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贷

搜索文档
潍坊市发布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十大案例”
齐鲁晚报网· 2025-09-25 23:0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王佳潼 9月25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潍坊市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十大案例"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潍坊市发布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十 大案例"。 案例5:昌邑市创新水权质押融资模式,助推供水设施改造提升。为解决供水老旧管网改造信贷融资抵押物不足问题,昌邑市创新拓宽信贷抵押品范围, 将2524.66万方取水使用权指标及用水收费权审计估值后进行质押,为水务集团融资2.64亿元,用于老旧管网改造提升等水利建设项目,成功将沉睡的"生 态资产"转化为激活的"金融资本"。 案例6:寿光市落地全省单笔最大"节水贷"。为有效扶持和培育节水产业,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信贷支持,寿光市全面摸排梳理辖区内具有融资 需求的节水项目,主动对接银行金融机构,推动授信7亿元的寿光市城乡供水管网提升改造"节水贷"项目成功落地。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节水约 45万立方米,将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强劲支撑。 一、市场交易类 案例1:潍坊"水银行"设立与运营。为切实盘活区域内存量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有限水资源的最大经济社会价值,潍坊积极探索水权指标的市场化交 易新路径,创新建立"潍 ...
多维联动构建生态旅游多元化投资机制
新华日报· 2025-09-18 21:56
□ 徐真 当前,生态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不仅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重要抓手,而且催生生态体育、生态康养、生态研学等旅游新业态。各地政府顺应这一趋势,加大政策 供给和资金支持,探索生态旅游投融资机制创新,全面推动生态旅游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作为新 兴产业形态,生态旅游在快速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矛盾,导致大量优质生态资源无法转化为 可持续的发展动能。立足新阶段,必须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维联动,构建多元化、 市场化、专业化的投资机制,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争取政策资金,夯实生态旅游发展基础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走深走实,生态旅游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 而长期以来,生态旅游项目普遍面临投资周期长、回报慢、抵押物不足等融资困境,大量优质生态资源 因资金短缺而难以转化为优质旅游产品,已成为制约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因此应强化金融 支持,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市场化的生态旅游金融支持体系,为生态旅 游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一方面,应鼓励金融机构针对生态旅游项目特点 ...
南京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报——核心指标增长稳健,经营质态向好向优
华夏时报· 2025-08-29 06:01
核心经营表现 - 资产总额2.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近12% [2] - 存款规模1.64万亿元贷款规模1.38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9.98%和10.41% [2] - 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8.64%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8.84% [2] - 不良贷款率0.84%拨备覆盖率311.65%资产质量保持较好水平 [2] 业务板块发展 - 零售业务营收同比大增21.4%至76亿元创造利润8.29亿元 [3] - 对公贷款突破万亿大关较年初增加1190亿元 [3] - 南银理财鑫元基金和南银法巴消费金融三家子公司营收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利息净收入近157亿元同比增长超22%对营收增长贡献近55%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6.70% [3] 战略领域布局 -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583亿元较年初增加562亿元增幅近28% [4] - 科创金融累计服务客户近2.6万户 [4] - 发行全国首批民营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及全国首单资产担保类民营创投债券 [4] - 发放全省首单近零碳工厂挂钩贷款 [4] 跨境与消费金融 - 累计服务外贸中小微企业1257家 [5] - 个人贷款余额约33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118亿元增幅3.67% [6] - 推出外贸数字化产品出口快贷2.0及跨境电商专属服务方案跨境鑫E宝 [5] - 全面升级推出苏旅贷并落地江苏省首单 [6]
