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元PLUS

搜索文档
长城欧拉再战A级纯电SUV市场 已重启独立渠道招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2:45
产品布局 - 欧拉品牌近三年未推出全新车型后 近期申报首款A级纯电SUV"欧拉猫" 轴距2720毫米 搭载蜂巢能源磷酸铁锂电池 提供激光雷达选装方案 [1] - 新车计划下半年面向全球推出两款新品 其中"欧拉猫"可能更名为ORA 5 预示品牌或将采用"品牌+数字"新命名体系 [1][3] - 品牌曾于2021年亮相A+级纯电SUV"樱桃猫"但未上市 当前在售四款轿车中好猫系列占比超50% 新车型将直面比亚迪元PLUS/宋PLUS及吉利银河E5等竞品 [2] 渠道战略 - 正单独建立销售渠道并在20余省市招商 重点拓展江苏/广州/广西/四川等南方区域 新增扬州/镇江/盐城等空白市场 [1][5] - 原有欧拉-哈弗双品牌并网销售模式仍部分保留 陕西等地经销商继续同时销售欧拉/哈弗/长城皮卡三品牌 [4][5] - 渠道调整旨在承接两款新品上市 是品牌重回主流市场战略组成部分 [1][5] 品牌定位 - 摒弃"更爱女人"口号 在成都车展改用"时代先锋"等非特定人群标签 意图扩大目标客群范围 [6] - 作为长城汽车旗下纯电业务主要承载品牌 公司将纯电技术路线聚焦于欧拉 2021年其销量占长城新能源超90%达13.5万辆 [4][6] 市场表现 - 2025款好猫推出后8月销量5223辆 同比增长1.4% 但同期竞品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海豚月销均近4万辆 [7] - 公司任命吕文斌为品牌总经理 董事长魏建军亲自为好猫代言 内部将"复兴欧拉"列为重点工作 [6]
年轻人,反向抄底爆雷车
创业邦· 2025-08-22 10:07
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变化 - 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 多家车企相继出现经营危机 包括高合 极越 哪吒 威马与恒驰等[7] - 爆雷车企的库存车或二手车出现大幅降价 部分车型配置吸引年轻消费者 形成性价比驱动的购车行为[7] - 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从将汽车视为耐用品和身份象征 转向更注重产品本身配置和短期使用价值[8] 爆雷车性价比分析 - 极越07长续航版原价22.99万元 降价7折后16万元 加上补贴实际花费14万元 配备100度三元锂电池[5] - 哪吒L增程版顶配原价15.99万元 优惠后10.2万元 配备40kWh电池 纯电续航310km 双联屏车机 零重力座椅和冰箱[14][15] - 极越07与极氪001同源架构与底盘 3013mm轴距 200kW电机功率[13][16][17] - 哪吒L增程版相比24.98万元理想L6配备更大电池 纯电续航多98km[16][17] 爆雷车购买渠道与交易特点 - 购买渠道主要通过非官方渠道 包括社交平台 汽车论坛 闲鱼或小红书等[7][19][23] - 极越库存车由吉利工厂直接销售 6月后面向外部销售 宁波基地库存约900台[20][22] - 哪吒库存车通过经销商网络销售 全国剩余库存约100台 工厂还有三四百台成品车和六七百台缺件车[20] - 跨省提车现象普遍 板车运送费用约2000元[23] - 车机系统激活存在陷阱 哪吒车机仅支持半年临时激活 需要官方经销商才能终身激活[24] 消费者画像与决策因素 - 购买者多为年轻人 年龄在20-30岁之间 包括95后和00后消费者[13][18][26] - 消费者更看重产品本身配置而非品牌 对机械性能 三电质保比较有信心[11][13] - 使用预期缩短至3-5年 不追求8-10年使用时长 认为三电不出大问题就不算吃亏[26][27] - 部分消费者因对旧车体验满意而继续选择相同品牌 如哪吒老车主换购哪吒L[15] 售后保障与风险应对 - 极越售后由领克接管 维修配件价格不变 配件等待时间约20天 道路救援升级为7x24小时响应[27][29] - 高合仍维持客服响应 专属售后群内包含4位工作人员 工程师在线解答问题[29] - 哪吒车主面临售后挑战 充电机损坏需自费4000元维修 更换二手拆机件且无质保[27] - 保险购买需自行解决 部分车主遭遇定损难 保费上涨问题[22][27] 行业竞争与价格体系变化 - 新车市场价格战持续升级 比亚迪5月对22款产品推出限时一口价折扣 宋PLUS智驾版从13.58万元降至9.98万元[7] - 电车配置越级现象普遍 高端配置如下沉至低价格带车型[30] - 传统油车价格体系被打破 消费者价格锚点从品牌转向具体配置对比[31] - 华为智驾在一年内新增超过10款外部合作车型 价格覆盖十几万至上百万元[30]
年轻人反向抄底爆雷车:7 折买顶配的冒险游戏
