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内铁路

搜索文档
肯尼亚蒙内铁路实现安全运营逾3000天
人民日报· 2025-08-24 21:59
项目运营表现 - 蒙内铁路实现安全运营3000天 [1] - 累计运送旅客1592.8万人次 [1] - 运输货物4196.3万吨 [1] 项目基础信息 - 铁路连接蒙巴萨与内罗毕 全长472公里 [1] - 采用中国标准、技术、装备及运营管理模式 [1] - 肯尼亚独立后首条新建铁路和中肯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 [1] 社会经济影响 - 建设运营期间创造7.4万个就业岗位 [1] - 培养2800名肯尼亚标轨铁路技术人才 [1] - 提升肯尼亚交通运输效率并拉动沿线工业发展 [1] - 通过公益帮扶和社区共建改善沿线民生 [1] 项目参与方 - 由中国交建下属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设计、建设及运营 [1] - 非洲之星铁路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参与运营管理 [1]
总台记者观察丨中非携手共绘发展权新篇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4 07:12
会议核心成果 - 首届中非人权研讨会于埃塞俄比亚首都召开 中国与非洲44国200余名代表参会 围绕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及发展权实现达成共识[1] - 发布《中非发展权亚的斯亚贝巴共识》 确立发展权作为不可剥夺人权的核心地位 强调发展是解决人权问题的关键基础[3] 共识核心条款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保障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国人民[3] - 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强化《联合国宪章》及《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用[3] - 尊重各国主权与发展利益 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及工具化[3] - 反对单边主义与霸权主义 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3] - 推进发展权融入联合国议程 完善全球人权治理体系[3] - 发挥中非合作论坛与一带一路机制作用 全面推进人权事业发展[3] 中非发展权合作实践 - 中国通过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为非洲培养专业人才 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支持留学深造[8] - 肯尼亚蒙内铁路安全运营3000天 降低当地40%物流成本 创造7.4万个就业岗位[8] - 在非实施超百个清洁能源项目 包括肯尼亚加里萨光伏电站 南非德阿风电项目及乌干达卡鲁马水电站[8] -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以不让任何国家掉队为原则推动南南合作[5] 非洲对西方模式的批判 - 西方对非援助存在结构性缺陷 附带压制性政治条件服务于地缘经济利益[9] - 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将关税待遇与人权法治条件挂钩 通过经济手段施加政策影响[9] - 非洲国家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人权观 强调人权定义需基于本国国情自主决定[9][10] 中非合作模式优势 - 中国方案基于平等尊重 与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自主发展愿景高度契合[10] - 亚吉铁路 蒙内铁路等项目助力非洲将发展蓝图转化为现实成果[10] - 合作形成非洲有规划 合作有对接 发展有实效的良性循环[10] - 阿尔及利亚及毛里塔尼亚代表肯定中国支持非洲发展的高效性与坚定性[10][11]
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案
经济日报· 2025-08-21 22:11
全球治理体系挑战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 -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抬头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 全球治理体系出现失序和失灵现象 [1]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包容性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及新领域合作取得显著进展 [1] 硬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 打通亚欧大陆大动脉并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 -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缅甸皎漂港等重要港口建设重塑世界海运格局 提升区域物流效率与贸易网络韧性 [2] - 雅万高铁、蒙内铁路、亚吉铁路、匈塞铁路、中老铁路等跨区域骨干通道激活区域经济 改善民生福祉 [2] - 设施联通精准聚焦全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缺口 降低商品交易流通成本 释放地理隔绝发展潜能 [2] 软联通:规则标准创新协调 - 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 创新规则供给并优化国际贸易和金融投资机制标准理念 [3] - 中欧班列促进共建国家在通关、检疫等环节规则协调与程序简化 [3] - 重大基建项目破除双边多边运输协定及轨距标准障碍 提供跨国规则兼容借鉴 [3] - 水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国际标准被广泛应用 助力应对气候变化与推广绿色治理规则 [3] - 全球100多个产业园区强调平等基础上利益交汇和共同参与中利益分享 形成新合作优势 [3] 心联通:发展范式重塑与民生赋能 - "万村通"项目为非洲上万个偏远村庄接入卫星电视 提供了解世界开拓视野平台 [4] - 菌草技术推广至107个国家 帮助农民投入菌菇、畜牧等高附加值产业 [4] - 与30个国家合作共建34个鲁班工坊等境外办学品牌 在百个国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科技合作 [4] - 亚投行、丝路基金为数百个项目提供多元化融资选择 与传统国际金融机构互补 提供符合发展中国家需求融资选项 [4] 倡议成效与可持续性 - 显著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激活区域经济合作潜力 [5] - 创新规则协调与标准互认机制 推动发展理念革新 [5] - 项目需对地缘政治和债务风险进行更精细化管控 规则协调与标准互认仍需进一步拓展 [5]
【环球财经】肯尼亚蒙内铁路实现安全运营3000天
新华社· 2025-08-17 13:59
项目运营表现 - 实现安全运营3000天 截至8月16日[1] - 累计运送旅客1592.8万人次[1] - 运输货物4196.3万吨[1] 项目基础信息 - 铁路全长472公里 连接蒙巴萨与内罗毕[1] - 采用中国标准、技术、装备及运营管理模式[1] - 肯尼亚独立以来首条铁路及中肯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1] 运营管理措施 - 以中国铁路制度为基础动态优化规章制度[1] - 通过定期设备维护与智能巡检提升安全管控效能[1] - 建设动物通道与植被恢复区实现运输与自然和谐共生[1] 社会经济影响 - 项目建设运营期间累计创造7.4万个就业岗位[1] - 培养约2800名肯尼亚标轨铁路技术人才[1] - 通过公益帮扶与社区共建改善沿线民生[1]
肯尼亚蒙内铁路实现安全运营3000天
新华社· 2025-08-17 10:34
蒙内铁路运营成果 - 截至8月16日实现安全运营3000天,自2017年5月31日开通以来累计运送旅客1592 8万人次,运输货物4196 3万吨 [1] - 铁路全长472公里,东起蒙巴萨西至内罗毕,是肯尼亚独立以来首条铁路,采用中国标准、技术、装备和运营管理模式 [1] 项目背景与建设 - 由中交建下属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建设并运营,为中肯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 [1] - 建设运营全程践行生态理念,设置动物通道和植被恢复区,实现运输与自然和谐相处 [1] 经济与社会效益 - 提升肯尼亚交通运输效率并拉动沿线工业等产业发展 [1] - 累计创造7 4万个就业岗位,培养2800名肯尼亚标轨铁路技术人才 [1] - 通过公益帮扶和社区共建改善沿线民生 [1] 运营管理创新 - 中方团队以中国铁路制度为基础,因地制宜优化规章制度,定期组织设备维护保障安全 [1] - 引入智能巡检等科技手段提升管控效能 [1]
蒙内铁路安全运营3000天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17 07:53
运营安全与效率 - 蒙内铁路实现安全运营3000天 [1] - 累计运送旅客1592.8万人次 [1] - 累计运输货物4196.3万吨 [1] - 采用智能巡检等科技手段提升管控效能 [2] - 中方团队颁行158项规章制度并动态优化 [2] - 定期组织设备维护筑牢安全防线 [2] 项目背景与建设 - 铁路连接肯尼亚蒙巴萨与内罗毕 [2] - 2017年5月31日正式通车 [2] - 肯尼亚独立以来首条新建铁路 [2] - 中肯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 [2] - 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 [2] - 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负责运营维护 [2] 经济与社会贡献 - 为肯尼亚创造超过7.4万个就业岗位 [5] - 培养2800余名铁路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5] - 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2% [5] - 采用中国标准、技术、装备和运营管理模式 [5]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建设运营全程践行生态理念 [2] - 沿线设置动物通道实现运输与自然和谐共生 [2] - 建立植被恢复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2] 运营协作与未来规划 - 本地调度员与中国调度员共同指挥列车运行 [5] - 继续秉持安全运营理念支持肯尼亚发展 [5] - 为共建一带一路树立更坚实的典范 [5]
肯尼亚道路与交通部副部长:融资创新助力中肯共建“一带一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2 23:46
