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游指导师

搜索文档
选择研学游,该如何避坑
新华网· 2025-08-21 23:36
行业现状与问题 - 研学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并蓬勃发展 但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安全事件频发 存在价格虚高 货不对板 缺研少学等问题屡受家长质疑[1] - 实际行程与宣传严重不符案例频现 例如内蒙古某机构因无资质经营被罚没违法所得并处罚款2万元 浙江杭州家长支付6000多元人工智能主题产品仅获得参观打卡体验[2] - 电商平台存在虚假宣传现象 例如298元清华北大深度研学产品仅含校园预约 专业讲解需另加价700元且由社会兼职人员提供[3] - 收费缺乏统一标准 同类产品价格区间从几百元到数千元 住宿等接待标准常低于预期 部分产品无学习环节和课程设计[3] - 行业面临多重监管挑战 涉及市场监管 教育 文旅等多部门管理 需在顶层设计建立综合协调机制[5] 行业规范与政策 - 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完善 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及研学内容 2024年文旅部出台《研学旅游服务要求》等多项行业标准[4] - 职业体系得到官方认定 2022年《职业分类大典》新增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 2024年更名为研学旅游指导师[5] - 2024年11月文旅部启动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 首批包含黑龙江 浙江 安徽 山东 湖北 四川6省份 多地已发布研学示范基地名单[7] 机构运营与资质 - 开展研学游需具备旅行社资质 教育机构需取得资质或与有资质旅行社合作 但大量无资质机构违规开展业务[4][5] - 随团服务人员与参与者配比需不低于1:20 住宿地30分钟车程内需有医疗机构 需购买旅行社责任险及人身意外伤害险[6] - 家长可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查询机构资质 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企业信用[6] 人才培养机制 - 市场急需既懂教育规律又熟悉旅游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但研学旅游指导师职业标准尚在制定中[5] - 培训认证体系混乱 出现数百元短期培训或线上考试即可获证现象 发证单位五花八门缺乏统一规范[5] 消费者权益保障 - 建议选择国家认可的示范基地产品 签订合法合同明确权责 重点关注与自身权益相关的条款[7] - 纠纷投诉需明确组织方主管部门 旅行社组织的活动纠纷可向文旅部门直接投诉[7] - 社区组织提供替代方案 例如内蒙古某社区实现2名成人看护3-4名儿童的高监护配比 并购买意外伤害保险[7]
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缺“研”少“学”……选择研学游 该如何避坑(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8-21 22:05
研学游市场现状 - 研学游热度持续攀升,市场蓬勃发展,暑假期间各类研学游产品纷纷上新吸引家长下单 [1] - 研学游机构泥沙俱下,导致安全事件频发,存在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缺"研"少"学"等问题 [1] - 市场上很多普通旅游产品打着研学游旗号宣传包装,价格水涨船高 [3] - 研学游收费缺乏统一标准,同类产品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差距很大 [3] 行业乱象案例 - 内蒙古某机构无资质经营研学游业务,实际行程与宣传不符导致孩子受伤,被处罚款2万元 [2] - 浙江杭州五天四晚人工智能主题研学游实际仅为参观打卡,费用达6000多元 [2] - "清华北大深度研学"产品298元团费仅含校园预约,讲解服务需另加700元且讲解人员无专业资质 [3] - 部分产品住宿标准模糊,标注"学生公寓"实际接待标准远低于预期 [3] 政策与标准 - 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已提及研学相关内容 [4] - 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研学旅游服务要求》等多个行业标准 [4] - 2024年11月文旅部在6省份开展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工作 [7] - 研学旅行指导师被纳入《职业分类大典》,但职业标准尚在制定中 [5] 行业参与主体 - 除旅行社和教育培训机构外,博物馆、科技企业、亲子酒店等纷纷入局研学游市场 [4] - 开展研学游需具备旅行社资质,但大量无资质机构违规经营 [4] - 研学旅游指导师培训市场混乱,存在短期培训即可拿证现象 [5] 家长选择建议 - 应选择取得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正规机构 [6] - 可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查询机构资质 [6] - 建议选择国家认可的研学示范基地产品 [7] - 需签订合法合同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 [7] 安全保障措施 - 随团服务人员与参与者配比不低于1∶20 [6] - 住宿地30分钟车程内需有可提供救治的医疗机构 [6] - 需购买旅行社责任险并制定专项保险方案 [6] - 社区组织的研学活动实现"2名成人看护3-4名儿童"的高监护配比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