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游产品

搜索文档
三星堆、云冈石窟被研学团“包围” !自然探索、非遗体验成新热点,考古发现如何变身文旅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6:23
暑期文旅市场表现 - 暑期旅游需求强劲 机票 酒店 租车等旅游订单量持续增长 品质游趋势明显 订单均价同比增长9.9% [1] - 学生和家庭客群增加 包含文化娱乐体验的旅行热度大幅增长 [1] - 研学类产品咨询量和预订量显著提升 自然探索类产品搜索量同比激增120% 非遗体验成为新热点 [3] 文博热与研学游发展 - 2025年暑期文博热带动研学游持续升温 兵马俑 三星堆 莫高窟 云冈石窟等吸引大量亲子及银发游客 [1] - 大众更愿意到就地保护的文物或文化遗址展开深度游 [1] - 三星堆博物馆暑期接待130余万人 德阳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超2200万人次 其中近三成集中在三星堆 全市游客总量突破7000万人次 [4] 考古发现与文旅产业融合 - 考古遗址成为研学游热门目的地 三星堆博物馆5公里范围内有近10家以三星堆为主题的研学机构 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7月每天接待约500人 [4] - 考古发现承载文明溯源的权威性与文化认同的深层价值 符合文旅产品打造的底层价值逻辑 [6] - 考古发现到成为文旅资源需经历三阶段:注意力效应引发公众好奇和学术关注 资源投入包括博物馆建设和配套设施 产业转化形成景区化运营和综合旅游目的地 [8] 文物古迹的价值与开发挑战 - 文物古迹具备资源稀缺性特点 对打造差异化文化和旅游产品具有重要作用 [10] - 标志性文物发现能给当地带来极大价值 如殷墟出土对安阳发展的带动作用 [10] - 多地出现争抢文物古迹现象 核心动力是争取文旅产业发展经济红利 [12] - 文物文旅开发不应过早介入 考古未定性阶段进行文旅包装存在文化内涵呈现和产品定位设计风险 [12]
三星堆、云冈石窟被研学团“攻占”,为何大量文物古迹捧着“金饭碗”却赚不到文旅钱?
36氪· 2025-09-03 12:17
伴随开学季的到来,暑期文旅市场的火热态势告一段落。 《2025年暑期出游快报》显示,今年暑期旅游需求强劲,机票、酒店、租车等旅游订单量持续增长;品质游趋势明显,订 单均价同比增长9.9%。学生和家庭客群的增加,让包含文化娱乐体验的旅行热度大幅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获悉,2025年暑期文博热带动研学游持续升温。兵马俑、三星堆、莫高窟、云冈石窟等吸引了 大量亲子及银发游客。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大众并非只停留在城市展开研学游,而是更愿意走出去,到就地保护的文物或 文化遗址"身边"展开深度游。 2025年暑假期间,三星堆博物馆人流如织,共接待130余万人,"为一个馆,赴一座城",德阳这座城市因三星堆成为全国游 客争相前往的旅游热土。数据显示,2024年德阳市25个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超2200万人次,其中,近三成集中在三星 堆,全市游客总量突破7000万人次,位居四川全省第五。 随着公众文化热情高涨,考古遗址也逐渐成为研学游的热门目的地。据了解,距离三星堆博物馆不足5公里的范围内,有近 10家以三星堆为主题的研学机构。今年7月,仅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每天就要接待500人左右。研学与旅游叠加,正在成为 推动地方 ...
