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达达秒送
icon
搜索文档
刘强东大搞“本地生活”,达达更名只是开始
36氪· 2025-08-06 10:12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京东达达事业部正式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 下设秒送(含外卖)、酒旅、家政、研发、整合营销、中台等业务部门 [1] - 事业群由原美团核心高管郭庆(老K)继续担任负责人 直接向京东集团CEO许冉汇报 [1][5][6] 战略升级与资源整合 - 更名标志达达彻底融入京东生态 体现战略重心向本地生活生态全面升级 [1] - 资源整合从单纯依赖即时配送能力转向构建"即时配送+本地服务+电商供应链"闭环生态 [1] - 私有化后京东将深度整合达达覆盖全国2700个县区市的即时配送网络 日均订单量超400万单 [4] 业务发展历程 - 2016年4月京东以京东到家资产+业务资源+2亿美元现金换取达达集团47.4%股份 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2] - 2020年6月达达集团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成为中国赴美上市"即时零售第一股" [3] - 2024年6月完成私有化退市 京东持股比例增至63.2% [3][4] 品牌整合与业务拓展 - 2024年3月京东APP首页上线"秒送"频道 整合商超便利、生鲜、医药、数码等高频品类 [4] - 2024年5月将"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整合升级为"京东秒送"品牌 [4] - 2024年2月以"0佣金入驻+百亿补贴"策略进军外卖业务 6月宣布进军酒旅市场 [6] 供应链战略布局 - 业务拓展围绕供应链展开 包括餐饮供应链、酒店供应链及未来美容、医美、医院等业态供应链 [8] - 2024年7月推出自营品牌"七鲜小厨" 首家门店日均订单超1000单 以现炒现做和透明厨房为核心卖点 [8][9] - 通过菜品研发、集采、预处理标准化+合伙人模式形成供应链闭环 [9] 平台功能整合 - 京东APP首页设"国家补贴×百亿补贴"和"品质生活"两大核心板块 [7] - "品质生活"板块包含品质外卖、特惠机酒、特价团购等业态 [7] - 独立"秒送"页面下设外卖、酒店等入口 [7]
达达被京东私有化,从美股退市!即时零售将成京东流量新抓手
南方都市报· 2025-06-17 15:09
私有化交易完成 - 达达集团宣布私有化交易完成 与JD Sunflower Merger Sub Limited合并 成为JD Sunflower Investment Limited全资子公司 母公司由京东集团全资持有 [1] - 达达将不再是一家上市公司 已请求纳斯达克自2025年6月17日起暂停其美国存托凭证交易 [1] 公司发展历程 - 达达集团成立于2014年 2016年与京东到家合并 2019年更名为达达集团 2020年6月在纳斯达克上市 成为中国赴美上市"即时零售第一股" [3] - 上市后受销售和营销费用增长 用户激励及人员成本上升拖累 公司持续亏损 近两年高管职位频繁变更 [3] 京东与达达的战略整合 - 京东为强化即时零售及配送能力 2021-2022年增持达达股份 2024年5月达达全面融入京东生态 整合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 推出新品牌"京东秒送" [4] - 2024年9月京东收购沃尔玛持有的达达股份 对达达持股比例增至63.2% [4] - 2025年2月京东以每股ADS 2.0美元对达达发起私有化要约 估值达5.2亿美元 [5] 业务表现与竞争格局 - 达达活跃骑手在2023年底超120万 但面临美团、饿了么、顺丰同城、闪送等平台竞争 [4] - 2024年达达总收入96.64亿元 同比下降8% 净亏损20.39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4.14% 2017-2023年累计亏损超130亿元 [4] - 京东外卖业务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入驻餐厅超150万家 全职骑手突破12万人 [5] 京东外卖业务战略价值 - 外卖是京东秒送下的重要业务门类 运力主要来自达达秒送 [5] - 京东CEO表示外卖业务可丰富消费场景 提升用户体验 加强用户活跃度 与现有业务产生协同价值 [5] - 外卖业务对京东平台流量和新用户拉动作用显现 提升整体流量转化率 [5]
“二选一”点燃美团京东战火,“借”外卖“争”即时零售
第一财经· 2025-04-21 08:18