服务国家战略 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4:02
核心经营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核心经营指标增长稳健 战略业务板块发展均衡 整体质态向好向优 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 [1] 科技创新金融服务 - 重点加大对"两重两新"和新质生产力等关键领域信贷投放 紧扣本地"4266"产业体系开展战略合作 [3] - 创新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 通过银行信贷、投贷联动、科创票据等多元组合方式满足科技成果各阶段金融需求 [3] - "鑫e科企"累计服务客户近2.6万户 发行全国首批民营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及首单资产担保类民营创投科技创新债券 [3] - 创新推出并落地首笔"仓单e贷" 推动场景金融建设迈出新步伐 [3] 绿色金融发展 - 围绕减污降碳扩绿三大主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清洁转型 创新推出"生态贷"等金融产品 [3] - 发放全省首单"近零碳工厂挂钩贷款"支持新型工业化 [3] - 截至6月末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583亿元 较年初增加562亿元 增幅近28% [3] 跨境金融服务 - 持续优化跨境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推动国际业务与自贸区业务协同发展 [4] - 升级上线外贸数字化产品"出口快贷2.0" 实现各类型出口客户全覆盖 [4] - 推出跨境电商专属服务方案"跨境鑫E宝"并成功落地首单 大力推动"苏贸融""苏贸贷"等重点政银合作项目 [4] - 累计服务外贸中小微企业1257家 依托"玉兰债"等创新产品全方位赋能企业客户发展 [4] 消费金融布局 - 全面升级推出金融助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涵盖八大方面二十条惠民新举措 [4] - 焕新升级消费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和创新差异化授信政策 [4] - 全面升级推出"苏旅贷"并落地江苏省首单 支持文旅产业发展 [4] - 积极响应国家"以旧换新"政策 聚焦汽车家装家电数码等重点消费领域 [5] - 二季度末个人贷款余额约3320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近118亿元 增幅3.67% [5]
服务国家战略 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3:47
核心经营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核心经营指标增长稳健 战略业务板块发展均衡 整体质态向好向优 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1] 科技创新金融服务 - 紧扣本地"4266"产业体系 与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四个分中心开展战略合作 创新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3] - 通过银行信贷投贷联动科创票据等多元组合方式满足科技成果各阶段金融需求 "鑫e科企"累计服务客户近2.6万户[3] - 发行全国首批民营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 全国首单资产担保类民营创投科技创新债券 江苏省首单商业银行科技创新债券[3] - 创新推出并落地首笔"仓单e贷" 场景金融建设迈出新步伐[3] 绿色金融发展 -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围绕减污降碳扩绿三大主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清洁转型[3] - 创新推出"生态贷"等金融产品 发放全省首单"近零碳工厂挂钩贷款"[3] - 截至6月末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583亿元 较年初增加562亿元 增幅近28%[3] 跨境金融服务 - 持续优化跨境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推动国际业务与自贸区业务协同发展[4] - 升级上线外贸数字化产品"出口快贷2.0" 实现各类型出口客户全覆盖[4] - 推出跨境电商专属服务方案"跨境鑫E宝"并成功落地首单[4] - 大力推动"苏贸融""苏贸贷"等重点政银合作项目 累计服务外贸中小微企业1257家[4] - 依托"玉兰债"等创新产品全方位赋能企业客户发展[4] 消费金融服务 - 全面升级推出金融助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涵盖八大方面二十条惠民新举措[4] - 焕新升级消费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 创新差异化授信政策[4] - 全面升级推出"苏旅贷"并落地江苏省首单 支持文旅产业发展[4][5] - 积极响应国家"以旧换新"政策 聚焦汽车家装家电数码等重点消费领域[5] - 二季度末个人贷款余额约3320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近118亿元 增幅3.67%[5]
湖北鹤峰—— 绿水青山长出真金白银
经济日报· 2025-07-01 22:31
