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效贷
icon
搜索文档
中小银行如何更好服务地方绿色发展?
中国环境报· 2025-09-01 02:08
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中小银行,在服务生态环保、促进地方绿色低碳转 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地方中小银行以其贴近基层、服务灵活、适应市场、了解本地经济结构的 优势,不仅在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具备服务区域绿色发展的天然条件。新 形势下,地方中小银行亟须转变传统思维,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将绿色金融理念深度嵌入业务发展全过 程。 近年来,随着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中小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在服务绿色发展方面进 行了很多探索,但仍面临不少挑战。笔者认为,地方中小银行要继续深化绿色金融服务,为地方绿色发 展提供支撑,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地方中小银行应积极融入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提升对生态环保项目的金融服务能力。各地中小银行可结 合本地区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设立绿色信贷专项额度,优先支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重 点领域的优质项目。通过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构建绿色低碳的经济 体系。 同时,建立绿色审批通道,简化贷款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确保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能够快速获得资金 支持,尽早落地见效。此外,还可根据地方特色制定差异化的 ...
威海上半年绿色贷款余额超1353亿元
齐鲁晚报· 2025-08-27 07:29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果 - 威海市绿色贷款余额达1353.12亿元 同比增长35.49% 占全部贷款比重21.8% [1] - 创新推出"绿色工厂贷"及碳汇质押贷款等10款特色金融产品 [1] - 绿色金融数智化平台"绿e融"正式上线 整合11类部门数据覆盖14万户企业 [2] 数字化平台建设 - "绿e融"平台实现蓝绿项目一键认定及环境效益自动测算 集成143款绿色金融产品 [2] - 平台入驻31家银行及53家保险机构 通过智能引擎实现企业需求与金融产品双向匹配 [2] - 碳信用平台接入129家规上企业 累计处理数据180万条 为40余家企业完成碳足迹核算 [3] 蓝色金融体系创新 - 建立全国首个蓝色投融资项目库 首批入库71个项目 涵盖海工装备及海上风电等领域 [4] - 蓝色项目已获授信159亿元 其中海洋生态修复贷款65.2亿元 海上清洁能源贷款37.6亿元 [4] - 蓝色贷款余额达284.7亿元 占绿色贷款总量21.4% 180笔贷款获政策性激励 [4] 碳汇交易突破 - 开发全省首个牡蛎碳汇核算标准 年均减排量达130.77万吨CO?当量 [6] - 完成全省首笔1500吨牡蛎碳汇交易 涉及5家企业用于自身碳中和 [6] - 探索碳汇保险及质押融资产品 将碳汇概念融入生态旅游项目 [6] 金融机构专业化建设 - 全省首创绿色支行"认定+考核"体系 已评定21家绿色支行 [7] - 绿色支行累计授信565.96亿元 发放贷款350.42亿元 其中绿色贷款占比83% [7] - 创新推出55款特色产品包括"碳效贷"等 精准支持50余个绿色项目 [7]
江西九江:金融发力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8-15 02:33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金融支持 -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2016年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优先导向,九江作为重要节点城市拥有152公里长江岸线,既是生态功能区也是工业基地 [1] - 九江金融系统将长江生态修复列为首要任务,与产业转型、生态价值转换并列为三大核心工作,推动出台《九江市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3] - 截至2025年6月末,九江绿色贷款余额达990.15亿元,同比增长23.25%,新增绿色贷款占比达54.4% [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金融创新 - 湖口县江豚湾项目获农业发展银行10.6亿元贷款,采用未来收益权质押模式,江豚数量从800只增至1249只,配套科普馆两年接待23万人,年均收入1.64亿元 [2] - 全国首单生物多样性挂钩银团贷款5亿元落地九江,利率与鄱阳湖保护目标挂钩,最高可为企业年降成本25万元 [11] 水环境治理与金融工具应用 - 九江金融系统累计投入193.7亿元信贷资金治水,通过银团贷款和项目库机制降低风险,入湖污染削减率超80%,长江干流水质连续7年保持Ⅱ类 [6][7] - 工商银行在滨江改造项目中采用"一项目一策",通过特许经营、收益权质押破解公益项目融资难题 [7] 工业转型与绿色金融实践 - 湖口县工业园区开展转型金融试点,九江银行推出"碳效贷"5.35亿元,利率较普通贷款低1个百分点以上,与企业碳减排表现挂钩 [9] - 交通银行18亿元银团贷款支持心连心化工清洁改造,其甲醇项目获全国节能双十佳奖,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9] 生态价值市场化机制突破 - 九江首创排污权抵押贷款400万元,通过排污权交易试点将环境容量使用权市场化 [10] - 金融系统通过量化生态价值标的(如排污权、生物多样性指标)建立"资金流入—环境改善—价值提升"循环机制 [12] 零碳能源与产业升级 - 彭泽县棉船岛风电项目年发电2.44亿度,节约标煤9.6万吨,减少CO₂排放24万吨,获工商银行6亿元联合授信支持,成为长江首个"零碳岛" [8] - 转型金融推动高碳行业绿色升级,银行通过价格杠杆引导企业实现"节能降本"与"低碳发展"双赢 [13]
夯实区域金融服务“基石” 推动区域产业再上台阶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7
公司核心业务与定位 - 浙江省首家上市农商银行 深耕本土市场 坚持银行自身发展好 区域经济服务好 社会责任履行好的经营初心 [1][2] - 构建全方位成体系以人为核心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做老百姓家门口银行 借助点多面广的农信优势构建强大普惠金融服务平台 [3] - 在柯桥区存款市场占比超40% 贷款市场占比30% 连续十年获得行风评议第一名 2023年获优胜单位称号 [3] - 近10年坚持推进大零售和数字化转型 三次获得农商银行标杆银行称号 2023年6月成为绍兴金融系统首家全国银行业百佳示范单位 [3] 区域经济环境 - 柯桥区拥有市场主体19万余家 规上工业企业1300余家 上市企业25家 上规模民营企业数量居浙江省第一 [1] - 纺织业为支柱产业 年产值超1300亿元 产能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1] - 新材料 生命健康 泛半导体三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初步形成新材料园 健康岛 光电谷等新兴产业集群 [1] 绿色金融战略实施 - 出台绿色金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实施差异化绿色信贷政策 结合信贷投向指引发挥资源配置功能 [5] - 截至2024年12月末绿色贷款金额45.909亿元 较年初新增27.13亿元 增速达144.44% [5] - 绿色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3.56% 较年初提升1.9个百分点 年均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不良率为零 [5] - 重点支持印染产业集聚升级 截至2024年12月末对印染企业相关升级贷款投放余额达35.44亿元 [4]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创新绿能贷系列产品 包括碳效贷 节能减碳技改贷 碳减排贷 [5][6] - 截至2024年12月末服务碳效码企业561户 贷款121.56亿元 服务节能减碳技改企业88户 贷款37.4亿元 [6] - 服务绿色能源金融评价运用企业677户 贷款113.58亿元 [6] - 通过排污权抵押 碳排放权抵押等方式累计发放绿色贷款144.24亿元 余额5.96亿元 [6] - 开发基于碳排放权交易 排污权交易的金融产品 探索纺织行业碳足迹金融产品 [6] 特色化运营体系 - 设立两家绿色金融特色支行:滨海支行支持绿色工业贷款 王坛支行支持绿色农业贷款 [6] - 总行在信贷资源配置 资金价格 产品试点 人员配备 尽职免责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6] - 客户选择该行主要因服务团队重视客户痛点 尽管大行利率更低仍保持合作 [3]