晚点LatePost· 2025-08-20 02:31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中爆雷车企的库存车因大幅降价形成超高性价比 吸引年轻消费者购买 反映汽车消费观念从品牌导向转向产品配置导向 [7][14][28] - 爆雷车购买渠道非标准化 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 跨省提车等方式完成交易 面临质保 配件和售后等不确定性 [17][21][25] - 电车产品结构简单化和配置内卷削弱了品牌价格锚点 消费者更关注具体配置而非品牌溢价 [27][28] 爆雷车市场现象 - 极越 哪吒 高合等爆雷车企库存车大幅降价 极越07原价22.99万元降价至14万-16万元(约7折) 哪吒L顶配版从15.99万元降至10.2万元 [5][13][16] - 爆雷车配置越级:极越07配备100kWh三元锂电池(续航880km) 3013mm轴距 哪吒L增程版配备40kWh电池(纯电续航310km) 零重力座椅和冰箱 [14][15] - 年轻消费者(90后和00后)占比高 更看重产品本身而非品牌 预期使用周期3-5年而非传统8-10年 [11][23][26] 购买渠道与交易模式 - 非官方渠道主导:消费者通过小红书 闲鱼等社交平台寻找车源 吉利工厂直接销售极越库存车 一个月售出60-70台 [5][17][20] - 跨省提车普遍:消费者从武汉到厦门 宁波到成都提车 板车运费约2000元 [21][22] - 经销商清理库存:哪吒经销商单台车亏损4-5万元 徐琛等二级经销商月销量20-60台 单台利润仅2000-3000元 [18] 产品配置对比 - 哪吒L增程版(10.2万元)对比理想L6(24.98万元):电池容量40kWh vs 36.8kWh 纯电续航310km vs 212km 配备冰箱和零重力座椅 [13][15] - 极越07(14万元)对比极氪001(26.9万元):同源底盘和架构 相同100kWh电池 电机功率200kW vs 310kW [11][15] 售后与风险 - 质保不确定性:极越售后由领克接管 配件等待时间约20天 哪吒车机需终身激活否则半年失效 [22][25] - 维修配件短缺:哪吒U车主自费4000元更换二手充电机(源自泡水车) 无质保 [25] - 保险问题:极越车主遭遇定损难 保费上涨 需自行购买保险 [21][25] 行业消费观念变化 - 价格锚点重构:电车配置内卷导致高端配置(大电池 智驾 零重力座椅)下放至低价车型 华为智驾一年新增超10款合作车型覆盖十几万至百万区间 [27][28] - 品牌忠诚度下降:消费者更关注具体配置对比 如14万元极越07对比26.9万元极氪001 10万元哪吒L对比25万元理想L6 [14][26][28] - 电车产品结构简化:消费者认知中电车仅需关注电池和电机 非传统油车复杂机械结构 [26][27]
车险“中国方案”赋能汽车产业“生态出海”
证券日报· 2025-08-19 16:37
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保险服务现状 -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面临投保难、投保贵问题 例如德国比亚迪元PLUS保费比大众ID3高210欧元(1761元) 英国比亚迪海狮07EV因零件供应不足被拒保 [1][3] - 海外市场存在三类核心问题:供给端车险不足且维修能力弱推高理赔成本 需求端金融配套影响销售 市场端当地险企配合度低 [2] - 2023-2025H1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量持续增长 分别达1203万辆(同比+776%)、1284万辆(+67%)和106万辆(+752%) [2] 国内险企的应对措施 - 中国太保产险联合三井住友、中怡经纪实现泰国市场多批次保单落地 人保财险与AXA安盛泰国签署合作备忘录 平安产险承保欧洲新能源乘用车商业责任险 [4] - 采取三种合作模式:中国太保提供风险保障+技术支持 三井住友负责本土承保 中怡经纪设计产品及再保交易 [6] - 安盛天平采用"全球资源本土适配"模式 车车科技建议险企扮演"技术服务商+承保方"双重角色 [7] 行业协同与发展路径 - 上汽集团在香港成立自保公司 香港保监局认为此举可提升复杂风险管理能力 [7] - 险企应聚焦车企建厂重点市场 输出国内数字化定价模型等核心技术优势 [7][8] - 长期规划包括联动金融机构提供"信贷+保险"方案 参与国际标准建设 协助建立海外维修技术中心 [8] 市场价值与战略意义 - 新能源车险出海可补齐全链路保障环节 国际金融企业境外保费占比达30-40% 而国内险企该领域近乎空白 [4] - 数字化定价模型海外验证可反哺本土创新 推动全球保险标准协同 [5] - 实现双赢格局:车企加速国际化布局 保险机构开拓增量市场 [8]
不出海,就出局?每年新增100万辆!汽车出口的春天来了?
