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心络
icon
搜索文档
5年5新药打底!三大逻辑讲透:以岭药业为何如此“硬核”?
全景网· 2025-09-24 01:40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0.4亿元 归母净利润6.69亿元 同比增长26.03% [1] - 推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的分红方案 [1]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年均研发投入稳定在9亿元规模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13.94% 居行业前三 [1] - 手握17个专利中药 覆盖心脑血管 呼吸 神经等高需求疾病领域 [1] - 保持每年1-2款中药1.1类新药申报上市频率 [2] - 9个中药 3个化药项目处于临床阶段 [2] - 过去五年5个一类新药获批 其中4个进入医保目录 [2] 政策环境支持 - 国家药监局将中药1类创新药纳入"30日通道"审评范围 [2] - 中药创新药审评审批提速 迎来发展窗口期 [4] 国际化进展 - 通心络RCT研究登上《美国医学会杂志》 参松养心胶囊 芪苈强心胶囊在国际顶刊发表循证医学成果 [3] - 10余个中药品种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注册并上市 [3] 估值分析 - 成熟业务年利润约16亿元 按15倍PE计算对应市值240亿元 [4] - 化药管线中两款临近上市品种 假设每款贡献10亿元收入 按3倍PS估算支撑60亿元市值 [4] - 合理市值可达300亿元 存在20%-30%估值偏差 [4] - 创新溢价未被充分计价 健康板块及国际化业务增长潜力未计入 [4] 行业定位与转型 - 突破传统中药企业定位 转型为具备现代化研发能力的创新药企 [4] - 构建"上市一批 申报一批 在研一批"的良性循环 [2] - 研发模式重塑公司估值体系 [1]
以岭药业上半年盈利持续扩大 “研发型增长”重塑估值
新浪财经· 2025-08-29 03:42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期营业收入达40.4亿元 归母净利润6.69亿元 同比增长26.03% [1]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1] 研发投入与创新实力 - 过去三年年均研发投入9亿元 保持行业前三 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13.94% 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公司拥有17个专利中药 覆盖心脑血管 呼吸 神经等多疾病领域 [2] - 在研项目包括9个中药和3个化药处于临床阶段 保持每年1-2款中药1.1类新药申报上市节奏 [2][3] - 过去5年有5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 其中4个进入医保目录 [4] 国际化进展 - 公司已有10余个中药品种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上市 [7] - 通心络治疗心梗研究登上JAMA 多款产品在国际顶刊发表循证成果 [7]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 中药1类创新药被纳入30日审评通道 [5][6] - 中药创新药被监管层视为创新药不可或缺组成部分 [6] 估值分析 - 市场对公司估值仍沿用传统中药PE框架 未充分反映研发管线溢价 [8] - 分部估值显示:成熟业务年利润约16亿对应240亿市值 化药管线两款临近上市品种可支撑60亿市值 [9] - 当前估值与潜在价值存在20%-30%偏差 未计入创新中药 健康板块及国际化潜力 [9] - 公司具备创新药与出海双重特征 政策回暖与审评提速创造发展窗口 [10]
价值重估:中药创新药的以岭范式与社会意义
搜狐财经· 2025-08-29 01:43
监管政策与行业环境 - 国家药监局将中药创新药纳入30天临床审批快通道 与化学药和生物制品1类创新药同等对待[1] - 国务院发布文件明确加强中药资源保护 推进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重点支持中药创新药研发[6] - 2024年中药临床试验登记97项 其中1类中药创新药占比达37.1%[6] 中药创新药定义与研发挑战 - 中药创新药指未在国家标准中收载且未在境外上市的中药新处方制剂 分为1.1类复方制剂 1.2类提取物制剂和1.3类新药材制剂[3] - 研发需符合现代药品监管要求 经历临床前研究 IND临床试验和NDA审批路径 但成分复杂性使得有效性安全性验证困难[3][4] 以岭药业研发成果与学术突破 - 公司拥有17个专利中药 覆盖8大临床疾病系统 心脑血管和感冒呼吸系统用药处于行业领先[4] - 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发表于JAMA 创中药相关论文首次刊登顶尖医学期刊纪录[4] - 2025年两款产品被纳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和《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6] 产业化与国际化进展 - 专利中药已在50余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注册上市 2025年7月获得澳门首个中成药创新药批准[7] - 过去五年保持年均上市1款1类中药创新药节奏 17个创新药中11个纳入国家医保 5个列入基药目录[7] - 针对渐冻症的中药创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布局罕见病药物研发[8] 产业链整合与社会价值 - 在全国7大道地产区建立60个种养殖基地 覆盖20个省区40余品种 总面积达数十万亩[9] - 形成种药-加工-旅游多产业联动模式 带动农业转型和县域经济发展 惠及数十万农户[9] - 通过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和公益活动弥合城乡医疗鸿沟[9] 行业发展前景 - 中药创新药需通过国际标准循证研究跨越监管差异 解决标准化和知识产权问题[11] - 整个行业需建立统一透明与国际接轨的研发监管体系 在全球创新药格局中寻找定位[11]
