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基产品

搜索文档
熊猫乳品受困新茶饮价格战
北京商报· 2025-08-24 16:42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3.53亿元同比下降2.16% 净利润4134.25万元同比下降12.76% 扣非净利润3311.6万元同比下降16.06% [1] - 不含贸易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11% 净利润下降受贸易业务、海南椰品毛利率下降及上海可宝支出影响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700万元 较去年同期6500万元由正转负 前五大客户应收账款占比68.32% [4] 业务板块表现 - 炼乳类业务保持增长 奶油业务实现两位数增长 奶酪业务因市场竞争加剧显著下滑 [3] - 椰品业务营收3681万元同比增长97% 因对大客户供货重回正轨 但毛利率为-4.93%同比下降29.72% [3] - 浓缩乳制品业务收入68.7%依赖现制茶饮领域 当前终端价格战导致订单量明显压缩 [4] 成本与供应链 - 缺乏自有奶源 原料主要依赖进口 进口奶源成本高于国产奶源 业绩受原料价格波动影响显著 [3] - 椰子原材料价格于今年7月进入下行通道 当月实现盈亏平衡 预计下半年利润改善 [3] - 海南公司产能较满 新厂房计划明年投产以进一步释放产能 [3] 行业竞争格局 - 伊利、蒙牛、飞鹤等头部乳企凭借上游奶源优势和规模效应挤压公司市场份额 [3] - 头部乳企加大ToB领域投入 竞争持续加剧 公司主要依靠大客户走量和流通渠道优势 [4] - 公司产品线存在单一性缺陷 客户结构和渠道集中度高 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深度护城河 [5] 战略发展 - 自2021年起拓展奶酪、奶油、植物基等第二增长曲线 但目前体量较小且与头部品牌差距明显 [4] - 去年全年营收7.64亿元同比下降19.29% 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5.98% 业绩持续承压 [4]
佳禾食品: 佳禾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1:09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11.85亿元,同比增长10.4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3万元,同比下降82.10%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02万元,同比下降142.30% [2] - 总资产增长20.64%至34.76亿元,主要因再融资款项到位 [2] 业务板块表现 - 粉末油脂业务保持稳定,全面实现0反非氢化产品 [11] - 咖啡业务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66.80% [19] - 植物基业务收入6078万元,同比增长48.87% [19] - C端业务收入5757万元,同比增长31.30% [19]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植脂末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51.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6% [4] - 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5466亿元 [5] - 现制咖啡市场规模2024年达1917亿元,同比增长25% [8] - 植物奶行业年均增速预计保持20%以上,2025年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 [10] 产能与技术布局 - 完成咖啡扩产项目募投,新增5000吨焙烤咖啡豆产线已量产 [23] - 拥有有效专利88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 [26] - 金猫咖啡在IIAC国际品鉴大赛斩获7支金奖和1支铂金奖 [27] - 建成标准化冷萃咖啡生产线并通过多项国际认证 [13] 市场拓展策略 - 参加FIC、博鳌健康食品论坛等境内外行业展会 [19] - 通过央视平台实现100万人次品牌曝光 [20] - 零售渠道覆盖超300家客户,近6万家网点 [23] - 海外业务覆盖马来西亚、印尼等20余个国家 [33] 产品创新进展 - 推出金猫现磨鲜萃20倍浓缩咖啡液等新品 [22] - 开发椰子原浆、乌梅原浆等饮料原浆系列产品 [22] - 推出全谷物燕麦奶等健康化植物基产品 [22] - 应用UHT无菌灌装技术开发即食果冻、布丁等创新食品 [18] 研发体系构建 - 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5] - 成立佳禾营养健康研究院,设立多个研究中心 [26] - 与国家粮科院在燕麦奶领域开展联合开发 [15] - 检测中心获CNAS认可,提升市场信任度 [25]
佳禾食品:咖啡业务线上更多是做品牌,今年公司要着力控制整体费用率
财经网· 2025-05-09 08:11
咖啡业务布局 - 咖啡业务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线上侧重品牌投入,线下通过经销商渠道进入规模型连锁供应链体系 [1] - 线上电商团队驻扎杭州,线下渠道团队位于苏州总部 [1] 盈利增长策略 - 积极布局东南亚市场,重点销售粉末油脂、咖啡、植物基等产品 [1] - 粉末油脂收入下滑因素(鲜牛奶替代)已初步消除,持续深化餐饮客户合作 [1] - 大力开拓咖啡、植物基、糖浆及创新食品业务,形成多元化产品结构 [1] - C端产品营销效率提升可降低费用对业绩的影响 [1] 销售费用情况 - 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提升主要由于加码C端推广,特别是线上运营(抖音快手和传统电商) [2] - 通过专业团队拓展C端业务(金猫咖啡、燕麦奶、牛乳茶)导致费用较高 [2] - 2025年将着力控制整体费用率以降低对利润的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