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搜索文档
点绿成金:广东林业产业冲刺万亿大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08:38
行业资源基础 - 全省森林面积达1.4397亿亩 森林覆盖率达53.39% 跃居全国最绿省份之一 [1] - 广东六成以上面积是林地 广袤林地是两山转化主战场 [1] - 依托各类自然保护地打造自然教育基地和品牌 支持发展自然体验 生态旅游 森林康养 生态种植等生态产业 [6] 科技护绿措施 - 构建覆盖全省生态保护智能网络 采用卫星遥感 AI监测等数字化手段 [1] - 为8.5万余株古树名木建立数字身份证和电子图文档案 实现一树一码动态化管理 [3] - 对超800株一级古树名木实施高清视频24小时监控 应用PiCUS-3弹性波诊断仪 根系扫描雷达等设备进行健康监测 [3] - 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红外相机全境监测网络 20公顷森林监测样地与卫星样地综合监测系统 [4] - 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集成林火监控 无人机巡查与智能巡护系统 构建天空地全空间感知体系 [4] - 全省建立790个植被永久固定样地 布设数千台红外相机 网格化巡护监测系统与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协同发力 [4][5] 林业产业发展 - 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9400亿元 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1][6] - 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超3400万亩 完成油茶新造55万亩 低改17万亩 [6] - 打造竹 油茶 森林药材 花卉苗木 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 香料香精 生态旅游 森林康养八大林业产业集群 [2][6] - 森林旅游 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年接待游客超2亿人次 [6] - 潮安凤凰山茶产业2024年产值达5359万元 带动茶农收入年均增长15% [6] - 肇庆市广宁县竹产业2024年年产值突破45亿元 [6] - 花都七溪地依托5000余种野生芳香植物打造香养主题康养基地 累计解决农民就业300人以上 年带动农民增收1500万元以上 [7] - 洲瑞镇广东瑞山生态旅游度假园区带动周边3个乡镇就业超千人 单竹山茶场年产值约300万元 瑞山景区旅游年收入900余万元 [7] 发展规划与目标 - 争取2025年底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 [2] - 持续打造粤林+特色品牌 强化森林文旅融合发展 [7] - 优化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 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7] - 健全生态产品调查监测 价值评价 经营开发 市场交易 补偿考核等全链条制度体系 [7]
以竹为师(文思)
人民日报· 2025-08-05 22:21
竹子全身皆是宝。但我此文阐述的不是它物质层面上的奉献,而是想说点其他。 梅兰竹菊,号称植物界"四君子"。倘若按时令排序,则是春有兰、秋有菊、冬有梅,那么竹当指"夏 竹"吧?其实又何止于夏?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竹子始终翠色长在,清新可人。有人说它四季常 青,有君子之骨;柔韧难折,有君子之度;有荣无枯,有君子之风。这实在是竹子的生动写照。 竹子乃古今画家最喜描摹的对象之一。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曾转述画家文与可的一段 话:"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 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郑板桥则这样评述:"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 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然有成竹,无成 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 竹子也是古今诗人常爱描述的对象。唐代元结有诗云:"山竹绕茅舍,庭中有寒泉。西边双石峰,引望 堪忘年。"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自撰和大量引述历代诗人咏竹的诗句,如:"月映竹成千个字""万 竹扫天青欲雨""新笋成时白昼长""老犹栽竹与人看"等等,不一而足。 竹有情有义。"新竹高于旧竹枝,全 ...
高质量发展践悟丨监督护航做好“土特产”文章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4-29 00:11
乡村特色产业监督保障机制 - 河南省信阳市建立乡村振兴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协调联动机制,每季度召开调度会实现信息共享,梳理17项重点任务、25个责任单位并制定78项监督措施[4] - 信阳市对乡村特色产业实施"嵌入式"监督,采取数据比对、台账核查等方式动态监测政策执行偏差,重点整治"重申报轻落实""数据造假"等作风问题[4] - 普洱市开展"清风护茶"行动解决古茶林申遗保护问题,建立咖啡生豆质量追溯体系,并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监督机制[5] - 石柱县将"三色"产业纳入政治监督清单,排查涉农补贴发放、农技指导等问题,对项目申报到资金发放开展"全链条"监督[6] 特色产业发展数据与规模 - 普洱市茶园面积突破200万亩,咖啡年产量近6万吨,通过监督推动有机茶园转换和品牌建设[5] - 石柱县"三色"产业总体规模达75万亩,形成"山上种连、山下种椒、水中种莼"的立体发展模式[10] - 信阳市重点打造信阳毛尖、弱筋小麦等特色农业产业,建立挂牌督办机制分批处理问题线索[4] 监督技术手段创新 - 信阳市搭建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资金挪用等异常情况,实现"线上预警+线下核查"[8] - 石柱县建立数字监管平台健全黄连种植审批巡查机制,出台《黄连种植空间利用规划》强化全过程监管[10] - 普洱市建立营商环境"监测点+观察员"制度,在茶咖重点企业设立监测点捕捉职能部门不作为问题[9] 产业延伸与融合发展 - 普洱市推动茶咖文创、牛油果护肤品等延伸领域监督,打造"种植—加工—文旅"三产融合产业集群[13] - 石柱县推动黄精、莼菜等农产品自营出海,农业电商蓬勃发展,加强对产业链"扩面提质延链增效"的监督[14] - 信阳市推动监督与治理融合,通报曝光113起骗取产业项目资金案例,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完善联农带农机制[8]