电动车公社· 2025-08-15 16:06
中国汽车出海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出口量持续增长,2021年起每年增长约100万辆,2023年上半年出口3473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9][10] - 中国汽车凭借价格优势和技术进步获得竞争力,但面临欧美贸易壁垒(美国100%电动车关税、欧盟17-363%反补贴税)和本土化挑战 [3][17][18] - 电动车时代需建立体系化研发能力,通过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技术创新构建全球竞争力 [50][56] 全球市场差异化竞争策略 价格体系冲击 - 大众ID6中国售价20万元 vs 欧洲6万欧元(50万元),平行进口导致大众起诉经销商并销毁22辆车 [11][12][14] - 欧盟修改平行进口规则,新增11项安全认证和200页技术文件要求 [16][17] 市场定位重构 - 同一车型在不同市场竞品差异显著: - 蔚来ET5在德国对标宝马i5/奔驰EQE(价差仅1万欧元) [25][27] - 比亚迪海豚在德国被视为纯电MINI竞品 [28] - 目标用户画像差异: - 欧洲比亚迪ATTO 3用户为40-50岁标新立异群体 vs 中国家庭/网约车用户 [30] - 保时捷Taycan欧洲60+岁创业者为主 vs 中国年轻高收入群体 [32] 本土化适配案例 - 印度Sub-4 meter政策催生3995mm车长7座SUV(马恒达Bolero Neo) [36][39] - 欧洲市场偏好短轴距车型(欧版凯美瑞比常规版短30cm)和旅行车 [41][42][43] 电动车时代的技术与战略转型 供应链与研发体系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成本最低的电动车生产体系 [47] - 宁德时代一体化底盘解决方案降低生产门槛,但需强化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 [47][50] 全球化研发框架 - 需建立模块化设计:电池包容量/控制策略可调以适应不同市场 [53] - 同一硬件适配多地区智能驾驶需求(如路况/法规差异) [55] - 体系化研发可降低30%以上开发成本并加速迭代 [56] 未来竞争策略 市场开拓路径 - 优先开发竞争较弱的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拉美) [63] - 在欧美市场需深度研究消费者心理和竞品策略 [64] 商业模式升级 - 汽车作为服务载体,需针对不同地区提供差异化衍生服务 [66] - 建立品牌基本盘(如大众高尔夫/丰田卡罗拉式全球车型)保障现金流 [61][62] 数据与趋势 出口表现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473万辆,延续增长态势 [10] - 德国市场中国电动车价格优势显著:比亚迪海豚欧洲售价248万元 vs 国内1298万元 [25] 贸易壁垒影响 - 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关税100%,汽车零部件25% [3] - 俄罗斯进口汽车关税调整至20-38%并加征报废税 [3]
铂智3X:传统销售转型得用上“吃奶的力”,热度过后店内月销个位数徘徊
车fans· 2025-08-01 00:31
销量情况 - 铂智3X当前月销量仅为个位数 热度较上市初期明显下降 [2] - 最畅销配置为520 Pro+和520 Pro+激光雷达版 指导价分别为13 98万和14 98万 [2] - 热销颜色为远山灰 皎月银和粹雪白 [2] - 广汽丰田4S店新能源车历史销量低迷 此前插混车型季度销量仅1台 [2] 用户画像 - 购车群体包括丰田老客户增购 父母为子女购置代步车 以及从其他品牌转购用户 [3] - 典型客户案例为30岁水电师傅 因工作需要大空间纯电车置换原有宝马1系 [3] - 核心购买动因包括对丰田品牌质量的信任(占比50%)及高性价比(占比50%) [3] 竞品对比 - 主要竞品为比亚迪元PLUS和零跑B10 战败率最高的是元PLUS [7] - 客户流失主因是对比亚迪品牌知名度及电池技术的偏好 [7] - 曾有客户因抖音广告到店 但最终仍选择竞品 [7] 价格政策 - 当前无官方优惠 但部分地区存在0 5万降价(激光雷达版从14 98万降至14 48万) [5][6] - 置换补贴与金融优惠不可叠加 补贴金额5000-10000元且不同配置存在差异 [14] 金融方案 - 主流购车方式为5年低息贷款 贷款10万元总利息12500元 [10][11] - 其他选项包括全款和2年0息方案 [10] 产品反馈 - 主要客户投诉集中在高速行驶时的胎噪/风噪问题 [12] - 副驾驶缺失传统储物箱设计引发不满 [12] - 纯电车型保养成本较低 单次约200元 [13] 购车流程 - 首次保养周期为3个月或5000公里(免费) 后续每1万公里保养 [13] - 销售策略包括延长试驾时间至1小时等深度服务 [7]