生态价值核算与金融创新 - 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通过GEP核算实现生态价值转化 7家茶企凭借生态信用获得1520万元免抵押贷款 [1] - 走马镇生态系统总价值达146 79亿元 其中水源涵养22 65亿元 洪水调节31 48亿元 固碳释氧21 4亿元 物质产品与文化服务价值23 67亿元 [1] - GEP核算包含物质供给价值 调节服务价值 文化服务价值三部分 涵盖农业林业产品 水源涵养 休闲旅游等具体项目 [1] 金融模式创新 - "生态贷"以生态产品预期收益为贷款依据 依托强村公司担保将GEP转化为信用额度 解决度量难 抵押难问题 [2] - 鹤峰县福临茶叶公司获400万元贷款用于设备更新和鲜叶款兑付 茶企资金多用于兑付茶农 绿色肥料及节能减排设备 [2] - 该批贷款预计带动茶产业增值近亿元 惠及数千茶农 实现生态资源向金融资本的转化 [2] 区域发展规划 - 走马镇GEP远超当地GDP 当地政府正打通GEP向GDP转化路径 推动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 [2] - 鹤峰县制定GEP核算地方标准 规划建设生态产品交易中心 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 社会价值转化 [3] - 走马实践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供可复制经验 体现发展观念转变 [3]
抵押贷款赋能集体林地经营权 重庆银行绿色金融填补企业资金缺口
华夏时报· 2025-06-12 06:45
绿色金融创新实践 - 重庆银行创新推出"集体林地经营权+生态产品价值"抵押贷款 为梁平百里竹海旅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发放4500万元贷款 助力竹海民宿康养、林下菌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 [2][3] - 该产品突破集体林地经营权确权难、生态价值度量难、资源变现难三大瓶颈 通过协调相关部门完成1053亩集体林地经营权抵押登记 [3][5] -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依据《重庆市林业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导则》科学量化生态价值 精准测算项目地域内林地总价值达2.1亿元 [5] 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 针对工业企业推出"工业绿效贷" 向盛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放3000万元贷款 利率与企业绿效等级挂钩 最高可下调20BP [6] - 面向生态项目开发GEP质押贷款 为开州区盛山植物园发放100万元贷款 以专业机构评估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作为质押物 [6] - 构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消费+绿色租赁"基础体系 配套"节能减污降碳扩绿"专项序列 形成完整服务矩阵 [7] 绿色金融发展成效 - 截至2024年末绿色金融规模突破580亿元 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增速 [2][7] - 建成中西部首家法人银行ESG评级系统 覆盖超100万户企业 助力挖掘可持续发展潜能 [7] - 制定多项绿色金融团体标准 填补排污权抵质押标准空白 获IFF全球绿色金融创新奖等国际认可 [7] 制度与机制建设 - 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强化条线协同 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推行"提前介入+限时审结"机制 提速项目落地 [7] - 深度参与重庆市国家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试点 配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机遇 形成可复制的生态价值转化模式 [3][5]
今年春耕 你家农机“焕新”了吗?
证券日报· 2025-05-05 23:43
政策支持 - 国家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包含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内容,要求持续实施补贴政策并加快老旧农机更新[1] - 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2025年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施要求[1] 金融创新 - 浙江农商银行推出"共富·农安贷",依据信用评分定制金融方案,为稻府农业授信600万元用于购置植保无人机等设备[2] - 江山农商银行提供低息贷款、免除手续费、就近办理等优惠措施,降低农户更新农机负担[3] - 常山农商银行与农业农村局数据直连,实现贷款申请与政策补贴无缝衔接,并在农机销售点设立金融服务专柜[3] 服务模式 - 银行提供"补贴+信贷"双向支持模式,覆盖政府补贴未及部分,并根据农业周期制定个性化还款计划[4][5] - 金融机构推出"无还本续贷"服务,执行"三不"原则(不抽贷、不压贷、无条件续贷)[5] - 农业银行文山分行聚焦农户多元化需求,提供灵活资金供给和适配农时的还款方案[5] 风险控制 - 银行通过贷前调查、风险评估模型、资金用途监管和贷后跟踪建立全流程风控体系[6] - 采用"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与财政部门共享数据建立白名单,另一方面优化普惠体验[7] - 江山农商银行设置贷款额度上限(发票金额70%)并引入第三方担保,防范虚高报价和资金挪用风险[7] 产品创新 - 常山农商银行推出粮食购销订单融资贷款和生态贷两款特色产品[8] - 未来计划构建"金融+产业+技术"协同网络,联合多方数据建立农业资产信用评估平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