货不对板、缺“研”少“学”……选择研学游该如何避坑
人民日报· 2025-08-22 02:34
行业现状与市场规模 - 研学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并蓬勃发展 吸引大量家长下单[1] - 行业参与者多元化 除旅行社和教育培训机构外 博物馆、科技企业、亲子酒店等机构纷纷入局[4] - 价格区间差异显著 针对清华北大的研学游产品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3] 行业乱象与问题 - 存在安全事件频发问题 有案例显示儿童在活动中意外受伤[2] - 普遍存在价格虚高现象 五天四晚主题研学产品费用达6000多元但体验不佳[2] - 货不对板问题突出 实际行程与宣传严重不符 宣传中的"启发性课程"实际仅为参观打卡[2] - 缺乏专业课程设计 许多产品仅安排校园参观拍照 没有专业教师队伍[3] - 收费缺乏统一标准 住宿标准模糊 "学生公寓"等称呼导致实际接待远低于预期[3] - 资质缺失问题严重 多家机构在没有取得旅行社资质情况下开展业务[4] - 虚假宣传普遍 电商平台存在标价298元的产品仅含校园预约 专业讲解需额外加价700元[3] 政策监管与标准建设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出台《研学旅游服务要求》等多个行业标准[4] - 职业体系逐步完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2年版职业分类大典增加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 2024年更名为研学旅游指导师[5] - 监管试点启动 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11月确定黑龙江等6省份作为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首批试点[7] - 多地发布示范基地名单 为家长选择提供参考依据[7] 行业规范建议 - 机构需具备旅行社资质 教育机构开展业务需取得资质或与有资质机构合作[4] - 随团服务人员与参与者配比要求不低于1:20[6] - 住宿地30分钟车程内需有可提供救治的医疗机构[6] - 需购买旅行社责任险并制定专项保险方案 建议参与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6] 消费者选择指南 - 优先选择国家认可的示范基地及相关机构产品[7] - 报名前需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查询机构资质信息[6] - 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信用情况[6] - 建议签订合法有效合同并明确各方责任与权利[7] - 纠纷投诉渠道明确 旅行社组织的活动可直接向文旅部门投诉反映[7]
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缺“研”少“学”……选择研学游 该如何避坑(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8-21 22:05
研学游市场现状 - 研学游热度持续攀升,市场蓬勃发展,暑假期间各类研学游产品纷纷上新吸引家长下单 [1] - 研学游机构泥沙俱下,导致安全事件频发,存在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缺"研"少"学"等问题 [1] - 市场上很多普通旅游产品打着研学游旗号宣传包装,价格水涨船高 [3] - 研学游收费缺乏统一标准,同类产品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差距很大 [3] 行业乱象案例 - 内蒙古某机构无资质经营研学游业务,实际行程与宣传不符导致孩子受伤,被处罚款2万元 [2] - 浙江杭州五天四晚人工智能主题研学游实际仅为参观打卡,费用达6000多元 [2] - "清华北大深度研学"产品298元团费仅含校园预约,讲解服务需另加700元且讲解人员无专业资质 [3] - 部分产品住宿标准模糊,标注"学生公寓"实际接待标准远低于预期 [3] 政策与标准 - 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已提及研学相关内容 [4] - 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研学旅游服务要求》等多个行业标准 [4] - 2024年11月文旅部在6省份开展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工作 [7] - 研学旅行指导师被纳入《职业分类大典》,但职业标准尚在制定中 [5] 行业参与主体 - 除旅行社和教育培训机构外,博物馆、科技企业、亲子酒店等纷纷入局研学游市场 [4] - 开展研学游需具备旅行社资质,但大量无资质机构违规经营 [4] - 研学旅游指导师培训市场混乱,存在短期培训即可拿证现象 [5] 家长选择建议 - 应选择取得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正规机构 [6] - 可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查询机构资质 [6] - 建议选择国家认可的研学示范基地产品 [7] - 需签订合法合同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 [7] 安全保障措施 - 随团服务人员与参与者配比不低于1∶20 [6] - 住宿地30分钟车程内需有可提供救治的医疗机构 [6] - 需购买旅行社责任险并制定专项保险方案 [6] - 社区组织的研学活动实现"2名成人看护3-4名儿童"的高监护配比 [7]
研学游,目标瞄准品质优(探访)
