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机

搜索文档
鱼跃医疗20250926
2025-09-28 14:57
**鱼跃医疗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一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为鱼跃医疗 专注于家用医疗器械领域[1] * 2025年发展战略聚焦高增长赛道 如连续血糖监测仪CGM和家用睡眠呼吸机 并布局急救等潜力领域[3] * 业务分为三大板块 基石性业务轮椅 制氧机 血压计提供稳定现金流 重点聚焦业务呼吸治疗 血糖管理及家用健康检测带来中短期业绩回报 高潜力新兴业务如急救类AED为未来增长点[7] * 公司通过海外建厂 产品注册及与海外龙头合作拓展海外业务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增长266%[4][16] * 公司认购全球呼吸治疗龙头Inogen 提升全球销售网络和品牌影响力[16] **二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18年至2024年保持双位数复合增长[2][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4659亿元 同比增长82%[2][8] * 毛利率维持在50%左右 血糖管理板块毛利率最高[2][8] * 加大电商平台投入致费用短期波动[2][8] * 预计全年收入增速达双位数以上 因去年下半年基数低及今年下半年睡眠呼吸机与新款CGM进入完整销售周期[19] * 对应2025年PE约18-19倍 参考可比公司可给予23-24倍PE 合理市值有超30%增长空间[19] **三 核心业务板块详情** **呼吸治疗板块** * 产品包括制氧机 睡眠呼吸机 高流量湿化治疗仪[9] * 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恢复增长 制氧机恢复增长 睡眠呼吸机保持双位数增长[9] * 针对OSA和COPD患者 国内分别对应约2亿和1亿患者规模 市场潜力巨大[9] * 国内制氧机市场规模约50亿元 预计未来以10%左右复合年增长率增长[10] * 公司制氧机市场份额35% 稳居第一[10] * 2025年7月中标雅江水电站项目 提供高原供氧设备 拓展产品应用场景[10] * 家用呼吸机国内市场规模仅20-30亿元人民币 远低于全球40-50亿美元 渗透率低[11] * 2025年618期间多款呼吸机产品全平台销量第一 产品性能接近外资顶尖水平且性价比突出[2][11][12] * 飞利浦产品在美国召回事件影响其全球认可度[11] **血糖管理板块** * 收入保持较高增长 2025年第二季度安耐糖第四代和第五代产品上市后快速放量[13] * 2025年618期间线上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60%[2][13] * CGMP销售额位居行业第二 国产品牌第一 与行业第一差距缩小[2][13] * 全球约5亿糖尿病患者 中国有14-15亿人 传统指尖采血正被连续血糖监测CGMS替代[13] * 公司安耐糖CGM产品在使用寿命 尺寸 准确度等方面处行业领先地位 线上销售占比高[13] **其他业务** * 临床器械拥有洁肤柔 安尔碘等知名品牌 在感染控制领域领先 目前回归稳定增长[14] * 2017年收购德国AED公司普美康 通过政策推动及与大企业合作促进AED网络建设 海外增长显著[15] * 眼科器械业务体量较小 涉及眼科手术器械和隐形眼镜 为高潜力业务[17] **四 智能化与创新布局** * 行业朝智能化 智慧化及设备互联互通方向发展[4] * 公司计划2025年下半年升级线上健康管理平台为愉悦AI Agent[4][18] * 将推出监测睡眠健康和女性健康指标的指环和手表 预计年底到明年陆续上市[4][18] * 通过AI赋能和智能穿戴设备提升患者教育及产品渗透率[18] **五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 * 实际控制人吴光明与现任董事长吴群为父子关系[6] * 管理层展示较强管理能力 线上业务及整体战略规划改革成效显著[6]
弘则研究 :家用呼吸机行业更新
2025-06-04 01:5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家用呼吸机行业、医疗器械行业、睡眠健康领域 - **公司**:瑞思迈(ResMed)、安心公司、飞利浦、愉悦、BMC、BCC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 - 2024年中国家用呼吸机市场规模约10 - 12亿元,2024年较2023年有增长,但23 - 24年增速放缓,2025财年销售额与2024财年大致持平,因架构和渠道调整增长有限[1][2][5][6] - 国家补贴政策刺激消费,预计半年内逐步结束,长期需兼顾线上营销和专业医疗市场开发[4][25][31] - 睡眠健康领域需求量逐年增加,潜在用户约1.76亿,确诊打鼾后70% - 80%医生建议用家用呼吸机,看病人数将增加[4][33][34][36] 2. **市场份额** - 瑞思迈占据国内家用呼吸机市场超50%份额,安心公司以约3亿元收入位居第二,飞利浦、愉悦等市场份额较小,飞利浦市占率不到10%[1][15][16][17] 3. **产品结构** - 家用呼吸机销售额中设备占比约80%,耗材占比约20%,一台设备与耗材比例约1:2 - 2.5,耗材占比预计不会显著提升,因市场压货[1][7][8][9] - 主要分为睡眠呼吸机和慢阻肺(COPD)呼吸机,慢阻肺患者对价格更敏感,睡眠呼吸机更受欢迎[12] 4. **销售渠道** - 销售渠道多样,包括线上电商、自媒体平台、线下药店和直营门店,电商渠道占比逐年增加,2025年可能达55% - 60%,国家补贴推动线上销售[1][21][23][25] - 瑞思迈主要依靠临床用户转化,与医生关系紧密,线上自营;BMC采用大型经销商模式,尝试开拓专业渠道[24] 5. **品牌特点与策略** - 瑞思迈专注睡眠呼吸领域,研发投入合理,生产水平高;飞利浦伟康靠价格优势,通过药房和便利店销售[18] - 愉悦品牌策略成功,模仿美国新型号,通过云端开发新功能,产品定位中高端,线上有优势[20][29] - BMC 2025年开始重视医生端教育,BCC自主研发能力强,研发和市场定位更具前瞻性[27][30] 6. **行业趋势与问题** - 医疗器械行业某些品牌放款问题源于库存积压和忽视源头开发,市场边界受限[28] - 行业未来增长看量和价,价格敏感度增加,经销商利润空间压缩,终端成交价下降,厂商拓展中高端及线下市场[3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库存压力存在但不严重,面罩效期两年,卖不掉会促销出货,释放产品不会超需求饱和[10] 2. 存在用户购买后不使用情况,数量无法准确统计[11] 3. 慢阻肺患者建议每六个月换耗材,中国人更换周期一般1 - 2年[13] 4. 部分患者因价格高、不舒服或自行研究等原因,在医生推荐后不使用家用呼吸机[35] 5. 2023 - 2024年瑞思迈医用品营收几乎为零,家用品填补缺口,市场库存曾较大[37][38] 6. 慢阻肺领域需求上升,未来几年自然增长可期,架构和业务稳定有望再增长10%左右[39] 7. 国产品牌用户开发集中在医院,转化率较高,与进口品牌发展速度难比较,进口品牌仍占重要份额[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