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G1

搜索文档
雷军宣布:3nm芯片,已大规模生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03:16
小米3nm芯片研发突破 - 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芯片"玄戒O1"已开始大规模量产,将搭载于高端旗舰手机小米15s pro和超高端OLED平板小米平板7 ultra [1][4] - 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发布自研3nm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企业,仅次于苹果、高通、联发科 [4] - 该芯片标志着中国大陆地区3nm芯片设计的突破,紧追国际先进水平 [4] 研发投入与团队规模 - 玄戒芯片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元人民币,2024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60亿元 [5][7] - 研发团队规模已达2500人,在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研发投入和团队规模均居行业前三 [7] - 2022-2026年五年内公司研发总投入将超1000亿元,聚焦AI、OS、芯片三大底层技术 [10] 十年造芯历程 - 2014年成立北京松果电子启动芯片研发,2017年发布首款28nm工艺手机芯片澎湃S1但市场反响有限 [6][7] - 2020年通过小米产投加速布局芯片半导体产业,累计投资110家相关企业 [8][9] - 2021年成立上海玄戒技术重启SoC研发,期间陆续推出澎湃C1影像芯片、P1充电管理芯片、G1电池管理芯片等 [9]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澎湃P1充电芯片采用4:1超高效率架构,谐振拓扑效率达97.5%,热损耗降低30% [9] - 澎湃G1与P1组成电池管理系统,显著提升充电效率并延长电池寿命 [9] - 3nm芯片突破将推动手机行业新一轮技术角逐,公司需直面后续出货量考验 [10][11] 战略布局 - 芯片被定位为"手机科技制高点",公司强调必须掌握核心技术 [10] - 计划未来2-3年完成AIOS进化,通过AI重构澎湃OS底层架构 [10] - 研发路径从SoC转向小芯片再回归SoC,体现技术积累的递进性 [6][7][9]
热搜!雷军宣布,小米YU7、自研芯片“定档”!小米股价快速拉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03:41
新品发布 - 小米将于5月22日19点发布SUV车型YU7、自研手机SoC芯片玄戒O1和小米15S Pro旗舰手机 [1] - 同时发布的产品还包括小米平板7 Ultra [2] - 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4] 玄戒O1芯片 - 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 [7] - 截至4月底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元,研发团队超2500人,2024年预计研发投入超60亿元 [8] - 该芯片是小米造芯10年的关键里程碑,将搭载于多款产品而不仅是手机 [10] - 或采用台积电N4P制程工艺,有望搭载于小米15S Pro [12] - 原拟于上月发布但因突发事件延迟至5月 [14] 行业地位 - 小米将成为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全球第四家、国内第二家拥有核心自研芯片的手机品牌 [12] - 玄戒O1发布标志着小米芯片技术自主权的真正突破 [12] - 突破3nm后需挑战高通、联发科及摩尔定律极限 [17] 研发历程 - 2014年成立北京松果电子进入手机芯片研发领域 [14] - 2017年发布首款自研芯片澎湃S1(28nm工艺) [14] - 2020年通过小米产投加速投资芯片半导体产业,累计投资110家相关企业 [15] - 2021年成立上海玄戒技术重启手机SoC研发 [15] - 2021年推出影像芯片澎湃C1(投入1.4亿元)和充电管理芯片澎湃P1(投入超1亿元) [15] - 2022年推出电池管理芯片澎湃G1 [16] - 2024年10月成功流片国内首款3nm手机系统级芯片 [16] 战略规划 - 2022-2026年研发投入将超1000亿元,聚焦AI、OS、芯片三大底层技术 [16] - 计划用2-3年完成向AIOS的进化 [16] - 芯片自主研发需要后续庞大出货量支撑成本分摊 [16]
小米雷军官宣:小米YU7将于5月22日发布
巨潮资讯· 2025-05-19 03:12
小米芯片研发历程 - 公司于2014年9月启动造芯计划,2014年10月成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专注于手机芯片开发 [2] - 2017年2月发布首款自研SoC芯片澎湃S1,采用28nm工艺,搭载于小米5C手机,定位中端市场,采用4+4大小核心全A53架构 [2] - 2018年澎湃S2芯片研发完成但未商业化,松果团队分拆为南京大鱼半导体和小米手机部两部分,分别从事AI/物联网芯片和手机SoC研发 [2] - 2022年推出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2023年成立玄戒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端芯片研发 [2] 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 - 公司将于5月22日晚7点举行战略新品发布会 [3] - 发布会将推出多款重磅产品,包括手机SoC芯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Pro手机、小米平板7 Ultra、首款SUV小米YU7 [3] 小米首款SUV YU7产品细节 - 车辆采用家族式设计语言,配备水滴大灯、光环尾灯和空气动力学风道,整体造型时尚科技感强 [4] - 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版本:后驱版最大功率235kW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四驱版综合功率365kW/508kW配备三元锂电池 [4] - 智能驾驶系统集成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智能避让等功能 [4] - 智能互联系统支持手机互联和语音控制,可通过语音指令操作车窗、空调、音乐等功能 [4]
雷军宣布小米自研手机SoC芯片将在5月下旬发布,AI人工智能ETF(512930)份额创新高,消费电子ETF(561600)近1周规模、份额增长显著
搜狐财经· 2025-05-16 03:50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及ETF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16日,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上涨0.18%,成分股均胜电子上涨10.00%,中际旭创上涨4.31%,德赛西威上涨3.18% [1] - AI人工智能ETF(512930)上涨0.08%,最新价报1.31元,近2周累计上涨0.38%,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3 [1] - AI人工智能ETF近1年日均成交8792.56万元,近1周规模增长2419.58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1] - AI人工智能ETF最新份额达14.87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最新资金净流入3033.55万元,近5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4908.44万元 [1]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AI人工智能ETF本月融资净买额达113.40万元,最新融资余额9424.81万元 [2]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成分及行业分析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64%,包括寒武纪(7.00%)、海康威视(6.12%)、韦尔股份(6.09%)等 [8] - 2024年AI算力板块总营收同比+14.57%,归母净利同比+13.26%,2025Q1单季营收同比+41.87%,单季净利同比+43.05% [7] - 国产AI芯片替代加速,华为、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国内算力厂商取得突破性进展 [7]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及ETF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16日,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下跌0.09%,成分股光弘科技领涨3.35%,生益科技领跌1.62% [5] - 消费电子ETF(561600)下跌0.25%,最新报价0.79元,近2周累计上涨0.51% [5] - 消费电子ETF近1周日均成交2311.79万元,规模增长2983.32万元,份额增长38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2/5 [5] - 消费电子ETF最新资金净流出79.16万元,但近5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2909.64万元 [5]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成分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78%,包括立讯精密(9.46%)、中芯国际(8.13%)、京东方A(7.02%)等 [11] 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及ETF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16日,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931481)下跌1.06%,成分股网易云音乐领涨5.21%,阿里巴巴-W领跌4.97% [6] - 线上消费ETF基金(159793)下跌0.78%,最新报价0.89元,近2周累计上涨1.92% [6] - 小米即将发布自主研发的SoC芯片玄戒O1,这是其十年来第二款SoC芯片 [6] 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成分 - 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94%,包括阿里巴巴-W(14.37%)、腾讯控股(11.73%)、美团-W(8.89%)等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