人民日报· 2025-08-19 22:4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2025年研学旅行市场规模预计达2132亿元 同比增长19% [4] 产品与课程特点 - 人工智能主题研学课程包含模拟救援编程实践 控制机器狗执行任务 [5] - 航天研学课程针对不同学段定制 小学生侧重火箭模型拼装 初高中生引入轨道计算等进阶知识 [6] - 课程设计注重可触可感体验 通过实践反馈完善细节 [5] - 海南航天研学包含现场观摩火箭发射 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展示宇宙模拟影像 [6] - 浙江衢州推出200余门校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16条精品研学线路 [10] 市场需求与用户反馈 - 家长认为研学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 可培养科学兴趣和独立能力 [6][7] - 教育工作者认为研学有助于知行合一 使课本知识转化为鲜活场景 [7] - 存在服务质量问题 如科技主题研学出现"货不对板" 宣传与实际不符 [9] 行业规范与监管 - 部分机构无资质经营 如海南某科普教育公司未取得旅行社业务许可 [9] - 2024年5月文旅部实施3项研学游行业标准 涵盖服务要求/人员配置/安全管理等 [10] - 海南成立省级研学旅游协会并发布相关标准 持续开展导师培训 [10] - 探索建立研学机构白名单制度 加强多部门统筹协调 [11] 机构运营与创新 - 皓石教育采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培训导师 以政策文件和从业经验构建资料库 [8] - 指导老师需具备复合型能力 兼顾教育与安全 [8] - 行业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 优化产品供给 [11]
透视研学游的“冷”与“热”
人民日报· 2025-08-18 03:30
行业市场表现分化 - 暑期研学游市场呈现冷热不均现象 部分项目咨询量同比下降60% 成团人数不足[1] - 高质量产品保持高热度 如青海民俗体验 贵州天文探索和广东农耕一日营供不应求[1] - 市场分化反映需求变化 关键影响因素在于产品品质和消费者体验[2] 行业问题分析 - 低质量产品存在游而不学 走马观花式打卡问题[2] - 存在货不对板现象 宣传的专业导师被替换为身份不明导游[2] - 部分产品以参观免费场馆为主却大幅抬价 存在安全隐患[2] 行业发展方向 - 需要聚焦提质升级 打造精品课程 提升研学实效[2] - 应注重差异化设计 提供从学到研的深层体验[3] - 需平衡商业性与公益性 严守诚信规则提升服务品质[3] 行业监管环境 - 教育部等多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3] - 旅游行业实施《研学旅游服务要求》等标准 制度规则完善[3] - 多地治理乱象 推荐特色线路 公共机构加入供给[3] 市场前景 - 行业经历大浪淘沙 严格监管和多元需求打开新空间[3] - 创新能力强和服务品质高的企业将获得口碑和增量[3] - 行业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3]
透视研学游的“冷”与“热”(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8-14 21:58
行业现状与市场表现 - 暑期研学游市场呈现冷热不均现象 部分项目成团人数不足且咨询量同比下降60% [1] - 热门产品保持高热度 如青海民俗游戏闯关 贵州天文体验解锁及广东农耕一日营增至每周4期仍供不应求 [1] 市场需求变化核心因素 - 产品品质与消费者体验成为市场分化关键因素 差评导致遇冷 [2] - 具体问题包括游而不学走马观花 专业导师替换为身份不明导游 以及利用公益资源大幅抬价等乱象 [2] - 家长需求聚焦于孩子深度体验与安全保障 拒绝浅尝辄止式产品 [2] 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 -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需回归研学初心并注重解决问题 [2] - 成功产品需具备差异化设计 如新体验玩法 独家资源整合及小众赛道开发 [2] - 政策环境持续完善 教育部等多部门发布推进意见 旅游行业实施服务标准 [3] - 监管趋严与需求多元化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优质供给日益丰富 [3] 产品战略与竞争要素 - 需平衡商业性与公益性 以游为载体 研与学为核心目的 [3] - 核心竞争力在于寓教于乐的差异化设计 从学到研的深层体验及诚信规则 [3] - 创新能力与服务品质成为收获口碑与增量的关键 [3]
谁都能骑在旅行社的头上?“内卷式”竞争的结局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21
行业现状与问题 - 研学旅游行业陷入恶性竞争 旅行社与研学机构各自为战 导致暑期市场爆冷 [3] - 价格战导致研学游产品品质缩水 利润空间压缩 形成"利润为负—品质下降—消费者流失"恶性循环 [4][5] - 旅行社擅长机酒食宿供应链但缺乏教育内容 研学机构有专业师资但成本控制弱 双方未发挥互补优势 [3] 合作共赢案例与数据 - 北京某国际旅行社与STEAM教育机构合作的"丝绸之路科考营"实现35%溢价 [8] - 采取战略合作的机构平均利润率比完全竞争模式高18个百分点 [8] - 国家旅业网持续倡导合作共赢理念 8月28日将在西安举办旅行商研学峰会推动行业协作 [9] 参展企业业务亮点 - **支付宝企业码**:提供导游带团数字化支付解决方案 替代传统现金预支模式 [11] - **佳凡文旅**:覆盖全球航线 服务800余家文旅企业 聚焦研学等五大赛道 [11][12] - **达美游学**:覆盖40国教育资源 提供海外营地考察与定制游学服务 [12][13] - **阡鹿旅游**:整合全球9000家奢华酒店资源 开发高端订房异业合作 [14][15] - **华飞航旅**:累计服务5万人次研学交通 专注航司及铁路资源整合 [15][16] 企业参展诉求 - 支付宝企业码目标精准获取本地客户 转化产品使用 [11] - 佳凡文旅寻求合作开发研学产品线 实现资源共享 [12] - 华飞航旅计划接触采购决策者 收集真实市场需求反馈 [16]
