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盘古大模型3.0
icon
搜索文档
华为云“All in ”大模型 盘古3.0登场加速百“模”大战
新华网· 2025-08-12 05:54
全球大模型发展现状 - 全球已发布数百个大模型 中国年内已发布80多个大模型 [1] - 人工智能发展因ChatGPT进入快进状态 科技企业争相布局大模型作为"一把手工程" [1] - 华为在7月开发者大会提出"All in大模型"战略 目标帮助千行百业拥有专属大模型 [1] 华为盘古大模型战略架构 - 盘古大模型3.0采用"5+N+X"三层架构:L0层含自然语言/视觉/多模态/预测/科学计算5大基础模型 L1层为行业大模型 L2层为场景化模型服务 [2] - 模型采用分层解耦设计 支持行业客户按需调用NLP大模型的知识问答/文案生成/代码生成及多模态模型的图像生成/理解能力 [2] - 提供昇腾AI算力云服务 支持企业基于自有数据训练专有大模型 [2] 华为AI算力基础设施 - 构建鲲鹏和昇腾为基础的AI算力云平台 提供分布式并行加速/算子编译优化/集群通信优化等能力 [3] - 大模型训练效能达业界主流GPU的1.1倍 单集群2000P Flops算力云服务在乌兰察布和贵安上线 [3] - 昇腾AI全球开发者超180万 孵化和适配30多个大模型 支持国内约50%大模型创新 [3] - 拥有30多家硬件伙伴/1200多家ISV 推出超2500个行业解决方案 [3] 行业竞争格局 - 盘古大模型已在金融/制造/医药研发/煤矿/铁路等行业应用 [4] - 阿里云发布通义千问大模型/通义听悟AI音视频模型/通义万相绘画模型 与头部企业联合打造专属大模型 [4] - 百度文心系列累计发布11个行业大模型 覆盖电力/燃气/金融/航天/传媒等领域 [4] - 腾讯将生成式AI定位为社交游戏"倍增器" 加速推进混元大模型 [5] 生态建设与资本动向 - 华为启动2023开发者大赛 设立云底座和产业赛道推动AI应用创新 [5] - 联合多家机构成立大模型高质量数据联盟 打造行业级数据集 [5] - 阿里向创业公司提供智能算力/开发工具/资金支持 蚂蚁集团领投生数科技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5] 政策与标准化进展 - 中国信通院/工信部电子五所/华为等联合成立"大模型产业工作组" 推进应用落地与产业孵化 [6] - 国家网信办4月起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 国务院6月将人工智能法草案纳入立法计划 [6] - 国家标准委5月启动大模型标准化工作 7月由上海AI实验室与360/百度/华为/阿里等联合组建专题组 [6] 市场规模预测 - IDC预测2026年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市场规模达211亿美元 人工智能进入大规模落地应用关键期 [6]
自动驾驶已至商业化前夕 华为、腾讯等跨界“逐鹿”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展 - 北京亦庄成为国内首个"车内无人"自动驾驶试点区域 百度和小马智行等企业正进行最终调试 即将实现完全无人的Robotaxi商业化运营[1] - 小马智行在北京亦庄已进行7个月无人化测试 单车单日订单量超20单 且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3] - 自动驾驶收费标准明确:高峰时段3元/公里 非高峰时段2.6元/公里 实际运营还提供折扣优惠[4] 技术安全与用户体验 - 小马智行安全系数达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 能有效应对突发路况包括动物穿行和异物障碍[3] - 百度自动驾驶坚持安全第一原则 城区限速60公里/小时 因交通事故中96%与超速相关[3] - 用户体验反馈积极:高频用户每周使用7-8次 认为无人车比网约车更自在且优惠更多[2] 企业战略布局 - 华为智能汽车BU研发人员超7000人 其中70%-80%专注自动驾驶研发 智能部件发货量已突破200万辆[5][6] - 华为通过三种模式开展业务:零部件供应 HI模式和智选模式 其中智选车新加入智能驾驶系统[6] - 腾讯专注提供自动驾驶基础设施 包括云服务和高精地图 已在上海设立行业首个智能汽车云专区[6][7] 政策与行业环境 - 2023年上半年各级部门出台近30项自动驾驶相关政策 涵盖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网联基础设施[8] - 工信部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 支持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8] - 北京发布全国首个数据分类分级细则 上海推出无驾驶人创新应用规定 深圳明确责任判定标准[8] 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 华为云发布盘古大模型3.0 被多家算法公司应用于场景生成和多模态检索 提升数据处理效率[6] - 腾讯基于全真互联技术在北京完成自动驾驶全闭环运行 未来将在企鹅岛进行工程部署[7] - 商汤科技采用AIGC生成困难样本 通过多模态大模型实现感知决策一体化 推行"驾、舱、云"三位一体战略[7]
