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螺旋桨
icon
搜索文档
三瑞智能冲击“民用无人机电机”第一股:IPO前分红1.7亿元
凤凰网· 2025-09-29 01:37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61亿元、5.33亿元、8.3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1.61亿元、3.2亿元;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3 亿元。 收入逐年增长的同时,公司电机单价连年走低。 2022年至2024年售价分别为295元/台、262元/台、148元/台,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10.4元/台。2025年上半年电机单价较2022年下降幅度高达 62.57%。此外,机器人动力系统电机单价也一路下滑,从2022年的1455.31元/台降至615.26元/台。 9月28日,据深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南昌三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瑞智能")更新了招股书,公司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资料显示,三瑞智能成立于2009年,是无人机与机器人动力系统制造商,主营业务为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及机器人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行业研究报告,按2024年销售额统计,公司2024年在全球民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不含动力电池)市 ...
三瑞智能IPO获受理 低空经济概念股有望扩容
搜狐财经· 2025-07-17 10:27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 低空经济成为全球产业竞逐的新增长极,涵盖无人机物流、载人eVTOL试飞、城市空中交通网络和低空文旅新业态,市场规模达万亿级 [1] - 行业正加速从概念走向现实,诸多企业借助行业发展东风乘势而起,积极募资加速产业布局 [1] - 三瑞智能作为无人机与机器人动力系统制造商,近期递交创业板IPO申请并获受理 [1]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及机器人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是无人机与机器人整机的关键核心组件 [2] - 无人机动力系统产品包括电机、电子调速器、螺旋桨及一体化动力系统等全品类,终端应用于农林植保、地理测绘、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领域 [2] - 自2019年起开发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动力系统,已形成从缩比模型到研发样机的完整解决方案供应能力 [2] - 机器人动力系统业务实现电机、驱动板、行星减速器等关键组件全自主研发生产,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外骨骼设备、四足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3] 收入结构 - 无人机动力系统是主要收入来源,2022-2024年收入占比均超过80% [3] - 机器人动力系统收入尚处初步阶段,营收贡献占比不足10% [3] - 电机是核心产品,2024年收入达4.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5.72%,近三年创收金额和占比持续快速增长 [3] - 螺旋桨和电子调速器的营收金额也有较快增长 [3] 募资计划 - 拟募集资金7.69亿元,投向无人机及机器人动力系统扩产项目(4.07亿元)、研发中心及总部建设项目(2.58亿元)、信息化升级及智能仓储中心建设项目(1.05亿元) [2][3] - 募资目的为扩大产能、加强研发实力、提升技术水平,为业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2亿元、5.34亿元、8.31亿元,后两年同比增长47.61%和55.77%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1.72亿元、3.33亿元,后两期同比增长52.29%和93.36% [5] - 业绩快速增长得益于民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机器人动力系统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产品性能优异且市场认可度高 [5] 市场分布 - 产品已销售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包括航天电子、纵横股份、华测导航、瑞士Leica Geosystems、日本NTT等知名企业 [2] - 2022-2024年外销收入分别为2.35亿元、3.83亿元、4.2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5.16%、71.78%、51.38% [5] - 外销收入中欧洲、亚洲地区占比超过65%,美国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5.72%、11.45%、8.90% [5] - 境内收入快速增长,2022-2024年分别为1.26亿元、1.50亿元、4.04亿元,占比34.84%、28.22%、48.62% [6] 研发与知识产权 - 2024年研发费用3,609.43万元,研发费用率4.34%,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7.77% [7][9] - 研发人员118人,占比13.35%,低于安乃达、八方股份、鼎智科技,高于鸣志电器 [9]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拥有已授权境内专利357项(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专利144项、外观设计专利169项)、境外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6项 [9] 毛利率表现 - 2022-2024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2.60%、55.99%、59.79%,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36.52%、34.67%、33.11%)且持续增长 [10][11] - 毛利率高的原因包括: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技术先发优势、产品性能优异、境外收入占比较高(51.38%-71.78%) [11]
涉及健康安全、绿色环保、养老适老等,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发布
快讯· 2025-07-02 07:13