以岭药业:创新中药的先锋
全景网· 2025-08-13 05:51
政策环境 - 国家药监局发布征求意见稿 拟将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从60个工作日缩短至30个工作日[1] - 政策明确将中药1类创新药纳入30日审评审批通道 体现监管层对中药创新的重视[1] - 当前资本市场对中药创新药认知存在差异 中药企业涨幅滞后于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创新药企业[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药现代化成为产业共识 指将传统中药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过程[3] - 中药现代化要求按照现代医学标准进行药理毒理分析、临床试验和审核流程[3] - 传统中药名方通过现代化研究可重新解释疗效并诞生新创新药品种[4] 公司业务结构 - 心脑血管类用药占总营收59.52% 呼吸系统类用药占12.21%[2] - 心脑血管和感冒呼吸系统用药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1] - 拥有专利中药17个 覆盖8大临床疾病系统[1] 研发实力 - 过去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8.95亿、9.35亿、9.08亿元 在A股中药板块排名前三[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从7.15%提升至13.94%[5] - 研发人员数量达1516人 行业领先[5] 研发成果 - 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影响因子120.7[5] - 通心络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36% 降低心源性死亡风险30%[6] -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8] 产品管线 - 年销售额10亿级别大品种包括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三款心脑血管用药[11] - 连花清瘟实际销售额约20亿-30亿元 库存已出清[11] - 6款中药新药、3款化药新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3个品种进入新药申报阶段[14] 财务表现 - 心脑血管用药收入超过38亿 感冒呼吸系统用药不到8亿元[9] - 假设年收入85亿元 按14%净利率测算年度净利润约12亿元[11] - 当前市值对应市盈率不足20倍[11] 成长性分析 - 过去5年有5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 其中4个进入医保目录[12] - 创始人吴以岭教授创建的络病理论成为全球研究课题[12] - 旗下民营三甲医院拥有100多个院内制剂 每年可转化1-2个新品种[12] 估值评估 - 成熟业务部分年净利润约16亿元 给予15倍PE对应市值240亿元[14] - 化药创新药管线预计可贡献年收入20亿元 按3倍PS给予60亿市值[16] - 分部估值法测算总市值可达300亿元 较当前市场共识存在20%-30%偏差[16]
通络药物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推荐
环球网· 2025-06-16 02:39
新指南发布 - 2025年6月14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在沈阳发布 明确推荐通心络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具有抗心肌缺血 改善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IIa B-R) 推荐芪苈强心用于冠心病合并心衰且血压偏低患者(IIa B-R)[1] - 指南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发起 韩雅玲院士和杨跃进教授牵头 全国60余位心血管专家参与制定 为PCI手术提供规范指导[3] - 指南新增抗心肌缺血 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章节 注重中西医结合 新增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案[1] 通心络临床价值 - 通心络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 具有血液保护 血管保护 基于微血管保护的缺血组织保护三重作用 可降脂 抗凝 抗炎 保护血管内皮 稳定易损斑块 解除血管痉挛 保护微小血管[4] - 通心络防治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复流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表明 通心络能够促进心肌再灌注 降低心肌无复流的发生率36.6% 缩小无复流和梗死面积 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5] - 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结果显示 在标化西药与血运重建基础上 通心络可进一步降低30天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率36% 降低1年心源性死亡率27% 降低1年再次心梗风险74% 且未增加出血风险 该成果发表于JAMA[5] 芪苈强心临床价值 - 