肯尼亚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 肯尼亚计划深化与中国在铁路、港口、内河航运、机场等交通领域的合作,以建立多式联运为导向的交通基础设施 [1][10] - 重点推进标准轨距铁路(SGR)延伸项目,计划将铁轨从奈瓦沙延伸至基苏木、马拉巴,并进一步连接乌干达、南苏丹、卢旺达、刚果民主共和国 [2][4] - 优先发展"拉穆港-南苏丹-埃塞俄比亚交通走廊"(拉穆走廊),包括公路网络、标准轨距铁路、石油管道、机场等综合基础设施 [2][7] 中肯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 - 蒙内铁路(472公里)和内马铁路一期(120公里)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基础设施项目,采用中国标准、装备、技术和管理 [2] - 拉穆港1至3号泊位已建成运营,未来计划扩建新泊位,并以此为核心打造连接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南苏丹的运输网络 [7] - 蒙巴萨港2023年货物吞吐量达3598万吨(约162万标准集装箱),是东非最大港口,SGR项目显著提升其货物运输效率 [2][5] 区域经济联动效应 - 蒙巴萨港经济特区和SGR延伸项目将促进沿线城镇工业化发展,吸引投资者建立商业和物流中心 [5] - 拉穆走廊与现有"北部走廊"(以蒙巴萨港为起点)将形成双通道,强化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等邻国的经贸联系 [3][7] - SGR项目不仅服务肯尼亚,还覆盖乌干达、南苏丹、卢旺达、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国的货物运输需求 [4][5] 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 - 采用混合融资方式吸引私人资本,案例包括内罗毕快速路等由私人资本参与的关键项目 [8][9] - 需创新金融解决方案以应对高成本挑战,推动SGR、内河航道、港口等项目的资金筹措 [8][9] - 强调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和气候韧性,需抵御洪涝、干旱等气候变化冲击 [8] 中肯合作前景 - 双方将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深化绿色基建合作 [11] - 未来五年合作重点包括多式联运交通体系建设和双赢发展战略落地 [10][11] - 肯尼亚定位为"一带一路"在非洲的关键节点,SGR项目具有区域示范效应 [4][11]
蒙内铁路安全运营八周年纪念活动在肯尼亚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2 05:41
蒙内铁路运营成果 - 蒙内铁路安全运营八周年,累计运送旅客1534.2万人次,累计运输货物4039.6万吨,安全运营2923天 [8] - 铁路连接肯尼亚东部港口城市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是肯尼亚独立以来建设的首条铁路 [8] - 铁路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 [8] 中肯合作与活动 - 蒙内铁路是中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成功典范,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2] - 肯尼亚铁路局高层对中国建设和运营标轨铁路的贡献表示感谢,称其为"友谊之路" [2] - 活动期间发布铁路安全运营八周年纪念邮票和《非洲之星铁路运营有限责任公司2024-2025年度ESG报告》 [5] 活动参与情况 - 纪念活动在肯尼亚内罗毕车站举行,中肯有关企业和代表约200余人参加 [1] -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海燕,肯尼亚铁路局董事会主席阿布迪·巴雷、局长菲利普·马英加出席活动 [1]
友谊、繁荣、生态之路——肯尼亚蒙内铁路的八年共赢答卷
新华网· 2025-06-11 18:18
蒙内铁路项目概况 - 肯尼亚标轨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长592公里,包括蒙内铁路(472公里)和内马铁路一期(120公里) [1] - 项目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装备、中国技术、中国管理,开启了中国铁路全产业链境外落地合作新模式 [1] 经济与社会效益 - 项目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超过7.4万个,员工属地化率超过90%,培养2800余名铁路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2] - 蒙内铁路对肯尼亚GDP贡献率超2%,拉动沿线地区工业产值增长15% [3] - 货运发送量2025年1月突破67.8万吨,刷新单月历史记录 [3] 运输效率提升 - 蒙巴萨到内罗毕货运时间缩短至8小时,客运往返约5小时,相比过去十几个小时大幅提升 [2] - 乌干达坎帕拉到蒙巴萨港货物运输周期从21天缩减至数日 [3] - 承担蒙巴萨港货物集散任务超过30% [3] 运营数据 - 累计发送旅客1534.2万人次,发送货物4039.6万吨 [3] - 安全运营2923天(截至2025年5月31日) [3] 区域一体化发展 - 冷藏运输网络计划延伸至更多农业产区,并与乌干达、卢旺达等东非国家冷链体系对接 [3] - 项目推动肯尼亚转变为区域交通枢纽 [3] 生态保护措施 - 全线建设桥梁79座、涵洞572座、防护栅栏900公里,设置14处动物通道(部分高7米) [4] - 累计实现碳减排80万余公吨 [4]
习近平与外国友人的故事丨一封复信背后的中非情
新华社· 2025-06-09 02:52
中肯铁路合作项目 - 2016年北京交通大学与中国路桥公司启动联合培养肯尼亚本科生项目 林奈于2017年入学攻读工程管理专业 [1] - 2017年蒙内铁路建成通车 被当地视为"发展之路"和"幸福之路" 显著推动肯尼亚经济发展 [1] - 2023年底肯尼亚留学生及校友代表向习近平主席致信 表达学习铁路运营管理知识的意愿 林奈等已归国人员参与 [1] - 2024年1月习近平主席复信鼓励其继续为中肯和中非友好事业贡献力量 [1] - 2025年林奈被派往蒙内铁路担任安监工作 计划将所学铁路安全知识应用于当地社会发展 [1] 项目经济与社会效益 - 蒙内铁路直接创造超过74,000个就业岗位 [1] - 项目累计培养2,800余名铁路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 [1] 中非合作扩展 - 非洲大陆正推进更多类似蒙内铁路的中非合作项目 助力非洲青年职业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