助老扶幼行业 - 发布7项居家养老助餐服务、养老机构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坐便椅、医保平台便民服务国家标准,提升养老适老和医疗保障水平 [2] - 推出9项防止儿童开启包装标准,增强产品包装安全性和规范性,保障儿童安全 [2] - 制定4项智能多媒体终端和防伪产品标准,推动产品适老化及防伪技术升级 [2] 百姓生活相关行业 - 发布2项口腔护理用品标准(磷硅酸钙、牙膏磨擦值检测),强化口腔健康管理 [3] - 推出3项金融服务标准(全球唯一产品识别码、银行服务描述),支撑金融安全与开放 [3] - 制定2项应急管理标准(突发事件管理、城市电力服务连续性指南),提升机构应急响应能力与韧性城市建设 [3] 新兴产业领域 - 发布7项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物联网国家标准,促进数字化服务应用能力释放 [4] - 推出5项数据中心、网络安全、系统与软件工程标准,推动数字经济互联互通 [4] - 制定2项电动土方机械安全和换电系统标准,完善工程机械电动化及绿色转型体系 [4] - 发布2项强制性标准(拖拉机安全、建筑施工机械通用安全),提升装备运维安全水平 [4] 交通能源行业 - 推出12项水路运输、道路交通标志、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汽车维修标准,强化交通安全技术支撑 [5] - 发布14项船舶软梯、螺旋桨、潜水器浮力材料标准,助力船舶行业提质增效 [5] - 制定2项车用乙醇汽油及调合组分油标准,保障油品质量稳定性 [5]
宗申动力20250624
2025-06-24 15:3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宗申动力 - 行业:低空经济、军工、通用机械、摩托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宗申动力产品情况 - 已形成五个产品平台,涵盖二十几款产品,动力区间 12 马力到 200 马力,推出三款螺旋桨产品,产品有燃油、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发动机及两款新能源增程式航空动力,正在研发 300 千瓦涡桨发动机 [2][3] 宗申动力客户与市场情况 - 与众多客户深度绑定,在军用、民用及低空物流运输等领域市场占有率较高,客户有彩虹、易龙、腾云等,客户拓展至低空物流运输新兴场景 [2][3] 重庆低空经济情况 - 重庆是低空经济试点城市,巴南区开展低空物流运输试点,目前以小型电动航线为主,未来物资运输需求增加,大型无人机和飞机应用场景增多 [2][4] 军工行业对宗申动力影响 - 受军工行业景气度影响,公司军品交付订单提升,上半年国内军品市场回暖,国际局势动荡带来军贸订单增长,已签署一些订单并洽谈更多需求 [2][5] 无人机及配套航空活塞发动机供应板块前景 - 对未来三至五年该板块高速增长持乐观态度,战争模式向无人化转变,无人化设备需求大,公司投入新工厂提升产能并优化供应链 [2][6][7] 通用机械业务情况 - 一季度表现强劲,需求旺盛,整个行业处于高景气周期,预计下半年继续可观增长,长期在发电机领域景气度维持 [3][8][9] 摩托车发动机业务情况 - 一季度保持 10% - 20%增长,受益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大排量发动机占比提升和出口需求旺盛,预期全年实现 10% - 20%温和增长 [3][11] 摩托车产业情况 - 产销量稳定在 1500 万台左右,2024 年达 1600 万台有小幅提升,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业价值量,国际市场有增长空间 [12] 股东减持情况 - 股东西藏国荣减持计划结束,仅卖出接近 2 个百分点,减持意愿不强烈,可能看好公司长期价值 [13][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具体数字关注即将发布的公告,7 月和 8 月发布半年报 [10]
大连重工:国家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有效促进公司风电产品业务的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18 14:51
风电业务发展 - 风电板块占公司订货总额约32.5%(近1/3),主要产品包括风电齿轮箱、铸件、塔筒及配套服务等 [2] - 85%以上的风电订单来自国内排名前10的风电主机厂商 [2] - 新能源(尤其是风电)支持政策对公司提升订货额、拓展风电市场业务有积极促进作用 [2] - 公司通过深入研究行业政策、对接客户需求、优化产品及客户结构,加强风电板块统筹管理,推动订单增长 [2] 海工业务拓展 - 公司海工业务主要集中在造船(船用)及海工领域,船用曲轴今年订货规模已达7亿元,2022年以来订货呈逐年递增趋势 [2] - 其他海工相关产品(包括船用铸件、造船门吊、甲板吊、螺旋桨和单点系泊、船用齿轮箱等)年均订货约1亿元,占比相对较小 [2] - 公司积极把握海洋经济支持政策,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组建专项团队推进海工产品市场拓展,力争提升规模和效益 [2]
专家访谈汇总:中船系,谁是盈利最强企业?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9 14:13
中船系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由CSIC与CSIC重组形成,资产庞大,涵盖船舶制造、海洋防务、修理等领域 [2] - 海洋经济推动船舶需求增长,中船系作为全球最大造船集团之一将受益 [2] - 零部件领域中国动力是海军舰船动力及传动装备主要供应商 [2] - 黄埔文冲在海上风电领域布局浮式平台及系泊系统 [2] 军工信息化 - 军工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提升作战效率,增强战场感知能力 [3] - 《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军队信息化装备需求超2500亿元 [3] - 全球主要供应商包括罗克韦尔·柯林斯、洛克希德·马丁,国内有中国电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3] 商业航天 - 商业航天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其安全健康发展 [4] - SpaceX引领全球商业航天浪潮,国内企业探索新模式抢占科技革命先机 [4] - 卫星通信、导航、遥感技术推动低空经济、交通等新兴产业发展 [4] - 卫星制造向批量化、低成本转型,需标准化、模块化提升竞争力 [4] - 产业链涵盖卫星/火箭制造(上游)、商业发射/运营(中游)、通信/导航应用(下游) [4] 军民融合 - 军民融合打破国防与经济壁垒,实现技术协同与资源共享 [5] - SpaceX"星链"卫星和大疆无人机体现"军转民"与"民参军"双向赋能 [5] - 美国通过《国防技术转轨法》推动军用技术民用化,DARPA技术转化至商业领域 [5] - 日本"产官学协同"机制激发民间技术军事潜力,以色列退役军官创办企业融合军事与民用技术 [8] 航天军工行情 - 2025年4月A股航天军工板块逆势大涨,中航沈飞、航天电器等龙头股表现突出 [9] - 2025年国防预算同比增7.2%至1.66万亿元,珠海航展签约额超2800亿元 [9] - 歼-35、红旗-19等高端装备受国际买家青睐,军贸成增长引擎 [9] - 低空经济政策破冰,eVTOL商业化催生千亿市场,蓝箭航天抢占运力赛道 [9] - 中航高科垄断航空碳纤维预浸料,光启技术超材料应用于歼-20隐身涂层 [9][10] - 内蒙一机无人作战系统、北方导航制导技术领先全球,2025年营收预计爆发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