华为发布新款鸿蒙旗舰平板电脑 鸿蒙生态产业链再度扩容
证券日报网· 2025-07-24 12:43
产品发布与技术创新 - 华为发布全新鸿蒙旗舰平板HUAWEI MatePad Pro 12.2英寸,搭载盘古大模型3.0本地化部署能力及HarmonyOS 5,支持多款鸿蒙电脑应用 [1] - 产品通过立体散热架构和鸿蒙OS软硬件垂直整合技术实现整机性能提升30%、操作流畅度提升20%、分屏悬浮多窗性能提升53% [2] - 平板内置万兴脑图、剪映专业版、中望CAD等专业级鸿蒙电脑应用,实现AI原生智能交互及与手机、笔记本等设备的无缝链接 [2] 鸿蒙生态发展 - 全新平板引入鸿蒙电脑应用生态,打破平板难以替代PC的软件生态限制,完成对"专业生产力"的系统性重构 [2] - 鸿蒙操作系统已实现手机、平板、电脑、手表、耳机等核心终端的全覆盖,生态版图基本成型 [2] - 通过PC应用引擎技术将桌面级软件生态迁移至鸿蒙平板,减少对国外操作系统的依赖 [3] 市场竞争与行业影响 - 2025年Q1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华为以34.5%市占率居首,苹果以22.5%位列第二 [3] - 鸿蒙平板将产品属性从终端升级为生态及流量入口,加剧高端市场竞争 [3] - 平板电脑从"娱乐设备"向"专业生产力工具"转型,推动国产科技生态自主化进程 [6] 产业链协同 - 立讯精密、光弘科技等上市公司深度参与鸿蒙终端制造 [4] - 软通动力作为华为钻石级合作伙伴参与鸿蒙PC平板系统开发,欣旺达为电池供应商,天音通信旗下Wiko布局HiPC生态 [4] - 北信源完成信源密信客户端、移动端、PAD端及PC端与华为鸿蒙智慧屏的适配 [5]
在上海车展找到汽车新消费的密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6 02:26
行业核心趋势 - 智能化成为2025年上海车展核心主题 被行业公认为"智驾元年" 自主、新势力及合资外资品牌均推出高阶智驾系统 [3] - 插混/增程技术因兼顾纯电静谧性与燃油长续航优势成为主流方向 多家车企推出新车型 [7] - 补能技术革新显著 快充、换电、半固态电池及氢燃料电池等多路径并行发展 充电效率提升近4倍 [14][15] - 车企通过细分场景应用打造差异化产品 涵盖家庭户外、儿童出行、越野及城市通勤等多元化需求 [11][12] - 整零合作深化 科技企业与车企联合推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本土与国际供应链企业参展数量显著增长 [17][18] 智能化技术突破 - 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通过3个版本实现10万~20万元级车型全覆盖 [3] - 小鹏XNGP 5.0系统复杂立交场景通过率提升至98% [3] - 奔驰L2++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覆盖95%以上中国城市道路 [3] - 蔚来第三代NAD系统结合神经拟态芯片与量子计算技术 0.1秒内模拟1000种应对策略 [4] - 华为盘古大模型3.0融入鸿蒙智行系统 支持复合指令理解与脑机接口交互 [4] - 地平线发布算力560TOPS的征程6P芯片 Momenta推出基于强化学习的R6飞轮大模型 [18][19] 插混/增程车型性能数据 - 别克GL8插混MPV系统总功率292kW 综合续航1420km 纯电续航142km [7] - 问界M8纯电续航310km 综合续航1526km 馈电油耗6.6L/100km [8] - 江淮悍途PHEV系统功率380kW 扭矩1000N·m 综合续航超1000km [8] - 长安启源A07增程版纯电续航200km 综合续航超1200km [8] - 深蓝S7插混版纯电续航超150km 综合续航超1100km [9] 补能技术进展 - 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5分钟补能超350km [14] - 华为1.5MW方案每分钟补能20度电 电流达2400A [14] - 小鹏G7搭载5C超充电池 12分钟补能80% [14] - 蔚来乐道L90换电仅需3分钟 充电19分钟可从10%充至80% [15] - 上汽智己L6半固态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400km [15] - 氢燃料电池车型续航超800km 加氢仅需3分钟 宝马i7氢电版综合续航1200km [15] 细分场景产品创新 - 理想MEGA 2代支持6.6kW外放电 露营空调可持续运行48小时 [11] - 吉利银河E8亲子版集成体温监测与紫外线消毒功能 [11] - 宝马Skytop概念车搭载4.4T V8发动机 限量50辆售价或达415万元 [11] - 坦克品牌覆盖从紧凑型到旗舰豪华越野全系车型 [11] - 奇瑞QQ纯电微型车定位城市通勤 最高车速100km/h [12] - 本田烨GT纯电轿跑采用溜背设计与AI沉浸式运动座舱 [12] 产业链合作动态 - 华为与上汽集团联合发布"SAIC尚界"品牌 [18] - 高通展示ADAS、数字座舱及车载连接领域合作成果 [18] - Momenta与通用别克、一汽丰田等六大品牌合作 量产车型超130款 [19] - 三星、黑芝麻等近百家芯片及自动驾驶企业参展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