆品、化工、能源、酶制剂等传统领域[5] - 重点培育木质纤维素、一碳化合物等新型生物制造原料开发利用领域[5] - 针对植物底盘细胞等前沿技术培育差异化中试平台[5]
工信部等两部门:2027年生物制造中试平台达20个以上!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培育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化妆品、化工、能源、酶制剂等重点产品领域的三大类型中试平台 [1] - 政策目标为到2027年培育20个以上中试平台,服务企业超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支撑"小试验证—中试扩大—产业化应用"全链条 [1] - 重点培育方向包括木质纤维素、一碳化合物(一氧化碳、甲醇)等新型生物制造原料开发利用平台,以及植物底盘细胞(烟草、水稻、红豆杉等遗传修饰细胞)中试平台 [2] 平台建设原则 - 要求立足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鼓励国家级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平台参与建设 [1] - 强调市场化运作原则,支持中试平台开展有偿服务实现稳定运营 [1] - 提出完善装备标准体系和服务规范流程,强化数据安全和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1] 行业会议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济南举办,设置绿色化工、AI+生物制造、美丽健康等专题论坛 [3][4] - 大会聚焦"十五五"生物制造趋势,探讨革新技术与产品方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应用 [4] - 活动包含山东头部企业走访、科技成果展示对接等特色环节,由山东省科技厅指导,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机构主办 [3][4]
工信部等两部门开展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
快讯· 2025-06-11 07:30
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推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解决产业链中试环节短板和痛点 [1] - 聚焦生物制造技术发展需求,覆盖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化妆品、化工、能源、酶制剂等重点产品领域 [1] 重点培育领域 - 针对传统领域:强化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化妆品、化工、能源、酶制剂等成熟产品的中试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 [1] - 针对新兴原料:重点培育木质纤维素、一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甲醇等)等生物制造新原料开发利用平台,推动原料多元化 [1] - 针对前沿技术:布局植物底盘细胞(如烟草、水稻、红豆杉细胞等遗传修饰介质)中试平台,填补新兴领域技术转化空白 [1] 技术路径与产业需求 - 差异化技术路径成为培育重点,例如植物底盘细胞等创新生产介质的产业化应用 [1] - 政策强调结合最新前沿研究成果,加速生物制造技术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的转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