金融改革向“绿”行成果丰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绿色金融市场
证券日报网· 2025-07-07 02:45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 绿色信贷余额从2014年不到6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36 6万亿元 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每年近万亿元 绿色投融资总量超过每年5万亿元 [2] - 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 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36 6万亿元 同比增长21 7% 远超各项贷款增速 [1] - 绿色金融产品日益丰富 除传统绿色信贷外 绿色债券 绿色保险等产品创新活跃 如湖州推出的"碳效贷""碳价贷""零碳车险"等 [2] 湖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果 - 湖州自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 累计形成74项全国首创性试点成果 绿色信贷年均增长41% 绿色信贷余额占全部贷款比重超33% 高于全国平均近20个百分点 [1] - 湖州发布《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实施方案》 启动政银协同工作机制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10家银行将共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 [1] - 湖州通过绿色金融改革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产业和项目 支持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如推动制造业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 [3] 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 - 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快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 引导金融支持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支持浙江湖州打造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 [3] - 浙江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引领 形成可复制的"湖州经验" 成功实践已推广至国内外多个地区 [3] -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 绿色金融改革意义 - 深化绿色金融改革能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引导金融资源支持产业低碳发展 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3] - 可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助力生态价值转化 为国际合作提供实践经验 [3] - 绿色金融整体呈现良性发展势头 方向明确 支持措施精准 规模快速增长 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能效不断提升 [2]
锐意改革创新,推动自身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访九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时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07 08:38
党建领行与战略执行 - 公司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书记领航"重点工程,完善党建和业务联动互促工作机制,打造"九久红银"党建品牌,创新推出"党建链引领产业链"模式 [2] - 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2024年末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5%至5164.59亿元,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同比增长6.4%至3208.35亿元,负债总额同比增长2.4%至4739.26亿元 [2]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88亿元,净利润7.62亿元,取得营收与净利双增长 [2] 业务转型与创新 - 公司推出全国首单"银行保函"增信的知识产权证券化ABN,落地江西省首单"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普惠贷款业务 [3] - 公司推进厅堂一体化,远程柜台日均交易量增长近3.74倍,提升业务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3] - 公司打造"15分钟金融服务业态圈",搭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一站式"产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4] 服务地方经济与产业支持 - 公司将信贷资源优先投向本土,累计服务新市民客户约15万名 [3] - 公司支持制造业、文旅产业、航运产业快速发展,创新推出"有机硅产业贷""模具产业贷""航运产业贷""纺织产业贷"等专属服务方案 [4] - 公司探索区域级产业大脑建设,加快形成"一县一策、一产业一方案" [4] 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 - 公司创新打造"技术流"评价体系及授信服务方案,为科技型制造企业提供免抵押、免担保授信服务,推出"九银数智贷"和"科企融"产品 [5] - 公司将绿色信贷纳入全行党建考核,创设"碳效贷""数碳融"产品,累计投放碳减排贷款4.05亿元,带动年度减排量8.2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5] - 公司获批人民银行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机构,支持九江、上饶等地落地11个碳减排项目 [5] 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服务 - 公司创新"四专"工作机制,打造"五应五尽"服务模式,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5] - 公司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金融供给,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