全球新能源汽车6月销量增24%:北美市场下滑,中欧加速领跑
智通财经· 2025-07-15 09:32
Rho Motion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80万辆,同比增长24%,其中中国以111万 辆、28%的增速持续领跑,欧洲以39万辆、23%的增幅巩固第二大市场地位,而北美市场受政策波动影 响同比下降9%至14万辆,"世界其他地区"则以43%的爆发式增长突破14万辆大关。 中国市场政策支持力度不减延续强势 国际能源署《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5》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突破2000万辆,其中东南 亚、拉美、非洲等地区贡献超16%份额。比亚迪、吉利,长城汽车(601633)等中国品牌加速布局。 与此同时,欧盟计划在2025年前建设100万个公共充电桩的缺口,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零部件出口机遇, 宁德时代(300750)、国轩高科(002074)等电池厂商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布局持续深化。 德国对4万欧元以下车型提供6750欧元补贴,法国虽将中国产电动车排除在补贴范围外,但整体市场仍 受惠于欧盟2030年前1.44万亿欧元补贴计划。大众ID.4、雷诺Megane E-Tech等本土车型与比亚迪元 PLUS等中国品牌形成竞争,推动欧洲6月销量同比增长23%。 不过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的反补 ...
中国电动汽车征战东南亚,突围日系车防线
36氪· 2025-06-05 12:50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东南亚市场的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汽车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销量同比增长58%至67,558辆,市场份额达10% [2][3] - 泰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品牌销量增长25%至26,952辆,市场份额18% [3] - 印尼市场增速最快达161%,销量从8,146辆激增至21,270辆 [3] 与日系品牌的竞争格局 - 日系品牌在东南亚持续下滑,2019年以来泰国下降12%,印尼下降6%,马来西亚下降5% [4] - 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十名中80%销量由中国品牌贡献,比亚迪等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4] - 2024年1-10月泰国市场比亚迪以4.9%份额跻身TOP4,超越三菱等日系品牌 [5][6] 中国车企的东南亚布局 - 上汽最早于2012年进入泰国市场,随后长城、比亚迪、长安等陆续布局 [6] - 长安阿维塔11在泰国连续两个月获豪华新能源SUV交付量第一 [6] - 2025曼谷车展上深蓝汽车订单突破6,589辆 [6] 供应链与本土化战略 - 中国车企采用全链条生产模式,如长城泰国罗勇基地和吉利宝腾马来西亚基地 [12] - 2025年Q1泰国中国零部件企业达420家,较2020年增长3倍,占外资企业比例22% [14] - 宁德时代拟投资40亿美元在印尼建设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 [13] 市场挑战与未来趋势 - 东南亚新能源车渗透率仅9%,远低于中国50%,燃油车仍为主流 [17] - 日系品牌通过产业政策影响当地立法,如税收优惠和舆论控制 [19] - 价格战加剧,比亚迪ATTO 3在泰国降价20%至89.99万泰铢 [19]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2024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突破1,700万辆,东南亚市场增长近50% [7] - 泰国提供外资投资津贴和税收优惠,2024年1-10月中国出口泰国新能源车9.74万辆 [8] - 印尼计划2030年实现220万辆电动汽车目标,并实施购车补贴 [8]
车企为何集体“隐藏”门把手?