芪苈强心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 可显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和运动功能 同时可显著改善心衰患者临床预后 且对血压没有影响[6]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显示 在心衰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 能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22% 包括降低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24%和心血管死亡风险17% 该成果发表于《自然医学》[6] 行业意义 - 指南更新标志中医药在冠脉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首次将通络药物通心络和芪苈强心纳入推荐 体现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8] - 通络药物相关研究赢得国际医学界认可和肯定 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树立典范 中药治疗体现中国特色[8]
以岭药业荣膺金羚奖“2025年度ESG社会责任实践领先企业”
证券之星· 2025-06-13 14:01
公司荣誉与ESG实践 - 以岭药业荣膺金羚奖"2025年度ESG社会责任实践领先企业",印证其在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领域的卓越表现 [1][3] - 公司以"瞪羚的韧性、协同、敏捷"为内核,展示ESG领域标杆企业实践成果 [3] - 公司坚持用实际行动践行ESG理念,把生产经营与促进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结合起来 [4] 中医药行业贡献 - 以岭药业作为中医药行业领军企业,以促进中医药普惠可及,增进全民健康福祉为己任 [3] - 公司以络病理论为核心竞争力,研发上市17个创新专利中药,涵盖心脑血管、呼吸、肿瘤、泌尿、精神卫生等领域 [3] - 11个创新专利中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5个列入国家基药目录,12个列入专家共识、诊疗指南、高校教材推荐用药 [3] - 连花清瘟、通心络、参松养心等产品已进入5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乡村振兴与药材基地建设 - 公司创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在全国七大道地药材产区的20多个省份建设60余个规模化、标准化药材基地 [4] - 药材基地总面积达数十万亩,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产业特点、生态环境和药材生长习性进行规范化管理 [4] - 药材基地不仅确保药材质量,还绿化荒山、带动旅游、富裕乡亲,实现经济与生态共存 [4] 公益事业与社会责任 - 公司与各地红十字会、医疗机构等携手同行,积极开展与民众健康相关的公益事业 [3]
政策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以岭药业全产业链创新显成效
人民网· 2025-05-06 06:08
公司概况 -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行业领军者,以全产业链创新实践推动中药产业升级,在质量管控、科技创新、国际化布局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1] 质量管控 - 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全国七大道地药材产区建设60多个规范化基地,总面积超70万亩,覆盖连翘、黄芪等40余个品种 [1] - 基地严格遵循GACP标准,从土壤监测到采收加工全程数字化追溯 [1] - 质检实验室配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高端设备,检测数据得到129个经济体的149个认可机构国际互认 [1] - 药品年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100% [1] 科研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13 9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 - 已上市17个专利中药,其中11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5个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覆盖心脑血管、呼吸等重大疾病领域 [2] - 累计发表SCI论文300余篇,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的研究成果先后在《美国生理学》杂志和《自然》杂志子刊《科学报告》上发表 [2] - 八子补肾抗衰老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医学与药物治疗》杂志上 [2] 国际化布局 - 连花清瘟、通心络等产品已进入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酸枣仁油软胶囊、连花呼吸系列健康产品获国际批文超百个 [2] - 与荷兰莱顿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等开展深度研究 [2] - 通过国际络病学大会等平台促进中医药文化与学术的全球传播 [2] 行业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强化中药质量监管、推进中药科技创新、推动中药开放发展等八个方面提出了21项重点任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