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神玑NX9031智驾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电厂 | 李斌实现盈利目标的关键:新一代蔚来ES8只要29.88万
新浪财经· 2025-09-25 12:28
财务与融资 - 公司近期完成两笔总额21.6亿美元融资缓解资金压力[1] - 第二季度营收增长但亏损超51亿元同比扩大[1] - 公司目标第四季度实现盈利[1][17] 产品与交付 - 新一代ES8起售价29.88万元较第二代降10万元[1][15] - 乐道L90首月交付超1万辆达L60两倍水平[9] - 萤火虫品牌8月交付4346辆环比增84%居高端纯电小车销量首位[10] - 新一代ES8年产能4万辆24小时内售罄[1][13] 技术研发 - 累计研发投入超600亿元其中充换电领域占180亿元[3][6] - 自研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可替代4颗英伟达芯片单颗成本降2万元[4][6] - NT3.0平台零部件复用率提升如340kW后电机三车型共享[6] 基础设施 - 建成4746座充电站和3500座换电站含1001座高速换电站[6] - 第五代换电站将于明年初推出解决兼容性问题[6] 战略布局 - 坚持可充可换可升级技术路线放弃增程方案[8] - 多品牌战略覆盖10-80万元价位段含NIO/乐道/萤火虫三大品牌[8] - 2026年产品规划形成9系列与乐道L80/L90主攻大型SUV市场[16] 市场表现 - 新一代ES8上市10天获15万人试驾[13] - 乐道L90前备箱使用率达93%创造新使用场景[9] - 全系标配100kWh电池包并下调电池包价格2万元[16]
蔚来新ES6,小号ET9?
电动车公社· 2025-05-17 15:56
蔚来新ES6/EC6上市分析 - 新ES6/EC6起售价分别为33 8万元和35 8万元[1] - 采用NT2 5平台升级 配置ET9同款功能[8] - 搭载1000TOPS算力的神玑NX9031智驾芯片 配合激光雷达实现城市辅助驾驶等创新功能[8] - 中控升级为15 6英寸2K横屏 抬头显示面积增大并提供转向补盲影像[8] - NOMI升级至3 0版本 前排座椅通风按摩和方向盘加热成为标配[8] 产品升级策略分析 - 表面采用"加量不加价"策略 实际为"肉埋在饭里"的隐性升级[10] - 多项配置表未体现的改进显著提升用户体验[10] - ES6/EC6作为主力车型 产品力将影响公司能否维持2万+台月销量[10] 行业竞争态势 - 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产品更新迭代加速[12] - 车企需通过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提升保持竞争力[8][10]
「智驾」变「辅助」,亮起的不只是安全黄灯?|氪金·硬科技
36氪· 2025-05-06 08:03
行业监管动态 - 工信部出台监管文件限制智能驾驶功能及宣传 L2级别不允许使用"接管"进行宣传 不再受理"代客泊车"等驾驶员不能完全控制的功能 不允许公测[1] - 小米汽车在事故后调整SU7新车定购页面措辞 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2] 车企融资与市场反应 - 小米 比亚迪 蔚来近期进行配股融资 小米和比亚迪分别融资425亿港元和435亿港元 蔚来拟配售1.4亿股A类普通股融资40.3亿港元[3] - 配股消息引发二级市场担忧 比亚迪股价下跌超7% 小米单日市值蒸发近千亿港元 蔚来股价一度跌超8% 带动恒生科技指数单日下跌3.82%[3] 智能驾驶成本结构 - 智能驾驶研发占车企总支出38% 成为仅次于电池的第二大成本项[3] - 智驾系统整体成本在几千元至两三万元之间 占整车总成本5%至15% 高阶功能加入后比例进一步提升[5] - 激光雷达价格已降至千元左右 但仍是核心成本项[6] 技术路径与成本控制 - 车企采用"自研+外采"混合模式 理想汽车在高端车型采用自研AD Max系统 中低端采用外部供应商方案[5] - 自研芯片可节省成本 蔚来自研神玑NX9031芯片相比采用4颗Orin芯片节省约1万元成本[6] - 差异化方案成为趋势 基础款车型推纯视觉方案 高阶版本采用"纯视觉+激光雷达"融合路线[6] - 纯视觉方案存在隐性成本 数据训练成本高昂 头部企业数据标注总投入达数千万至上亿 单条数据成本可达几百至上千元[8] 财务表现与亏损状况 - 小米汽车2024年售出13.69万辆 全年亏损62亿元 平均每辆车亏损约4.5万元[9] - 蔚来单车亏损达10万元[9] 规模化发展策略 - 比亚迪发动"智驾平权" 在王朝 海洋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功能 10万级以上车型全系标配 10万级以下多数搭载[10] - 首批21款新车具备高阶智驾能力 价格下至7.88万元的海鸥 上至24.98万元的宋L EV 增配不加价[10] - 行业共识认为规模化量产是推动智驾成本下降关键 L2+城市智驾在10-20万元价格带渗透率不足0.2% 远低于25-40万价格带20%以上的渗透率[11] 技术挑战与用户认知 - 纯视觉方案在复杂场景面临挑战 夜间行驶和道路施工条件对系统识别能力要求极高[12] - 用户对智驾认知存在不足 功能减配放大了安全隐患[12] - 智驾系统对训练数据覆盖之外的"corner case"处理能力有限 包括地面标志线不清晰 极端天气摄像头遮挡 交警手势指挥等特殊场景[12]
在中国创新,为全球交付:第一财经记者盘点上海车展十大热门技术
第一财经· 2025-04-30 01:52
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 - 中国汽车工业已完成从"以市场换技术"到"输出技术方"的转变,站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全球创新高地 [1] - 2025上海车展聚焦技术创新,展现中国在技术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吸引力 [1] - "在中国创新,为全球交付"的"合资2.0时代"开启 [1] 热门技术概览 欣旺达智能电芯2.0技术 - 通过多维度智能传感器集成实现电芯全生命周期数据可控 [6] - 具备安全预警和电芯级电池护照功能 [6] 马瑞利OLED TFT像素化尾灯 - 全球首款采用OLED TFT技术的像素化尾灯,可动态传递车辆状态信息 [8] - 支持车路协同(V2X)无缝集成 [8] 佛吉亚透明车门技术 - 实时显示外部情况并提供危险警示 [11] - 为驾驶员与乘客提供动态氛围照明和信息显示 [11] 长安汽车金钟罩全固态电池 - 能量密度达400wh/kg,工作温度范围-40~80℃ [14] - 续航里程提升至1500km+,2026年进入装车验证阶段 [14] 东风汽车"天元智能"大模型 - 新车研发周期缩短35%以上,协同成本降低30% [18] - 产品定义精准度提升50% [18] 长城汽车4.0T V8发动机 - 防水等级达IPX8以上,专为越野和大排量场景设计 [22] - 由长城团队十年开发,支持高端产品序列 [22] 小马智行自动驾驶系统 - 第七代车规级系统成本较前代下降70% [23] - 搭载六类量产传感器,三款Robotaxi车型首次亮相 [23] 蔚来神玑NX9031智驾芯片 - 全球首颗量产5纳米智驾芯片,单颗算力等同英伟达Thor-X [25] 黑芝麻智能安全底座 - 武当C1200芯片实现ASIL-D最高安全等级 [27] - 硬件级安全隔离消除跨域数据隐患 [27] 奇瑞人型机器人Mornine gen-1 - 41个自由度,灵巧手单手12自由度 [31] - 配备3D激光雷达、深度相机等传感器,续航2小时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