万余活动登场 北京加码暑期文旅供给
北京商报· 2025-07-09 16:37
暑期文旅活动安排 - 北京市文旅局推出"京彩夏日"暑期文旅系列活动 围绕毕业季 研学游 演艺游 京郊游 焕新游五大板块 重点推出150余场夏日主题活动 6200余场精品演出 3800余场惠民文化体验活动 [1] - 针对毕业季推出"毕业季来北京的10件事" 包括逛胡同 看演出 探访世界文化遗产 打卡潮流艺术街区等 [3] - 打造暑期研学游产品矩阵 发布"夏日研学走读北京"10条研学主题线路 涵盖红色足迹 戏曲民俗 非遗体验等内容 [3] 暑期演出市场 - 儿童剧方面推出"打开艺术之门"艺术节45场演出及12个艺术夏令营 "缤纷国图"儿童演出季20场演出 [4] - 名团名剧方面汇集国家大剧院《第十二夜》 北京人艺《海鸥》 上海歌舞团《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精品 [4] - 国际舞台引进俄罗斯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 冰上芭蕾《天鹅湖》 意大利原版音乐剧《神曲》等 [4] - 林俊杰 陈奕迅等多场明星演唱会落地北京 [4] 京郊旅游 - 推出7条暑期乡村旅游线路 解锁京郊原始森林 高山草甸 湿地生态等清凉好去处 [5] - 密云区玫瑰情园 清凉谷等景区免费发放超1.38万张门票 38家民宿 酒店推出折扣 [5] - 平谷梨树沟开通全市首个夜间漂流项目 延庆区融合夜市 光影秀与运动元素 [6] - 八达岭 居庸关 慕田峪长城及雁栖湖等景区推出沉浸式夜游 [6] 暑期旅游数据 -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 暑期整体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 北京位列热门暑期旅游目的地Top1 [6] - 飞猪数据显示 北京暑期机票 酒店预订量同比快速增长 定制游 接送机/站同比分别增长128% 74% [6] - 北京环球度假区 故宫博物院 北京野生动物园 中国科学技术馆 北京欢乐谷等是暑期亲子游热门景点 [6] 博物馆服务优化 - 首都博物馆 中国电影博物馆 国家自然博物馆等22家博物馆采取周二闭馆或取消闭馆日措施 [7] - 20家博物馆将延时开放 包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华侨博物馆 北京天文馆等 [7] 夜经济活动 - 全市公共文化机构推出3800余场惠民活动 布局夜间市集 露天电影 光影音乐节等项目 [8] - 前门大街 隆福寺等街区推出夏日夜游 月亮河 农展馆 潘家园等特色夜市营造"逛吃"体验 [8] - 首钢园音乐会 亮马河星空夜航 龙潭中湖摩天轮之夜等打造专属记忆 [8] 入境旅游服务 - 策划6条暑期入境旅游主题线路 包括历史文化研学之旅 科技探索研学之旅等 [4] - 持续推行通关便利措施 推动实现旅客进出境无感通关 [8] - 完善24小时不打烊"北京服务"综合服务中心功能 为入境游客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8]
北京暑期文旅供给加码,万余场活动激活夏日消费
北京商报· 2025-07-09 10:45
暑期文旅活动安排 - 北京市文旅局推出"京彩夏日"暑期文旅系列活动 围绕毕业季、研学游、演艺游、京郊游、焕新游五大板块 [1] - 重点推出150余场夏日主题活动、6200余场精品演出、3800余场惠民文化体验活动 [1] - 联动市场主体创新策划一系列线路玩法和优惠举措 [1] 研学游产品 - 针对毕业季推出"毕业季来北京的10件事" 包括逛胡同、看演出、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等体验 [3] - 打造暑期研学游产品矩阵 发布10条研学主题线路 涵盖红色足迹、非遗体验、科技启蒙等内容 [3] - 策划6条暑期入境旅游主题线路 包括历史文化研学、科技探索等方向 [4] 演出市场 - 儿童剧方面推出"打开艺术之门"艺术节45场演出及12个艺术夏令营 "缤纷国图"儿童演出季20场演出 [4] - 名团名剧包括国家大剧院《第十二夜》、北京人艺《海鸥》等精品 [4] - 国际演出包括俄罗斯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冰上芭蕾《天鹅湖》等 [4] 京郊旅游 - 推出7条暑期乡村旅游线路 聚焦古村新韵、自然探索等消夏场景 [6] - 密云区玫瑰情园、清凉谷等景区免费发放超1.38万张门票 38家民宿酒店推出折扣 [6] - 平谷梨树沟开通全市首个夜间漂流项目 延庆区融合夜市、光影秀与运动元素 [6] 暑期旅游数据 - 暑期整体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 北京位列热门暑期旅游目的地Top1 [7] - 北京暑期机票、酒店预订量同比快速增长 定制游、接送机/站同比分别增长128%、74% [7] - 热门景点包括北京环球度假区、故宫博物院等 主要客源地来自河北、天津等地 [7] 博物馆服务优化 - 22家博物馆采取周二闭馆或取消闭馆日措施 20家博物馆将延时开放 [9] - 北京汽车博物馆等将闭馆日由周一调整为周二 同时延长开放时间 [9] - 香山革命纪念馆等取消闭馆日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20家将提供延时服务 [9] 夜经济活动 - 全市公共文化机构推出3800余场惠民活动 布局夜间市集、露天电影等项目 [10] - 前门大街、隆福寺等推出夏日夜游 月亮河、农展馆等特色夜市营造"逛吃"体验 [10] - 首钢园音乐会、亮马河星空夜航等打造专属记忆 "园博之夜"融合美食音乐休闲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