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学游安全保障
icon
搜索文档
货不对板、缺“研”少“学”……选择研学游该如何避坑
人民日报· 2025-08-22 02:34
行业现状与市场规模 - 研学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并蓬勃发展 吸引大量家长下单[1] - 行业参与者多元化 除旅行社和教育培训机构外 博物馆、科技企业、亲子酒店等机构纷纷入局[4] - 价格区间差异显著 针对清华北大的研学游产品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3] 行业乱象与问题 - 存在安全事件频发问题 有案例显示儿童在活动中意外受伤[2] - 普遍存在价格虚高现象 五天四晚主题研学产品费用达6000多元但体验不佳[2] - 货不对板问题突出 实际行程与宣传严重不符 宣传中的"启发性课程"实际仅为参观打卡[2] - 缺乏专业课程设计 许多产品仅安排校园参观拍照 没有专业教师队伍[3] - 收费缺乏统一标准 住宿标准模糊 "学生公寓"等称呼导致实际接待远低于预期[3] - 资质缺失问题严重 多家机构在没有取得旅行社资质情况下开展业务[4] - 虚假宣传普遍 电商平台存在标价298元的产品仅含校园预约 专业讲解需额外加价700元[3] 政策监管与标准建设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出台《研学旅游服务要求》等多个行业标准[4] - 职业体系逐步完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2年版职业分类大典增加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 2024年更名为研学旅游指导师[5] - 监管试点启动 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11月确定黑龙江等6省份作为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首批试点[7] - 多地发布示范基地名单 为家长选择提供参考依据[7] 行业规范建议 - 机构需具备旅行社资质 教育机构开展业务需取得资质或与有资质机构合作[4] - 随团服务人员与参与者配比要求不低于1:20[6] - 住宿地30分钟车程内需有可提供救治的医疗机构[6] - 需购买旅行社责任险并制定专项保险方案 建议参与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6] 消费者选择指南 - 优先选择国家认可的示范基地及相关机构产品[7] - 报名前需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查询机构资质信息[6] - 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信用情况[6] - 建议签订合法有效合同并明确各方责任与权利[7] - 纠纷投诉渠道明确 旅行社组织的活动可直接向文旅部门投诉反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