京东与美团外卖业务竞争态势 - 京东于2月初高调进入外卖行业 与美团竞争公开化[1] - 京东宣布0佣金招募商家 已签约商家全年免佣[3] - 京东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兼职提供意外险和医疗险[3] - 京东承担全职骑手五险一金全部费用 确保现金收入不减少[3][4] - 美团否认骑手"二选一"限制 称不会违规限制骑手准入准出[1] - 美团正在搭建骑手社保信息系统 预计2025年二季度实施[3] 双方业务发展数据 - 京东外卖宣布已与超10000名全职骑手签署正式劳动合同[3] - 京东宣布外卖订单量将超过500万单[4] - 京东本季度将再招收不低于5万名全职外卖员[4] - 达达2024年总净收入96.64亿元 同比下滑8%[7] - 达达快送净收入58.05亿元 同比增长44.6%[7] - 美团配送服务收入980.7亿元 同比增长19.3%[7] - 美团闪购已与超5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 41万本地小商户及570家品牌商合作[7] 即时零售市场格局 - 即时电商市场规模2023年达2万亿元 同比增长36%[6] - 预计2027年即时电商市场规模突破5万亿元[6] - 即时零售用户中35岁以下年轻人占比72%[6] - 京东七鲜在天津重点布局 6月底前新增20个仓店[6] - 京东部分商品至少比其他平台便宜10%[6] - 达达并入京东全资子公司 京东获得100%股份[7] - 沃尔玛中国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 全国门店上线美团并接入美团配送[9] 竞争策略与行业影响 - 京东推出百亿补贴活动吸引消费者[4] - 京东创始人要求外卖平台利润率不高于5%[4] - 外卖行业本质是骑手-商家-用户三方网络效应博弈[4] - 餐饮外卖属日频高频交易品类 能提升用户活跃度和黏性[6] - 即时配送体系可实现"送万物"目标 对B2C电商平台造成竞争压力[6] - 美团闪购已超过京东秒送 并渗透3C数码 家电等京东优势品类[8] - 京东进军外卖属以攻为守策略 为即时零售业务争取时间[8] 资源投入与行业挑战 - 京东宣布所有超时20分钟以上订单免单[1] - 京东将骑手招聘名额从5万名提高到10万名[1] - 达达员工薪酬将升级至19薪 部分优秀员工授予京东股票[7] - 外卖平台需长期重资产投入 技术运营投入达数以千亿计[9] - 餐饮行业"有限供给"使新平台需从成熟平台抢夺商家[9] - 京东在商家 骑手和消费者侧都投入大量资源[9]
京东外卖,再投入超1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0 15:10
京东外卖业务启动百亿补贴 - 公司将于4月11日上线百亿补贴活动 通过"全民补贴+爆品直降"双重机制 计划一年内投入超百亿元 [1] - 面向全体用户发放最高20元补贴 覆盖平台所有餐饮门店 包括麦当劳 海底捞 汉堡王等知名品牌 [1] - PLUS会员和大学生用户可额外抽取25-20元"外卖百亿补贴金券" 每日限量10万张 [1] 京东外卖战略布局与合作伙伴 - 创始人刘强东明确表示公司对外卖业务态度坚决 目标是打造"品质外卖" 服务家庭用户 [1] - 配送服务依托旗下达达集团(DADA US)的"达达秒送"平台 即时零售服务名为"京东秒送" [1] - 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品质堂食餐饮商家"可享受全年免佣金政策 [1] 骑手福利与人力资源建设 - 自2025年3月1日起 公司将逐步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2] - 截至3月20日已与超10000名全职骑手签署正式劳动合同 [2] 资本市场反应与财务表现 - 4月10日京东集团-SW(9618 HK)股价上涨3 66%至141 70港元/股 总市值达4511亿港元 [2] -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EPS持续增长 从3 32增至13 83 毛利率从14 06%提升至15 87% [3] - ROE指标显著改善 从2022年4 85%提升至2024年17 25% [3]
国补「续命」,京东「重生」
雷峰网· 2025-03-10 10:31
财报表现 - 2024年全年收入达11588亿元,同比增长6.8%,归母净利润414亿元,同比大增71.1% [2] - Q4营收3470亿元,同比增长13.4%,净利润99亿元,同比激增190.8% [7] - 财报发布后股价一度涨幅超9%,但未持续 [3] 国补政策影响 - 国补政策显著提振业绩,Q4商品收入2810亿元(+14%),其中3C家电收入1741亿元(+15.8%)[7] - 京东覆盖28个省市国补,领先于淘天(23个)和拼多多(7个)[9] - 2024年手机品类1-2月增长约20%,家电品类因供给受限增长待二季度释放 [11] - 国补规划以三年为基础周期,2025年前红利仍明显 [7][8] 业务结构调整 - 日用百货商品收入2024年增长9.2%,Q4达1068亿元(+11.1%),商超品类连续四季双位数增长 [14] - 转向低价策略:升级京喜为“全托管模式”,聚焦9.9包邮和产业带商家 [13] - 第三方平台(3P)用户数和订单量增速超越整体零售业务 [14] 外卖业务布局 - 外卖业务通过达达履约,但达达2024年Q4净亏12.27亿元,全年净亏20.39亿元 [20] - 京东外卖定位高品质,旨在阻击美团即时零售对核心业务的侵蚀 [18][25] - 京东秒送(整合小时达和到家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40.6% [20] - 管理层称外卖投入为“丰富消费场景”,但市场认为其核心目标是引流高频用户 [22][23] 竞争环境与挑战 - 阿里聚焦AI叙事,京东仍处电商竞争漩涡 [5][27] - 外卖业务面临商户入驻意愿低、流量不足等问题,需调整审核系统和BD模式 [25] - 即时零售规模较小,需依赖外卖高频品类带动 [23] 长期战略方向 - 供应链和物流体系仍是核心优势,达达私有化后或与京东物流深度协同 [24] - 公司强调以客户为导向的战略转型,灵活性提升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