第一财经· 2025-05-27 02:18
隐藏式门把手的发展背景 - 隐藏式门把手最早出现在1952年奔驰300SL车型上,采用鸥翼式设计[3] - 特斯拉从2008年首款车Roadster开始全线采用隐藏式门把手,最初是为了突出未来感和豪华定位[4] - 特斯拉进入大众市场后保留该设计作为品牌识别标志,带动其他新能源车企跟进[4] 隐藏式门把手的商业与技术考量 - 降低风阻系数是主要技术优势,咨询报告显示最多可降低12%风阻[4] - 实际风阻降低幅度在5%-10%之间,对应增加5-10公里续航里程[5] - 成本优势显著:隐藏式门把手单价约100元,而通过电池增加同等续航需多花费数百至上千元[5] - 比亚迪在15万元以上车型采用隐藏式门把手,低价车型仍用机械式[5] 隐藏式门把手的技术缺陷 - 结构复杂,耐用性弱于机械式门把手[6] - 开门流程需四个步骤,依赖多个传感器和电机协同工作[6] - 元器件故障率高,任一部件故障都会导致功能失效[6] - 价格比机械式门把手贵数倍,主要优势仅剩外观美感[8] 行业监管现状与发展 - 2014年行业标准未针对新能源车隐藏式门把手做出专门规定[9] - 现行标准缺乏对断电后门把手无法打开等安全问题的规范[9] - 工信部拟出台新规,将增加对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的要求[10] - 规范完善后预计会提高隐藏式门把手成本[10]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已达50%,隐藏式门把手作为差异化设计的价值下降[11] - 车企需要重新评估该设计的商业价值与消费者实际需求[11] - 行业规范健全后可能促使车企重新考虑门把手设计方向[10][11]
一汽奔腾新能源序列丨悦意07上市 悦意03月销量不足千辆
财经网· 2025-05-27 01:58
悦意07上市情况 - 悦意07于5月26日正式上市 售价区间为9 98万元—13 99万元 [1] - 定位中型SUV 面临宋Pro DM-i 银河星舰7 EM-i 深蓝S07混动等竞品竞争 [1] - 宋Pro DM-i去年年销量24万辆 今年4月销量14263辆 [1] 悦意品牌表现 - 悦意是一汽奔腾3月发布的全新新能源序列 首款车型悦意03定位紧凑型纯电SUV [3] - 悦意03上市首月销量459辆 4月销量小幅提升至749辆 [3] - 竞品比亚迪元PLUS 吉利银河E5 深蓝S05 4月销量分别为12286辆 13597辆 7549辆 [3] 一汽奔腾销量结构 - 2024年累计销量150777辆 同比增长25% 其中新能源销量82872辆 同比增长214% 新能源渗透率55% [3] - 奔腾小马全年累计销售57863辆 占公司销量38 4% [3] - 奔腾小马今年1月销量5316辆 环比下滑57 67% 毛利率不足5% [4] 公司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0 97亿元 -29 58亿元 -43 47亿元 [4] - 2020-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48 60亿元 -37 58亿元 五年累计亏损近180亿元 [5] - 2023年9月获悦达汽车集团增资1 6632亿元 持股1 9741% 一汽股份及关联方共同增资50亿元 [5] - 2024年4月启动新一轮增资 拟募资对应持股比例不超过26 5% [4] 新能源转型规划 - 未来2年将推出6款新能源产品 构建E P R三个产品矩阵 [6] - E系定位全球精品车 P系为超级电混产品 R系为科技旗舰车型 [6] - 产品覆盖A0—B级 包含纯电 电混 增程等多种能源形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